中華文化道統 大家學易經 復習網
藥師寶懺講義
慈悲藥師寶懺(11)
慈悲藥師寶懺 第十一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先請大家來恭唸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這一節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我們上一節講解到佛跟諸聖神大慈大悲,於這「本願功德經」中,翻譯出這「消災延壽的懺法」,「便諸眾生」、便於眾生,「齋戒沐浴」,「或於寺院,或在家庭,或延禪侶,或偕善士。」「洒掃熏修」-我們來「焚香洒掃。香花燈燭。隨分供養。依科讚詠。虔誠敬禮。則無求不應。無願不成。」我們若是就這消災延壽的懺法能夠隨時在家中來舉行,或是在家庭,或是請有修行的高僧大德,或是善知識、或是善士來給我們共同開示、教導我們來修行。

首先,我們來到寺院來做這個懺法時,出家修行的,有師父在開示我們、教我們如何修行。但是,我有一點感覺,因為我本身也沒有出家,但是有一點感覺的,就是無論我們是出家、在家,尤其在家、出家的都好,出家修行的,也有很多修了修、懺了懺,平常時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之中要做得到,有的人雖然沒出家,但是,他沒有離開這個家,尚未剃渡出家,在這道場在修持的時候,經、是要誦,但是依照經的法、依照經法,我們要來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實行於日常生活最重要。

常常有聽到說有什麼道場裡面是是非非、冤家勞債(河洛話,爭吵得很厲害之意)、相罵、相暗算……雜七雜八的,很多,如此,結果修行也無效、誦再多經也無效,因為一旦我們誦經、我們誦這個懺法,誦完之後,我們就要依照懺、佛所開示的去做,實踐、力行於生活中,才是寶貴。我們的「行經」最重要,行、走,走在這經是最重要、實行最重要,你光講、講了一大遍山坡,沒用在生活中時,再說也無效。

我們一個經這麼好,若是沒有用在生活中,你不會體會到經裡面的內涵、不能體會經裡它所開示的這麼寶貴,尤其我們將這經、所誦、所讀的經,我們用在生活中,我們的護法神將、週圍的護法神將等,祂們也在看。因為經過我們的實行於日常生活中,然後才去體悟,一旦你體悟完,你會發覺「原來就是這樣。」

譬如,我們以易生氣|瞋|貪、瞋、痴的瞋來修,我們一再的在經懺裡面「不可以生氣,有什麼事情,我們就要有忍耐性。」結果呢?經誦完了,一會兒,不中意,木魚拿著胡亂丟,(師父笑著說:「還沒有將這懺拿起來將頭圈起來!」)那誦這就沒有用了,罪越重。(師父續笑著說|)誦了誦,不中意時,東西拿了統統丟到外面去;經誦完了,開始大小聲,祖先好幾代(註,連祖先好幾代一起罵之意),所以啊!我們若是經誦完,無論是在道場、在家庭,我們一定要將它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在道場誦經,最好是怎麼樣呢?因為沒有家裡的孩子在吵、沒有一些外緣在吵,我們就能夠清清心心、安安靜靜在道場壇城裡面誦這些經,身、口、意供養,佈施供養,來宣揚這些妙法。可惜呢!講是這樣講,做一回事,講一回事,這一點就是我們眾生可憐的地方,就是這樣,所以才常常要在那裡懺,早上懺完、晚上再懺一次,「唉呀!我早上明明就不要這樣,為什麼這樣?」你晚上就要再懺一次。

所以,我們在寺院也好、或是在家庭,我們今天在講家庭的修持之法、家庭,因為寺院出家有出家的儀式、科儀,那麼,我們在家,我自己本人的經驗,在家唸經及在家修持,我們在家在修持、在修行,我們不要「唉喲!我無時間啦!很怨嘆的,我不能像那些出家師父那樣,孩子放掉,能夠到佛寺去修持、在那裡唸經,不知道有多好唷!」若這想法,沒很正確。 我們在家修行,我們佛給我們開示:第一,要有正業,家庭的事業,我們要正精進,我們在家庭精進要孝道。

正念,我們要有夫妻的慈悲,一家的圓滿也是在修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在讓我們修行,我們若盡心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修行。過去在家修行,修得非常好的也很多、非常的多。

譬如,去年我的一位弟子的媽媽,從少年到老,她非常的慈悲,而且從少年到老從來不曾罵人一句、不曾罵人一句,也沒有罵兩句、罵三句,對那些孩子、對尪婿、對親家朋友,教導,實在說沒有人能跟得上,若跟得上的,實在說,很不簡單就對了。那麼,她到老來、七十多歲,身體就一直不好了,業力的現前、過去生業力的現前,她就很認真的唸佛;她的孩子、三個孩子很孝順,老母很難過的時候,就在家庭內唸金剛經、唸藥師經、讀地藏經,所有的功德回向給他們的老母,問我說:「老師,我要如何在家庭唸經回向給我的老母?」

我告訴他:「你在早上,自己點上香,請佛祖作主,弟子身、口、意供養,要來誦讀這部某某經,願以將此功德回向給老母的冤親債主、回向給老母的守護神、回向給老母的過去生生世世有恩的人、多生父母,然後以這些功德莊嚴老母的佛淨土。」他就每天照這樣誦,差不多三、四個月以後,往生去了,就火化,火化的舍利子好幾千粒,火化的舍利子,檢起來整盤的。在家修行啊!她在家盡了作人的本份。

我們人除了這個殼以外,我們內在還有我們的佛性、我們的心,我們若是常常、時時將我們的心,在家庭用在孩子身上,將孩子照顧好、尪婿照顧好、「某」(河洛話,太太)照顧好,老父、老母|盡孝道,朋友弟兄盡義,有的人、往往兄弟為了財產而不睦,不睦的時候,就開始相告,好像現在在座的某一位弟子,「老師,你幫我解卦好嗎?我們弟兄的事情,火天大有、動二爻來剋,二爻就是妻財。」

所以,兄弟為了財較不睦、壞了感情。所以,我一再交待,人在世間不要為了親情在「鬥陣」(河洛話,相處、作伴),若親情「鬥陣」,到後來一定打壞感情,用親情「鬥陣」一定「打壞」(河洛話,壞了、傷害)感情,要知道。要用「有情」、「覺到有情」、「覺有情」來與親戚朋友、兄弟、父母「鬥陣」,因為你「覺到有情」的時候,比「親情」的階層更升一級、升一級的這心念,你覺有情-覺悟到兄弟鬥陣就是有這個情。

而財產是無情的、錢財是無情的、金銀財寶都是無情的,有情的是人與人中間有情而已,我們若是用「親情」|有自私心,親情有自私心、親情有利害關係,所以,我們若是時時用親情在鬥陣的時候,我保證會不睦,天下間有多少都只講親情,處處、聲聲口口都說「我不能不顧親情。」但是「不能不講親情」的,到最後都翻臉變成「無情」。若是我用「有情」,覺悟有情、人與人就是「有情」在鬥陣的時候,兄弟不會相告,兄弟不會為了財產。人在世間,財產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有一位弟子,「是大人」(河洛話,父母)去年往生了,聽我跟他講的「若是大人往生以後,財產你一句話都不能問,隨便它,讓兄弟去處理,沒關係,你要保持一個家庭的安和、安祥,要覺到有情。」那麼,是大人往生以後,沒有多久,兄弟為了財產開始大聲小聲了,他說:「我都沒參與唷!這些都隨便你們了,哈、哈、哈!」走出去就溜掉了,結果,那些脖子在大條、小條的,隔了沒有幾天腦筋斷了一邊,哈、計較什麼?

那麼,有放下的,快快樂樂,「覺有情」!回過頭來,那些兄弟「唉!這個小弟最好,這個小弟……。」結果,較早對這位小弟「哼!哼!哼!」的,今天會自動的對小弟非常客氣、尊重小弟。這換來的是「有情」,這是最寶貴的。

所以,在家庭這也是一種修行,「放下」,我們「藥師寶懺」裡面,叫人不可貪、不可貪,第一個「貪」,兄弟為了財產在起相告最沒價值,最沒價值的就是兄弟為了財產在起相告,人生若走到這個程度來,要再計較的時候,沒價值,兄弟為了財產,「隨便你,你歡喜就好,我只要保持我家裡平安、我身體健康,我的心像一湖水、心平氣和,我就好了。」

在座各位弟子,財產人人愛,但是生命較重要,我們兄弟間,「是大人」往生後,財產放一邊,我們的人生放一邊,我們下來到世間,不是為了財產下來世間的。

早上、上一節我們講過,我們有七個世界的佛|往東方去有七個世界,七個世界都有佛,七個世界土地那麼寬廣,你去那個地方你不去得,我們要在這個世間、在這找煩惱的世界、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財產你也是「抓無」(河洛話,抓無與娑婆音近),到最後帶走的是什麼呢?帶著怨嘆而已、帶著不滿而已、帶著顛倒夢想、入地獄的財產,如此而已。所以,我們人在世間不是為了財產在生存。

若是今天我們大家有聽到佛法,我們是佛弟子喲!我們聽到佛法就是佛弟子,那麼,佛弟子,我們就要代替佛來幫助這個家庭、渡這個家庭所有的兄弟姊妹,所以,若兄弟姊妹為了財產在起相告,今天聽了以後,我建議你回去「放下」、「放下」、「放棄」,兄弟隨他去,不可起相告,你若再起相告,後世人來一定也是纏不完、一定不會結束。

我們若是為了財產起相告,最不孝,若說有孝順,「猴肖 的」(河洛話,騙人的、說謊),「唉喲!我最有孝的。」你跟兄弟起相告,最不孝,你的兒子也會跟你一樣,免煩惱。這也是在家庭修行的一大項、一部分。

那麼,剛才跟我問的這個,「火天大有」|金玉滿堂,老爸害死兄弟、害死這些孩子起相告,老爸若不要死,不會為了財產相告,老爸若不要死,兄弟不會相不服,老爸若不要留財產,兄弟不會相告,一定的。所以各位,你們財產若有較多時,可以的,寺裡常常在蓋廟,你們可以拿來……,兄弟不會相告,絕對不會,都留債給他們,絕對不會相告,不會相告,你放心,一定每一樣都推得遠遠的,分債務給他們,不會相告,分財產、十個有九個相告,你試看看。

我結緣的這麼多的信眾、弟子,若「是大人回去」(河洛話,父母往生)在分財產,若來說:「老師,我很歡喜,是大人的財產我都沒參與,我都隨便他們。」還沒有人跟我講,只有去年這位弟子、張弟子、張○明跟我講:「老師,我沒理了,我聽你的話,我結緣以後,我很歡喜的,我這一關就脫過了,他們那些艱苦債掛。」是不是這樣?

所以,我們在家庭,我們讀經、誦經、唸經,我們就照著這個經用於生活中。那麼,我們在家庭中,我們要設一個道場、安一個道場、要安神位,我們平時、現在社會上很多為了神位的事情顛倒夢想、顛倒夢想,本來神在我們家裡,是要讓我們照法去修行的,我們照佛的慈悲去做,但是很多信徒、很多眾生為了安神位而煩惱一大堆,為什麼呢?一般安神位都是有所求,求說「我會發大財」,都不是要求解脫、不是要求解脫。

譬如,我們有的家裡面的神位安一大堆,裡面的神聖安好幾十尊,好像當時在流行「大家樂」的時候,今天到王爺公那裡就抱一尊回來,去到廟裡,那些修「靈乩」的就說:「你要抱我的才簽得到。」就一尊一萬元、兩萬元就抱回去,只是一尊一千、五百元統一製造的,兩萬元抱回去,結果,沒有了,沒有照那樣,就等著它開幾號,若是一尊開價三萬元,我就很歡喜,回去就簽三零零或是零零三、或是開多少,就去逼明牌了,逼了逼、沒簽中了,就說「你給我翹腳坐在神桌上,我每天弄得這麼好的讓你吃(祂那有把你的吃掉?沒有吃你的。)。」

就這樣,一次沒中、兩次沒中,第四次就在水溝中漂浮著了,或是在垃圾桶裡了,很多都是這樣,現在還有這樣的。

家裡若安十尊,十尊的神明戲,拿起香來都唸不完,乾脆用盤子到全省去巡了巡,全省神的名|什麼宮的什麼神、什麼廟的媽祖婆、關聖帝君……,統統寫下來,有一天拿來給我看,「老師,你看我請神有請到否?」我說:「夭仙子喲!」集成一本,譯本裡面那神的名、那一間的,都全部寫到了,我說:「你全部都請到時,要多久啊?」「請到完差不多要兩個鐘頭。」我說:「啊喲!你請完兩個鐘頭,阿樂仔都跑光了,那有時間再聽你……。」「啊!你看要請那一尊是好?王禪老祖我請回去好嗎?」

我說:「王禪老祖你請回去,一定保證你簽不中。」他說:「不然要怎麼辦?」我說:「看你最早供奉那一尊就好了,其他的當做客人。」所以,這位也是財迷心竅,我說:「你為什麼會這樣?」「有一位法師,叫我將全省的廟(神)都要請到來。」結果,單是全遶到就遶了快兩個月,怕沒遶到,全省的道教的名冊、宮的聯誼會都全部拿出來抄過,這就是財迷心竅,那就是偏去了,那就叫做「外道」、叫做「外道」、叫做「外道」,那是真真正正的「外道」,叫「邪道」、「邪道」。

我們家中的神聖,我們要依照祂成就的方法,譬如,我們家裡請到了「五府千歲」的池府千歲,池府千歲祂是對藥很行,我們就依照祂的經裡面來看祂的歷史,我們就學祂的法,我們去救眾生,池府千歲祂的藥很行。我們就要照這樣去學嘛!去修、去做,才是真真正證的供養拜神。我們若供養這尊神,我們就要唸祂的經,假使我的家裡有五尊神,我就一天、一天的唸五尊神的經,然後呢!你每一樣都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用在每日生活中間,你供養的神才是真真正正,能夠得到佛、菩薩的牽引,加持智慧,讓我們有信心。

若是我們在家修行,你家裡安的是太子爺,照說也是要唸太子爺的經。那麼,我們家裡供養藥師、供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諸佛菩薩,我們一心一意,你將你家裡的法持好了,你就是觀世音菩薩了。我家裡供養觀世音菩薩,我就早晚、晨昏恭唸觀世音菩薩的「妙法蓮華經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我們修持這個法、唸這個經,你就是觀世音菩薩、我們就是觀世音菩薩祂的化身就對了。我們若是觀世音菩薩、唸觀世音菩薩,所做的事情違背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妙法,你就不是了,你就叫做「外道」,雖然我家裡拜觀音、拜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是外道、也是外道就對了。

那麼,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其中祂說祂若成佛的時候,祂的世界不論蚊蟲都可以去那裡修行,喔!這心有夠大的、心量有夠大,我們若依照那個法去修行、做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是阿彌陀佛了嘛!我們若在家庭,我們供養藥師、供養藥師妙法,我們在家庭就時時「南無大慈大悲消災延壽藥師佛、消災延壽藥師佛」。

我們若時時念佛的名、時時念佛的名,我們家中、若是我們祖先有冤有債,他們在身邊聽我們講「消災延壽藥師佛」,聽到這個法名、佛名的時候,祂們就「喔!這就是七佛藥師、我們的淨琉璃的世界。」就能夠回去淨琉璃的世界了。這個妙法是這樣修持的。

或是我們延請禪師、延請僧侶、這修行的高僧大德和善士,「洒掃熏修」,平常道場清一清、家裡清一清,打掃得乾乾淨淨。「香花燈燭。隨分供養。」供養花、燭、燈,你有一分就供養一樣。你不要為了供養的事情,大聲小聲的,沒有用,你若為了要拜神、拜佛而大聲小聲、「咻氣拉跩」(河洛話,非常生氣的樣子。)

你沒必要拜、沒必要敬,因為這一剎那間,神不吃我們不歡喜的,菩薩不要吃我們不歡喜的,你都不高興去供養了,你供樣那有用,「咻氣拉跩、艱苦債掛」(河洛話,均為非常生氣、不高興的樣子,有如還債般的無奈),我們有的信徒為了要供養的事情、要拜的事情,大聲小聲、「艱苦債掛」,丟到旁邊去又收起來拜,各位,你們要吃嗎?人家要請你,東西丟在那裡,很不甘願的,你在旁邊看,在搞什麼?要請你時-「嘿!在這裡啦!」你還要嗎?沒有人要。所以,很多這樣的啦!

有一次,我去一位信徒的家裡,我踏進門時,滿地都是水果、糖菓、餅乾,再看又沒有,再看又整堆的,我跟他說:「你在拜的這些,是不是都掉在地上的?很不高興的又拜的?」「都是我丈夫。」她先生說:「都是妳!都是你不高興,欠兩樣,妳就隨便的要拿來湊,拜神就要誠意些。」在那邊吵,搶來搶去掉了整地的,撿一撿再擺上去,自己起「歹勢」(河洛話,不好意思),「老師啊!阮尪是很無理的。」

他說:「阮某是很無理的啦!」我說:「都不要拜,不然金尊我請回去好嗎?你們為了這神,佛祖來你們家,使你們起冤家,如果不要來,你們家都沒事情,為了拜神,來你們家讓你們艱苦債掛,我抱回寺裡、那裡還很寬,好嗎?」「不要啦!不要,我們不會了啦!」過了一個多月再到他家,又看到滿地的,唉!我說:「不要了啦!抱到廟裡去吧!或抱去倉庫啦!你們家本來很和諧啦!就是你們都無福,你們沒有這福報,連佛祖要來你們家,都受到妖魔鬼怪、你們的心魔把你們作弄,所以你們無福,不要了,請請走,你們家的神也不在、佛祖也不在,免了,不要拜,請起來。」

到後來就真正抱起來了,回來以後,他就真的抱到倉庫去了;有一天,夫妻二人又再吵了,尪婿本來就較愛到廟裡走動,太太是沒空閒,就又吵了|為了倉庫那好幾尊,唉!就跑到寺裡找我當公親,「老師,你看我們誰比較對?」我說:「你們都不對,我叫你們抱來這裡,你們就不要。」現在還在倉庫、還在倉庫,看看有多久了。

所以,我們若是請神來供養,我們要很誠心、很歡喜心、非常虔誠的心來拜,這樣來修持才有效,我們若看到佛祖、觀世音菩薩,我們若在家看到觀世音菩薩,我們不一定誦經,我們香拜一拜,看觀世音菩薩祂的歡喜心、不會怨妒人的心、沒怨妒心、沒有對我們「咻氣拉跩」的心,我們就要學祂了、我們就要學菩薩了,我們若看到觀世音菩薩手指如此彎曲(註,中指彎向掌心,大姆指端輕扣中指指甲上)。

我們就要學觀世音菩薩要謙虛、要謙、謙虛、謙。中指最長,釘子不要突出頭,釘子不可突頭,釘子凸頭就錘掉了、釘子若凸頭一定錘掉,一定的,你將它試試看,你家的木材在地上,釘子若凸頭,你若沒錘掉我就輸你,是不是這樣?所以,釘不能出頭,釘若出頭就要錘掉,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了嘛!所以要謙虛,觀世音菩薩教我們釘子不可凸頭,我們就要拉下來(註,中指向內彎下),你看到了就「喔!觀世音菩薩……。」

所以有的人坐禪時手就缩成這樣(註,双手中指內彎如前述手記),裝得一大堆姿勢,我說:「你這都是騙人的,騙自己又騙別人的,你不懂什麼意思,你這樣調,你就感到你在修觀音法了。」啊喲!你若坐禪坐得頭低得非常低時,還比這樣有效,比裝得那樣都是姿勢還有效,頭低下去,最起碼我們有在看心,我們頭低垂有在看心;你若裝得那樣(註,正襟危坐之意),人家來了,眼睛就閉起來,人若沒來,眼睛四處觀望,人家就讚美說:「喔!這位……。」耳朵都豎起來了,「喔!這個人在修行,很有修行的。」

耳朵立起來聽,看看有人在為你讚嘆否?你跟它試試看,很多修行的、坐禪的常常這樣,這都是愚痴、無智慧,這就是不如法,這叫做「外道」、叫做「外道」。所以,我們若看到觀世音菩薩,我們就要謙虛。「喔!謝謝觀世音菩薩,我一定會謙虛,人與人相處我一定會謙虛。」

昨天我去台北林口,剛好有一位畫家、師大的畫家,他蓋了一間房子,他的門斗上左邊用白色瓷磚貼一個「謙」、地山謙的謙、「謙」字,我看了很讚歎,我「透世人」(河洛話,一輩子)不曾看過人家門斗上用瓷磚貼一個「地山謙」的「謙」字、在龍邊高高的「謙」,我看他,這真的是一位大師,謙虛,時時提醒自己作謙虛。所以,「地山謙」,我們易經心法班的同修,六十四卦最好的卦|謙卦,要記得唷!

最圓滿就是「地山謙」、「地山謙」,謙者、謙遜,我們以法供養,我們若懂什麼,就教人什麼,「謙」、「地山謙」,所以,「謙」是最圓滿的。「謙」的回倒過來就是「雷地豫」、「雷地豫」,你若「地山謙」者,你就「雷地豫」,「豫」者和悅,「雷地豫」叫做和悅、和悅,和悅之後就是「青龍得位」,青龍會得位,我們就受人尊敬、會受到人的尊敬,我們受到人的尊敬,我們就會圓滿、就會圓滿。「地山謙」。

我們任何東西,你看到,我們馬上就悟到,我們若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手伸這樣,(註,左手平舉、小臂垂直,大姆指壓在食指,餘三指伸直)三界圓滿,貪、瞋、痴就能夠圓滿。

有的時候你看祂,我們有的信徒來,若是那一陣子大家正在瘋「大家樂」的時候,來拜一拜、看一看、手比一比,他知道了,回去了,結果簽什麼呢?(師父手指如阿彌陀佛金尊手勢問)「這樣多少?是零三或三零?」下一次來時,「老師,你們的佛祖不靈。」我說:「什麼不靈?我說你看一看就跑了,你回去又簽阿樂了吧?」「是啊!我看就是三零跟零三,怎麼會沒有?

佛祖就這樣跟我比的。」「誰跟你講的?佛祖永遠都是比這樣的,叫你們不可以有貪、瞋、痴的。」才不好意思的說:「老師,以後我都不要拜佛祖了,拜佛祖較不會中獎。」你拜佛祖,佛祖、佛祂沒有叫你簽大家樂啊!那是貪、瞋、痴。叫我們放下貪,第一個貪你都沒放掉,其他的你要說什麼?

藥師佛手上捧著藥盒子,藥盒子裡面是什麼呢?「心藥」、「心藥」,藥師佛手上拿的有的是蓮花、有的是盒子、寶盒,裡面是「心藥」,祂的妙法就是「藥師寶懺」裡面的「心藥」,我們若看到藥師佛祂手上拿著那個藥盒子時,我們就要「喔!我要趕緊來誦持藥師寶懺,裡面有藥,我看到我的心有病了。」有的是這樣而已(註,師父以手勢比喻,手掌下垂置於丹田處),有的手還拿著藥盒子,有的拿牟尼珠,東方藥師拿一顆珠,那一粒光、透明的琉璃珠,叫我們心裡的光明、要放光明,心念不要狹窄,要像太陽光那樣。

我們看到,我們要學祂的道,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我們學佛,才是真真正正在家庭修持的。
所以,我們一些善知識,我們平常在掃地,各位啊!掃土地,我希望你們回去看一個「元曉大師」、韓國的片子、三片,「元曉大師」,到最後渡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來找老爸的時候,菩提樹的葉子都落下來,就丟掃帚給他的孩子掃,孩子沒掃乾淨,第二次再掃,再沒掃乾淨,就丟給他後,元曉大師就進去了,不理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才跪下頂禮他的老爸,才悟到他的心還是不清淨、孩子的心還未清淨,雖然他地掃、掃、掃,也是還沒掃乾淨,心不在焉,沒有這個法、沒這個法的認識,沒有這個心就對了。

所以將掃帚再丟給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才覺悟到「我們時時要掃我們內心,我們內心的垃圾我們要掃掉。」而你再掃都掃不完,我們本來就清淨,你是為什麼還要掃這些東西?你為什麼還看到這麼多骯髒?這「禪」就在裡面,所以,你們回去可以看「元曉大師」,他對皇后在講經、講金剛經。我也希望有一天我有機會、我會講金剛經給各位、跟大家共同來探討金剛經的精華,我也希望這回法會結束後,有機會我們來講金剛經,我們若要修行,金剛經不懂的,我們要修持達到解脫時,我們可能是很困難、可能很困難。所以,我們掃地也是在修行,用掃地熏陶我們的內性。

我們仙佛寺這麼廣,地上的樹葉,本來我想種一些比較不會落樹葉的,發覺不對了,我最近若有時間、有地方,盡量要種一些落葉的,較勤勞一點的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看到樹葉,樹葉就是我們的骯髒。有時候我一大早來,看到樹葉垃圾最多的那一天,我知道我今天心內會有很多事情的,會發生在我眼前,會發生在我眼前的問題會出來,偏偏那一天垃圾(河洛話,骯髒)特別多、眾生的「垃圾」特別多,包括心內的「垃圾」也特別多,那麼,我們若是「心外求法」,我們不向內「以物引悟」、「以物引悟」時,我們都是叫做「外道」、都叫做「外道」。

「香花燈燭」,我們為什麼要點香?「香」有很多內涵,「香」,第一,就是「一以貫之」、道、一心、不二法門,香拿起來就是不二法門,我們的心只有一心而已、一心不二法門。再來,「光」,我們的佛性就是光,我們藉光與光的引導,將我們的心、將我們的心事傳達到佛心,我們的心跟佛心的印心,我們就藉這個香的光來印心。再來,「香」的「香味」供養法界。各位要瞭解,我們來拜拜、我們來供養的十方後,尤其拜靈魂世界的、三界萬靈的這些靈界,我們的供養,供養完就沒有了、供養完味道就沒有了,就開始會反為臭味,為什麼?

差不多半個月前,我們舉辦這個法會,一百三十四天,第十七天的時候,我們這裡的○鳳師姊,中午拜拜的拿出來讓大家吃,起臭酸,有人奇怪的問:「○鳳師姊啊!這些怎麼會起臭酸?是為什麼?」「沒有啊!都是中午煮的,怎麼會起臭酸?」拜完就起臭酸,因為我們的香的香味、供養的香味,我們的靈魂界,因為經過法師的供養、施、捨以後,所有的法界將這香裡面的「香味」,經過嗅覺、感觸、嗅覺,所以我們拜拜時,拜祖先的最好是煮過的,嗅覺,一下子就酸掉了,這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經過拜拜、沒有經過法師這樣來供養時,就不會那麼快壞掉了,到晚上還沒事、到明天還沒事,但是,一旦我們誦經完,那些三界萬靈、供養時,中華民族各姓宗親萬靈,他們也是來這裡聽經聞法,接受我們的三餐的供養,因為「香味」來感觸到他們那裡去,若是以後我們若死去時,我們的子子孫孫給我們拜,你要怎麼吃?沒有嘴要怎麼吃?請問各位,我們若翹掉,我們的子孫拜我們,在腳尾拜時,你要怎麼吃?難道可以爬起來,碗端著、筷子拿著吃一吃,才進入棺材?

那麼要怎麼吃?嗅覺!我們的靈魂鼻子一個嗅覺、嗅覺。所以,我們若供養、在家裡拜拜,香最好用較好的,會划算、划算,我們如果香較好的,用一斤較好的、正素材的香來供養,我們不必一次點三枝、點十二枝、點九枝、點一口八枝,我們不必,我們點一炷、心香一炷,早晚心香一炷,你去供養,很有效的,不必講一大堆。所以我們用最好的香時,法界經過都會下來、都會來。

而「花」的供養,我們就是一個成果,接近成果。花是歡喜心,我們的心,花已經開了,花,就是跟我們講,我現在供養這個花,過去所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是受到這些的共同給我們護持,我們今天以這一朵心花來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我們這就是供養、歡喜心,接近成果。

「啊!我已經心花有開了,請佛您給我牽引。」佛的牽引才有辦法牽引喲!才有辦法牽引進來,因為我們心若沒開者,佛沒辦法牽引。

「燈」是什麼?燈是代表生命,我們現在供養的這些油燈,這些油燈的油是什麼?代表我們的血、代表我們的血,這油代表眾生的血,燈杯是什麼意思呢?代表眾生的軀殼、眾生的軀殼,這「光」是什麼意思呢?眾生的佛性、我們人的佛性,火是重生的佛性。「燈蕊」是什麼意思呢?燈蕊就是我們眾生的生命、眾生的生命。總而合起來,「虛凝法界」、「虛凝法界」、「虛凝法界」。

各位,這盞油燈、你們不要小看這供佛前面的那盞油燈啊!我們供佛前面那一盞小小的油燈,這盞燈的內涵就是整個我們每個人他的全部了啊!那麼,我們供養全家、闔家一個油燈在佛前,是我們全家一個、第一、我們的所有生命、所有的生命在虛凝血池之中、「虛凝血池之中」|我們的生命,我們來投胎到身體,我們的生命照在那裡?就在我們的血裡面,各位,血是我們的生命。

所以,我們投胎下來,若是爸爸、媽媽給我們這個身體、我們沒有這個血者,我們的生命無法生存。所以我們的生命來到這個體就是在血裡面。所以我們供養油燈在佛的面前,這是紅的。而裡面有燈蕊就是我們的生命,光就是我們的法體、聖體,我的生命的聖體。那麼,每天在這裡聽經聞法,我們的護法神將,一旦我們的生命注在這虛凝法界的時候,我們整個生命就都循迴到這裡來,每一天誦經,佛的加持,加持我們延壽、消災延壽。

那麼,整個這盞燈的內涵是什麼?這是什麼?那一個呪?那一個呪?唵!啞哞!普隆啞普隆!跟著唸,「唵啞吽!  啞  !」「唵啞吽!  啞11!」你們時時唸著這個呪,「唵啞吽!  啞  !」是什麼?大日如來、大日如來、毘廬遮那佛、我們的自性、宇宙大虛空的自性。所以,我們油燈上面這個「吽」字,「吽」就是告訴我們來到世間每一件事情本來就是沒有的。

我們的佛大到什麼大、內性、自性大到多大呢?沒有眾生,也沒有世界、也沒有佛,那就是我們的本性。懂嗎?要記得,我今天傳這個法給你們,你們要時時記得啊!我裡面有個「真禪內印」喲!「真禪內印」、「證虛凝法界」、「頓證虛凝法界金剛誌」|「唵啞吽!  啞  」、「唵啞吽!   11!」、「唵啞吽!  啞  !」我們若唸七十萬遍,你一定會見性成佛。

那麼,今天已經講給你們了,你們就好好包起來。你們若是唸這個呪,這盞燈、最好是看著它唸,這在家修行。

「燭」,燈跟燭是同一個體系。
「隨分供養。」隨著因緣來供養,不要勉強。

「依科讚詠。虔誠敬禮。則無求不應。」所以,所求者,都會應驗。

各位啊!這個妙法,無限的殊勝,那一個人跟你說:「你若照我這樣修、照這樣做,有辦法感應」呢?這佛、菩薩的經,講出去,都是我們依照這樣修,都一定會感應就對了,所謂有求必應就對了。不是「百姓公」喲!「百姓公」你求完,有「應」時你還要「還」的,那是心量很狹窄的,好像你找要債公司幫你討錢,你還要幾折給它,不然以後還會向你要錢。

譬如,你拜託向人討十萬,他抽兩萬去了,以後「三不五十」(河洛話,不定時、偶而)常常要你的錢時,你還要花十萬以上,你倒貼還不夠。

那麼,我們依照佛的法修行,讓你一就是一,你做一、就得到一,以後你一百、二百、三百……,你一定有所得,佛經的妙法這麼樣的神聖、殊勝。

我們這一節到此一個段落,請大家共同合掌來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

網路無國界,千里在眼前,若能善巧用,何處不成賢。
行動版 | 電腦版 版權聲明 2004.01 開台

【混元禪師法語】 今天誦經沒 小陽宅(多國語言版) 唯心念佛機 唯心聖歌 世界和平推手(多國語言版) 世界和平促進會(多國語言版) 妙法普傳補遺 唯心電視網路直播 道場資訊 易經開課資訊 視頻@YouTubeKu 複習網 Brush Up !
唯心經藏 大藏經 妙法普傳 易經自修資料 董公選擇日要覽 易經心法入門 混元妙法恭錄
工廠風水經 陰宅風水經 三世因果經
唯心天下事(影片) 唯心天下事(文字) 安心真經 第二期世界華人養賢班 陽宅風水學傳法講座 易經風水面面觀 我家的風水 大地風水
加入桌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