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聖教的成立背景及推廣歷史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經驗與智慧的傳承,坐落於南投縣國姓鄉的禪機山仙佛寺唯心聖教道場,正秉持著中國人的智慧文明,默默耕耘,並由教主混元禪師高樹法幢,講經說法,師承鬼谷子,應用易經的哲思、智慧,普潤群黎。
一、 |
唯心聖教是中華文化道統的傳承 |
||
|
(一) |
中華文化肇始於宗教而易為諸學之源 |
|
![]() 而伏羲從「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 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 而這八卦一劃開天,成為中國文字之源、哲學理論之源、 科學思想之源、倫理道德思想之源。 混元禪師在「易經風水與日同輝」中開示:「涅槃之境,大無其外,細無其內,全歸於一。一者易也,易之原源,善惡無生,故名極靜。極靜境界,一切無生,一切無滅,亦名涅槃。是故本宗法 名為 唯心宗」。 |
|||
(二) |
中華文化其特質為天人合一的觀念 |
||
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不外是生存條件,而「水」是不可或缺的。「水」在人類的生存中有著絕對的必要性,我們可從世界四大文明古河的發展看出。中國的黃河被稱之中國的母河,孕育著歷代先民、發展著文明與文化。其中藉由考古學家的考證,伏羲文化發展始於現今甘肅省天水市, 由所遺留的文物、民俗,可以考證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甚至遠於我們所熟知的文明始祖軒轅黃帝。 |
|||
(三) |
鬼谷子思想學說是天人合一的代表 |
||
伏羲自「一劃開天、再劃闢地」,以其智慧,領導先民,其功不可沒。而中華民族幾經戰亂,分合之中,思想家、理想主義者,紛紛提出因應當代甚而福及後代子孫的思想學說。而在春秋戰國由於教育普及民間,講學盛行,文字發達,致百家爭鳴,學術思想盛極一時。此時鬼谷子學說於焉產生,而這一思想,亦秉持著中國人對大自然,包括人類日常生活、社會制度在內的許多觀察,發展出合於天象之: |
|||
1、 |
「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 |
||
2、 |
「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 |
||
3、 |
「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 |
||
4、 |
「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引導,卻病延年,沖舉可俟。 |
||
(四) |
唯心聖教師承鬼谷子心法 |
||
當今二十一世紀,混元禪師師承鬼谷子心法,以天下太平為己任,以易經為本源,融合諸家學說,融入當今社會,並戮力宏揚鬼谷子心法於台灣,以祈天下太平。 |
|||
二、 |
唯心聖教是台灣宗教民俗文化的見證 |
||
(一) |
唯心聖教以大量河洛話傳承宗法 |
||
台灣是寶島,在「福爾摩沙」的驚呼中,歷經物質貧乏的洗禮、被統治後的異文化交融,發展出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特有文化。唯心聖教法寶是由混元禪師以大量河洛話(亦即閩南方言)講述的文字記錄,也是當今在台灣的通用語言。 |
|||
(二) |
唯心聖教紀錄二十世紀台灣的民俗文化 |
||
台灣是一塊寶地,有著屬於這個地區的特有文化。混元禪師在台灣地區因應民情需要,將鬼谷子心法融合佛法智慧,為眾生解決生活上的諸多疑難。並將北中南地區因民俗不同所產生的異文化,做了中庸而合理的開示及應用。詳實的紀錄著台灣當代居住文化(風水學概念)、民俗風情(台灣的婚喪喜慶、民俗喜忌)的轉變。 |
|||
三、 |
唯心聖教是混元禪師應用易經風水的智慧結晶 |
||
(一) |
混元禪師以「易經」展現宇宙時空的人事奧秘 |
||
易經素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不可思議能力。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無不窮經皓首研究,故易經素有群經之首的超凡意義。混元禪師更認為易經包含著「宇宙神理的奧秘」,契入研究的角度雖有不同,但是混元禪師以其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人生哲學、生活智慧,給有緣眾生無限希望,猶如暗夜眀燈,照亮眾生心中的黑暗。 |
|||
(二) |
混元禪師以「風水」揭示人類與大自然的相互依存關係 |
||
風水是宇宙調和的法則,所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自古人類在居住上為了因應大自然的變化,因而有了架木為巢、掘地為窖等等的措施,隨著文明的進步而逐漸演變到現今的建築風水學說。而混元禪師以風水理論揭示人類與大自然的相互依存關係,並以現代人生活習俗,規劃出能與大自然相融合的空間環境。 |
|||
(三) |
混元禪師以「佛法」開啟眾生潛藏的無量智慧 |
||
人類的生活可簡分物質與精神層面,當先民不斷的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因應大自然、適應大自然之後,所需的是精神生活的昇華。當文明的腳步加快,社會變遷速度的適應,是人類煩惱的根源之一。因而思想學家將社會人心的需要,轉化為希望的理想世界,並將之融入當代生活。「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混元禪師廣讀聖賢書,藉由不斷的應證、探索,發展出適應眾生需要的一種言詞、態度及方法,觀機逗教,解除眾生迷惑,如活佛在世。 |
|||
(四) |
混元禪師以「身教」引領弟子走向開悟之路 |
||
一代眀師,無不以聖賢思想教化弟子。而混元禪師更以自己所領悟之聖賢教義,身體力行,殷盼諸眾弟子共同契入,悟入聖賢心法。混元禪師開示:「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真己」,唯有努力實踐聖人心法,時時謹記心中,實踐於生活中,才能領略開悟的法喜。 |
|||
(五) |
混元禪師以「藝文」發露人性的真善美好 |
||
1、 |
禪機山聖歌合唱團-混元禪師本身愛好音樂、書法、藝術之美,在因緣聚合下,原服務於台中二中的音樂老師許瑞欽賢士,努力創作禪機山的「聖歌」,並與其原有領導指揮的「台中市薰風合唱團」結合,與混元禪師原有的音樂造詣,編排唯心聖教大型法會各項樂曲,展現「音樂」之美。 |
||
2、 |
混元禪師禪境書道展-民國八十三年,混元禪師以三秒鐘一筆一如來的功力,書寫佛經五十三如來名,如字如畫,筆力遒健,五十三如來墨寶如今已成唯心聖教教內法寶之一,細觀五十三如來有如騰空飛龍,又展現書法藝術的另一種境界。 |
||
3、 |
庭園藝術景觀的創意-「人間淨土」一直是混元禪師的理想與願力,以風水學者的立場,混元禪師創建「禪機山仙佛寺」即是實現人間淨土的第一步。他經常開示弟子:「如果能讓所有來禪機山的人心中有二十分鐘的寧靜,那就是無量功德。」因而於2000千禧年,舉辦一場花卉展,滿山滿園的鮮花植栽,示現人間淨土的希望,並於該年邀請全南投縣學童來寺參訪,撫慰正逢九二一震災後悲傷的心靈。 |
||
4、 |
禪機山藝術大道推動-2005/2/9—3/9混元禪師秉持「禪機山藝術大道」之理想,舉辦唯心宗門的「佛像藝術祭」,將唯心宗門之石雕佛像以藝術欣賞之角度展出,如大雄寶殿裡的「王禪老祖聖像、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陶藝作品,室外則以如來園的「五百羅漢尊者」、「三十三觀音」、「騎龍觀音」石雕藝術最受矚目,尤其五百尊者臉部的各種表情及其各種修行因緣之啟發,最令人駐足。 |
||
5、 |
祭祖大典各界民俗藝術表演-唯心聖教舉辦多次祭祖大典,混元禪師總於全省各個角落,邀請藝術表演者共襄盛舉,共賞民俗藝術之美。例如享譽全台的「優劇場」-神鼓表演;松山慈惠堂國樂團的演出,彰化黎春園北管表演,八德八音班,花蓮阿美族舞蹈表演,屏東潮州溜冰舞龍隊,台 |
||
四、 |
唯心聖教發露宗教家悲憫世人的高尚情操 |
||
(一) |
以「養賢蓄才、振民育徳、高尚其志、天下太平」為宗旨 |
||
混元禪師開山立教,開宗明義,以「養賢蓄才、振民育徳、高尚其志、天下太平」為宗旨;以「易經、風水學」為廣結有緣大眾之橋樑;以「萬法為心」為諸眾弟子修持心要;以「為國修道,為民祈福,天下太平」為終身努力目標。心身口意在在顯示一位宗教家關照眾生的慈悲心懷。 |
|||
(二) |
以「天下太平」為總目標 |
||
人類的煩惱來自無眀,無眀的根源來自生活欲求的不滿,生活欲求的不滿來自價值觀及現實環境。不論是私人利益的不滿抑或因期待大環境失落所產生的不滿,在在是危機,在在是煩惱。混元禪師以宗教家的大悲願力,發願拯救人心,並祈家家平安、社會安祥、國家安定,世界上沒有戰爭、沒有災難、人人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
|||
(三) |
以「易經風水學」為橋樑,功德會「愛心團」為實際行動先鋒 |
||
財團法人中國人間淨土功徳基金會「愛心團」是唯心聖教參與社會服務的先鋒部隊,民國八十八(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愛心團即行整裝,為南投、台中縣市學校、民宅進行免費勘查服務暨規劃,所服務學校共計一百二十三件,依照本法門修訂建設者共有一百件,民宅服務則不計其數。及至九十七年底,服務件數已達二千件,並有勘查資料留存印證。自此,愛心團成為本法門服務眾生的橋樑,其意義有二:一則團員服務大眾,廣結善緣,遵照本宗門服務眾生之本願。二則藉此服務,印證古聖先賢所流傳的妙法。又因愛心團勘查改善而獲致平安者,不計其數。 |
|||
(四) |
以「台商服務聯社」服務全球台商事業平安 |
||
台灣與大陸關係在近年中逐步轉變,而台灣到大陸投資者更是不計其數,混元禪師鑑於大陸地區地理環境和政策的不同,關心台商外出奮鬥的艱辛與成果,特別成立「台商服務聯社」,針對台商設廠作規劃及建議,至九十八年二月,約有六百戶台商受惠。 |
|||
(五) |
以「社區弘法」做為風水學知識的傳遞站 |
||
社區弘法是混元禪師與信眾直接結緣的傳遞站,信眾因觀看台灣電視「易經風水面面觀」,久聞混元禪師盛名,爭賭真容。社區弘法為區域性傳法,信眾藉此更直接、更親近大師風采,而風水學理的記憶也更為深刻。 |
|||
(六) |
以全省分寺道場為服務中繼站 |
||
唯心聖教全省分寺道場二十六處,各尊教主本願,弘法利生。各分寺道場住持亦秉持聖教精神,服務賢士弟子、同修。舉凡建宅規劃、入宅儀軌、民俗禮儀、擇日祈安、婚喪喜慶、生活憂疑,聖教弟子無不一一分憂解勞,為聖教服務中繼站。 |
|||
(七) |
全省不定期社會救助為義工菩薩願行 |
||
唯心聖教賢士同修於修學期間,需不定期加入社會服務,綜觀現世社會,慈善團體服務弱勢族群,幫助群黎;唯心聖教弟子不落人後,五百名第二期師資訓練班員,以其宗教修養、悲心的示現,為社會弱勢族群做不定期社會救助,勘查住宅、救濟物資、撫慰心靈,學習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做渡人舟」之願行。 |
|||
五、 |
唯心聖教廣設道場接引有緣弘法利生 |
||
(一) |
禪機山仙佛寺暨各分寺道場是唯心聖教傳法根據地 |
||
禪機山仙佛寺購地於民國七十七(1988)年,建寺設計和一般傳統宗教建築大不相同。混元禪師以風水學理論做為規劃依據--融入自然,闢建「唐式」建築風格的禪機山建築群。綠瓦黑柱白牆,室內以原木設計為主色,建構相仿於唐朝盛世建築之美。建築主體有「大雄寶殿」「彌陀講堂」「龍藏」「天壇」「極樂殿」「千佛禪堂」,庭園景觀中處處是「盤谷存蹟」,處處是風水,處處有禪境。 |
|||
1、 |
后里三寶寺八十二年二月的興建(派任住持元松禪師) |
||
2、 |
新竹大凡寺八十三年七月購地建設(派任住持元桐禪師) |
||
3、 |
台北大安寺八十八年購得(六月十九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德法師) |
||
4、 |
高雄道場九十一年因緣成熟(八月一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合法師) |
||
5、 |
台中道場九十三年興建(九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安座,派任住持元益法師) |
||
6、 |
花蓮道場(九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子時安座,派任住持元通法師) |
||
7、 |
中壢道場(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融法師) |
||
8、 |
屏東道場(九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老祖安祖座,派任住持元合法師) |
||
9、 |
台南道場(九十五年六月十九日巳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信法師) |
||
10、 |
嘉義道場(九十五年九月九日子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諄法師) |
||
11、 |
八德道場(九十五年十月二十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品法師) | ||
12、 |
和美道場(九十五年十二月一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啟法師) | ||
13、 |
中港道場(九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子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然法師) | ||
14、 |
蘆洲道場(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峰法師) | ||
15、 |
宜蘭道場(九十六年三月三日子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輝法師) | ||
16、 |
基隆道場(九十六年四月四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瑭法師) | ||
17、 |
斗六道場(九十六年五月五日子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諄法師) | ||
18、 |
草屯道場(九十六年六月六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合法師) | ||
19、 |
埔里道場(九十六年六月十九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合法師) | ||
20、 |
蘇澳道場(九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智法師) | ||
21、 |
麻豆道場(九十六年七月七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信法師) | ||
22、 |
湖內道場(九十六年八月一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理法師) | ||
23、 |
大雅道場(九十六年九月十九日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勳法師) | ||
24、 |
土城安心道場(九十七年三月三日子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聰法師) |
||
25、 |
易經風水學院(九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老祖子時安座) |
||
26、 |
天醫道場(九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子時老祖安座,派任住持元道法師) |
||
等二十六處分道場,肩負弘法利生,接引大眾之重任。 |
|||
(二) |
國際道場賢士同修歡喜結法緣 |
||
1994年9月,第一期世界華人易經心法養賢班在禪機山仙佛寺彌陀講堂開課。來自世界各國的華人,秉持著對中華文化道統易經、風水的愛好和期待,展開為期四個月的密集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