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道統 大家學易經 復習網
藥師經講義
藥師經(2)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二) 混元禪師 講述

今天我們開始要來講解「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我們開始講這部經以前,要向各位先介紹。

我們宇宙間、大虛空之間,東方、西方、婆娑世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婆娑世界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這稱爲「三寶」。「三聖」和「三寶」不相同,「三聖」-阿彌陀佛、三聖的中間一尊無量壽佛,左邊一尊就是觀世音菩薩,右邊這一尊就是大勢至菩薩。所以,中尊是「無量壽佛」,我們要無量壽,一定要有慈悲,觀世音就是慈悲,大勢至菩薩就是喜捨。

我們要長壽命者,一定要有慈悲、喜捨,我們若是要使我們的心境永遠清淨、光明者,我們也要有慈悲喜捨。那麽,慈悲、喜捨,各位每一天都有在做,但是,我們的歡喜心最重要,做任何一件事情你要有歡喜,有的是不情願的歡喜,這樣就不是喜捨了、不是歡歡喜喜的來喜捨。

所以,我們大家來到世間,將我們的身體-就是父母給我們的身軀,我們的靈魂本性、自性、生命,融入心臟裏面這個血池裏面,血池、我們人有血池,血池裏面,整個運轉、運行,所以我們的生命就開始了。若是我們一個人身體上沒有這個血的運轉、沒有這個血的話,就沒有這個生命。所以,有這個血才有生命,能夠講話、能夠做我們的事情,才能夠生活;若沒有血者,就像樹木、草、其他的花等等,它們沒有血,所以它們的生命是被動的生命,不是我們主動的生命,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真正的認識。

我們的思想-有這個靈魂有思想,有意識、有智慧,從哪裡來呢?即是從血裏面來的,我們的生命融入在血池裏面,運轉週徧全身,所以我們整個全身的運作才有活力,有活力,我們的生命才有辦法表達,若是沒有者,都叫做被動的生命;我們叫做主動的生命,身體上叫做主動的生命。

我們的靈魂也是主動的生命。可惜,有的一旦投胎來到我們這個身軀、這個運轉自動的生命之身軀裏面,沒有去領悟到這個妙法,沒有領悟到的時候,往往我們不知道我們這一生來要做什麽。所以,我們若是有慈悲、喜捨,我們這「報身」(身體叫做報身、能夠做什麽的叫做報身。)(有三種身:法身、應身、報身,我們的身體叫做報身。)

就是用於利益大衆,但是,報身有生、老、病、死、苦,生-「袂好勢」(河洛話,不順利之意),老-一直老化,病-全是病,死-在這裏輪輪迴迴,苦-各種的愛、愛不到,得不到,要放、放不了,要丟、丟不掉,要捨、捨不掉,貪、又貪不到,種種的苦都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下來到世間,我們要找到我們真真正正的生命-無量壽,我們必須要瞭解我們最起先是從那裏來的,就是剛才第一節所講的,就是無佛、無衆生、無世界以前,我們的生命就有了,那叫做「唵」、唵嘛呢叭咪吽的「唵」,那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的自性靈魂、我們的生命,從無量劫到現在。

那麽,究竟如何能夠生得我們「人」的體,一旦有體以後,我們又遇到甚麽樣的劫數,人生的劫厄、人生的災厄,層層疊疊的卡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的佛、菩薩、諸大如來給我們開示很多種的妙法。

我們自從投胎、「哇!」的這一口氣出來,來到世間,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人生,一天、一月、一年一直的在成長、一直在長大,長大過程中,我們的智識,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識田也隨著一天又一天的在精進,接受各種的考驗、接受各種的拖磨,若是我們悟者,我們心靈非常的安詳。

若是沒有悟者,因爲怨歎等種種的病母及貪、瞋、癡的病,所以造成我們很多的病跑出來,致我們的人生會過得非常的苦惱,那麽,諸佛菩薩、聖賢都一直在世間顯化、一直在出世(生)投胎在世間,給我們開示很多無上的妙法,讓我們體驗,教導我們如何離苦得樂,所以叫做「無上甚深微妙法」,「法」很深,三藏十二部經,我們自古以來古聖先賢留下來很好的妙法,那麽今天這一部叫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部經確實是無上甚深的微妙法,各位如果可以每一天找個時間,我們來聽這一部經,我想我們這一生不會白走的、不會白走的。「百千萬劫難遭遇」,一百、一千、一萬、好幾萬、好幾千萬、好幾億,「劫」-劫數。層層疊疊的劫數、好幾千億萬年,都還很難得遇上這個妙法。

所以我們若要遇上藥師這個妙法,確實要有很好的善因緣。好像各位現在在這裡聽經或者在電視中聽這部經,你們有這因緣能夠聽經,或許你們家裏的人有的人沒辦法,出去外面在打拼,有的出去玩,有的出去在受各種的災難,他就無這個因緣好來聽這部經了。所以各位能夠聽到這部經,是真正的非常殊勝的因緣|「百千萬劫難遭遇」啊!「我今見聞得受持」,我們今天所看到,所聽到的,我們就得的到,我們要接受下來,而且永遠把它保持著。

「我今見聞得受持」我今天所看到、所聽到、所得到的,我一定會好好的把它保惜起來、承受起來、接受起來,而且保持到永永遠遠、到無量劫以後,生生世世到無量劫以後,都把他保持住。因爲這個法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原動力、我們生命的原動力、離苦得樂的妙法。「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說我們願意來瞭解,各位現在由心發出這個願力|我願意來瞭解、深深的瞭解、切切實實的瞭解如來(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妙法。「真實義」|真真正正、正正確確、無虛僞的這個妙法。

這個法,在世間有的傳一些假的法、傳一些虛僞的法,傳一些讓我們聽到以後,生起顛顛倒倒、反起覆倒、心靈不安,這樣的法對各位都是非常大的傷害。所以一部經要流傳在世間,這是好幾千年、好幾萬年就留下來了,不是現在某某人所寫的,也不是某某一位先生所寫的,這是佛親身開口所說的,所以我們要「得受持」,相信,我們不要懷疑。所以我們要聽這部經,首先要相信這部經,不要有懷疑,而且發一個願|「現在我願意徹底來瞭解如來所講的這些妙法。」若這樣的話,今天各位聽這部經,就對各位非常有幫助。
  
因爲我們的生命無量壽,我們的生命自注入父母投胎給我們這個體,有這個血池,心臟一個血池,身軀也是一個血池,所以,我們自投胎進入這個身軀裏面,我們的生命就和所有的血(甚至一些許的血)都有牽礙、都有很大的關係,密不可分,就是這麽好的因緣。那麽,今天我們的諸佛菩薩、大如來大慈大悲,給我們傳這些妙法給各位,當然,我所講的經、這路,只是將我個人所體驗的,來提供給各位來做一個參考,各位也是要冷冷靜靜,有時間,自己冷冷靜靜去參禪、去領悟,才能夠再進一步,有一句話|「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個人,意義就在這裏。

現在請大家來聽「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經就是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本來的願、本來俱足的大願、本本、原原就是這樣就對了,大家、每一個人你們的生命、你們的佛性,在無量劫以來,心靈清淨、無佛、無衆生、無世界、無這些煩惱以前,本來的願、的功德就是這樣、這條路。這部經就是讓各位走回去原來我們大家的心如如不動的境界之一條路。所以這一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功德,爲何又加三個「功德經」呢?各位若是依照這個法、依照這個法去實踐、去做、去修持,你們一定有辦法回歸原來自己的淨土。

現在請大家來看這個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苾蒭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如是我聞。」爲什麽我們聽經都是「如是我聞」呢?「如是」就是說這部經是實實在在我親耳所聽到的,而且是實實在在我是在場參加這個法會所聽到的。不是我們現在記者、報社「據聞」|根據:所聽到的、根據某某人所講、我所聽到的,根據別人所講、我所聽到的|「據聞」,沒有事實的都叫做據聞,很多。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記者、報社都寫「據聞」,都沒有寫說「我親眼看到的、親眼所證明到的。」沒有,各位可以從報紙上所寫的來看看。只有佛經實實在在的寫「如是我聞」,「如是」是說某一個時候,好幾千年前、好幾萬年前、好幾百年前的一個時候,叫做「如是我聞」。

「如是」就是有一個地點,「如是」就是在某一個講堂,比如我們現在仙佛寺彌陀講堂。「如是我聞」、在那裏,我親身聽到。爲什麽說「如是」呢?這不止只說現在而已,這是過去無量劫、「過去」有一個經過啦!所以「如是」。「我聞」,曾經有信徒弟子問我:「老師,我們佛經說無我相,那怎麽有『我聞』呢?」無我相那有個我聞?因爲經裏面你若不寫個我聞,你沒有特定誰寫的,那個時候的「我某某人」是一個負責、一個「負責」。若是一個記者說「據聞」|不負責、沒有負責。

「我聞」者,有一個負責的態度。所以我們在世間做人做事,我們若聽到什麽,實實在在的說「我親耳聽到,在什麽地方,某某人說一件某某事情。」或是「某某人說我不對。」「某某人說誰不對,要如何做。」要實實在在,某個時候我親耳所聽到。不要說我聽人家在講,這樣我們就造業了,這句話我們要注意,這是講話的要領。這造惡業、造口業就開始了。所以我們若是「啊!這是我親耳所聽到的。」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造業。

那麽,「我親身聽到」,該說不該說呢?我們就會「準折」(河洛話,拿掐)。若是我們有一些朋友、弟兄,他在說「聽到人家講某某人怎樣…。」這句話,百分之百的你不可以相信,「聽到人家講某某人怎樣……。」百分之百的你不可以相信,要注意,這個要領我們都去疏忽掉了,我們都疏忽了這一點。所以我們若要跟人家講事情,「啊!我親耳所聽到的。」「我在場所聽到的。」。

「一時」,爲甚麽寫「一時」呢?一個時候。爲甚麽說「一個時候」呢?中午、晚上、早上,「一時」都可以講,表示一個確定的時間。不能說「如是我聞,薄伽梵遊化諸國。」

「薄伽梵」就是世尊祂的名,好像當時釋迦牟尼同樣的意思,那叫做世尊、覺者、佛,已經是覺者、佛了,衪的名叫「薄伽梵」,就是「世尊」。所以,有的人說:「世尊,很多經典都世尊。」不是釋迦牟尼佛叫做世尊而已,還有其他世界的世尊。「一個時候」,有的是五百年後、一千年後、五千年後,又有甚麽佛再來世間、下凡,好像一億年後,彌勒佛、彌勒尊者又會再來下凡在裟婆世界說法,未來之佛。我們就「彌勒」|那就叫做世尊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叫做世尊|世間最尊貴的覺者叫做世尊。各位要知道,「世尊」世間最尊貴的覺者叫做世尊。

「一時」|一個時候。「世尊」我們的佛陀,世尊也叫做「佛陀」,「佛陀」不是只有一尊而已,「佛陀」就是「覺者」的名稱,覺悟的人的名之尊稱叫做「佛陀」。我們譬如說「校長」,所有的那個階層的名叫做「校長」,一校之長叫做校長。那麽在世間的「覺者」、導師叫做世尊。又好像「部長」,部長有很多|交通部長、財政部長、教育部長、司法部長、某某部長……,很多「部長」。

但是我們的佛在世間統稱爲「佛陀」,在世間所覺悟者都統稱爲「佛陀」,釋迦牟尼當時人也稱呼為「佛陀」,阿彌陀住世時,人們也稱呼他爲「佛陀」,那麽,薄伽梵當時他在世間的時候,人家稱呼他爲「世尊」、名也叫做「佛陀」。所以,覺著|佛陀、佛陀,覺悟的心叫做「佛陀」。各位要記得,覺悟的心叫做「佛陀」。每個人都有一個覺悟的心,若是每個人覺悟著,都叫做「佛陀」,叫做「正等正覺」。與佛所開悟證道的都是同一階層、境界都相同,叫做「正等正覺」、都叫做「佛陀」、也叫做「世尊」。

「遊化諸國。」「遊」就是四處去度化衆生。「化」就是教化、度化。雲遊四處、遊歷四處去。爲何叫「遊化諸國」呢?因爲我們古時候當時的國較小、人口較少,所以一國、一國的,有時候十萬人也是一國、二十萬人也是一國、 一千人也是一國、一百萬人也是一國,我們中國大陸十幾億人口現在也變成一國,以前分做很多國,我們的亂世時也是很多國,戰國時代有七國。

「遊化諸國」,爲什麽叫「遊化諸國」呢?他就是一面走一面度化。是爲什麽這經寫得這麽貢高?因爲這位覺者他所度化的,上至國王、下至販夫走卒,再下去呢?地府、天龍護法等等,他都是能夠度化、教化,所以「遊化諸國」。若是我們現在,我們就不敢說「遊化諸國」,我們是「遊覽諸國」,去看看而已,沒有人要聽我們講話,我們四處去看人家的建設等等,所以我們不敢說「遊化諸國」。

人家問:「你要去哪裡?」「我要去遊化美國。」你連英語都不通,要怎麽遊化?這一點,我們講話要注意。或是說,你都無法遊化臺灣了,客家話我都不會講,跟阿美族話你也聽不懂,什麽族的,現在民視電視臺每一個節目結束,都有我們臺灣所有的民族、那些各民族他們的語言,其中這些語言,只有一種我聽得懂河洛語,其他的話我都聽不懂,所以,我們那有可能遊化臺灣省呢?

我們「遊覽」臺灣省就可以了,「遊覽」係只有看,沒有人負責的,「遊化」就是天命啊!有天命,因爲爲了要救度衆生、度化世間的衆生,所以會示現來「遊化諸國」、遊化各地。所以各位,你們如果聽到「我某人要『遊化』某某地。」你們就要「這個人可能著魔,否則,除非是這覺者。」這個觀念,各位要能正確的認識。
  
「至廣嚴城。」到這個廣嚴城。爲什麽不寫「到」而寫「至」?「至」與「到」天地之差,「至」就是至某某地方去,我的精神一心一意、我要去那個地方,在半路上的階段,都叫做「至」廣嚴城。或是已經到了,才是「到達」廣嚴城。「至廣嚴城」,一個城,一個國土的城。

「住樂音樹下。」他到了廣嚴城,「住」|就是「心」就安定下來。爲什麽「住」?因爲有目的、需要度化,有善因在那裏,所以他到那個地方住下來。兩種「住」,第一、我們的殼住在那裏,心不在那裡。我們遊覽今天要到台中、明天要到臺北,我由高雄來到台中,我的心認爲臺北較大,我的心一直想到臺北去了,台中是暫時的過客,那叫做「住」、「住在那裡。」

那麽,「住樂音樹下」就是我們的「心」到達目的地了、我們的目標到達了,我們的「心」完全放下,照我們的願望,照我們的願力,而且是歡喜心,「樂音樹下」就是我們歡喜心的地方。再來就是「我們是歡喜心」,「住樂音樹下」就是,來到廣嚴城,充滿著法喜、充滿著歡喜,而且我們的目標、目的,已經完全具足,叫做「住樂音樹下」。平常我們若是說:「我在菩提樹下」或是「黑松樹下、或是五葉清松樹下、坐在那裏。」不一樣的。

所以,「坐樂音樹下」與「住在樂音樹下」|天地之差。我「坐」在樂音樹下,我是暫時在那裏坐下而已,那有的是無奈,坐在樹底下,有的是無奈的。譬如,像這幾天雨這麽大,你走到那裡就坐到那裡,你無法再走下去,那一定是無奈的心情。你若「住」|安住,我「住」一定「安」,「住在樂音樹下」|我心安住在非常歡喜的地方。這是一個形容。「樂音樹」不是有音樂的地方、不是。「樂音樹」就是歡喜的那個時候、歡喜的境界、充滿著歡喜心的那個時刻。

「與大苾蒭眾。」大苾蒭,就是這些徒弟、修行的。「苾蒭」這字與「比丘」同樣的意思,「大苾蒭衆」不是只有大苾蒭一個而已,很多、很多的他的徒弟、很多、很多修行的人,很多、很多都是善知識。那麽,我們這個地方,「大苾蒭」,名都叫「善知識」,有讀書的、有受過教育的。因爲當時不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學校很多、大學、高中、初中、國校、職業學校、五專,這麽樣多的學校,那個時候沒有,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教育這麽發達,都是自己每個人自己跟著師父四處去、自己修行、自己遵照法師或者覺者的開導、教導去爲人處事。

所以,論起要資訊發達、要求學問,我們現在反而比較方便、較有福報,但是我們不知道要珍惜。「大苾蒭衆」就是跟所有、很多的善知識,那時候的「苾蒭」,我們現在叫做「學者」、「學生」或是這機關所有的員工,凡是有智慧的、有善知識的這些人,都叫做「大苾蒭衆」。

我們現在有時候去「南北二路」(河洛話,意指南北奔波)要去弘法,譬如,我在民國八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在林口法會,舉辦我們的陽宅風水法會時,參加的有三萬六千人以上,都是善知識來參加這個法會,這些人在當時來講,就都等於是「大苾蒭」,因爲都識字嘛!古時候有讀書的人少、識字的少,我們這個時候,來聽經聞法的,都是識字的,所以也都叫做「大苾蒭」。

那麽,各位,有人學經、學道,聽經聞法,將這個法,都一直回歸於較早,現在這個時候之平等的法,都沒有講清楚的話,往往都會引導人不知道這經從頭到尾到底是在講什麽。

「八千人俱。」爲什甚麽只說八千而已。簡單的一個「數」。當時真有那麽多人?場所有無這麽大?這都是使我們真的需要用頭腦來分別的,「八千人俱」表示很多人。「大苾蒭衆。八千人俱。」包括在家、出家或是善知識…等等,或是剛剛在學道的,「八千人俱」甚麽樣的人都有,王侯將相、販夫走卒都有就對了,而且包括他的智慧、他的知識,他的心,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圓滿就對了。一個圓滿,那個時候的地方、空間都是已經有圓滿。

「菩薩摩訶薩。」菩薩|剛修入菩薩果位的。尚有大菩薩,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十地菩薩中有的初地、二地、三地…,這菩薩的一個境界、一個境界,等於我們現在,學生有很多學生,有的是初中的學生來聽經、聽講經說法,好像每一年我們在總統府前,在慶祝雙十國慶日,參加的人有這麽多的人,十萬人俱,十萬人裏面有菩薩摩訶薩,菩薩就是已經像是參加的初中的、也有高中的、也有大學的、也有博士、也有社會的覺者、社會的學者,所以,「菩薩摩訶薩」|各階層已經到這個階段|菩薩境界的,很多、很多,也有大菩薩。

「三萬六千。及國王。」三萬六千人,這是簡單的形容很多、很多的人、非常多的人。在過去我們的文化沒有很發達的時候,過去交通不發達,要來參加一個法會,除非住在一個城裏,不然要集合三萬六千人在一起,是非常大的場面了,這三萬六千人在當時是表示非常的多、非常多、非常多,這是一個「數」的代表。

「及國王。」包括國王也來聽,一國之君也來聽。「國王」|包括各行、各界的代表、各行、各界修有成就的,都稱唯一行、一行的國王,或是一行、一行的領導者、一行、一行的首領。好像我們臺灣目前工會、總工會的首領。或是我們派在某處的僑領,都是國王的果位、國王的地位。

「大臣。」
「波羅門。」當時有個宗教,就是「波羅門教」。
  
「居士。」在家有皈依、皈依世尊門下的弟子,在家修行的,都稱呼爲「居士」。出家爲「比丘」。
  
「天龍八部。」這是護法神眾。
「人。非人等。」人-所有的人,不管是有修行的、沒有修行的,或者是有皈依、沒皈依,或者有知識、沒知識,凡是人、無論是王侯將相、販夫走卒。非人-不是人,那是甚麽?「神」也是非人,「菩薩」也是非人,尤其「地獄界的」「靈魂界」「阿修羅界」「餓鬼道」所有的種種。都是人非人等,以上很多、很多看得到的三萬六千人,單是比丘、有修行的善知識有八千人,這三萬六千等於是百姓及國王,還有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種種的這些靈魂世界的。

「無量大眾。」爲什麽是「無量」呢?沒辦法算。因爲人你算得到,靈魂世界來聽經的,沒辦法算。好像現在,我們講堂這裏,在講這個經,上一節我們開始講經(開經)早上雨下得那麽大,又出太陽,開始講經就出太陽,那麽,這中間,早上所看到的「非人」,我們可知道有多少?算不完。那麽,現在我們講第一節了,還沒講之前,下雨。

現在在講了,又開始沒有雨了,天清清的,對面的山的這些雲,好像一個國土、一個國土,很多國土的聖衆、人非人,也在聽這個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條路,也在共同聽這條路究竟如何「回歸我們的自性的淨土」、究竟如何能夠回到好像琉璃光、琉璃般那樣光明的世界、無骯髒的世界、無污染的世界、我們清淨的世界呢?

所以,「無量大衆」,不能說「無量衆等」而已,「大衆」|虛空這麽樣大、滿虛空那麽大|叫做「大」。「衆」|虛空那樣大,這些比丘、天人、聖衆等,還有其他的世界,不是只有我們的世界而已,還有其他天界的世界之聖衆、其他天界的人、非人,還有其他星球的世界的人,這麽多,這麽多,沒辦法算。|「大衆」。

「恭敬圍遶。而為說法。」「恭敬」大家很恭恭敬敬的,因爲我們「覺者」發出光,「覺者」到了這裏了,到這個廣嚴城樂音樹下,很多人就都到來了,到了就圍在旁邊,而且安靜無聲、清清靜靜、清清靜靜的將他圍住,一圈、一圈的將他圍遶住。「而爲說法。」看到大家、這世尊看到大家圍得這樣、都坐得將天界虛空佈滿了,而要爲他們說法,看大家這樣圍著,要爲大家說法。

所以,每一個說法都有一個因緣,可見古時候,我們的世尊,衪的神通力也好,或是衪的功德也好,或是這因緣的俱足也好,每到一個地方,就有這麽多、這麽多的「衆等」、比丘,都要聽衪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這「像法轉時」,我會給位解釋得很清楚,因爲這是專有的名詞。

「爾時」,大家都圍著、都圍得好好的時候,要聽世尊來爲大家說法,世尊也準備要爲各位說法。當定下來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個時候,「爾時」|就是定下來之時、開始要說法的時候。

「曼殊室利法王子。」就是王子的名,這名是這樣長,好像我們現在阿美族、某某族…,有的名字也是很長,有的用英語翻譯過來的也有六、七或五個字的,四字、五字、六字的很多,我們一般都爲三個字。

「承佛威神。」承蒙佛、世尊(薄伽梵叫做佛)的威力及神通力(威神),所以自動就站起來了。因爲我們要說法,一定要有人起來請法、有人起來問法。起來請法、問法的人,是代替衆生、代替現在所有的衆生,或是善知識、比丘等,或是代替國王來請法,說「某某世尊,爲某某事情,我請您開示。」正統的說法就是這樣,一定要有人起來問法,然後來解釋這個法。…

「從座而起。」那麽,起來請法者、這些弟子,往往都是爲了這天龍,或是爲了衆生,或是十方法界,或是爲了天人來請法,向世尊請法、向佛請法,都不是主動爲自己來問事情的。也是這因緣,薄伽梵世尊衪把威神、神通力,給這位弟子、王子,他自己的心起來,爲現在衆生有某某苦,而來請法,所以世尊為大家講解,說這些法。

所以,我們若要講經說法,一定要有人請法。那麽,經的本身,你們看,除了阿彌陀佛、是佛自己所說的以外,其他的經都是衆弟子來請法,或是善知識來請法。這個觀念要弄正確了,要有瞭解。

「偏袒一肩。」肩膀就低下去了。
「右膝著地。」爲什麽是右腳跪下去呢?因爲右腳跪下去是一種尊敬,右腳就是我們的貢高、我慢,右腳、右手都是我們的貢高、我慢之表示。所以,我們要請法的時候,我們要右腳跪下,右手這樣(師示範,雙手合掌,右肩微略前傾),用這樣請法。這請法的道理就是,我們如果站著,(手舉起似遇熟人打招呼狀)「老師啊!師父啊!」很無禮貌的,我們絕對不可以這樣。有的較工夫的,跪下、跪著請法。

「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世尊|佛陀、世間最珍貴的人、的覺者。
  
「惟願演說。如是相類。」希望你能演說如是相法。你心內、你給我的靈感的法-「如是相法。」「如是」|等一下會有很多、很多的相類。「如是相類」。
  
「諸佛名號。」講解諸佛的名和號、的妙法。
「及本大願。」及世尊您的大願。或每個人的大願、或是諸佛的大願。
  
「殊勝功德。令諸聞者。」這麽殊勝的功德,令所有在座聽到的、或是天人聽到的。
  
「業障銷除。」這業障能夠消除去,「業」就是我們思想的障礙,能夠消除。思想的障礙,病就到了,所以,我們的病就是因思想而來、我們的心念而來,障礙。

「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像法轉時」就是說,佛滅後之五百年後、一千年間,至一千年中間,所傳、所行的正法,同樣的佛法。希望佛傳「你滅度五百年後至一千年中間(五百零一年至一千年之間),你所傳的正法,與你當時同樣的法、佛法。」

「諸有情故」。就是說,請佛開示說當時各種佛的名(如釋迦牟尼佛、某某佛、某某佛、很多的佛)、名號、衪的妙法、及衪的大願、及衪的殊勝功德,讓所有聽到的人,能夠消除業障,而且能夠歡歡喜喜的,並且希望瞭解的佛、每一位佛滅度後,五百年後到一千年中間,衪在世間所聽到的與當時相同的法。(像法轉時,就是說法輪、轉法輪的時候。)轉法輪的時候,讓衆生能夠瞭解,消除這個業障。

所以,若有「覺者」,都可以講過去;我們現在,若無「覺者」,要說過去,是不可能的。所以,經典給我們開示,講得很詳細。
  
我們今天到此告一個段落,我們下一節在繼續。祝福各位!阿彌陀佛!
請大家合掌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

網路無國界,千里在眼前,若能善巧用,何處不成賢。
行動版 | 電腦版 版權聲明 2004.01 開台

【混元禪師法語】 今天誦經沒 小陽宅(多國語言版) 唯心念佛機 唯心聖歌 世界和平推手(多國語言版) 世界和平促進會(多國語言版) 妙法普傳補遺 唯心電視網路直播 道場資訊 易經開課資訊 視頻@YouTubeKu 複習網 Brush Up !
唯心經藏 大藏經 妙法普傳 易經自修資料 董公選擇日要覽 易經心法入門 混元妙法恭錄
工廠風水經 陰宅風水經 三世因果經
唯心天下事(影片) 唯心天下事(文字) 安心真經 第二期世界華人養賢班 陽宅風水學傳法講座 易經風水面面觀 我家的風水 大地風水
加入桌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