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道統 大家學易經 復習網
藥師寶懺講義
慈悲藥師寶懺(19)
慈悲藥師寶懺 第十九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唸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這節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的懺法上卷,我們上一節講解到佛的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相,雖然我們在世間上,我們的面形跟佛比不上,但是我們在過去無量劫、或是我們在佛世界的時候、我們在天的世界,我們的法相也是都有俱足三十二相,而且有「八十隨形」、有八十種的那莊嚴的面相,八十種的隨形。

所以我們這個人八十種的所做的、在生所修的、行功立德以後,或者說,我們的三十二相再分出去、佛跟我們講的更加詳細,三十二相還較不夠,再來還有八十種的隨形的好,隨形的好處就對了,也叫做「八十種的好」、「八十種的好」。

隨形好者就是三十二相的好,我們有三十二形相,頂節(河洛話,上一節)所講的三十二相的好:第一、無見等相。我們人頭殼頂上面之上的肉髻,我們看它越看越高,感到看了很高,但是不會看到他的頭殼頂、不會看到頭殼頂。我們若看佛、佛、你跟祂看、我們我佛像,表面上你看祂頭頂上這一粒、這粒肉髻,你給它看很高、越看越高,為什麼越看越高?

那「放大光明」,這個光明、這光,放大光明虛空之中,但是這種的修法,目前台灣很多修行者,教導弟子:「你們就要坐著,坐著用想的,想說我在放光、在說法。」各位啊!要注意,真真正正的這個超越,我們是從這個向看(註,由慧眼、兩眼之間處),我們就像這張圖、這張相片(請參閱附圖一),反觀內觀、內觀,內觀就是我們的目標(河洛話,眼睛)看下來,我們所有的一切人生都看、都在這個位置、在這個位置,向內倒照回去,好像劃圓圈的這個我們的人心。

譬如我現在在這講經、或是在家裡聽經,我們倒看下來,我們從這(註,雙眉間慧眼)看倒下來,看師父、老師等等,或是小朋友在玩,都是在底下這裡在講,在這裡、向內倒看下來,不是用倒想上去的喲!不是倒想上去的。向內看才會客觀,叫做客觀、客觀。

客觀、客觀、是為什麼客觀呢?客觀就是說,譬如現在我們坐著,在看,譬如我們這樣坐著看,我們就眼睛向內看,看好像一個盤子、或是一個桶子、或是地面(註,請參閱第十八篇之「易經真禪內觀密法、佛三十二莊嚴相圖,由心中到佛之雙手間劃一圓圈,好像一個盤子、桶子或是地上的一個圈圈」,我們看那上面有某某事情、某某人在那裡…,用這樣「顛倒頭」(河洛話,反過來)看,我們還在修行時就要往內觀,向內看回去。

譬如我昨天在台北上課,我現在不可以想說我昨天在台北林口竹林寺那裡上課、想說我昨天在那裡上課、給這些弟子上易經,不可以這樣想喲!你這樣想、想、想,你就脫節了,你的氣就會積到腦上,你就想那裡,結果,所有的氣、我們人的氣積到腦上面那裡出去,都積在這裡(註,指霓丸宮、肉髻處),到後來濁濁的、麻麻的,晚上會睡不著,睡不著、一個晚上睡不到一個鐘頭、半個鐘頭,到後來就都沒有睡,有睡若沒睡,這是非常危險的修行法。

台灣有一些法門,都觀想、想說在那裡喔!想說在天界修行,結果呢?我們高雄有個龍發堂,龍發堂裡很多的那些(註,該堂專門收容一些精神病患治療),就是師父教說要怎麼觀想、要這樣「想」去修行,用想的,那叫做「想像」、「想像」、「想像」,想說像這樣就對了,用想的,那叫做「想像」,到後來我們的氣都積在這裡(註,指腦海裡),積這裡時神經病到了。要內觀這是內觀(由內往下看)。

等到我們開悟以後的時候,我們才由這一點(註,指腦海裡)放光明去說法。目前我們的修行,都還是由這一點(註,指慧眼)向裡面往下看,我就看「我昨天在某處,在那裡講經、在那裡講易經。某某人昨天轉到新竹芎林、我們的分寺大凡寺,昨晚才補禮拜二沒有上的課,老師昨天去那裡上課,易經講到某某處,講到這暗動,或是這進神化退神。」

你這樣看回去,看昨天你自已在上課,看昨天自己在做什麼,看昨天你在打球或是做什麼,你顛倒頭看、看回去,不是回想回去喲!這點很重要、很重要。我們若是「我想、想、想,想說我昨天要做什麼,想倒回去」,突然人家打個噴涕,哈、哈!完了,啪的!就堵住了,脖子你的氣就積住了,或是積在「腰脊骨」(河洛話,腰髓),或是積在肚臍、積在胸膛、積在喉嚨,或是積在鼻子、積在這點(註,指霓丸宮),頭殼就麻麻的、一直痛,好像綁住了,這種的修行法不對的,要注意,這很容易到後來會「神經ㄆ一ㄤ」(河洛話,神經病)。

那麼,往內看「喔!現在老師在那裡講經,下面就是某某人、某某人在那裡聽經,這麼多人的蓮位在那裡,很多蓮位在那裡,蓮位那裡點著光明燈,祈安延壽…。」顛倒著看(河洛話,反過來看),包括自己也顛倒著看,這樣的看法就不會去走火入魔,只有去修到佛的境界,修到這內觀所有的都圓滿了,那麼這個(註,指內觀)發揮真正客觀,才能放大光明。

像現在,各位,我們可以我看,現在天花板,水影在照,上面光熠熠的,我們把它想做「我高高的在上面看下面,看到下面這些的。」那麼,佛頭殼頂這粒肉髻,佛可大可小,大者通天邊、通無限的世界去,你若看它,越看越高、越看越高,佛,你去感覺看看,你看,「啊喲!怎麼這麼大尊?變得有夠大尊喲!跟虛空結成一堆。」不見其頂上,頭殼頂沒辦法看得到。

我們普通人,頭殼都「溜溜的」(河洛話,往下滑的樣子),而「溜溜」呢?看頭殼就看到「後斗」(河洛話,後面)去、看到上面去。佛呢?這上面(註,師父以手比劃,指前上額處)較「平房、平房」(河洛話,四方、端正),「平房」,這肉髻在頭殼頂。那麼,大陸的佛像;我們台灣的佛像,因為在雕塑台灣的佛像的,因為台灣較生活富裕的樣子,所以感覺較現代化的佛像,莊嚴性不一樣。大陸上古早的佛像,頭殼較「平房」,較「平房」、面頂的那一粒肉髻你就看不大到,非常的「平房」。

第二種是鼻子高、不現孔。鼻高(註,師父手指鼻樑),像我這鼻子凹凹的。祂的鼻子財都「居 調」(河洛話,財留不住),我們若有空間就較勤快一點的拉,拉下去,拉下去錢較居得住。較無貴,鼻孔若現現的較無貴,所想的點子都是奇奇怪的壞點子。你看,鼻孔現現的,想的事情有的很愚痴的,我遇到很多的信徒就是這樣,鼻孔現現的,由對面來,你看到你就知道這一位(歐吉桑、歐巴桑、少年的、老年人都好)他講的話一定會一直番,番不完,所講的話「番」(河洛話,不可理諭、反反覆覆的),鼻孔現現的。

我們的佛,祂的鼻子很直,高、直,鼻孔不會現現的,感到會包起來。但是,也不是像鸚哥鼻,鸚哥鼻是陰陰的,鼻子勾勾的、變勾下來的,勾下來、現現的;有的是鼻勾、現,有的是鼻子這樣勾下來,看不到鼻孔,倒勾下來好像老鷹的鼻子、鷹鼻。佛的鼻高,但是鼻孔不會現出來。

第三,眉毛如初月。我們的眉毛好像「月娘」(河洛話,月亮)、月初的月娘。你看這張相就是;目眉毛好像月娘、半圓的,感覺非常純、非常純,不會說是帶刀,帶刀的人煩惱比較多、帶刀的人心較 安祥,為什麼有的人眉毛會帶刀上揚狀呢?

帶刀的就是你常常用頭殼(河洛話,頭殼)去想,有的人想得很多,三想、四想,他的眉毛無形中就帶刀、蹺上去了。那麼,佛呢?祂就是向內觀、向內觀,內觀看裡面的自己,本來就常常頭這麼垂下看裡面。那麼,你如果看佛的眉毛,我們若看到,我們就要覺悟了,我們就要想到「喔!要看內面了。」

佛像,我們看是那麼安祥,我們佛像,在看時,是為什麼那麼安祥?因為祂的目眉毛,目眉毛就是我們的思想、安定我們人的思想,你看我們的四大天王或是一些金剛、或是一些護法神將,那眼眶眶起來,你看了,你的心跟著煩、跟著起驚惶,感到不睦,不睦、則世間事情一定不睦,不會祥和下來。

所以各位,我們觀相看面相者,那很準,純純的像佛、好像月娘這樣純純的,我們女人就是楊柳、柳葉,尖尖柔柔的這樣,佛的像也是這樣就對了,佛的像。不是眉毛劃得這樣繞繞的、毛長得直直的這樣,變成怨妒世間的形,佛,不是這樣。

再來,就是耳朵垂埵。耳朵好像秤錘、耳像秤錘,這個耳朵本來我要劃得大大的、劃得大大的(註,師父比喻劃至垂肩),祂說這違背人相的道理,所以,佛、菩薩就劃這樣下來,很有穩定性,你如果劃得很大粒的耳埵,也不一定穩定啊!

現在這樣感到很穩定(如附圖),看起來配合我們的五官、配合我們的眉毛下來有一種平行下來,配合這個五官非常有穩定的形藏、穩定性,所以佛的眼睛垂下來以外,這個耳朵也垂下來。有的人說耳朵是到肩頭,這有較過分一些、較過分,我還沒有看到有通到肩頭的,若有看到這樣的就很大了。感到很平直、感到很有情的耳朵,耳埵很大、耳垂很大。

第五,身堅實如那羅延。我們的身體非常堅實,好像泰山就對了,身體堅實不會輕浮、身體很堅實。我不是畫圖專家,但是依據易經這個法來劃這個形,依照易經的道理、這力學的原理劃出來,感覺很堅實,有頭就四四房房(河洛話,四四方方,形容肩膀洞厚有力的樣子,不會不垂),非常堅實,不會說肚子大大的一顆、落下懷(河洛話,落下巴,形容嘴巴開開的流口水)或身體瘦得很、重斜邊,不會,佛的像就是這麼的莊嚴。

第六,骨際如鉤鎖。我們骨好像一顆、一顆鎖得穩穩的、我們的骨頭非常緊密、非常緊密,普通我們的骨頭感到稀稀鬆鬆。骨頭很「紮實」、很紮實。佛的第六種。

第七、身一時迴旋如象王。我們的身軀,你看它沒什麼,突然間你看它,好像獅王、獅子的王,非常威猛、非常威、非常有威猛,不會像一粒的樣子(河洛話,形容個子很小、弱不禁風的樣子),走起路來好像要被風吹去、走個路好像用跳的。所以各位,你們可以看,我們佛教的法師、大師,他們在修行,都修三十二種形相,然後八十種的形,大家都是依照這樣去修,修外就向內了,修就是修正。

如說,我們一個人平常習慣搖晃著一個頭,要修正、修掉去,修正,然後叫做「修行」,要修正,然後去走、去做。我們有一些佛教出家僧、出家尼,你看他們在走路感到非常穩,不會像我們有的其他的、目前其他的教別,檳榔吱吱喳喳的,咬著煙,“呸”(形容吐檳榔汁的樣子),而鬍鬚留個半撇的,頭髮長長、散散的,衣服穿得「不答不七」(河洛話,不倫不類)的,啊喲!那如果說是「我是什麼神來代表的。」那不是修行家啊!啊喲!你遇到妖魔鬼怪,你試看看。

所以,當時,我們佛陀在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人家如果遇到祂時,就感到「奇怪呀!這是那一個教門的?在走路很平穩,好像風在吹、徐徐的走,不會說頭彎彎曲曲,在看時平視,而且從前面看很純(河洛話,柔順的樣子),沒有驚惶、沒有顛倒夢想、沒有東盼西看的、沒有走路頭垂垂的。」啊喲!沒有一樣是處。

所以,當時佛教導弟子在走路的形狀,那麼是說,第一、你的心,你若有這莊嚴法相的時候,你自然會表現於外,所以「相由心生」、「相由心生」,心生從那裡來?從教育、教導、從教育而來,所以我們的修行,在道場的人,我們就要做給百姓、給眾生學習的模樣。所以,我們在道場工作的所有十方、在道場工作的人,我們要示現佛的種種莊嚴的法相、種種的色相給眾生看,讓他們的「喔!我們就要這樣。」

所有的信徒,你們若去道場、去寺裡,我們就要看著這些法師在行、在坐、在睡、在站的形,在走、走的形,在坐、坐的形,在睡、睡的形,我們若看到的時候,那就是修行了。行、住、坐、臥四威儀,四種的威儀,威嚴的儀表、威嚴的儀表,行、住、坐、臥。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若說自稱我要在道場修行,我們行為,我們就要檢點,不可說:「我是修什麼行的,隨隨便便不要緊啦!這是我的事情,你不要跟我這樣就好了。」各位啊!我們不要在道場裡面、在廟裡面,讓眾生來看了起煩惱心,這樣我們罪過很重的,我們在道場就代替佛、代表佛在教導眾生,無論是我們有辦法講經說法,或是沒辦法說法,都不要緊,我們平常在走路、平常時在坐、平常站著或是平常時在睡,這四種你如果有辦法作到威有夠者,你也是在修行、在教導眾生、教導所有有情的,所以各位啊!修行的範圍在家裡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佛跟我們開示,就是這個意思。

第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真正不簡單,我們走去的時候,腳在走的時候,腳離地面四寸,這樣走,不是砰砰跳,砰砰跳的那不是修行人,那是猴子,心煩氣燥、心不安的、心亂的人走路蹼蹼跳,走路時,一隻腳尖著地,一隻腳在那裡轉著,我告訴你,這個人吊兒郎噹,這不是修行人,你如果要跟他求什麼,你穩死的,我告訴你。

「啊!隨便啦!要做什麼…。」結果,到最後我們自己、本來要求道、求正法,結果我們求的求到邪法。所以,你看這修行人有修行、有內涵,你不一定等他給你說出滿口的經文,我們不必這樣,你若看這師父在走路這樣走去(形容很穩重的樣子),不要這樣、這樣走(形容很輕浮的樣子),那是什麼?杜賓狗!杜賓狗用跳的、用跳的。或是西藏有一些鹿,走一走就用跳的、跳、跳、跳,那種的都不是修行人。

我們台灣,很可惜,廟裡很多,宮堂也很多。住在廟裡在修行的人、自稱修行的人,代替佛在說法、代替佛示現在世間的人,結果,走不像走,坐不像坐,一坐下,一隻腳蹺到桌子上去,兩隻腳現開開的,或是腳就歪一邊。坐的時候不像坐,一隻腳就蹼蹼跳、叩叩搖、叩叩擺(河洛話,搖腿之意),那都不是修行人的,你不要去「啊呀!師父啊!你去看這位坐著人,腳叩叩搖、腳蹺那個樣子的、蹺得不像一個人。」

你要注意,那不是真正要你學的,你問他,你就「了然」、也枉然,那不要說「那是我在示現給別人看的。」喂!我告訴你呀!各位呀!我看太多了,一個人心有定、無定、安、不安,你單是看他的坐、看他的走、看他的站,你就很清楚了,這個人有修養、有內涵、無修養,你就清清楚楚了。這是佛的八十種的隨形。

所以,要做人不簡單、確實做人不簡單,要走個路也不簡單。

第八,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好像個印,走出去,碰一下、踏出去,很穩,好像印刷就對了,好像個印一個腳印般,這樣碰、碰,很有力。所以大陸跟印度,不知道那一個地方,說是佛在走的路,在緬甸啦!他們去參觀的時候,人家將佛在走的腳印,去將它好好的挖起來、保持得完完整整,讓人來參觀。喔!腳骨有那麼長、尺道餘,嚇死人了,我們差不多八寸就很長了,祂的有一尺四、五寸長,牙齒有那麼不顆,走路過來踏下去就有印,祂腳所走過的地上都有印、腳印。

所以我們現在提倡一步一腳印,一步一腳印,我看我們一步一腳印,胡亂跳、跳迪士可(註,一種很快節拍、輕快的舞步),不是真真正正像佛所走的一腳步一腳印,我們要如何學得一步一腳印?各位啊!這一點秘訣、一點天機,真正有修行的人、高僧大德、大修行家,他走出去,他的腳走出去在踏什麼你知道嗎?踏破地獄、踏破地獄門,碰!的,讓地獄門開開,眾生能夠脫出黑暗的地獄門開開、眾生出來,讓在地獄的眾生能夠脫出黑暗的地獄,會走向光明的世間。

所以,各位啊!我們要做修行人是不簡單的。你:「喔!好,我要一心修一個去腳步、離地面四寸在走,好像印這般。」等一下你們可以試看看,你們走路試試看,走路踏下去,看地獄那些、地獄道、在地獄那裡受苦的那些有沒有辦法爬起來,若有爬起來,我就真的讚嘆你。我踏下去,有時候在泥沙上也都踏不出一個印子。所以,佛啊!你們如果看到這個人在走路離土四寸。

而鬼是什麼?離土地四七寸、飄飄浮浮是鬼。為什麼是離土四寸呢?在走時,佛離土四寸?四聖諦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佛在走離土地四寸,離開生老病死這四樣在束縳我們,離土四寸,然後踏下去,生老病死完都墜入地獄、墜入黑暗的地獄下去,而墜入黑暗的地獄,你踏給它開,黑暗的地獄它就現開,所以在黑暗地獄的眾生能夠得度,佛走過去的所在,這些地獄就解脫。

各位,你們要知道這意思就是這樣。所以這經文,跟我們講的也是離土地四寸、四寸的道理。所以各位,我們平常時學走路離土地四寸,碰、又有力,好像一個印,這印,不是一腳蓋下去、不是,我們在走,腳掌就下去,你不可以腳前掌先著地,腳後根一定點先下去,好像印書般的印下去,不是腳尖先著地、跟著後根才落地,不是這樣,這樣是短歲壽、短壽、夭壽命,各位,你看人走路就知道是長壽或短壽,就很瞭解了。

我有一位國小的同學,他走路都是像猴子踮著腳尖,我小時候的同學,我說:「某某人,你這猴子走路,短歲壽、短命呢!」偏偏到二十四歲、二十五歲就往生去了。還有一位也是這樣、還有一位在走也是腳掌尖更下去一點,結果到四十歲就往生去了。所以走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歲壽。好像在走如此平穩的走出去、好像「印」、在「印文」印這書就對了,「印文」叫做「印書」,印章的印、文章的文,像印書一般,在走路一直印。

若是修行成佛了,佛者,祂所走過、所踏下去的就是法,祂所走過的,生老病死的地獄、這些地獄界都能夠得度。大家較「骨力」(河洛話,認真、勤快)修,較「骨力」修些,我們走到那裡,地獄就開到那裡,地獄界的那些自然就得度。各位,我們要看一個人,祂有修三十二相、八十種的好桌處、八十種好的法相。

第九,瓜如赤銅色薄而潤澤。我們人的指甲好像赤銅色,薄薄的,非常潤澤、非常有油滋。我們一個人是不是健康,你看指甲就知道,健康的人,指甲裡面就有紅色、赤銅色料、有銅色,裡面金熠熠的有血色。而完全太紅也不可以。指甲薄薄的,不會厚厚的好鷹爪,像鷹爪的人不是好命,指甲很厚像鷹爪的人,他的恨心很重、恨心很重。而且指甲若無稍微紅色的人,身體不健康,身體不健康,他的頭腦不會清醒。

我們可以拿捏看看,指甲若無非常潤澤、沒有很油滋,指甲乾澀、乾澀無油漬,而且這個顏色沒有稍微紅、稍微銅、紅色的人,裡面好像白白的,恨心很重、恨心很重。所以我們佛教,有的人說「我們佛教沒有在看相。」,佛教在看、看佛相,你若是有符合,都是有修行的人,若無符合的,修行就不足、修行就不夠。

所以,佛八十種好,祂的指甲就是赤銅色、薄薄的,感到有油澤。為什麼薄薄的?佛的手、祂的手很細棉棉的、細軟、細軟,指甲薄薄的。假使指甲厚者,手就較無肉,這個像鴨掌牽連的似蹼的肉就較沒有了,我們以後若老了的時候,你看看我們的指甲是不是有紅潤、紅潤,有這樣薄薄否?我們若老的時候,指甲厚厚的,古銅色、古銅色,不是赤銅色,是古銅色、古銅色,表示不健康。這就是佛的指甲,腳掌、腳底也是一樣就對了。

第十,膝骨堅而圓好。我們這個膝蓋感到非常堅實,不會像我們這樣縐縐的,也不會腫腫的,腫腫的那就是白鶴腳,白鶴腳就是多病、不健康的腳。所以佛的腳感到很堅實,不像我們的腳大小不平均。

第十一,身軀很清潔。佛的身軀很清潔,不是說祂不必工作,佛也要幫忙做工作啊!當時,佛陀祂出家修行的時候,祂也是四處窩。我們有修行的人,他不是工作做完以後,身體讓它邋邋遢遢、頭髮不洗、頭髮不剪、這樣亂七八糟,雖然衣服不是很好,我們也要洗乾淨就對了。所以佛的身軀是很清潔。

不像我們的身體,刮下去就一層,洗澡時搓下去又是一層污垢。濟公在示現,身體搓一搓、吐個口水,讓你當藥丹,你不要以為濟公那是真的,那代表說眾生將垃圾看作藥丸。有一次,我的一位弟子他很愛假濟公,耍一耍、變魔術,結果起乩起來,身上搓一搓,「這丸給你,這丹吃下去很好,身體健康。」

那就是由身上搓下來的,在跟眾生說我們眾生是可憐啊!看這位垃圾、身上的污垢是靈丹啊!你沒看出真正的靈丹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心啊!濟公是大公無私的心啊!所以濟公有一句話,「佛在心中坐。」「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酒肉就是世間這些骯髒的想法,這些貪、瞋、痴就是洒肉,穿腸過就是過去就過去了。

「佛在心中坐」,佛祖在心中坐著,要找裡面那一尊才有用,你不要只執著於外面這些。所以,有一些修濟公法的人,「喔!我酒很會喝。」很歡喜的,我告訴你,你違背濟公的妙法。有的人搓一搓,「這粒就是藥丸。」不是教導眾生看虛成真、認虛作真、認假作真,眾生的可憐就是這樣。佛,祂從來就不曾變這神通讓眾生吃那個,祂就是身軀很清潔,工作做完,身軀整理得很清潔,佛跟眾生不一樣就是如此。

再來,十二,身柔軟。佛的身軀很柔很軟。有一點讓我相信佛的身軀很柔軟,佛、祂的腳雙盤盤起來,我就盤不起來,我的腳都直直的伸著,永遠也修不成佛。若是佛就盤起來了,祂的腳很軟、身軀很柔軟的。

一些修行很好的,所以一些法師都教導徒弟一定要有辦法先盤起來,做佛的基本條件打坐要坐好,才有辦法做佛。不然,有一天我們走了,要坐在上面給人拜,我們沒辦法像佛盤時,我告訴你,人家不會認你是佛的,人家會說:「啊!這個死人在那裡。」除非你修得很好,你說「我有什麼相這樣盤著」,但是你什麼相盤著,還是羅漢而已,修最好也是羅漢而已。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若要瞭解眾神相、羅漢相,歡迎到我們仙佛寺如來園,有五百羅漢,已經要完成了、再差不多十餘天就要完成了,五百羅漢的色相,有的這樣看、有的那樣、有的這樣,五百種的形態,你們若是經誦完,或是你們聽完後,你們可以去看看,五百種,那都是羅漢的相。

中間一尊佛,盤得「好勢、好勢」(河洛話,盤坐得很穩當之意)。所以,佛跟眾生、跟這凡夫、跟這些只是菩薩而已、或是跟一些羅漢的法相完全不相同。所以,這羅漢修的果位還不夠,所以無法像佛這樣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身軀很軟、腳很軟,能夠這樣安住,佛的相就是這樣。

第十三,身不由。身體不會彎彎曲曲,沒有「穩龜」、佛沒有「穩龜」(河洛話,駝背)。我們若看到喜馬拉雅山一些三百多歲的那些瑜珈行者,我曾經看過那些相片,坐的非常莊嚴、非常的挺,沒有彎彎曲曲。有的時候,我坐到睡著了,口水一直流,起來時整件衣服濕透了,可能是我們還是凡夫,所以各位,我們若要修行到像佛一樣,身軀會直、身軀非常軟。軟而不會彎彎曲曲。

第十四、指圓而纖細。佛的手指頭很圓、很圓,佛的手指頭指紋都是螺旋狀的,都是由手向右,都是螺旋、十指都是螺旋,而且佛的手指很長、很細膩。有人說:「佛祖不必工作,我要種田、要做山、要拔草。」佛祖祂不是不用工作,我們五相弘忍大師,他也是做工作的,而百丈禪師,他一天沒有做就不吃飯,所以每天都做啊!

有一次他的徒弟,想說:「師父活到八、九十歲了,還在坐,有夠可憐啊!實在有夠可憐,世間最可憐的就是百丈禪師、就是我的師父。」有一天,為了讓師父不要做,就將鋤頭拿去藏起來,哈、哈!藏一天,師父沒吃飯,藏二天,也沒有吃,藏到第三天也沒吃,糟了,那些徒弟心想「若是這樣把師父餓死了,可能就要揹這個罪了。」趕快將鋤頭再拿來還師父,百丈禪師他就趕快又去做工作了,有做才有吃。

為什麼呢?我們每一天所吃的,雖然是錢買的,我們要做多少來還大自然?還大地?該還就還人家,假使你今天向他供養,「老師啊!我這紅包給你,給你吃茶也好或是供養你也好。」我說:「我沒有剃頭,不能講供養。」「不然給你喝茶吧!」「我茶也沒辦法吃,我拿你這些來喝茶,我的胃也變壤掉。」「不然,你要做什麼都好,隨你便。」「但是,你來是祈福,你說包多少給老師吃茶、給師父吃來、或是要供養他,都是在祈福的呢!是將你的煩惱、多少你的煩惱都去給師父呢!師父將你接起來是要接受你的煩惱的,接受煩惱後要消業呢!」

所以,我們包紅包給師父,或是提稻子、提菜、提飯、提什麼給老師、師父吃時,我告訴你們,師父要還你們的。我們若是在那裡傻傻的吃、不做,我們欠眾生生生世世還不完,要搞清楚喔!所以我常常說一個口號,我向佛祖、向老祖、向仙佛菩薩要求說,讓我能吃、能做、做到死、不要病死。

這是我的口號,做到死、不要病死,因為所有每一天給我們吃的,我們要還、要還、要還人家,要怎麼還?沒辦法直接還,他所有的煩惱、的業給我們,我們在道場就是代替仙佛菩薩接納眾生的苦惱、接納眾生的煩惱,我們要再來做、來還掉,不是說「人家拿來,我已經花得習慣了,眾生都欠我,喔!原來修行有這麼好、在廟裡都這麼好,人家都拿吃的來,吃便領清的(河洛話,意思為吃喝有人侍候又有錢拿且不必做事),又有冷氣,涼涼的,有好的環境,人們來又跪著叩叩拜,這樣是很歡喜的。」

我告訴你,啊喲!這、弄不好自己下地獄,眾生地獄還沒下去,我們自己先跳下去,這要注意,不要認為這些是眾生欠我的,若這樣,我告訴你,你永遠是欠眾生,要注意。

所以,佛的指頭是圓的、圓圓的、很圓,而且很長,細細長長的,不會像我們的指頭短短的,我這就是要做工作的命,所以指頭短短的;要再修,不是修較長些,要再修行才會變較長、要再修行才會較長。那麼,這指頭的長度,我是很感謝我的「是大人」(河洛話,父母)給我這麼完整的指頭,感到還不壤啦!

雖然這還有結繭,小時候,做工作、拿鋤頭做工作,這才結繭,現在還有辦法拿,所以,一些信徒弟子常常跟我「相輸」(河洛話,打賭),有時候我會去看地理,我說:「這裡有穴,這裡有穴、有多深、三尺、 四尺、五尺,穴裡面有一個太極圓圓的,一個圓圓的太極在這裡。」我就叫大家開始挖,而這一些信徒弟子說:「老師啊!你休息吧!我來挖,你沒辦法挖了。」

我說:「哈!你說我沒辦法挖,不然我們來試看看。」他說:「啊喲!你這『細秀』的人(河洛話,秀氣,嬌生慣養之人),不能做,鋤頭…。」我說:「沒關係啦!我學著鋤。」一鋤下去,「啊喲!老師你拿鋤頭怎麼那麼『好勢』?(河洛話,順手)你拿怎麼那麼『好勢』,比我拿的更有力量。」我說:「我小時候就是拿鋤頭長大的,雖然你看我的手細細的好像沒有在做,但是我的手也是還會做、還會鋤。」這就是,我們人雖然是做,但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手。

那麼,現在很多人,像是小姐、歐巴桑(日本語,太太)都好,「啊喲!我不要做,做得我的指頭會變形去。」我告訴你,絕對不會變形掉,若會變形,早就變光了。若沒做,這指頭有時就關節炎,關節炎就彎了,沒有運動啊!沒有運動、指頭常常直直的,直直的到後來就起病變,病變指頭就變形了,嘿、嘿!沒做才會變形,而有做不會變形掉。這種例子是有夠多,講起來是很「古錐」(河洛話,可愛)。

所以,佛的指頭很長、非常長,而且是很圓,指甲是赤銅色的,而且感到非常柔軟、滑溜,佛的指頭。

第十五,指文藏復。指頭的指紋藏住了。我的紋路非常清楚,所以要修,八十種中找不到一種跟佛有符合的,跟佛有符合的是什麼?十指對十指而已,兩隻腳、兩隻手、一顆頭、七孔、會吃、會拉屎、十指,如此而已,手指頭同為十指,牙齒數又不同。所以,佛、祂的莊嚴色相就是說,祂的手指頭裡面的紋、指紋藏住了、都藏住了,但是不是說沒有指紋,有指紋,每個、每個都是圓滿的手指紋,每一指都有,但是都同一方向,十個都相同,而且都同方向,這什麼意思呢?什麼原因呢?

十指就是十分,十方,指紋轉下去都是一,不二法門,向右轉這指紋,十指就是對十方,法都是一致的,十方,向十方的法、所傳的法都是一致,絕對沒有對這邊講好的、對那邊講壞的,絕對沒有挑撥離間,所有對十方、無論是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貧富貴賤、喜怒哀樂,種種的眾神相時,法、都是一致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陽」字的,我們易經裡面陰從左邊團團轉,陽從右邊轉轉通。佛的指頭是從右邊去,陽從右邊順時鐘在轉陽從右邊轉轉通。

而陰從左邊團團轉,陽從右邊轉轉通,若人識得陰陽訣假使人若瞭解到陰跟陽的訣。天下橫走陸地仙因為古早佛還沒有到我們中土時,古早時代,在家修行有開悟的人、已經沒有成道、悟道的人,都叫做「陸地仙」,「陸地仙」就是人間的活神仙。那麼,佛進來以後,就是說「菩薩的化身」,叫做「菩薩的化身」。

所以,陽從右邊轉轉通,右邊團團轉就是渡所有的陰、渡我們人向陽、向光明的回去,往淨土的世界、往天庭光明的世界回去。陰從左邊團團轉,若這樣是渡陰,我們要渡陰,結果我們隨入陰裡面下去。

若這樣這個人會較消極,你看一個人的手指紋,有的右邊、有的左邊,他的心特別亂,試試看,手相,若手中同一個方向,若是從左邊轉的,所想的事情奇奇怪怪,想的都是賊頭的想法,想的好像賊頭、賊頭就對了。所以,右邊、左邊都是手相,佛給我們開示這樣。

我們來世間有各種的形,那麼,在我們自己於佛的世界,我們的淨土世界時,我們的手底紋就是這樣,你們對對看,若不是,我們就較「骨力」(河洛話,勤快、努力)的柔,柔得讓它從右邊轉。假使我們的是從左邊轉,沒要緊,我們開始用心來轉,相由心生,用心來轉,轉到光明的想法、積極的想法,這樣才是我們的相由心生。

我們這一節到這裡一個段落,現在請大家合掌來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

網路無國界,千里在眼前,若能善巧用,何處不成賢。
行動版 | 電腦版 版權聲明 2004.01 開台

【混元禪師法語】 今天誦經沒 小陽宅(多國語言版) 唯心念佛機 唯心聖歌 世界和平推手(多國語言版) 世界和平促進會(多國語言版) 妙法普傳補遺 唯心電視網路直播 道場資訊 易經開課資訊 視頻@YouTubeKu 複習網 Brush Up !
唯心經藏 大藏經 妙法普傳 易經自修資料 董公選擇日要覽 易經心法入門 混元妙法恭錄
工廠風水經 陰宅風水經 三世因果經
唯心天下事(影片) 唯心天下事(文字) 安心真經 第二期世界華人養賢班 陽宅風水學傳法講座 易經風水面面觀 我家的風水 大地風水
加入桌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