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61)
慈悲藥師寶懺 第六十一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上一節講解到「藥師寶懺」這個「破辱三寶之病」,我們假使誹謗三寶,或是罵三寶,等於在罵自己,也等於在罵我們的祖先。
一般對這「三寶」的解釋,就是說精、氣、神,精、氣、神,那麼,我們一個人,若是說否認我們,說無精、氣、神時,我們也等於在侮辱自己。但是真真正正的三寶,佛、法、僧,佛、法、僧。「佛」者,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靈性,所有覺悟的人、覺者、覺悟的人,覺悟包括我們的「是大人」(河洛話,父母)也是覺悟,過去世、生生世世我們也是覺悟,都有覺到,我們若無一面覺到時,我們這一生不可能做人。
所以,我們若是侮辱三寶,侮辱佛就是等於侮辱到自己。「法」呢?就是我們生存的法,佛法,法就是佛法,我們生存的法,所以,我們若是侮辱到這個法,也是侮辱到自己。「僧」,就是我們的老師,僧就是僧團、僧團、和尚團、出家團,古早時代,因為沒有學校,二個人以上為僧、二個人以上為僧,所以,二個人以上為僧就是一個團體,我們一個社會也是一個僧團,國家也是一個僧團,我們一個家庭也是一個僧團。
所以,佛、法、僧這三樣,我們都不容允我們來破壞又侮辱,尤其我們不容允破壞一個社會團體、破壞一個國家、破壞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家庭叫做僧團,我們若破壞人家的家庭,就是破壞人家的僧團,那罪過是非常的重、非常的重,若有這個想法,我們就是無開悟,我們無覺悟、無開悟,所以我們才會犯到破辱三寶,這就是有病,我們心理、心內就是有病。
因為我們這佛法,很多名詞的精神,我們過去的高僧大徳有的時候跟我們講,因為講話的話腔較重,我們聽無意思(河洛話,聽不懂話意),所以,我們往往很多人對這真正出家修行、有心且有願力出家修行的人,我們都會侮辱他們,這樣,我們就會致使有病出來,我們會造成很多病。所以,佛給我們開示說「破辱三寶之病」,也會生病。有這種病的人,心病。
我們一位信徒,她的尪婿,尪婿,他的太太若去跟人家唸經,回去,經書就拿出來丟掉、丟到垃圾桶,太太若出去跟人家誦經、學經,尪婿回來就說:「喔!妳跑去討客兄(河洛話,外遇)。」侮辱三寶!有一天,這位太太我們的信徒、太太,她去幫人家助唸、去助唸,三更半夜才回來,喔!尪婿他就在門口等她了,他就是「專工」(河洛話,刻意)要侮辱他的太太,「專工」要侮辱這個佛法,侮辱。
那麼,他就坐在門口,看她回來,就一直罵,罵說:「妳是去討客兄喲!做什麼…,三更半夜才回來,不然妳就不要回來,……。」拿棍子要打他的太太。這位歐桑,她就「阿彌陀佛啊!祢要原諒啊!阿彌陀佛啊!我的尪婿這樣,祢要原諒他,他造這個口業,阿彌陀佛祢原諒他。」喔!她的尪婿越來越不像話,整夜不讓她睡覺,拿棍子、什麼的要打她,剛好這位歐桑,當尪婿要拿棍子打她時,「阿彌陀佛啊!罪過!罪過啊!我的尪婿你這樣不好啊!」
她的尪婿這棍子拿著就敲自己的頭殼,一直打頭殼,打得很那個…,血水這樣流,流得自己昏過去,等到天亮的早上醒過來,才問說他怎麼這樣?頭殼包得大包、小包,那護法神啊!因為他侮辱三寶。
還有我們一位信徒,她也是尪婿很壞,她拜帝君的,動不動就大聲小聲、用斥責的,稍微怎樣就找理由、找機會對我們這位信徒、對他的太太這樣很沒禮貌,我們這位信徒歐桑她就:「大慈大悲關聖帝君!靈感關聖帝君!靈感關聖帝君!」就呼請下去以後,他嘴巴就一直打、打得紅│紅、紅(河洛話,自打耳光,打得非常紅的之意),打得都腫起來,一直喊不敢了、一直喊不敢了。以後就不敢再迫害這神聖的威儀,不敢再破壞這三寶。
所以,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對出家人的修行,我們沒做什麼,我們儘量不可造口業。因為一個人他真的有心要出家、要修行,除非他有的看破世情,或是受到刺激要逃避,若一般真真正正發出大願要修行的人,他都有他的很大的願力,生生世世所帶下來的願力,我們要尊敬、要尊敬。
我們每一次法會,我們明○法師,台○佛教會理事長明○法師,有一次,我們一起去加油,開一部較好的車子,那少年仔說:「和尚法師、和尚法師,你出家有夠好喲!好吃、做輕鬆,又有好車可以開。」那師父他說:「不然這樣,我的衣服脫給你穿吧!頭髮你理的跟我一樣,我買一輛車給你,比我的還好的。」「我才不要咧!」那加油的少年仔,「我才不要咧!我才不要吃菜(河洛話,吃齋),那很艱苦的,我才不要。」
明○法師跟他說:「對啊!你看,我出家修行,單是要吃菜,不能吃魚魚肉肉,我就三餐在虐待了哪!你還以為多好過日子喲!你把我們看成那樣……。」所以,明○法師跟他說:「不然我衣服做好幾套給你,買車子給你,看你敢否?」這也要有個願力啊!這聽那少年仔這樣講,也是很好笑,感到很有趣。所以,這就是願力,一個人的願力,我們不可隨便去侮辱、破壞三寶、侮辱三寶,若這樣,我們不對,造業,什麼業之病?業病,我們心靈這業病。
早上,有一位韓太太她媽媽,從大陸來,八十八歲,而大陸,因為我們這佛教、宗教,被佛滅、滅了四十多年,早上過來探親,探親,早上帶她進大雄寶殿,進去一直哭,一直看、一直哭,哭說讓她死、讓她回去,她要跟隨佛祖就對了。她頂世人(河洛話,上一世為人)就是修行人,前世的修行人,她看到觀世音菩薩,一直哭、哭不停,一直哭、一直哭,這些子孫想說在大殿哭不好,我說:「你帶她到大殿讓她哭,因為她哭、哭、哭,她會見性,要讓她一直哭。」不知道的就帶著跑,可惜了。這要讓她一直哭。
所以,我們的親人、是大人,若是進了佛寺在佛祖面前,他若是哭,讓他一直哭,過去生一定是修很好的人,這一生看到佛,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到親人、他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這是他(她)的敬三寶、敬三寶。
我們一位信徒,當時我在台中,我們聖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供養沒多久、差不多幾個月以後,一個信徒,在家裡拼拼碰碰自己三更半夜、好像瘋子一樣,就「樅」、「樅」到台中,那時候,我都是晚上在讓人問事,來看了,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一直跪在那裡一直哭,那天晚上一直哭到隔天大清早三點多還不回去,我那一天晚上,我說:「好吧!你在那裡好好的哭。」
我就坐在樓下等他,一直哭到五點多,太陽出來了,他才不哭。我說:「你有看到佛祖嗎?」「有啊!祂給我摸頭殼。」我說:「你或許是眼睛哭得起煙霧呢?」「老師,不是啦!我確確實實在佛祖面前這樣哭,哭得好像是見到自己的老爸、見到自己的老爸,這樣,到最後,我起了歡喜心,變作歡喜的哭、歡喜的哭,那麼,佛祖阿彌陀佛祂就給我加持。」他以前就不相信佛法,自這樣以後,他有相信我們的佛、相信這佛。這就是我們「尊敬三寶」、「尊敬三寶」。
有的人說世間三種寶,最寶貴的三樣寶,一個佛,一個法,一個僧。僧就是我們的老師,所有的善知識都為僧、善知識為僧。我們人與人「鬥陣」(河洛話,相處在一起),要跟善知識「鬥陣」,跟好人「鬥陣」,我們才會平安、才會順利,我們心才會安祥。
所以,我們若「破辱三寶之病」,我們不要犯、不要犯了「破辱三寶之病。」
再來-
「不修齋戒之病。」我們現在講「不修齋戒」,「齋」,兩種齋,一個就是說我們吃菜,我們不要刻意去吃有生命的、專殺有生命的。
昨天,我們有一位信徒,在彰化,在彰化海邊,他專門做讓人家刺蝦子,釣蝦子,刺魚,釣蝦子,這幾年前生意就較不好,兩、三禮拜前,他有空就看電視,看到剛好在講「藥師寶懺」,喔!他越聽…,糟了!所發生的事情都在他的身上,我說:「你做魚讓人家刺,你所犯到的罪是那一種的…,做蝦子給人釣,所犯的是怎樣…。」
他看完,自己就起了煩惱心,「這下糟了,這魚我到底還要做否?」而這幾年來生意很好,錢都沒剩,越填越深、越填越深,家裡越不平安,夫妻的感情越袂順勢(河洛話,越不會順)。那麼,昨天他跑上來問說他要怎麼辦?我說:「釣蝦場不要再做了,漁場讓人刺魚的不要再做了,將心比心。」
我說:「我過去,我曾經出世兩世做魚,這個滋味,假使我們有過去的人,我們就知道。」他問我說要怎麼辦?我說:「不要就好了,我們若有空,我們唸佛,我們懺悔,要起懺悔。」這就是說我們齋戒,除了不是說吃以外,我們不要殺生,我們最好不要殺生。
還有一位徒弟,三月二十六皈依前,我台北泰山先修班、易經先修班的學員,他就三月二十六來皈依,皈依完,那一晚回去,他家裡在賣鰻,專門在殺活鰻,那一夜,鰻很多、人頭鰻身、人身鰻頭一大群,跟他說:「某某人,我欠你的、我欠你的,已經讓你殺完了,希望拜託不要再殺我。」就這樣整夜一直夢、夢,夢到天亮起來,鰻就不敢殺了,這樣就說要收攤了,喔!
太太很氣我,氣說:「你皈依那個做什麼?你讀那些書、皈那個依,之後連鰻都不殺,生活要怎麼辦?」就起煩惱了,起煩惱、就聽台北這些幫忙服務的這些弟子說:「我聽師父說,我們就賣熟的就好了,我們不要刻意再來殺,不要再殺就沒有犯這些業,不要再犯業,這罪業我們就不要再結。」
那麼,我們若去海產店,我們去吃海產,我們就那些排著、死掉的做食物、當食物吃,我們就不要「這尾活的、活跳跳抓起來的那一尾來。」這樣一來,我們就較不要。那「齋戒」。有的是心齋跟口齋、嘴的齋。我們吃,儘量吃較清的、常常吃較清的。因為現在工業社會很多不方便,我們吃肉邊菜也可以,肉邊的菜,如果可以,當然是吃全素最好,吃全素算說是我們開始不要再殺生、不要再造惡業、不要再造惡業。
回想在民國七十五年,我一心唸「南無阿彌陀佛」,我唸佛看到自己以後,有一天,剛好三月十一,七十五年的三月十一,剛好王禪老祖聖誕三月二十六,而三月十一我和南投工業區那些,去南投工業區那裡要看一些厝,還沒走到,喔!聞到臭腥味,巷子還很遠,聞到臭腥味,臭腥得很那個、一直要吐出來,再繼續走、走,走到快要到時,看到人家一口灶有人往生去,往生去,只拜一隻魚、一塊豬肉、一隻雞而已,在靈前拜,整條巷子都臭哄哄的,我聞的很難過。
我回來我就不敢再吃魚魚肉肉,就不敢了,就這樣,「好!開始要來吃素。」剛好到老祖三月二十六生日,我想說:「剛好老祖生日,十一至二十六剛好十五天。」打算法會結束,才再來吃補的就對了、暗自打算來吃補回來,吃得再更有的。
法會結束了,就不會想要吃了、不會再想說要吃魚魚肉肉。有一天,去到北屯東山路一家○園的土雞城,就叫了「雞酒」(河洛話,燒酒雞)半隻,吃下去,一塊很小的肉吃下去,肚子一直脹,脹得很難過,圓滾滾的、金熠熠,太太問說:「你怎麼了?」我說:「很艱苦(河洛話,痛苦、難過),喔!真艱苦,艱苦得看得見。」之後,我向佛祖:「歹勢!失禮,我以後不要吃了。」才這樣一直輕鬆、輕鬆,輕鬆起來。
經過三個月後,再吃一次,又是那樣。那麼,我請示王禪老祖,王禪老祖祂說:「我們能夠不要為了口福再造這些口業,不要!」尤其那當時的土雞城都是叫現殺的,現殺的,我們要擔這個擔、擔這個擔。又經過幾個月以後,太太說:「啊喲!你這樣吃,全家人很不方便的。」「好吧!我來請示老祖及菩薩,看好不好?要不要緊?」
那一晚,自己靜坐的時候,一下子就看到窗子外面,沒有嘴巴的、沒有屁股的、沒肚子的、人的肚腸這樣拖著、繞著,拖著走,看得很恐怖,也沒頭殼的、東西拿著就塞進去、就從脖子塞進去,一整大群要找我,要找我做什麼?「你吃我的肉,啃我麼骨。」說我吃他的肉、啃他的骨。
一下子就變作也有魚、也有鳥、也有畜牲、什麼的,什麼形都出來,看得很難過就對了,很難過。那麼,老祖才說:「我們最好能夠持齋,不得已,方便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刻意、不要刻意去殺生、不要殺生,我們若可以,儘量吃肉邊菜、吃肉邊菜,不然,人家若那個,我們要一個感恩的心、感恩的心,要感謝。」我們吃東西時,我們若只持齋,無一個感恩的心,也是不對,我們要有一個感恩的心,這也是「齋戒」。
「齋」就是清、清心,清心、我們的念頭也是要清。「戒」,戒除、戒除,戒除這些惡念,戒除刻意說「我要殺生。」不要去殺生。
像差不多將近十年前,我們台灣密宗○佛宗的盧○○、盧老師,有一次在彰化法會結束,他知道有一條鱸鰻在鹿港,一大群徒弟帶著,都穿出家杉,踏入海產店,海產店的老闆說:「師父啊!師父啊!你走錯了,我們這裡不是素的,我們這是海產店,走錯了。」「對啊!我就是要走這一間,對啊!」「不對啦!師父,不要啦!」「不要緊啦!」
老師說:「我就是要來這一間,那隻鱸鰻、最大尾那隻鱸鰻把牠抓起來殺。」他說:「你怎麼知道我這裡有一隻鱸鰻?」意思就是去找他就對了,要求盧老師渡牠,不然不別人殺掉也沒得渡就對了。
他就真的去吃鱸鰻,那些徒弟吃了吃,那一晚,糟了!完了!那隻鱸鰻去找那七、八位徒弟,全部找,找他們渡,找得沒辦法祂,而那隻鱸鰻不敢去找盧老師,不敢去找他,他們就報(河洛話,告訴、告知、指點)牠去找盧老師的媽媽,操(河洛話,此指作弄之意)得盧老師的媽媽整夜被操得不能睡,也沒辦法牠,那些徒弟嚇得很那個,那隻鱸鰻出現那個形有夠難看,到最後才找盧老師給牠超渡,盧老師給牠超渡說:「你的肉若給我吃,我就給你超渡,你若給別人吃,你就會下地獄。」而這隻鱸鰻牠也知道盧老師那個,所以,法會的前一晚就跑去找盧老師了。他有辦法給牠超渡啊!我們沒辦法。
我們密教、西藏的喇嘛,他們吃牛肉,這些上師吃牛肉來說,他們有辦法超渡,我們沒辦法超渡、沒辦法超渡,我們的超渡是吃下去、放出去,超過「肚」如此而已,吃下去、放掉(河洛話,拉屎、大便),不一樣的超渡(肚)。
那麼,我們若吃什麼,我們有一個方法,給各位一個方法,平常時我們吃飯,桌上很多魚魚肉肉,我們讓人家請,不得已,不要緊,我們先三口白飯吃下去,白飯先吃三口,「阿彌陀佛!」吃三口白飯以後,我們才來吃其他的菜,我們起一個感謝的心、感謝的心。
所以,我們「持齋」、「齋戒」的人,心也要持齋,心比嘴持齋更要緊、更加要緊。
譬如,有一位信徒,在雲林,他的兒子在台北,母子相約、約到這裡來,這孩子的老母六、七十歲了,說她自己一個女人在家裡,而她的家族裡面想盡辦法要…,因為共同持有土地,共同持有土地各人分各人的,那些就開始要來、叔伯那些「房仔頭內」(河洛話,族人)想盡辦法很凶惡的要來給她佔,那麼,那些都是完全吃「菜」(河洛話,素),全家人都吃菜,所想的惡毒的步數,比別人還要惡毒。
她問我說:「老師!吃菜有用否?」我說:「吃菜(素)不是無路用,吃菜(素)還要兼心也要慈悲,不要光吃菜,心的『出頭仔』(河洛話,壞主意)比別人還更多,心的出頭多,那更毒。」所以,我們持齋戒時,不是只有嘴的齋戒。「齋」就是嘴,「戒」就是心。
「齋」嘴吃的,「戒」,貪、瞋、痴,這三種的戒,貪、瞋、痴,我們這三樣就是要修就對了。不是只有嘴吃菜,無路用,嘴吃菜而已,無路用,心無吃菜、心無一個慈悲心,貪、瞋、痴三毒若無戒除,也是照樣會「破病」(河洛話,生病)就對了,照樣會「破病」。
我們很多信徒,講的話都是吃菜的,喔!咬牙切齒,想的惡毒的毒步比別人更加毒;但是,有的他心是很慈悲的,吃菜(素)完,他每一樣事情也是很慈悲,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持齋」跟「持戒」。否則,你只有「持齋」而已,沒有「持戒」,無路用。「持齋」,無「持戒」,無路用。因為你只有「持齋」,嘴沒有吃那些東西,而吃下去,吃再多也是變屎,從肛門出去而已,而心的戒,這個慈悲心沒出來。所以,有的人只是會說:「我有齋戒、齋戒。」一定要內跟外要合一、要合一。再來-
「破犯尸羅之病。」「破犯尸羅」就是三業,「尸羅」、「尸羅」、「尸羅」就是三業│身體、嘴、意念,身體、嘴、意念。身體是什麼呢?做壞事情,用這個身體…,我們人很可憐,用這個身體做一些胡作非為的工作,老爸、老母給我們身體,是要做有益大眾的工作,結果,用這個身體做一些破壞社會、破壞人跟人的調和、破壞整個人的生命,去搶人家的東西,這我們的身,犯身的戒、犯身的戒,我們自然病會跑出來。
口,我們的嘴,嘴最難修、嘴最難修,嘴確實很難修的,萬病都從我們的嘴。我們人的嘴,你若時時在講話很容易去傷到人,我們常常會造成很多沒必要的惡業出來,無必要的惡業。我們的嘴,口業,講話我們若無考慮別人的立場,我們講話出來的時候,我們會造很多病。
在佛祖於世間住世的時候,有一天剛好經過森林,口渴時,看到那裡的水很清、泉水,祂就跟弟子阿難說:「我口渴,請你拿一杯清水給我喝。」那麼,阿難就用缽端了水要給佛祖喝,還未到嘴時,大伽葉、祂的大弟子,看到缽裡有躲著三個魔,靈魂界的三個魔要來傷害佛陀,先躲在缽裡面,然後水喝下去會拉屎,要來傷害佛陀的身體、要傷害祂的肉體,那些魔。所以,佛祖修到那樣,還有人要害祂。
那麼,大伽葉、祂的大弟子,馬上定下去,將那三個用他的神通力立即抓去雪山,壓在雪山,隔一陣子才回來。佛陀釋迦牟尼佛問說:「大伽葉、大伽葉,你到那裡去?」他說做了什麼。那麼,佛陀祂就跟弟子開示說:「我們人的嘴之用途是做什麼呢?
除了能夠呼吸、喝茶、吃飯以外,要講話,最大的功能就是講話,我們要藉這個嘴來講話,那麼,這個嘴的講話,我們無論他是那一種的人、那一種的靈魂世界,無論他是妖魔鬼怪,我們要運用這個嘴,將心內的話講出來,給他開導,開導這個魔界、靈魂界的這些魔界,要勸化,讓他們知道自己缺點,讓他們自己會起懺悔心,不是說你馬上把他抓去雪山,壓著八百年,讓你最會壓八百年,八百年以後,他還會跑出來,出來,恨越重、恨越重,怨嘆越重,以後會造成社會、世間很多不幸。」
所以,佛就跟那些弟子開示說我們人嘴的用途,就是要藉這個嘴來講有益、對大眾有益的話、大眾有益的話。所以,我們的嘴要講的話,不是要破壞社會,我們講的話,不是要挑撥離間,我們嘴講的話,要讓大家充滿希望、充滿著生命力、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要充滿著生命的活力,這樣才不會失去我們嘴的功能,才不會失去嘴的功能。
所以,有的人,他錯誤了,認為說他一張嘴很會講話,用他那一張嘴很會講話,開始挑撥離間,開始講這些話使兩人夫妻起冤家(河洛話,吵架)、使人「兩口灶」(河洛話,兩戶人家)起冤家,使人與人中間拿刀相殺、相打,這就失去我們嘴的功能了、失去嘴的功能了,這就是「破犯尸羅」啊!的病。
意、意念,這「意念」更加厲害,身、口、意三業,我們的意念,我們人會做壞事情,就是我們的意念,會做壞事情,就是我們的意念這樣想,才會做壞事情,喔!這一點很厲害的。我們一個人若常常想要對什麼人怎樣,你到後來會養成習慣,會對什麼人怎樣。
當年我在讀書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位很愛惡作劇,很惡作劇,那一天晚上就想、想、想,第二天早上來,糟了,我們班裡就很煩惱那一位同學不知道要怎麼對人惡作劇,我有一次問他:「某某同學,你昨晚想出的出頭、步數想出來沒有?」
他說:「有啊!今天老師上課,我用那個〝咻〞!要射黑板、要射老師。」我們大家:「你不可以這樣,對老師不敬的。」「不過我昨晚想好了喲!我昨晚想好了喲!」身上那些撲克牌,剪了很小塊,拿著一甩,〝咻〞!因為那位老師教國文,他算是大陸過來的,那口音太重,聽不懂,打算要將他轟掉就對了,不讓他教。
那位同學在上課時,〝咻!〞的射到老師的脖子,老師回過頭來看,看到誰的手比著,原來我們一班三、四十位,老師看不出來,結果,剛好手拿起來又要丟,那就完了,從那天上第一節上完課,叫他站在那裡晒太陽,晒到傍晚才叫他回去。那意念。就喊不敢了。正午時,太陽正大,叫他站在水泥地中間,很「骨力」(河洛話,很勤)用茶給他喝,叫那些同學:「他會熱…。」
他會熱、晒太陽會熱,所以端多一點茶給他喝,而喝下去呢?在太陽中不一定流汗,尿就急,尿急嘛!「匹匹跩」(河洛話,尿急,憋尿憋得直發抖之意),一次就不敢了。這意念,我們一個人的意念,要做惡、做毒,都是從這意念來的。不要想說「我想,沒有什麼。」你若想多了,一定到最後妖魔鬼怪會藉我們的身、藉我們的手,照常依「出頭」(河洛話,餿主意)去做。
身、口、意,我們一個人的意念,時時你想佛祖,我們要時時腦海內想佛、想佛祖、想菩薩、想聖神,我們若時時這樣想,我們人的心會很安祥的、很安祥,我們的意念。
所以,我們厝裡面,三不五時,我們厝裡面多掛一些佛像,我們人只是看著、看著,我們的意念會較安定、較安祥、較安祥;假使厝裡面,你看小孩子貼那些E、T,貼那些青面獠牙的,到後來,那些孩子的意念引起孩子的行為都變了、行為一直變。有形必有靈,有靈必有應。有靈就應驗、有靈就應驗。
有的時候去幫人家看看,厝裡面的孩子說沒乖,我說:「你孩子房間中間這些沒必要的畫畫撕掉,你的孩子會較安定。」真的撕掉以後,孩子就一直穩定、一直穩定。所以,各位啊!我們厝裡面孩子的房間,你若給他貼那些人像圖畫,偶像讓他貼較無妨,不要貼太多,但是,有一些奇奇怪怪、青面獠牙的,你們最好是不要貼,青面獠牙的。那「意念」、「意念」。
我們一個人愛殺人,這少年仔拿刀愛殺人、愛打人,他就常常在想說「喔!揍出去不知有多好?」或是說刀子怎麼樣,在表演,結果,就來了。意念。
那麼,我們在家修行的或出家修行的人,若是我們的意念,我們心內時時有佛,心內時時有佛的意念時,我們就看到人就會尊敬、看了會尊敬;那麼,無佛的意念存在的時候,有的時候,他一些「出頭」會很多,沒辦法來控制自己的壞習慣。所以,「破犯尸羅之病」,我們一個人犯到身、口、意,身體、嘴、意念這三樣若都無正當、這三樣若無時時去警覺時,很容易犯罪啊!我們就犯罪。
曾經我們一位信徒,他的孩子,有一天他就帶上來寺裡,我跟他說:「你的孩子開始手勢開始壞了、開始這樣了。」他說:「沒有啊?那有?我的孩子上學,都很正常上課、正常下課回來,那有可能這樣?」
我說:「我看到他賊仔手跑出來。」因為他的手就是藏在後面這樣胡亂抓,我說:「這壞習慣。」「無啊!有嗎?我的孩子就沒有啊!上課都很正常,正常回來啊!那有可能這樣?」我說:「我看到他的賊手跑出來,因為他的手藏在後面,只會這樣胡亂抓。」我說:「這壞習慣。」他的意念,他在抓都是在開鎖匙的姿勢,藏在後面這樣開、這樣開鎖匙的姿勢,那就是要偷開金庫嘛!那個姿勢。
我跟他說:「你的孩子那賊手來了。」說:「不會啦!老師,我這孩子他就是壞習慣,弄玩的。」「喂!不是喲!不一樣喲!你玩,那正轉幾圈、倒轉幾圈,那習慣就來了。」我說:「喂!小朋友、小朋友,你這個號碼你會嗎?」臉就紅起來,因為他在學校時,他們的鐵櫃、每一種鐵櫃他都去開,我跟他逗著說:「你很聰明吔!你的手很靈感呢!你打一打,號碼都打出來了。」
「對啊!」說「對啊!」老爸在旁邊才嚇一跳,啊喲!這孩子真的有這壞習慣,難怪說他家裡的保險箱,號碼到最後被轉到剩三十,奇怪?常常號碼在變。小孩子的習慣,意念!以及和身體,身和意。
又沒有多久,這位做爸爸的跟媽媽就又來了,來求老祖,說:「老師啊!我那孩子不知道要怎麼辦?」學校通知他說,孩子去給人家偷拿東西、偷開金庫、偷開金庫。所以,這一個人、孩子,意念,意念常常存在的時候,我們對他的行為要稍微注意、要稍微注意,這也是個意念。身、口、意,「破犯尸羅之病」啊!三業的病、三業的病。
再來-
「自讚毀他之病。」「自讚」,自己讚嘆自己,自讚。「自讚毀他之病」,都說自己的好、自己的好,「自讚」就是自己都讚嘆自己、稱讚自己很行、稱讚自己行,稱讚自己對,別人都不對,誹謗他人、誹謗他人,別人不好,都是別人壞,都自己的好。現在我們宗教也有這樣,宗教也有山頭,自己都說我自己的最好,別人的就不好,別人的宗教不好,我自己最好。
這幾天、三天前,剛好有某一位北部一個寺、禪寺的住持法師,跟二、三個尼師,帶一群在家弟子來這禮拜拜,我就經講完了,我帶他們四處走,走一走,走到藏經閣那裡,那麼,這位法師、這位尼師,他就有一些事情問我,一些事情問我,我跟他答覆一些世間事的事情,答覆完,他一面說佛法,那麼,這位歐桑、在家修行的「尪仔某」(河洛話,夫妻)、這位太太,她說:「老師,我今天要向你懺悔、我要給你懺悔。」
我說:「做了什麼要懺悔?」「我不對了,我要給你懺悔。」我說:「是什麼懺悔?妳講啊!」「我這中間,我都有看到你在第四台在講佛法,跟講風水,是為什麼佛可以講風水?沒有出家為什麼可以講佛法?」她就感到有造口業了。她原來就很排斥、很排斥我在講這些經,那麼,那一天聽到這些法以後,她才自己講:「老師,我起懺悔心,我過去都說我們學的就是正法,你們都是邪道、都邪法、外道、邪道,那麼,我今天非常懺悔,跟你懺悔。」我說:「啊!沒關係啦!那沒什麼啦!」
但是,我們的意念之存在,認為「我是正法,你們都是邪的,只有我的對,別人都不對。」錯誤掉了,世間的法,法無定法,法無一定的法,人的生命會活,有的只吃水也活,有的一天只吃一顆饅頭也活,而滿漢全席,一頓吃六、七十萬,放出來更加臭,也是活。
所以,各人的法,八萬四千種、八萬四千種的法門,八萬四千種的法門,我們都能夠找到我們的佛性,找到我們的靈性、我們的靈性,找到自己的靈性,我們不是「我那一樣才對。」所以,法無定法,無一定什麼才對,但是,你要領悟這每一樣法,這樣你去領悟最要緊。
那麼,這位歐桑確實是人格者、人格者,她會說:「啊!我不對了,我要來懺悔,我以後,我會改變我的看法。」會改變她的想法。過去都「我自己對,別人都不對。」錯誤掉了,「自讚毀他之病」啊!
那麼,有的為了宗教起戰爭、宗教起戰爭,我們也有一些信眾,他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什麼教都有,我說:「我是對人不對教,對人無對教,人有煩惱、人有困難,我們若互相幫忙,將人的困難解決掉;而教,沒事情,教,它不會生病,教袂破病(河洛話,袂者,不會之意。破病即生病),人會破病。
什麼教、什麼教,都是人在破病,什麼教,絕對無破病。耶穌、基督教,祂非常偉大、慈悲,祂有破病嗎?只是傳道的人有的起破病、心起破病,錯誤掉了。我們道教,本來就非常莊嚴、非常殊勝的因緣,但是,我們因為時勢的關係,很多人起貪念,到最後就偏掉了。而偏是人偏掉了,教、無偏掉,教、無偏掉,是人去偏掉。
道教,什麼道教?道的教義、道的教義,找出原來自己生命,解脫這個生死的教義,為道的教。而佛教,我們佛的教義,就是要智慧的教義,佛的教義,佛陀祂在世間所講的話,為佛的教義,叫做佛教。
所以,每一樣教,我們都是一種聖賢所領悟出來的,各種不相同、不一樣立場的因緣,要找出本性的一個妙法,所以,我們不可以自己讚揚自己,自己最行,別人都不對了,我們絕對不要這樣,這樣我們只有痛苦而已,到最後,有一天我們只有自己臉上抹一抹,起「歹勢」(河洛話,不好意思)。
好像以前我沒有瞭解出家修行他們的功德在那裡?無瞭解出家修行的高僧大徳到底他的尊貴、貴在那裡?所以,那當時,有的時候還會排斥,等到發覺到、知道以後,自己臉上抹一抹、自己起歹勢心、自己很歹勢、很歹勢、很歹勢,過去怎麼對這些法師、師父、高僧大徳的尊敬心卻不會、卻不懂?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開悟。
我們既然瞭解有那個心要出家修行的人,他就是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要來為了眾生,要讓眾生能夠從心靈上的解脫,但是,我們沒有瞭解他真真正正的教義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也會去誹謗人家、也會誹謗人家。
我們在世間,很多人做生意也有這個毛病,都是自己的東西最好,別人的不好。「自讚」,都讚嘆自己的好,別人的不好。而東西出來,就一直罵別人的產品不好,結果,做出來比別人的還不好。我們沒有一個謙虛心,我們要有一個謙虛的心。
譬如,我一位徒弟,叫做曾教授,他做一種礦能水,水放出礦能量,那麼,有一天,他來拜師皈依了,他是基督徒,而且是牧師、牧師,在高雄,有一天,這「發明人協會」,我說:「你沒發明,你是發覺、發現,發現者,不是發明者。」
突然,他就覺悟,他悟到!很高興的說:「師父,我知道了,我的心現在開悟了,以前都『我是發明者。』」我們若時時一個感覺說「我是一個發明者」的時候,貢高!「我是發覺者」,會謙虛、謙虛。「啊!我就是發覺者、發現者,發現到這些東西。」這天地本來就有的嘛!你怎麼說是發明?不可能發明嘛!所以,過去,「啊,我就是發明人。」貢高!到最後,他發覺到「啊!我發覺的人啊!我就是發覺者。」自己謙虛心都進去了,不愧是教授,不愧是大智慧。
所以,我們不要只是讚嘆自己、都說自己的好,別人的不好、別人就不對,我們若這樣,我們有那種的病,對我們就非常的不利,因為這樣會致出心內各種的病,我們在佛祖面前拜拜,也要懺悔,這也是其中懺悔的一條、懺悔的一條。
我們早上這一節到這裡,下一節,下午我們再繼續來講解,下一節就是「貪得無厭之病。迷聲逐色之病。貪香愛觸之病。信邪倒見之病。躭媱嗜酒放逸無度之病。」所以,我們人的病是有夠多,病了就要藥,而有藥,怎麼治、怎麼醫呢?藥治,這病講完,接下去就換藥,每一樣的病,就有藥可治。
那麼,我們這一節到這一個段落,我們大家合掌,我們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
慈悲藥師寶懺 第六十一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上一節講解到「藥師寶懺」這個「破辱三寶之病」,我們假使誹謗三寶,或是罵三寶,等於在罵自己,也等於在罵我們的祖先。
一般對這「三寶」的解釋,就是說精、氣、神,精、氣、神,那麼,我們一個人,若是說否認我們,說無精、氣、神時,我們也等於在侮辱自己。但是真真正正的三寶,佛、法、僧,佛、法、僧。「佛」者,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靈性,所有覺悟的人、覺者、覺悟的人,覺悟包括我們的「是大人」(河洛話,父母)也是覺悟,過去世、生生世世我們也是覺悟,都有覺到,我們若無一面覺到時,我們這一生不可能做人。
所以,我們若是侮辱三寶,侮辱佛就是等於侮辱到自己。「法」呢?就是我們生存的法,佛法,法就是佛法,我們生存的法,所以,我們若是侮辱到這個法,也是侮辱到自己。「僧」,就是我們的老師,僧就是僧團、僧團、和尚團、出家團,古早時代,因為沒有學校,二個人以上為僧、二個人以上為僧,所以,二個人以上為僧就是一個團體,我們一個社會也是一個僧團,國家也是一個僧團,我們一個家庭也是一個僧團。
所以,佛、法、僧這三樣,我們都不容允我們來破壞又侮辱,尤其我們不容允破壞一個社會團體、破壞一個國家、破壞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家庭叫做僧團,我們若破壞人家的家庭,就是破壞人家的僧團,那罪過是非常的重、非常的重,若有這個想法,我們就是無開悟,我們無覺悟、無開悟,所以我們才會犯到破辱三寶,這就是有病,我們心理、心內就是有病。
因為我們這佛法,很多名詞的精神,我們過去的高僧大徳有的時候跟我們講,因為講話的話腔較重,我們聽無意思(河洛話,聽不懂話意),所以,我們往往很多人對這真正出家修行、有心且有願力出家修行的人,我們都會侮辱他們,這樣,我們就會致使有病出來,我們會造成很多病。所以,佛給我們開示說「破辱三寶之病」,也會生病。有這種病的人,心病。
我們一位信徒,她的尪婿,尪婿,他的太太若去跟人家唸經,回去,經書就拿出來丟掉、丟到垃圾桶,太太若出去跟人家誦經、學經,尪婿回來就說:「喔!妳跑去討客兄(河洛話,外遇)。」侮辱三寶!有一天,這位太太我們的信徒、太太,她去幫人家助唸、去助唸,三更半夜才回來,喔!尪婿他就在門口等她了,他就是「專工」(河洛話,刻意)要侮辱他的太太,「專工」要侮辱這個佛法,侮辱。
那麼,他就坐在門口,看她回來,就一直罵,罵說:「妳是去討客兄喲!做什麼…,三更半夜才回來,不然妳就不要回來,……。」拿棍子要打他的太太。這位歐桑,她就「阿彌陀佛啊!祢要原諒啊!阿彌陀佛啊!我的尪婿這樣,祢要原諒他,他造這個口業,阿彌陀佛祢原諒他。」喔!她的尪婿越來越不像話,整夜不讓她睡覺,拿棍子、什麼的要打她,剛好這位歐桑,當尪婿要拿棍子打她時,「阿彌陀佛啊!罪過!罪過啊!我的尪婿你這樣不好啊!」
她的尪婿這棍子拿著就敲自己的頭殼,一直打頭殼,打得很那個…,血水這樣流,流得自己昏過去,等到天亮的早上醒過來,才問說他怎麼這樣?頭殼包得大包、小包,那護法神啊!因為他侮辱三寶。
還有我們一位信徒,她也是尪婿很壞,她拜帝君的,動不動就大聲小聲、用斥責的,稍微怎樣就找理由、找機會對我們這位信徒、對他的太太這樣很沒禮貌,我們這位信徒歐桑她就:「大慈大悲關聖帝君!靈感關聖帝君!靈感關聖帝君!」就呼請下去以後,他嘴巴就一直打、打得紅│紅、紅(河洛話,自打耳光,打得非常紅的之意),打得都腫起來,一直喊不敢了、一直喊不敢了。以後就不敢再迫害這神聖的威儀,不敢再破壞這三寶。
所以,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對出家人的修行,我們沒做什麼,我們儘量不可造口業。因為一個人他真的有心要出家、要修行,除非他有的看破世情,或是受到刺激要逃避,若一般真真正正發出大願要修行的人,他都有他的很大的願力,生生世世所帶下來的願力,我們要尊敬、要尊敬。
我們每一次法會,我們明○法師,台○佛教會理事長明○法師,有一次,我們一起去加油,開一部較好的車子,那少年仔說:「和尚法師、和尚法師,你出家有夠好喲!好吃、做輕鬆,又有好車可以開。」那師父他說:「不然這樣,我的衣服脫給你穿吧!頭髮你理的跟我一樣,我買一輛車給你,比我的還好的。」「我才不要咧!」那加油的少年仔,「我才不要咧!我才不要吃菜(河洛話,吃齋),那很艱苦的,我才不要。」
明○法師跟他說:「對啊!你看,我出家修行,單是要吃菜,不能吃魚魚肉肉,我就三餐在虐待了哪!你還以為多好過日子喲!你把我們看成那樣……。」所以,明○法師跟他說:「不然我衣服做好幾套給你,買車子給你,看你敢否?」這也要有個願力啊!這聽那少年仔這樣講,也是很好笑,感到很有趣。所以,這就是願力,一個人的願力,我們不可隨便去侮辱、破壞三寶、侮辱三寶,若這樣,我們不對,造業,什麼業之病?業病,我們心靈這業病。
早上,有一位韓太太她媽媽,從大陸來,八十八歲,而大陸,因為我們這佛教、宗教,被佛滅、滅了四十多年,早上過來探親,探親,早上帶她進大雄寶殿,進去一直哭,一直看、一直哭,哭說讓她死、讓她回去,她要跟隨佛祖就對了。她頂世人(河洛話,上一世為人)就是修行人,前世的修行人,她看到觀世音菩薩,一直哭、哭不停,一直哭、一直哭,這些子孫想說在大殿哭不好,我說:「你帶她到大殿讓她哭,因為她哭、哭、哭,她會見性,要讓她一直哭。」不知道的就帶著跑,可惜了。這要讓她一直哭。
所以,我們的親人、是大人,若是進了佛寺在佛祖面前,他若是哭,讓他一直哭,過去生一定是修很好的人,這一生看到佛,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到親人、他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這是他(她)的敬三寶、敬三寶。
我們一位信徒,當時我在台中,我們聖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供養沒多久、差不多幾個月以後,一個信徒,在家裡拼拼碰碰自己三更半夜、好像瘋子一樣,就「樅」、「樅」到台中,那時候,我都是晚上在讓人問事,來看了,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一直跪在那裡一直哭,那天晚上一直哭到隔天大清早三點多還不回去,我那一天晚上,我說:「好吧!你在那裡好好的哭。」
我就坐在樓下等他,一直哭到五點多,太陽出來了,他才不哭。我說:「你有看到佛祖嗎?」「有啊!祂給我摸頭殼。」我說:「你或許是眼睛哭得起煙霧呢?」「老師,不是啦!我確確實實在佛祖面前這樣哭,哭得好像是見到自己的老爸、見到自己的老爸,這樣,到最後,我起了歡喜心,變作歡喜的哭、歡喜的哭,那麼,佛祖阿彌陀佛祂就給我加持。」他以前就不相信佛法,自這樣以後,他有相信我們的佛、相信這佛。這就是我們「尊敬三寶」、「尊敬三寶」。
有的人說世間三種寶,最寶貴的三樣寶,一個佛,一個法,一個僧。僧就是我們的老師,所有的善知識都為僧、善知識為僧。我們人與人「鬥陣」(河洛話,相處在一起),要跟善知識「鬥陣」,跟好人「鬥陣」,我們才會平安、才會順利,我們心才會安祥。
所以,我們若「破辱三寶之病」,我們不要犯、不要犯了「破辱三寶之病。」
再來-
「不修齋戒之病。」我們現在講「不修齋戒」,「齋」,兩種齋,一個就是說我們吃菜,我們不要刻意去吃有生命的、專殺有生命的。
昨天,我們有一位信徒,在彰化,在彰化海邊,他專門做讓人家刺蝦子,釣蝦子,刺魚,釣蝦子,這幾年前生意就較不好,兩、三禮拜前,他有空就看電視,看到剛好在講「藥師寶懺」,喔!他越聽…,糟了!所發生的事情都在他的身上,我說:「你做魚讓人家刺,你所犯到的罪是那一種的…,做蝦子給人釣,所犯的是怎樣…。」
他看完,自己就起了煩惱心,「這下糟了,這魚我到底還要做否?」而這幾年來生意很好,錢都沒剩,越填越深、越填越深,家裡越不平安,夫妻的感情越袂順勢(河洛話,越不會順)。那麼,昨天他跑上來問說他要怎麼辦?我說:「釣蝦場不要再做了,漁場讓人刺魚的不要再做了,將心比心。」
我說:「我過去,我曾經出世兩世做魚,這個滋味,假使我們有過去的人,我們就知道。」他問我說要怎麼辦?我說:「不要就好了,我們若有空,我們唸佛,我們懺悔,要起懺悔。」這就是說我們齋戒,除了不是說吃以外,我們不要殺生,我們最好不要殺生。
還有一位徒弟,三月二十六皈依前,我台北泰山先修班、易經先修班的學員,他就三月二十六來皈依,皈依完,那一晚回去,他家裡在賣鰻,專門在殺活鰻,那一夜,鰻很多、人頭鰻身、人身鰻頭一大群,跟他說:「某某人,我欠你的、我欠你的,已經讓你殺完了,希望拜託不要再殺我。」就這樣整夜一直夢、夢,夢到天亮起來,鰻就不敢殺了,這樣就說要收攤了,喔!
太太很氣我,氣說:「你皈依那個做什麼?你讀那些書、皈那個依,之後連鰻都不殺,生活要怎麼辦?」就起煩惱了,起煩惱、就聽台北這些幫忙服務的這些弟子說:「我聽師父說,我們就賣熟的就好了,我們不要刻意再來殺,不要再殺就沒有犯這些業,不要再犯業,這罪業我們就不要再結。」
那麼,我們若去海產店,我們去吃海產,我們就那些排著、死掉的做食物、當食物吃,我們就不要「這尾活的、活跳跳抓起來的那一尾來。」這樣一來,我們就較不要。那「齋戒」。有的是心齋跟口齋、嘴的齋。我們吃,儘量吃較清的、常常吃較清的。因為現在工業社會很多不方便,我們吃肉邊菜也可以,肉邊的菜,如果可以,當然是吃全素最好,吃全素算說是我們開始不要再殺生、不要再造惡業、不要再造惡業。
回想在民國七十五年,我一心唸「南無阿彌陀佛」,我唸佛看到自己以後,有一天,剛好三月十一,七十五年的三月十一,剛好王禪老祖聖誕三月二十六,而三月十一我和南投工業區那些,去南投工業區那裡要看一些厝,還沒走到,喔!聞到臭腥味,巷子還很遠,聞到臭腥味,臭腥得很那個、一直要吐出來,再繼續走、走,走到快要到時,看到人家一口灶有人往生去,往生去,只拜一隻魚、一塊豬肉、一隻雞而已,在靈前拜,整條巷子都臭哄哄的,我聞的很難過。
我回來我就不敢再吃魚魚肉肉,就不敢了,就這樣,「好!開始要來吃素。」剛好到老祖三月二十六生日,我想說:「剛好老祖生日,十一至二十六剛好十五天。」打算法會結束,才再來吃補的就對了、暗自打算來吃補回來,吃得再更有的。
法會結束了,就不會想要吃了、不會再想說要吃魚魚肉肉。有一天,去到北屯東山路一家○園的土雞城,就叫了「雞酒」(河洛話,燒酒雞)半隻,吃下去,一塊很小的肉吃下去,肚子一直脹,脹得很難過,圓滾滾的、金熠熠,太太問說:「你怎麼了?」我說:「很艱苦(河洛話,痛苦、難過),喔!真艱苦,艱苦得看得見。」之後,我向佛祖:「歹勢!失禮,我以後不要吃了。」才這樣一直輕鬆、輕鬆,輕鬆起來。
經過三個月後,再吃一次,又是那樣。那麼,我請示王禪老祖,王禪老祖祂說:「我們能夠不要為了口福再造這些口業,不要!」尤其那當時的土雞城都是叫現殺的,現殺的,我們要擔這個擔、擔這個擔。又經過幾個月以後,太太說:「啊喲!你這樣吃,全家人很不方便的。」「好吧!我來請示老祖及菩薩,看好不好?要不要緊?」
那一晚,自己靜坐的時候,一下子就看到窗子外面,沒有嘴巴的、沒有屁股的、沒肚子的、人的肚腸這樣拖著、繞著,拖著走,看得很恐怖,也沒頭殼的、東西拿著就塞進去、就從脖子塞進去,一整大群要找我,要找我做什麼?「你吃我的肉,啃我麼骨。」說我吃他的肉、啃他的骨。
一下子就變作也有魚、也有鳥、也有畜牲、什麼的,什麼形都出來,看得很難過就對了,很難過。那麼,老祖才說:「我們最好能夠持齋,不得已,方便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刻意、不要刻意去殺生、不要殺生,我們若可以,儘量吃肉邊菜、吃肉邊菜,不然,人家若那個,我們要一個感恩的心、感恩的心,要感謝。」我們吃東西時,我們若只持齋,無一個感恩的心,也是不對,我們要有一個感恩的心,這也是「齋戒」。
「齋」就是清、清心,清心、我們的念頭也是要清。「戒」,戒除、戒除,戒除這些惡念,戒除刻意說「我要殺生。」不要去殺生。
像差不多將近十年前,我們台灣密宗○佛宗的盧○○、盧老師,有一次在彰化法會結束,他知道有一條鱸鰻在鹿港,一大群徒弟帶著,都穿出家杉,踏入海產店,海產店的老闆說:「師父啊!師父啊!你走錯了,我們這裡不是素的,我們這是海產店,走錯了。」「對啊!我就是要走這一間,對啊!」「不對啦!師父,不要啦!」「不要緊啦!」
老師說:「我就是要來這一間,那隻鱸鰻、最大尾那隻鱸鰻把牠抓起來殺。」他說:「你怎麼知道我這裡有一隻鱸鰻?」意思就是去找他就對了,要求盧老師渡牠,不然不別人殺掉也沒得渡就對了。
他就真的去吃鱸鰻,那些徒弟吃了吃,那一晚,糟了!完了!那隻鱸鰻去找那七、八位徒弟,全部找,找他們渡,找得沒辦法祂,而那隻鱸鰻不敢去找盧老師,不敢去找他,他們就報(河洛話,告訴、告知、指點)牠去找盧老師的媽媽,操(河洛話,此指作弄之意)得盧老師的媽媽整夜被操得不能睡,也沒辦法牠,那些徒弟嚇得很那個,那隻鱸鰻出現那個形有夠難看,到最後才找盧老師給牠超渡,盧老師給牠超渡說:「你的肉若給我吃,我就給你超渡,你若給別人吃,你就會下地獄。」而這隻鱸鰻牠也知道盧老師那個,所以,法會的前一晚就跑去找盧老師了。他有辦法給牠超渡啊!我們沒辦法。
我們密教、西藏的喇嘛,他們吃牛肉,這些上師吃牛肉來說,他們有辦法超渡,我們沒辦法超渡、沒辦法超渡,我們的超渡是吃下去、放出去,超過「肚」如此而已,吃下去、放掉(河洛話,拉屎、大便),不一樣的超渡(肚)。
那麼,我們若吃什麼,我們有一個方法,給各位一個方法,平常時我們吃飯,桌上很多魚魚肉肉,我們讓人家請,不得已,不要緊,我們先三口白飯吃下去,白飯先吃三口,「阿彌陀佛!」吃三口白飯以後,我們才來吃其他的菜,我們起一個感謝的心、感謝的心。
所以,我們「持齋」、「齋戒」的人,心也要持齋,心比嘴持齋更要緊、更加要緊。
譬如,有一位信徒,在雲林,他的兒子在台北,母子相約、約到這裡來,這孩子的老母六、七十歲了,說她自己一個女人在家裡,而她的家族裡面想盡辦法要…,因為共同持有土地,共同持有土地各人分各人的,那些就開始要來、叔伯那些「房仔頭內」(河洛話,族人)想盡辦法很凶惡的要來給她佔,那麼,那些都是完全吃「菜」(河洛話,素),全家人都吃菜,所想的惡毒的步數,比別人還要惡毒。
她問我說:「老師!吃菜有用否?」我說:「吃菜(素)不是無路用,吃菜(素)還要兼心也要慈悲,不要光吃菜,心的『出頭仔』(河洛話,壞主意)比別人還更多,心的出頭多,那更毒。」所以,我們持齋戒時,不是只有嘴的齋戒。「齋」就是嘴,「戒」就是心。
「齋」嘴吃的,「戒」,貪、瞋、痴,這三種的戒,貪、瞋、痴,我們這三樣就是要修就對了。不是只有嘴吃菜,無路用,嘴吃菜而已,無路用,心無吃菜、心無一個慈悲心,貪、瞋、痴三毒若無戒除,也是照樣會「破病」(河洛話,生病)就對了,照樣會「破病」。
我們很多信徒,講的話都是吃菜的,喔!咬牙切齒,想的惡毒的毒步比別人更加毒;但是,有的他心是很慈悲的,吃菜(素)完,他每一樣事情也是很慈悲,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持齋」跟「持戒」。否則,你只有「持齋」而已,沒有「持戒」,無路用。「持齋」,無「持戒」,無路用。因為你只有「持齋」,嘴沒有吃那些東西,而吃下去,吃再多也是變屎,從肛門出去而已,而心的戒,這個慈悲心沒出來。所以,有的人只是會說:「我有齋戒、齋戒。」一定要內跟外要合一、要合一。再來-
「破犯尸羅之病。」「破犯尸羅」就是三業,「尸羅」、「尸羅」、「尸羅」就是三業│身體、嘴、意念,身體、嘴、意念。身體是什麼呢?做壞事情,用這個身體…,我們人很可憐,用這個身體做一些胡作非為的工作,老爸、老母給我們身體,是要做有益大眾的工作,結果,用這個身體做一些破壞社會、破壞人跟人的調和、破壞整個人的生命,去搶人家的東西,這我們的身,犯身的戒、犯身的戒,我們自然病會跑出來。
口,我們的嘴,嘴最難修、嘴最難修,嘴確實很難修的,萬病都從我們的嘴。我們人的嘴,你若時時在講話很容易去傷到人,我們常常會造成很多沒必要的惡業出來,無必要的惡業。我們的嘴,口業,講話我們若無考慮別人的立場,我們講話出來的時候,我們會造很多病。
在佛祖於世間住世的時候,有一天剛好經過森林,口渴時,看到那裡的水很清、泉水,祂就跟弟子阿難說:「我口渴,請你拿一杯清水給我喝。」那麼,阿難就用缽端了水要給佛祖喝,還未到嘴時,大伽葉、祂的大弟子,看到缽裡有躲著三個魔,靈魂界的三個魔要來傷害佛陀,先躲在缽裡面,然後水喝下去會拉屎,要來傷害佛陀的身體、要傷害祂的肉體,那些魔。所以,佛祖修到那樣,還有人要害祂。
那麼,大伽葉、祂的大弟子,馬上定下去,將那三個用他的神通力立即抓去雪山,壓在雪山,隔一陣子才回來。佛陀釋迦牟尼佛問說:「大伽葉、大伽葉,你到那裡去?」他說做了什麼。那麼,佛陀祂就跟弟子開示說:「我們人的嘴之用途是做什麼呢?
除了能夠呼吸、喝茶、吃飯以外,要講話,最大的功能就是講話,我們要藉這個嘴來講話,那麼,這個嘴的講話,我們無論他是那一種的人、那一種的靈魂世界,無論他是妖魔鬼怪,我們要運用這個嘴,將心內的話講出來,給他開導,開導這個魔界、靈魂界的這些魔界,要勸化,讓他們知道自己缺點,讓他們自己會起懺悔心,不是說你馬上把他抓去雪山,壓著八百年,讓你最會壓八百年,八百年以後,他還會跑出來,出來,恨越重、恨越重,怨嘆越重,以後會造成社會、世間很多不幸。」
所以,佛就跟那些弟子開示說我們人嘴的用途,就是要藉這個嘴來講有益、對大眾有益的話、大眾有益的話。所以,我們的嘴要講的話,不是要破壞社會,我們講的話,不是要挑撥離間,我們嘴講的話,要讓大家充滿希望、充滿著生命力、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要充滿著生命的活力,這樣才不會失去我們嘴的功能,才不會失去嘴的功能。
所以,有的人,他錯誤了,認為說他一張嘴很會講話,用他那一張嘴很會講話,開始挑撥離間,開始講這些話使兩人夫妻起冤家(河洛話,吵架)、使人「兩口灶」(河洛話,兩戶人家)起冤家,使人與人中間拿刀相殺、相打,這就失去我們嘴的功能了、失去嘴的功能了,這就是「破犯尸羅」啊!的病。
意、意念,這「意念」更加厲害,身、口、意三業,我們的意念,我們人會做壞事情,就是我們的意念,會做壞事情,就是我們的意念這樣想,才會做壞事情,喔!這一點很厲害的。我們一個人若常常想要對什麼人怎樣,你到後來會養成習慣,會對什麼人怎樣。
當年我在讀書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位很愛惡作劇,很惡作劇,那一天晚上就想、想、想,第二天早上來,糟了,我們班裡就很煩惱那一位同學不知道要怎麼對人惡作劇,我有一次問他:「某某同學,你昨晚想出的出頭、步數想出來沒有?」
他說:「有啊!今天老師上課,我用那個〝咻〞!要射黑板、要射老師。」我們大家:「你不可以這樣,對老師不敬的。」「不過我昨晚想好了喲!我昨晚想好了喲!」身上那些撲克牌,剪了很小塊,拿著一甩,〝咻〞!因為那位老師教國文,他算是大陸過來的,那口音太重,聽不懂,打算要將他轟掉就對了,不讓他教。
那位同學在上課時,〝咻!〞的射到老師的脖子,老師回過頭來看,看到誰的手比著,原來我們一班三、四十位,老師看不出來,結果,剛好手拿起來又要丟,那就完了,從那天上第一節上完課,叫他站在那裡晒太陽,晒到傍晚才叫他回去。那意念。就喊不敢了。正午時,太陽正大,叫他站在水泥地中間,很「骨力」(河洛話,很勤)用茶給他喝,叫那些同學:「他會熱…。」
他會熱、晒太陽會熱,所以端多一點茶給他喝,而喝下去呢?在太陽中不一定流汗,尿就急,尿急嘛!「匹匹跩」(河洛話,尿急,憋尿憋得直發抖之意),一次就不敢了。這意念,我們一個人的意念,要做惡、做毒,都是從這意念來的。不要想說「我想,沒有什麼。」你若想多了,一定到最後妖魔鬼怪會藉我們的身、藉我們的手,照常依「出頭」(河洛話,餿主意)去做。
身、口、意,我們一個人的意念,時時你想佛祖,我們要時時腦海內想佛、想佛祖、想菩薩、想聖神,我們若時時這樣想,我們人的心會很安祥的、很安祥,我們的意念。
所以,我們厝裡面,三不五時,我們厝裡面多掛一些佛像,我們人只是看著、看著,我們的意念會較安定、較安祥、較安祥;假使厝裡面,你看小孩子貼那些E、T,貼那些青面獠牙的,到後來,那些孩子的意念引起孩子的行為都變了、行為一直變。有形必有靈,有靈必有應。有靈就應驗、有靈就應驗。
有的時候去幫人家看看,厝裡面的孩子說沒乖,我說:「你孩子房間中間這些沒必要的畫畫撕掉,你的孩子會較安定。」真的撕掉以後,孩子就一直穩定、一直穩定。所以,各位啊!我們厝裡面孩子的房間,你若給他貼那些人像圖畫,偶像讓他貼較無妨,不要貼太多,但是,有一些奇奇怪怪、青面獠牙的,你們最好是不要貼,青面獠牙的。那「意念」、「意念」。
我們一個人愛殺人,這少年仔拿刀愛殺人、愛打人,他就常常在想說「喔!揍出去不知有多好?」或是說刀子怎麼樣,在表演,結果,就來了。意念。
那麼,我們在家修行的或出家修行的人,若是我們的意念,我們心內時時有佛,心內時時有佛的意念時,我們就看到人就會尊敬、看了會尊敬;那麼,無佛的意念存在的時候,有的時候,他一些「出頭」會很多,沒辦法來控制自己的壞習慣。所以,「破犯尸羅之病」,我們一個人犯到身、口、意,身體、嘴、意念這三樣若都無正當、這三樣若無時時去警覺時,很容易犯罪啊!我們就犯罪。
曾經我們一位信徒,他的孩子,有一天他就帶上來寺裡,我跟他說:「你的孩子開始手勢開始壞了、開始這樣了。」他說:「沒有啊?那有?我的孩子上學,都很正常上課、正常下課回來,那有可能這樣?」
我說:「我看到他賊仔手跑出來。」因為他的手就是藏在後面這樣胡亂抓,我說:「這壞習慣。」「無啊!有嗎?我的孩子就沒有啊!上課都很正常,正常回來啊!那有可能這樣?」我說:「我看到他的賊手跑出來,因為他的手藏在後面,只會這樣胡亂抓。」我說:「這壞習慣。」他的意念,他在抓都是在開鎖匙的姿勢,藏在後面這樣開、這樣開鎖匙的姿勢,那就是要偷開金庫嘛!那個姿勢。
我跟他說:「你的孩子那賊手來了。」說:「不會啦!老師,我這孩子他就是壞習慣,弄玩的。」「喂!不是喲!不一樣喲!你玩,那正轉幾圈、倒轉幾圈,那習慣就來了。」我說:「喂!小朋友、小朋友,你這個號碼你會嗎?」臉就紅起來,因為他在學校時,他們的鐵櫃、每一種鐵櫃他都去開,我跟他逗著說:「你很聰明吔!你的手很靈感呢!你打一打,號碼都打出來了。」
「對啊!」說「對啊!」老爸在旁邊才嚇一跳,啊喲!這孩子真的有這壞習慣,難怪說他家裡的保險箱,號碼到最後被轉到剩三十,奇怪?常常號碼在變。小孩子的習慣,意念!以及和身體,身和意。
又沒有多久,這位做爸爸的跟媽媽就又來了,來求老祖,說:「老師啊!我那孩子不知道要怎麼辦?」學校通知他說,孩子去給人家偷拿東西、偷開金庫、偷開金庫。所以,這一個人、孩子,意念,意念常常存在的時候,我們對他的行為要稍微注意、要稍微注意,這也是個意念。身、口、意,「破犯尸羅之病」啊!三業的病、三業的病。
再來-
「自讚毀他之病。」「自讚」,自己讚嘆自己,自讚。「自讚毀他之病」,都說自己的好、自己的好,「自讚」就是自己都讚嘆自己、稱讚自己很行、稱讚自己行,稱讚自己對,別人都不對,誹謗他人、誹謗他人,別人不好,都是別人壞,都自己的好。現在我們宗教也有這樣,宗教也有山頭,自己都說我自己的最好,別人的就不好,別人的宗教不好,我自己最好。
這幾天、三天前,剛好有某一位北部一個寺、禪寺的住持法師,跟二、三個尼師,帶一群在家弟子來這禮拜拜,我就經講完了,我帶他們四處走,走一走,走到藏經閣那裡,那麼,這位法師、這位尼師,他就有一些事情問我,一些事情問我,我跟他答覆一些世間事的事情,答覆完,他一面說佛法,那麼,這位歐桑、在家修行的「尪仔某」(河洛話,夫妻)、這位太太,她說:「老師,我今天要向你懺悔、我要給你懺悔。」
我說:「做了什麼要懺悔?」「我不對了,我要給你懺悔。」我說:「是什麼懺悔?妳講啊!」「我這中間,我都有看到你在第四台在講佛法,跟講風水,是為什麼佛可以講風水?沒有出家為什麼可以講佛法?」她就感到有造口業了。她原來就很排斥、很排斥我在講這些經,那麼,那一天聽到這些法以後,她才自己講:「老師,我起懺悔心,我過去都說我們學的就是正法,你們都是邪道、都邪法、外道、邪道,那麼,我今天非常懺悔,跟你懺悔。」我說:「啊!沒關係啦!那沒什麼啦!」
但是,我們的意念之存在,認為「我是正法,你們都是邪的,只有我的對,別人都不對。」錯誤掉了,世間的法,法無定法,法無一定的法,人的生命會活,有的只吃水也活,有的一天只吃一顆饅頭也活,而滿漢全席,一頓吃六、七十萬,放出來更加臭,也是活。
所以,各人的法,八萬四千種、八萬四千種的法門,八萬四千種的法門,我們都能夠找到我們的佛性,找到我們的靈性、我們的靈性,找到自己的靈性,我們不是「我那一樣才對。」所以,法無定法,無一定什麼才對,但是,你要領悟這每一樣法,這樣你去領悟最要緊。
那麼,這位歐桑確實是人格者、人格者,她會說:「啊!我不對了,我要來懺悔,我以後,我會改變我的看法。」會改變她的想法。過去都「我自己對,別人都不對。」錯誤掉了,「自讚毀他之病」啊!
那麼,有的為了宗教起戰爭、宗教起戰爭,我們也有一些信眾,他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什麼教都有,我說:「我是對人不對教,對人無對教,人有煩惱、人有困難,我們若互相幫忙,將人的困難解決掉;而教,沒事情,教,它不會生病,教袂破病(河洛話,袂者,不會之意。破病即生病),人會破病。
什麼教、什麼教,都是人在破病,什麼教,絕對無破病。耶穌、基督教,祂非常偉大、慈悲,祂有破病嗎?只是傳道的人有的起破病、心起破病,錯誤掉了。我們道教,本來就非常莊嚴、非常殊勝的因緣,但是,我們因為時勢的關係,很多人起貪念,到最後就偏掉了。而偏是人偏掉了,教、無偏掉,教、無偏掉,是人去偏掉。
道教,什麼道教?道的教義、道的教義,找出原來自己生命,解脫這個生死的教義,為道的教。而佛教,我們佛的教義,就是要智慧的教義,佛的教義,佛陀祂在世間所講的話,為佛的教義,叫做佛教。
所以,每一樣教,我們都是一種聖賢所領悟出來的,各種不相同、不一樣立場的因緣,要找出本性的一個妙法,所以,我們不可以自己讚揚自己,自己最行,別人都不對了,我們絕對不要這樣,這樣我們只有痛苦而已,到最後,有一天我們只有自己臉上抹一抹,起「歹勢」(河洛話,不好意思)。
好像以前我沒有瞭解出家修行他們的功德在那裡?無瞭解出家修行的高僧大徳到底他的尊貴、貴在那裡?所以,那當時,有的時候還會排斥,等到發覺到、知道以後,自己臉上抹一抹、自己起歹勢心、自己很歹勢、很歹勢、很歹勢,過去怎麼對這些法師、師父、高僧大徳的尊敬心卻不會、卻不懂?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開悟。
我們既然瞭解有那個心要出家修行的人,他就是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要來為了眾生,要讓眾生能夠從心靈上的解脫,但是,我們沒有瞭解他真真正正的教義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也會去誹謗人家、也會誹謗人家。
我們在世間,很多人做生意也有這個毛病,都是自己的東西最好,別人的不好。「自讚」,都讚嘆自己的好,別人的不好。而東西出來,就一直罵別人的產品不好,結果,做出來比別人的還不好。我們沒有一個謙虛心,我們要有一個謙虛的心。
譬如,我一位徒弟,叫做曾教授,他做一種礦能水,水放出礦能量,那麼,有一天,他來拜師皈依了,他是基督徒,而且是牧師、牧師,在高雄,有一天,這「發明人協會」,我說:「你沒發明,你是發覺、發現,發現者,不是發明者。」
突然,他就覺悟,他悟到!很高興的說:「師父,我知道了,我的心現在開悟了,以前都『我是發明者。』」我們若時時一個感覺說「我是一個發明者」的時候,貢高!「我是發覺者」,會謙虛、謙虛。「啊!我就是發覺者、發現者,發現到這些東西。」這天地本來就有的嘛!你怎麼說是發明?不可能發明嘛!所以,過去,「啊,我就是發明人。」貢高!到最後,他發覺到「啊!我發覺的人啊!我就是發覺者。」自己謙虛心都進去了,不愧是教授,不愧是大智慧。
所以,我們不要只是讚嘆自己、都說自己的好,別人的不好、別人就不對,我們若這樣,我們有那種的病,對我們就非常的不利,因為這樣會致出心內各種的病,我們在佛祖面前拜拜,也要懺悔,這也是其中懺悔的一條、懺悔的一條。
我們早上這一節到這裡,下一節,下午我們再繼續來講解,下一節就是「貪得無厭之病。迷聲逐色之病。貪香愛觸之病。信邪倒見之病。躭媱嗜酒放逸無度之病。」所以,我們人的病是有夠多,病了就要藥,而有藥,怎麼治、怎麼醫呢?藥治,這病講完,接下去就換藥,每一樣的病,就有藥可治。
那麼,我們這一節到這一個段落,我們大家合掌,我們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