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44)
慈悲藥師寶懺 第四十四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今天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今天是七月十五日,我們台灣沿海的東北方有個颱風警報叫做「溫妮」颱風,看來是來勢洶洶,我們也祈求諸佛菩薩大慈大悲,這個方向會轉化往北方去,希望說大慈大悲諸佛菩薩能夠消災解厄、消災化劫,能夠使我們的損失減到最少為原則,最好是不要來。
我們也希望大慈大悲諸佛菩薩能夠憐憫眾生的苦,我們也希望今天這一個鐘頭所講的經,功德回向給十方法界,這些功德能夠祈求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消災解厄,這是我本人所希望。
我們昨晚在林口觀音禪寺、竹林禪寺易經心法班的同修,唸「六字大明咒」,祈求所唸的功德能夠消災解厄,能夠讓我們台灣可以過著較安和的日子,不要像前幾陣子南部水災那麼大,損失那麼多,這也是很不幸的代誌,我們所求的是沒有什麼,我們也是希望大家能夠過著平安、安祥,而且能夠有那個心再來修行,有心再來聽經聞法,有心學佛,這樣,我們的目標、目的就已經有夠了。
那麼,今天是七月十五日,是我們中國地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消災延壽,就是說,我們所有在世間的所有一切罪業,我們三元三官大帝地官大帝的慈悲,今天普天下到處都在放水燈,將我們所有一切的災厄化於無形,漂流到大海去,所有一切有緣的十方或是地獄靈等,已經來到凡間。
今天十方都在非常的誠心誠意在供養,我們寺裡在七月的最尾日,我們有一個很簡單的小施、我們小小的普施。我們最大的是從九月十五開始,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這五天,我們舉行「梁皇寶懺」,請這上明下定法師來為我們做主懺、當主壇就對了,若假使各位有這個心,要拔渡歷代祖先、九玄七祖、嬰靈、地基主等,或者冤親債主等等之時,我們可以來參加這法會,也希望大家能夠過得較安祥的人生,有罪、有業,我們就好好來懺悔,我們若懺悔完,我們的業才會消除。
上一節講到「懺法度群迷」,我們的懺悔,我們最好的方法是懺悔而已,我們若不知道要懺悔,我們只會想要用「來求」、「來求」,實在說,無效。佛、菩薩在我們第一次求,給我們一個感應,會「鬥三工」(河洛話,幫忙)。
第二次求,給我們「鬥三工」。再下去,我們若不知道要懺悔,一心一意一直求者,不知道懺悔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的佛、菩薩也不能繼續再給我們支持下去,若再支持下去,是害到我們而已、害到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懺悔的方法,上一節給各位講得很詳細。以懺悔的方法來「渡群迷」,我們一群都迷掉了,我們只會一再的求、一直求。
上一節就是-
「讚」
「藥師如來。世界琉璃。慈悲喜捨悉隨宜。懺法度群迷。稽首皈依。所願滿求祈。藥師佛 藥師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這一段就是跟我們講藥師如來的慈悲,給我們開示很多懺悔的妙法,懺悔的妙法能夠渡我們離開一直迷的人生路途。那麼,我們讚嘆以外,我們要「稽首」,我們在拜拜、拜佛,這個人有誠心、無誠心,很簡單一看就知道,人若有誠心在拜,他一定頭叩到地上去,「稽首」︱頭低到地上,然後跪著時很虔誠的頭殼頂地、頂地。
一個人若是在佛前跪的下去,他的人格,確實我們可以把他肯定,一個人假使腳曲不下去,貢高心、貢高心。你到廟裡去看,頭抬的高高的,那種的人很可憐,你知道否?講到那種人很可憐的,他不懂什麼叫做佛,不懂什麼叫做智慧,不懂什麼叫做聖賢,認為「我最行」,如此而已,沒想到我們一個假殼,這個假的殼有什麼了不起呢?一個心、一個虔誠的心、一個謙虛的心都沒有。
所以,各位啊!我們若去一間廟或道場去看拜拜,你就差不多了解這個人有那謙虛心否?有這虔誠的心否?有那慈悲的心否?你看就知道了,有的連點個香拜拜都沒有、連合掌拜拜都沒有,這點,各位能夠了解一個人,看人基本的條件。
「稽首皈依」,我們若跪下去、頭叩到地上,那就是「皈依」︱將我所有的「反白」,反倒過來。各位要看這「皈」是什麼意思呢?一邊是「反」、「白」,叫做「反白」,「反白」是什麼意思呢?反看、反觀自己的心是不是清白?「反白」,那麼,這叫做「皈」啊!「依」是什麼?我們的心若有清潔、有清白的時候,我們要依照清白的心、依照清白的心去做,叫做「皈依」。遵照無污染、淨琉璃、透明的、我們的透明的。
所以,我們時時要「反看」,我們在佛前我們跪下、拜下去的時候,我們就看我們的心,反倒過來看我們的心是有清淨否?我今天在佛前,我是不是心有清淨?我的心是不是有透明否?我的心是不是有打開否?那麼,若是心有打開者,我們再來依照佛、依靠佛,與佛相依、依命、相依為命,叫做「皈依」。我們是不是有照佛所講的我打開心,佛會跑入我們的心肝內,我們是不是有將我們的心打開否?
基督教、天主教傳道的時候,非常好,叫我們把心的那一支鎖匙、心門打開它,「主」才有法度進入你的「心肝內」(河洛話,心內)、才有法度進入你的心內,百分之百!百分之百!我們基督教在傳道的時候,清清楚楚、清清楚楚的在傳教,不像我們有的用一些話語在讓人家「迷猜」(河洛話,即猜迷、猜測不明講)、做「迷猜」,這樣就感到不是很適當。
眾生就是不懂嘛!不懂,你就只會「喔!我在賣弄文章。」這樣就不對去了,賣這文章,「我如何、如何…。」講得滿天的高尚。而需要的就是這些不懂的人,需要者就是這些沒有接近佛法、接近正法、接近這些妙法的人,這些才是有需要。
所以,我們天主教、基督教的這些牧師,他們在傳道,我是非常的讚嘆的、很讚嘆,他說:「你們把你們的心肝打開,讓主能夠進入你的心肝內。」那叫做「皈依」嘛!這就「皈依」了嘛!所以,有的在問什麼叫做「皈依」?搞不清楚嘛!「把心打開,讓佛祖進入心肝內、讓佛進入心肝內、讓神進入心肝內、讓菩薩進入我們的心肝內,我們心門打給它開者,自然佛坐在我們心中。」才有所謂的「佛在心中坐」,才有法度進入。
那麼,有的人說:「啊喲!外位(河洛話,別處)的佛進去,這叫做外求、外道。」胡說八道,你若是佛者,你就無外道,佛就無外道了嘛!
所以,我們要「反白」、顛倒過來看自己是不是有清白否?我們的心是不是有真正透明否?好像淨琉璃世界那麼的清淨否?所以,我們跪著的時候,就是將心打開,爬起來的時候,佛就進去了。我們拜下去就是看「我」的心是不是有清潔否,起來時我的心就打開了,打開、佛就進去坐了,若再拜一下,是不是佛、菩薩有進去坐在我的「心肝窟」(河洛話,心窩處)否?再看一次有否?若無,再起來,再打開,再讓佛進去,有否?你也不知道有或沒有,你再拜一次、頂禮再拜一下,你再看,看佛是不是有坐在裡面否?有否?
若有,你就要很歡喜了,你就靜靜的跪著,向佛稟:「給我力量,給我信心,給我智慧,弟子因某某代誌,請你慈悲給我開示,……。」你可以報告嘛!若是無者、你看佛祖沒坐著,趕快再拜、拜三拜,拜一下,再看看,「我到底是為什麼沒有讓佛祖、菩薩、神進去坐在心肝內?」到底是為什麼?再看一遍,是不是裡面鎖匙打沒開?或者有「垃圾仔」(河洛話,骯髒物、塵埃、不潔的東西)?
注意看,再起來,再看,「喔!我看到佛祖,讓祂進去了。」否則,你再拜,兩拜、三拜、五拜、一百拜,拜到你拜下去,看到佛祖進入在你「心肝窟」裡面、坐在心肝裡面,那個時拵你才跟佛講,不然你白講的,真的,真的!因為你的心、我們的心︱不滿的心、怨妒的心、排斥的心、不知足的心、嫉妒的心、恨的心,整個都還關住,佛祖無法度進心肝內。
那麼,這就是「心經」裡面的最後一段︱「揭諦,揭諦,般若揭諦,般若僧揭諦…。」「揭諦,揭諦。」放下、放下,放下,看一看,再拜,再放下,再拜,再放下,再拜,你看,看到一直放下、放下,再拜一下,放到「菩提薩婆訶」-「喔!很大的菩薩啊!是不是有坐在裡面否?」知道意思嗎?
所以,這是一個要領︱我們在拜佛,什麼叫做「皈依」。「稽首皈依」,我們一直看,反省、懺悔,反省、懺悔,反省、懺悔,叫做「稽首皈依」啊!叫做「稽首皈依」,反省、懺悔,反省、懺悔,反省、懺悔,一直反省、懺悔。
「所願滿求祈。藥師佛。」就是說,我們所有的願、願力,我們所發的願力。「啊!我今天要做…、要做…。」那是發願力。所以,各位,要趕緊,事業若要成功,一定要有願力,事業才會成功。若是無願力,事業袂成功。很簡單,因為我們人發出的願力,護法神眾、天龍護法會給你護持,願力。
若是只有「我希望怎樣…。」只有求而已,小的讓你求到,中的、大的求不會到,你放心。所以,我們所有一切的願力,能夠滿我們的願力,我們的願力要能夠滿、能圓滿我們的願力。
譬如說,各位講:「我這一生修行,要所有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們大家:「我,眾生無邊誓願度,所有的眾生、各種的人,我一定要幫忙。」你們若發這個願者,一定會圓滿、會滿願,因為你們時時發這個願,諸佛菩薩、天龍護法、天兵天將一定會給你護持、護持。
好像我們做事業,我求:「啊!我做這事業,若是我賺錢,會剩錢的話,一定要來做救濟、布施。」而且,你發個願:「我若賺多少,要來布施多少,賺一百萬,我來布施十萬。」你譬如這樣發願,我相信你年內一定剩一百萬,你要準時拿出去做救濟,因為你發的願,諸佛菩薩就會幫你護持了,天龍護法會護持。
所以,我們人,有的人很愚痴,貪!我多一分就好一分。錯誤了,我們若無願力,護法神將無法幫忙,因為我們若發出願力「我要來救濟,做一個救濟的事業。」做救濟事業的時候,那裡有緣的被你救濟,那些護法、天兵天將護法都已經知道會安排了。因為世間要救濟是需要錢、需要資金,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做,需要被救濟的人他就無能力啊!他那有能力好賺錢、有能力好工作呢?
所以,我們若發一個願,天龍護法他們會安排,無法度做工作、無法度賺錢的人、無法度來料理自己的人,他有他的護法,天龍護法都是慈悲啊!一旦我們發出這個願,天龍護法會利用、藉我們發的這個願,來讓我們工作會順利,讓我們順利,我們有這成果出來,然後將你所發的願,部份撥去做救濟了。
這樣一來,你就相對的一直浮起來、一直起來、一直提升、一直剩、一直多,事業越做越發展,這就是願。因為你越做越發展,天龍護法越助我們發展,以後你布施越多,那些需要救濟的人,越有法度去救濟,這點很重要,各位要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
「所願『滿』…。」滿,能夠滿我們的願、滿我們的願。「求祈」,所求的。「滿求祈」,所求的,能夠達成你所求的,滿願就對了。
所以,我奉勸十方善知識,我們做事業的人、做生意、或是家內不會平安的,沒要緊,過去都過去了,我們自己願力很重要。譬如,阮厝內賺不夠花,你儘管乞丐發大願,沒問題,乞丐許大願,我明明現在每個月都要借一萬元來補貼生活,你可以在神的面前,對天對地講:「若是說讓我生活會改善,我無欠吃無欠穿的時候,我一定要拿多少來救濟、來布施。」
我告訴你,你發這個願的時候,你不但你所欠的會漸漸補滿了,不但你會一直平安,然後你有這個錢去救濟別人,有功德好做,你將它「折看看」(河洛話,拿捏看看、試看看),各位可以「折看看」。尤其「我」發一個願,我要救濟一萬元,救濟到孤兒院去,救濟孤兒院、救濟院的時候,他那裡也有護法神將會給你感謝,人家他的護法會給你感謝的,他的祖先會給你感謝的,你花一塊錢,他要還你十元的。各位要注意,不可心胸那麼窄、不要心胸那麼窄。
所以,我們事業要成功的人,一定要有願力,而且你可以照願力去做,做到圓滿,你所求的、所希望的,藥師佛啊!藥師佛就能夠照你的願望啊!
「藥師佛。藥師佛。消災延壽藥師佛。」各位啊!時時我們要讚嘆藥師佛的偉大、讚嘆藥師佛的慈悲、讚嘆藥師佛的功德及祂的能力。所以,「消災延壽藥師佛。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藥師佛。藥師佛。」讚嘆就對了。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我皈依消災延壽藥師佛。
這一段非常的奧妙、非常的寶貴。上一節就是「大陀羅尼咒」︱「南無薄伽伐帝。鞞殺社。」我再重複一次,就是說:「皈依藥師琉璃光如來,藥、病,是為什麼有這些藥?有這些病啊?感謝藥師佛祢給我開示,原來我們人就是無病,無病就無藥,為什麼有藥、有病?是怎麼樣呢?
我們一定依照藥師佛的開示、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開示,我們一定會慈悲、會喜捨,而且時時反省、懺悔,而且願將所悟的反省、懺悔妙法,要來反過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稽首皈依」,而且我也時時會向內看自己,時時反省自己,然後依照我們藥師如來、藥師佛的慈悲妙法,我會好好的來反省、懺悔,照這樣去做、去走。
「所願滿求祈」,希望我所發的願,能夠滿我的願、能夠滿我的願,我所求的、所祈禱的,能夠滿願、能夠滿願。藥師佛啊!藥師佛!再次的讚嘆。「藥師佛、藥師佛、消災延壽藥師佛。」
再來,「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我實實在在誠心、非常清淨心要來皈依消災延壽藥師佛,我絕對不會讓惡的因大起來,我一定要使惡因消滅於最少,我一定要讓我所有的惡業能夠消除、能夠消除,而且延壽、延長智慧、延長我心靈清淨的生命、清淨的生命,藥師佛啊!藥師佛。這一段就是跟我們講這個意思。
稽首東方滿月界 微妙正覺藥師尊
三祇果滿不思議 十號名稱無等倫
二六願門因地發 百千相好果中圓
慈悲海闊測難量 功德山高贊莫盡
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稽首東方滿月界」,「稽首」,我們在佛前稽首。「東方」,什麼叫做東方呢?不是只有指東邊日頭出來的所在,不是這樣而已、不是這樣而已,「東方」就是光明。「滿月界」,也是光明。
我們今天十五,月亮最圓,日頭(河洛話,太陽)也是圓,月亮也是圓,日頭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分分秒杪它從來沒熄過,它放出它的光、放出它的光。「滿月界」等於連月亮它也都光明起來。「滿月界」也是給我們開示說,所有的黑暗、無很光明的世界都是光。
那麼,「稽首東方滿月界」,我們若向著光明去看,向著光明,「東方」就是日頭出出來、光明去看,就是淨琉璃的世界、淨琉璃的世界。「滿月界」,能夠破除所有黑暗、破除一切黑暗的世界。
「滿月界」就是破除黑暗的世界,就是太陽的光、佛的光、淨琉璃世界藥師佛、消災延壽藥師佛的光,都能夠「滿月界」,這光照到所有需要的人,能夠讓他心靈完全、完完全全無陰影,都能夠真正清淨光明。
「稽首東方滿月界。」現在這裡「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接下來,我們就面向東,由心、或是稽首,頂禮稽首東方滿月界。
「微妙正覺藥師尊。」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微妙的法,「正覺」,最重要的就是正覺。一般我們拜神,你只是一直拜,沒辦法得到正覺,「正覺」-果位平等的覺悟,覺悟到、開悟以後,我們「覺到」所有的智慧跟佛平等、跟佛平等,平等的智慧。
「微妙正覺藥師尊」,「微妙」,如何微呢?一絲絲就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微妙」就是你看不到的,就這麼奧妙就對了,看不到。
我們有的時候,我們人無緣無故就一直發燒,結果,醫生將你的血抽起來,血抽起來也是紅紅的那有什麼,我們自己也沒感覺怎樣,血抽起來以後,用電子顯微鏡照下去,喔!裡面很多蟲,叫做「微菌」(河洛話,很細小的病菌),血裡面就很多「微菌」了,這就非常「微妙」,這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有看到嗎?看沒有,那是「微妙」。
一個人病,病的很嚴重,也「微妙」。你驗,驗無,艱苦(河洛話,痛苦)在裡面,又驗無,「微妙」。而比這更較微妙的,「法」就是「微妙」,講也講不完,這「法」。單是我們一尊佛的佛相之微妙,八十種的好,你看,這多微妙呢!三十二相,多微妙呢!我們每個人每一天所看的也很微妙呢!
我們所想的也很微妙、很細細的出來呢!我們突然為什麼會煩惱呢?是為什麼呢?突然煩惱?你也很莫名其妙為什麼突然會有煩惱跑出來,講也沒辦法講、比也無法比、寫也無法寫,突然我們會有煩惱出來,不是身體歹、煩惱出來,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的親人在家身體不好,我們在這裡時,心就非常煩、非常煩、非常煩、非常煩、一直很煩,這是「微妙」。所以,我們在世間所有一切的體驗,都是「微妙」。
那麼,這幾天我問了幾個弟子,我說:「什麼叫做涅槃?什麼叫做涅槃?」說:「很多法師開示說,涅槃就是成佛,成佛叫做涅槃。」是啊!要怎樣才能成佛?要怎樣才能成佛?那麼,涅槃的境界是怎麼樣?有的弟子就回答說:「涅槃就是死去時,都免再來世間了,都無煩惱了。」當然死了就無煩惱了。怎麼沒煩惱?照常有煩惱。
涅槃,我跟他開示說:「涅槃就是說,我們所有世間的每一樣事情,你都體驗過,而且體驗以後,超越過去,有法度解決你所體驗的,體驗過去的,你都有法度解決掉,你就無什麼好煩惱了。譬如,失戀,我們若不曾失戀過的人,『失戀那有什麼?』一旦失戀,糟了,比別人更(陷得)深。一旦「精神起來」(河洛話,清醒過來),『啊喲!失戀就這樣而已,沒什麼啦!』以後人家失戀了,『沒什麼啦!自己找來的啦!本來就沒什麼,你還煩惱那些,你的煩惱是自己找來的而已。』︱涅槃!不會再煩惱掉了!涅槃!」
或是說,「啊喲!我今天吃辣椒,吃得辣的很,目睭屎糕(河洛話,眼淚、眼屎)一直流,流得很那個,看到辣椒就著了慌。」那麼,我們體驗過了,「啊喲!辣椒的辣就是這樣喲!我知道了,我不會再去吃了。」︱涅槃。不會再去發生、不會再去找煩惱來,涅槃。
所以,世間八萬四千種的煩惱,我們都體驗過、都體驗過以後,你才「喔!原來是這樣而已。」如此而已,聽到,也這樣、這樣…,感到一直過去,你不會被綁住、不會再跳進去,才是「涅槃」,叫做「遠離顛倒夢想,無罣礙,無警惶、無罣礙,無罣礙故。」「無罣礙」很多種。「遠離顛倒夢想」,顛顛倒倒,遠離顛顛倒倒的想法,我們就離開掉了、無了,所以都沒什麼煩惱了,叫做「涅槃」,才叫作涅槃,否則,不可能叫涅槃,這就很「微妙」的。
八萬四千種的煩惱,我們都有法度一一去突破,每項事情都能瞭解,能夠瞭解「喔!原來就是這樣。」或是「唉喲!我追三點半的,過去追三點半追過頭了(河洛話,經歷過追三點半的經驗。指銀行存款不足,趕在銀行下午三點半之前補足存款之意),現在人家在追三點半,我知道追三點半很痛苦,但是我不會再追了,我不會自己找煩惱來追三點半,能夠減免就儘量減免,我不會再犯了。」
那麼,「不會再跳入」,你就涅槃了嘛!涅槃啊!寂靜,非常的安靜,不會再被它轉走了,寂靜,非常的安靜就對了,安靜、安靜得讓你不能再動搖我的心,叫做「涅槃」,才是「涅槃」。因為「涅槃」,你在世間上的事、所有一切你看得到的,才是有辦法真真正正的「涅槃」。
昨天去到某一間佛寺,一位出家和尚,在我弟子面前、有女弟子、男弟子面前,就講:「你們查某人(河洛話,女人)不好,查某人要多五百劫、查某人較會…。」我說:「法師啊!我所經驗的,下地獄,大都是男眾下地獄的較多,查甫的(河洛話,男人),查甫的在下地獄,查某人很少,為什麼說她們…?」他說:「無影喔!(河洛話,不是真的)查某人多五百劫,她們就較會下地獄。」
我說:「查甫人較會下地獄,因為查甫人較會貢高,查甫人感到很偉大,『喔!我就是多人家五百劫的功德,減了五百劫掉,我就…。』「出頭」(河洛話,歪主意)一大遍,就「趴」(河洛話,風流)了,「出頭」一直來(河洛話,一直出狀況之意)。啊喲!我跟你講,我們「查甫人」較會下地獄啦!「查甫人」較會「趴」嘛!「趴」完,你就心肝內、你就『啊喲!後面那一位牛奶不拿給他吃(註,指外遇之小老婆不餵奶給小孩子吃)。』『啊喲!牛奶錢沒給她。』『呀喲!…,三更半夜不知道會不會打電話來要牛奶錢否?要…否?』你就不會安了,若突然死掉,一定下地獄。那會真的說「查甫人」(河洛話,男人)少五百劫?
啊喲!這打妄語、打妄語,眾生分別、分別眾生,自己不好好的修,你只會唸『查某人多五百劫,我就少五百劫』,胡說八道嘛!各位要弄清楚,是不是這樣?是為什麼說「查某人」多五百劫?是為什麼這法的示現,不是說「查甫人」、「查某人」,不是這樣的,「查甫人」、查甫是代表陽性、光明;女性就是陰性、陰性,告訴我們向光明去想與去走的很黑暗的,相差剛好五百劫、五百海哩。
我們若女性、「查某人」、女性就代表、表示說是消極、黑暗、不知足、嫉妒等這些想法,女性。那麼,「查甫性」、陽性,屬於陽性的,我們就光明的,向太陽一直照光出去。又一個,我們女性屬於陰性,陰性都躲起來,不會開朗起來。所以,這相差有五百劫,這才是正確的法。那麼,給我們說「查甫性」就五百劫…,「查某性」多五百劫,我說:「你這不對了。」喔!講得嘴角全泡(沫),我說:「大家無閒啦!(河洛話,無閒,沒空閒、很忙之意)無閒聽這些,走吧!來走吧!」
我們要瞭解什麼叫做「同等的正覺」、「同等的智慧」呢?不然觀世音菩薩祂女性、祂為什麼能成菩薩?祂也會成佛啊!又觀世音菩薩說你這一生是女性,你前生是男性也不一定啊!就像我的過去生,在第幾世的時候,我出世過兩次「查某體」啊!也是一樣啊!瞭解「查某人體」之當時、做「查某人身」的思想,當時的想法,第一、保護主義很厲害(河洛話,很強烈),每樣都怕失去。
第二、很怨妒、很會嫉妒人、很會排斥人,很會背後「哼!…,他媳婦…。」(河洛話,背後搬弄是非之意)那我都有去體驗過了。現在若聽到有人說:「阮媳婦……。」那有什麼稀罕,我以前就這樣了,難道只有你?「啊喲!生孩子很艱苦生的。」我怎麼不知道,我也生過、我也艱苦,我怎麼不知道。同樣啊!你若體驗完,清楚了,我們就「涅槃」嘛!你就瞭解「同等的覺性」嘛!跟悟到一樣嘛!
所以,我們若要真真正正要成為「我是修道人」、學道士,你不可以分別性,要以正法的光明面,另外一面的光明面去解這個法、解這些道,否則,我們都一直執著沉入「我執」裡面。
所以,「涅槃」,我們就是說,能夠清清淨淨、寂靜的境界裡面,我們的心、我們的思想、心。不是消極喔!有的人說:「老師啊!這樣就消極了、很消極。」我說:「沒消極,因為你體驗過你的苦,所以你的心不會被它綁住,但是,轉回來,要幫助他脫離這個艱苦、苦惱的境界,返回來要幫助他。」你這就無顛倒夢想,這是「微妙的正覺」。
所以,講起來,講個十天十夜都講不完,微妙的世間事有夠多,要以那一種心態來處理自己的問題,這是非常深奧、奧妙的問題。
所以,「微妙」,我們說天大、講到天那麼大,有的人說:「現在,我們現在從這裡去,這十億八千萬里,往東方去有個淨琉璃的世界,這中間也有吉祥王的如來,或是金色的寶光妙成就如來、妙行成就如來,有七位如來、七位如來。」七位如來在我們面前,我們知道嗎?我們不知道啊!若是我們的佛講出來了,我們從這裡去十億世界以外,那裡有一個淨琉璃的世界,那麼的奧妙、這麼清淨,沒說,我們怎麼知道?那就是「微妙」、「微妙」。
我們要說小,小到說:「啊喲!你的身軀邊有跟幾個人。」你看有否?看無(河洛話,看不到)。︱「微妙」。
好像前幾天,去我一位弟子的工廠,在講呀講的中間,我說:「這裡面有鬼,有好幾位,沒有投胎、沒有去出世的。」這就是那塊土地人家早就佔在那裡了。「老師,你去那裡兩、三年都沒看到?」「沒有啊!」「我兩、三年都沒看到,躲著啊!躲著,我去就沒看到。」-「微妙」,很小,我沒看到,為什麼現在有看到?
最近就是發生問題,我去時,突然間看到一大群,算一算有十七、八位,在那裡「遶遶什」(河洛話,晃來晃去閒盪著),去看了看,我在現場沒有講,結束後,我才跟他說:「你厝裡面有鬼、工廠裡面有鬼。」他說:「老師,我的那些工人講三、四個月前就有了,我跟他們爭論說沒有,那不就是真的了?」「本來就是真的,還有假的?」這「微妙」,你看、看不到,放大鏡拿來看你也看不到,看不到啊!「微妙」!我才教他方法,「這些是有緣的、有緣的。」
好像在八、九年前,○埔農會,當時的張總幹事○○先生,○埔農會的牛乳廠、製造廠,剛開始製造的前七、八天,貨一次都四、五噸進去,出廠都「臭火焦味」(河洛話,燒焦味),製造好的出去都不能用,很奇怪的,就打電話去給荷蘭的技師們。他們賣給全世界的機器,沒有一間說會「臭火焦味」的,很不相信,不相信就對了,偏偏來試時,火燒味就是火燒味。
那麼,總幹事他就來求王禪老祖,我到現場去看,我說:「啊喲!一大群,這有地理,一大群在這裡,祂們也要吃,你們也沒有給人家供養、也沒有拜人家,當然你要討吃,祂們也要討吃,祂們先得先、後得後,祂們先得啊!所以,你的牛奶倒下去,祂們也吃得很那個,祂們也在烤啊!機器祂們不會操作,烤到後來變火燒焦,機器正常啊!但是出來是火燒味啊!」這總幹事、廠長們頭殼抱著燒,不知道要怎麼辦?
我去看時,西北角一大群在那裡,原來的地基主、地基靈、地基公、地基嬤、地基婆一大群在那裡,你沒給祂拔度、沒有爲祂超度,沒跟祂們講,那麼,我跟他講、我教他方法、怎麼用,怎麼超拔,用好的第二天,牛奶就正常了。結果,到現在很多年了,牛奶得金牌獎,做的供不應求,那一群,一般我們就沒看到,沒看到西北角一群在那裡,後面又有一個後門通到那裡,用搬的,五鬼運財、五鬼搬牛奶,祂們機器不會操作,照常跟著你操作。「微妙」,小到你看不到就對了,看不到。大、大到摸不到,小、小到你看不到,「微妙」,非常微細、微細、微細,非常的妙。
那麼,我們佛法也是這樣,佛法,你看沒什麼的,啊喲!這單單上一節「懺法度群迷」這五個字就非常的微妙了,這五個字就非常的「微妙」了,「懺法度群迷」。怎麼懺法?怎麼懺?有什麼方法才能夠使這些迷去的人可以跳過去?
所以佛法裡面的奧妙,實在說,有的時候我們要講到完,有的聽到「哆龜」(河洛話,打瞌睡)去,有的聽得「怎麼還那麼多?」聽到不敢聽下去,這就是「微妙正覺藥師尊」啊!我們就讚嘆啊!讚嘆!尊敬、讚嘆啊!這位正覺、得到大開悟的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得到非常微妙的正等正覺、覺悟的藥師尊。
「稽首東方滿月界。微妙正覺藥師尊。」就是我們讚嘆藥師琉璃光如來祂因為發十二大願,為什麼藥師琉璃光如來會成佛?就是說,祂有十二個大願,依照十二個大願去實踐、去做、去行、去走,反過來去體悟到、體悟非常微妙、微細的這整個大宇宙的法。這一點,就是佛跟我們世間人差天和地的道理,世間人叫做發明家、發明人、發明家;我們佛,就是正等正覺、覺悟的人,不是發明人。
發明人無開悟,我們那有什麼資格叫做發明的,誰有資格說:「這我發明的。」沒資格。因為這個東西在大宇宙中間本來就有的了,你是「被你發覺」的人啊!不是「發明」啊!「發明」是創造呢!我們就常常說上帝都無法創造了,你那有一個凡夫有法度創造呢?無法度!所以,「發明人」要叫做「發覺者」才對,你若「發明者」,就差天和地囉!貢高、貢高!
各位,我們不要說「我是發明人」,搞錯了啦!「發覺的人」啦!因為這個東西,大宇宙都存在的嘛!你也不可能從大宇宙虛空以外別的地方搬來,是不是這樣?有法度否?不可能!我們若有法度從別的太空搬來,別的太空也在天地之間啊!天地之間啊!太空再大,大無其外、小無其內,所以,天地之間這麼樣大,你在裡面這裡轉呀轉的,你那一個資格說是你發明的?
所以,「發覺的」、「發覺」,所以,「覺悟者」,覺到的跟開悟的人,叫做「覺悟者」。所以有「覺悟者」、「發覺者」,無「發明者」。各位聽了這經以後,我們要瞭解,以後不要再講了讓人家笑。
所以,這一節「微妙正覺藥師尊」,我們稱讚藥師琉璃光如來祂的偉大,我們讚嘆祂、讚嘆祂。
我們這一節到這裡一個段落,我們下午再繼續講解,
祝福各位!
阿彌陀佛!
請大家合掌來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