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道統 大家學易經 復習網
藥師寶懺講義
慈悲藥師寶懺(53)
慈悲藥師寶懺 第五十三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這一節課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上一節講解到佛爲眾生的四恩三有及法界一切眾生,悉願斷除三障。

就是說,我們人,第一,先發願,發願說懺悔,懺悔說發一個願,願以說我來修成正果、努力來修行,而且要來爲四恩-父母恩、天地恩、國家的恩、三寶的恩之恩情,及三有│就是貪、嗔、痴,三界內貪、嗔、痴這三毒,及法界一切眾生,都要來斷掉這貪、嗔、痴這三種的障碍,要斷除。

最後,我們「皈命懺悔」│然後我皈依命,什麼叫做「皈依命」呢?「皈依」,將我的身、口、意,將我的生命全部來皈依,皈依佛、法、僧。是為什麼要我們的生命皈依在佛、法、僧呢?

就是說,我們人在世間,因為在黑暗的五濁惡世的世間,都是無常、無常,我們一旦得到佛的加持,我們一心來皈依,而且,身、口、意三業,身體、嘴、意念三業全部供養,來皈命,而且懺悔,懺悔:「我與眾生無始來,今由愛見…。」懺悔說我們人與眾生,所有的人,或是有看見、沒看見、有形、無形,我們懺悔說:「我與眾生,無始來到今天。」因為,是為什麼呢?

人與人中間一個愛,愛,不是真真正正的大愛,私心的愛,「見故」,因為私心的看見的、私心的念頭,所得到的、所執著的,爲「由愛見故」。

那麼,我們人來到世間,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個願、我們一個願,但是,我們目前世間上,說:「啊!希望在明天。」「希望在明天、希望明天。」昨晚,和我那大女兒,跟我講:「爸爸!人生怎麼是這麼無聊的代誌,生活這麼單純的,弄得那麼複雜,很多代誌會讓我們很不順利的,有時候,自己想要做什麼,無法達成願望。」

我就跟她說:「我們在世間生存,不是只有我們一個人而已,還有別人,還有很多人,世間有五十三億的人,我們在五十三億之一、五十三億分之一而已,若是我們只是一個希望、對它一個希望,希望說怎樣,希望說能更好、希望怎樣…,一直希望、希望的時候,往往希望都會失望、希望都會失望。」

那麼,女兒跟我講:「爸爸!是什麼才不會失望?什麼代誌、什麼怎樣,才不會失望?」我說:「這就是我們人、世間人有偏去的,我們要『願力』,發這個『願力』,發這個『願力』才會得到十方護法神將、諸眾聖神的護持,所以,我們就要發這個『願力』,而『願力』是大的範圍,願力我們一旦發出,天龍護法會給我們護持,包括我們的祖先、生生世世的祖先,上報四重恩、累生的父母或是親友、道友種種的護法神將,會給我們護持,這就是『願』、『願力』。」

「我們若是一個『希望』,我希望怎樣、我要做什麼…,我希望要做什麼…的時候,往往都無法度達成我們的願望的比較多,因為我麼若只發這個『我希望得到什麼…。』結果都沒辦法。」所以,「希望」跟「願力」,差天和地、差天和地。

我們的願力,我們的願發出去,就產生力量,我們若只是一個「希望」,都是一個執著、一個私心,有私心,只是才一個小小的希望達成你的願望而已,所以,這「願望」、「希望」和「願力」差天和地。「啊!我的願望是要做什麼…。」有私心。那麼,我的「願力」就是太陽光在照出去。

所以,人家若問說:「這位師姊、師兄,你看我的願望有法度達成否?」「我看你的願望無法度達成。」若是有人說:「啊!這位師兄、師姐,這位少年兄、少年伯,我的願力有法度達成否?」我一直跟他贊同,若是願力,一定剖得開、都會成功、都會成功,因為願力是慈悲的、願力是慈悲的;願望有私心、願望有私心,願望就是希望有得到回收為「願望」。

願力不計回收,好像太陽光,一直照下去,樹要長就長,不長是你的代誌,但是,它永遠的慈悲心、它的愛心、它的功能,它從來就不曾退減、無退減,所以,太陽,我們的生命就是太陽。

所以,我們一個人,要讓我們的生命更較延長,要使我們的身體更較「勇」(河洛話,勇健、健康)、我們的心境更加健康、更加開朗時,我們要發出這個「願力」。

那麼,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十二大願,因為這個願力故,祂才有法度將祂所有、所修行的這些果,一一、一一、一一種得這些果。

那麼,這個「由愛見故」、「愛見故」,就是有私心。我們不是說「愛」不可以,愛是要真正愛,愛是在願力中發出力量,這種愛才會普及化、才會普及化。這就是說,我們眾生、「我與眾生。無始來今。由愛見故。」因為我今天是為什麼這麼不會順利?我為什麼這麼不如意?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煩惱?因為過去無始以來到今天,因為「愛見故」,因為有一個執著的愛,心無打開的愛,小小的愛而已。

「內計我人。外因惡友。」裡面、心內就計較我跟別人,我和你、你和我、和什麼人,我今天就想盡辦法要來賺他的錢、用欺騙他的就欺騙,這就是「內計我人」,這個心態是不對的。

那麼,昨天,禮拜日,北部班元道法師、我的弟子,剛好他以前同修的師兄弟要跟他講:「元道、元道,我們有一塊地在宜蘭,要佈施給人家做學校、捐獻給人家。」元道很歡喜的於禮拜天跟我講:「師父啊!有人要獻地了,我們要蓋易經大學沒問題了,你要我找土地,要十甲以上,那麼,剛好十甲。」

我說:「你先去看看,看了若是實實在在有要獻出,而且符合,我們才去跟他講,否則,我們就不要。」那麼,去了,這位老先生、老醫師、中醫師,是非常慈悲,因為孩子開始在跟他計較財產,他就很生氣,要將土地獻給團體、慈善的團體,所以才會開出這條件,那麼,講了講、看了看,條件就不合、這個「所在」(河洛話,地點)不合,這位先生他就跟元道弟子說:「你們現在要弘揚易經的妙法,剛好是時機,呂仙師有給我開示、給我講,現在要普渡眾生、要幫助眾生解決困難,最快的一條路是易經,易經是真正好的妙法,但是都沒有普及化,既然你們今天要開易經大學,我也非常讚嘆,應該愛…。」

但是,又補充說:「你們開車出來要看土地,你們易經大學這輛車不要開出來,開出來,人家都會把你們開高價、吊高價。」那麼,我這位弟子想說也有道哩,昨晚電話跟我連絡,講這位老醫生跟他說的,我說:「我們不可以這麼講,不對了,我們也是出去時,易經大學籌備處的車子也是要開出去,到這個所在,我就要來買這塊土地,要來蓋易經大學,要蓋教室來普利眾生,尤其我們易經大學,要來讀的不收學費,要考試,不收學費、要考試,那麼,錢要從哪裡來呢?

企業家、有心的人發心,一元、兩元、參元,大家來贊助,來培養真正能利益眾生的這些善知識、這些能人出來,這個功德非常大,所以,我易經大學成立起來,我不要收學費。我們要將這理念講出去,要跟人家說『我要蓋易經大學,我們大家是否同意、有需要這個所在│易經大學來我們這裡蓋,以後這個地方還會發展。』

我們要實實在在、要講,不可以像一般世間這些欺欺騙騙、矇矇騙騙,最先說我要做什麼,結果,土地買了以後,結果做示範公墓,地方的人起抓狂、來抗爭;有的人:『啊呀!我要做…。』騙東騙西,到後來才要做學校。這樣可惜了我們辛辛苦苦經營這個企業、經營這個事業、如來的事業。

我們不可以像現在社會的眾生這些壞習慣、矇矇騙騙,這樣就沒意思了,這樣,我們今天走到這條路、蓋這間寺、蓋這間大學,白蓋了,沒必要蓋,不要給我蓋,必須要我要在這裡蓋學校,這地方若有共同共識要護持的人,我就歡迎,我也很希望在這裡設,要這樣,要導正社會矇矇騙騙的思想和行為。

那樣就不對了,所以,我們要導正這些壞習慣,導正、引給它正,世間若無矇矇騙騙,世間一定太平。」這就是我們「內計我人」、「內計我人」,我連要蓋這個學校或是蓋個道場,用計較、來暗算他人,想用什麼方法來騙,等到買了以後再來蓋個寺廟,地方就不歡迎廟,地方的廟已經太多了,又再蓋一間廟?或是說,我現在矇矇騙騙,到時我再來蓋個學校。使眾生造業,眾生開始他會跟我們講說:「啊喲!你們怎麼騙我?…、…。」賣完或是佈施後,感到非常怨嘆,這樣,不對了、這樣不對了。

所以,我奉勸我們所有易經心法班的弟子,若是說以後、自今以後要做事情,一就一、二就二,我們不可以想盡辦法來計較別人、計較自己,計較自己還沒要緊,計較別人更加不對。所以,「內計我人」啊!

我們的社會是為什麼會亂?為什麼會亂?在六年前,我們一位信徒,他去大陸開工廠,做「不好勢」(河洛話,不順利),他就來問我:「老師啊!我要來香港設一個公司,名在香港,自大陸進貨過來台灣、台灣進去大陸,結果,貨進完、錢收完,喊倒。香港在大陸申請一間公司的名,剛好十塊錢,十元或是一元,有夠簡單的。」

我說:「你這樣做,你一定會塗│塗、塗(河洛話,一敗塗地),違背天地、違背良心。」社會就是這樣,養成這一代少年仔全是這樣,這一代少年仔沒腳踏實地做的是有夠多、有夠多,為了達成「我」的目的,這個東西不能用的,跟人家講得說是可以用的,人家買了,結果不能用,造業,錢賺去了,失了德,我們給人家拿了錢,我們失了德,大可不要,要歡歡喜喜,我們要攤開來像太陽光這樣,我們不可以說每一樣要用「暗步」的。

好像我寺這裡買土地也一樣,「我要蓋廟,你要賣我多少?」我說:「你免煩惱,你若一甲五百多萬,我照樣五百,一分、五釐我都不給你出(河洛話,一分一毫都不會跟你討價還價之意),你不必煩惱說我廟裡給你一些錢,結果錢不給你,反而說:『這廟、神喲!』」你連神一起拖下去騙眾生,這就不對了嘛!計較、計算人,這就是非常錯誤的、非常錯誤的。

那麼,我們現在社會的人也很多這樣的,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把別人推倒、推落崁腳下,自己要爬起來,若這樣,那又是非常的不對,都是矇矇騙騙、矇矇騙騙,所以社會才會亂、才會亂。

「外因惡友。不隨喜他。」因為我們就矇矇騙騙計較別人、計算別人,一直計較的時候,「外因惡友」,因為在我們以外,會接觸到一些壞的朋友一直來、一直來,因因果果,我怎樣拐人家,人家就怎樣拐我,因因果果,社會這麼亂,「惡友」從哪裡來?別人都沒壞,就是自己我們違背良心、計較別人、計算別人,人家以這個方法來回我們,這是一報對一報、一箭對一箭,絕對不相欠。既然這樣的時候,我們為何要去種一些惡因呢?騙來騙去呢?我騙別人,人家一定騙我。

曾經有兩位信徒,一個在前來,一個隨後來,在前來的這一位,他就問事情,他有一塊地說要賣,原來這一塊地就是「墓仔甫地」(河洛話,墓地)所種起來的,上面草、樹種得很美,他就跑來請示老祖,說:「老祖啊!我要來賣這一塊土地,明天我會叫一個人來問你,你要跟他說好耶!你要跟他說這一塊地很好,…。」

我說:「喂!這位先生啊!你要叫我騙別人,我做不到,要叫老祖騙別人,不可能,手底肉、手底皮都是一隻手裡面,我怎麼可以騙說後面這位(註,師父拍另隻手背)最壞,這已經無皮了,你將我這手用好。結果,再來講後面(註,指手心),講來講去都是捏自己的手底肉,到底手底肉哪裡是你自己的?所以,這樣才造成我騙你、你騙我。」那麼,這位先生,講完,就這樣回去了,很不高興。

明天照樣叫要買土地的這個人跑來問老祖,來時,我問:「你是誰?」「免講,這塊地不好住,無緣,裡面不乾淨。」「老師,你怎麼知道?」「怎麼不知道,昨天人家才跟我講而已,這地主才來拜託我跟你講這塊地好。」有的人會說:「老師,這邊講一講,你跟他又講這樣、搬過去。」我要一就一、二就二,我不可以矇騙人。

那麼,要跟他買的這個人聽到也很生氣,我跟他說:「你不可以生氣,這騙來騙去,這或許你買到以後,你發覺裡面有骯髒的、墓地填起來的,我相信你也會想盡辦法又要再賣。」那麼,這位信徒說:「對,若這樣我有可能,我若知道,我有可能。」

我說:「這就對了,這樣我會騙你嗎?你也不可以騙人家,因為我們騙人家,以後人家會騙我們,我會騙別人,他也再騙別人。」騙來騙去,整個社會就都亂掉了,世間就亂掉了,我們自己也亂掉了,心也亂掉了、生命也亂掉了,精神也亂掉了。

所以,「內計我人」,我跟別人,「我人」│我跟別人、所有的人就對了。

「外因惡友」,這樣一來,惹到一些因因果果、一定會來就對了。

「不隨喜他。一毫之善。」因為惹到一些惡友、壞的朋友,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惹來的時候,「不隨喜他」,我們不要跟他們走、我們不可跟他們走,我們若看人家有壞習慣,我們要把他看作一面鏡子,假使看到這個人很不孝,這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他對「是大人」(河洛話,父母)不孝,我們「秀氣拉跩」(河洛話,很生氣的樣子),我們就要對我們「是大人」「有孝」(河洛話,孝順);假使我們對人不孝,人家看到我們,也是相信會跟我們一樣指指點點,一樣。

所惹到以後,也是惡果要自己去承受,「不隨喜他」,我們要立自己的目標。我們來是世間的生存,是我們自己的權利,我們的權利喲!世間的生存是我們的權利,對別人應該有愛心、什麼的…,一個義務,那是我們的義務。所以-

「不隨喜他。一毫之善。」我們假使不隨喜著這些壞習慣的人、一些惡友,我們不要順他們的意去做,我們不要跟著走,譬如,人家吸毒,我們就不要跟著人家吸毒,我們就做善事了。人家去偷拿東西,我們不要偷拿東西,我們就做善事了。人家沒有傷我們,我們不要去傷別人,人家傷我們,我們不要去傷人家,我們就是做善事、做一件功德了,「一毫之善」。

「惟遍三業。廣作眾罪。事雖不廣。」雖然我們去做一點點、一個念頭的善事,能夠將我們所有的三業身、口、意,三業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嘴、我們的意念,身、口、意。「廣作眾罪。」我們想,不要去想壞事情。各位可以試看看,你跟它想:「我今天開始,要來倒這個人的錢。」我相信那一陣子你很難過日子。

開始你想到:「啊呀!不然把它停止了,把他倒一倒較快,用倒的比用賺的較快。」的時候,你那時候的心就會開始很難過,我相信,大家,這中間你想要對付什麼人的時候,你一定很痛苦的,這中間難過日。若是我們一點善事,無論大、小,一件善事的時候,我們的三業、所造的罪惡自然就會消除。

前幾天,我在開車,一天剛好發生兩件事情,一個鐘頭前,車子在走,看到路中一粒石頭,一個人車子停下來,把它撿到路邊去,善事一件;隔了不到一個鐘頭,又有一個人,賓士的、五百的,紅綠燈(註,等紅綠燈時),門打開,吃的汽水罐、啤酒罐就放在路中,了然(河洛話,如此而已,指人格掃地),名聲(河洛話,名義上)我開一部賓士的,一點點道德都不會做、一點道德都無,公共環境衛生的道德都無,車子又開的那麼漂亮。

也有很多人車子開的是很好的車,東西吃一吃,盒子就丟到外面去了,後面的車子壓得四處轉,這都是造一些惡業,一個念頭,我們的三業,我們就想說:「我的車內不要垃圾(河洛話,骯髒)。」你就拿了丟到外面去了,別人垃圾無要緊,這就罪過了。我們的想「念」。

「身」,就是用我們的身軀去做。各位啊!我們的身體、「是大人」給我們的身體,我們不是要去做一些危害社會的事情、危害社會的工作。

意念、身、口│嘴,我們很多嘴、講話很容易使人無法再活下去、無法生存下去。有的人,一旦遇到他不高興,話講了「整個山頭」(河洛話,滿山遍野之意),結果,講完以後,想一想,才說:「我怎麼講那些話?」結果,那嘴是誰講的?你自己講,自己的心、意念所出來的、表達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個人,你若想做什麼事情,我們時時腦海內,你若想這樣,結果都會做這樣,最後一定會造成一些殺人放火的。

在很多年以前,我看一篇報導,人家問他:「你是為什麼要做壞事情?要殺人、打人?」他說:「我就想很久了,打人的滋味不知道什麼樣子的、不知道什麼樣子的。」他想久了,結果去打人,幸好那個人「勇勇的」(河洛話,強壯),沒被打到,結果,被「倒彈」(河洛話,如彈簧倒彈回來,意指打人不成反被打),被打得差一點死掉,送到醫院去,在醫院時,記者去訪問。

這是什麼?我們所有的一切行動、行為,都是從我們想起來的,這個「業」。我們若沒想,不會做那些事情,不可能做那些事情,所以,我的一個想念、想法時,你就會造成,到後來會表現出來,那就是「心經」裡面所講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即是空,色,我們在做的、看得到的都為「色」,「空」就是我們思想來的。我今天手會這樣比,我一定有思想,我的手才會比;或是說,我要寫字、要想什麼字,我頭殼一定想好了,我才會寫這些字,「色即是空」。

譬如,我來講這「藥師經」、「藥師寶懺」,我先看一看,「喔!原因我知道了,這世間人的毛病。」我想到的時候,那麼,現在我就可以將經與世間所做、會發生的問題,我可以講,這就是「色」,聲音也是色,摸得到的也是色、聽得到的也是色、感覺得到的都是色。「空」就是我們的思想。到後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要殺人,一些「天衣無縫」、佈置得很那個的,一定計劃一段後,才會照著去做,看是不是被人抓不到?過過癮,這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三業」,身、口│嘴。

過去一陣子,我們一位弟子,話講一講,「尪仔某就是冤家了」(河洛話,夫妻就吵架了),「我沒有講喲!若有講也『準』(河洛話,當作)無講喲!」「準不是我講的。」「你不要給他聽就好了,這不算是。」哪有不算是的?話講出去就是話了,哪有不算是的?

所以,常常這樣講出去,後面一些師兄弟「不收山」(河洛話,不能收拾之意),不收山就「糟了,怎麼這樣?」結束後,他就呼呼大睡,人家「尪仔某」在「霧煞煞」(河洛話,忙得不可開交,此意喻為夫妻吵架),這就是「色即是空」,從色界所發表、表達出來,就是我們的頭腦所想到的,你才再拿出來做,「色即是空」。

那麼,身、口、意,我們的「口業」一定要修,萬項病都從嘴出來的,若不相信,各位試看看,等一下找個師兄弟或者信徒,你跟他罵一罵、講一講,我相信,這中間你若睡得著,我輸你,因為我們對他講一句不實在的話,裡面有很深的內涵,被我們所中傷的,他有他的護法神,他有他的守護神。

譬如,我們一個人話胡亂講、胡亂騙,四處騙,騙了騙以後,有一天不能下樓梯(河洛話,無台階下)。幾天前,有一位信徒來,說:「老師啊!我有一些工程很好賺,要請你來做我的股東,但是免費,你給我指點會賺錢就好了。」

我馬上拿起籤來卜卦,我說:「你有虛偽,賊仔星、賊仔骨。」我不客氣的跟他講,「你賊星、賊仔骨,講話不算話,一句話帶著四處去。」到後來,面紅-紅、紅,紅得很那個,「啊!老師,歹勢喲!我時間…。」我知道開始在跟他講的時候,他對著我一直看,我說:「你,無要緊啦!時間還來得及,你聽我講完。」

所以,我們一個人的嘴,我們要講有益的工作、有益的話,我們不可以因為我們的話,講得讓人無法去接受的。

「惟遍三業。廣作眾罪。」所以,我們就是因為有這三樣│身體、嘴、意念,所以,我們才會做出一些罪惡。所以,過去我曾經給各位講,我們人有五個魔鬼、「魔神仔」跟在身軀邊,第一個魔鬼是誰?第一個就是我們的目睭所看到的,第一個魔。第二個魔就是我們的耳朵。第三個魔,鼻子。第四個魔,我們的舌。第五個魔就是我們的身軀。做惡,都從身軀來,若是一個人無身體時、無這個肉體,他就不可能做惡。

他要借別人的體、附別人的身,他也必須要經過人家這個元神的同意,這個體一體兩用,一體兩用、一個身體兩個用,然後才去做一些歹事情,作歹事情去借人用時,結果,罪你要擔、要你擔。

所以,我們一個人所造的惡業、三業,我們一定要真正的有理智,不可去造到三業,身、口、意,不可以去用到我們的身體去造了一些歹事情,這樣,到後來,講話講到後來,自己不能下樓梯,講到後來自己沒立場,講到後來自己無腳好站,講到後來,以後你去看別人,自己的面轉一邊,看都不敢看,人生何苦呢?短短幾十年的善緣不結,來結惡緣、結這個惡友,造人家的惡友。所以,我們要好好的運用我們的身體。

「事雖不廣。」我們平時做小小的事情,雖然不是很大的大事,沒很多,做個小小的壞事情,認為沒有什麼,我跟你講,小小的事情好像一粒老鼠屎,一旦丟入腦海內,你就洗不乾淨了,非常奧妙的事情。

我常常自己冷冷靜靜這樣觀察自己過去的糊塗事,觀察自己愚癡、無智慧的事,現在想一想,感到自己很窩囊,很窩囊怎麼自己不會要趁早學佛,自己的臉常常自己摸一摸,「唉呀!撥都撥不掉,擦也擦不掉,趕也趕不走,真煩死了。」這是什麼?這就是魔、這就是魔。

各位啊!我們在世間,要好好的運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嘴、我們的意念,「三業」你若能化為「三寶」、化為「三寶」。我們有的人,雖然說是小小的事,不算什麼。

在過去,一位老朋友,他有時講話就不大正經,有一天,剛好朋友跟朋友一起在講話,三講、四講,不知道跟他拗到哪裡去了,這位朋友跟太太兩人要「拆吃入腹」(河洛話,恨到極點之意),自這件事情結束,十年後又再見面、「尪仔某」再跟這位朋友相見面,相見面時,這件事情又還記得,給人家講了壞話,竟不敢面對現實。

所以,我們這惡業,不要看雖然是小小的一件事情,沒有什麼,不要認為這樣,若這樣的時候,我們實在自己會找很多麻煩到來。

「事雖不廣。惡心徧佈。」我們雖然做的事情,小小的而已、不廣,但是惡心啊!徧佈啊!這片惡的心啊!因為我們時時在念啊!

那麼,一些專門愛相告的人,吃飽相告,「弄」(河洛話,搧動)狗相咬的人,我相信他晚上不曾有一晚好睡過,他都是想盡辦法要害別人,沒想到那三害、四害,害到自己。
在很多年前,我們一位信徒來問他家的事情、跟朋友的事情,我說:「你的朋友,他家裡面有什麼困難,你要跟他講、缺點你要給他講。」「啊!那是他家的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說:「喂!不對了啦!有一天,他的子孫會牽到你的子孫去洗手洗腳時(河洛話,當小偷),你看要怎麼辦?」「不會啦!我的孩子教育有夠好的,這是旁邊的事情,他家的事情我不要理。」我說:「你朋友的厝場有問題。」他說:「那是他家的事。」就這樣結束。經過不到兩、三年,這位信徒他又上來,臉色青損損,我說:「怎樣?朋友的孩子把你拖到了吧?」說:「你怎麼知道?」

「怎麼不知道,若不知道,你要來找我?」他說:「喔!很沒理的啦!這個朋友怎樣、怎樣…。」我說:「他們都沒有錯,錯是錯在你自己,因為你的心、你的怨妒的心、誹謗的心,好像是天羅地網那麼寬,你已經織一塊布將你自己蓋起來了,織一塊布蓋起來、網子蓋起來,換你不能翻身。」

我說:「你不要想說『我』在想而已,沒人知。我們所想的,一念之間,跨過三千個世界過去。」所以,我們在世間什麼最快?我們的思想最快、思想最快,我想到的,我現在想西門町,「西門町已經拆掉了。」到了,想到就到了。

所以,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心,假使我們實在是非常惡毒的時候,想盡辦法要把人害、要給人家傷、講人家的壞話、講人家的種種時,我們的心已經遍佈、好像一塊布、織一塊布蓋起來了。那麼,這塊布你要重新抽掉、紗抽調,確實要很大的功夫。等於我們一個人造到惡業、做了壞事情的時候,我們自己這些壞的就把我們蓋住了,心內就蓋住了。

我們有一些小朋友若是在開智慧,我說:「啊呀!小朋友,你要好好讀書喲!交朋友還是要交,但是,哪一種朋友你不要交。」說:「老師啊!我最近就發覺一些朋友、那些壞朋友,我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什麼方法才能把他們趕掉。」

我說:「還不錯了,你的心還有慈悲心。」我說:「這就是過去你的心魔隨時都在出現,我們惡心、壞的心、惡魔不管何時都在出現、出現在我們腦海內。」所以,佛跟我們講:「所想的罪過比做的還重。」你做的一時而已,我們所想的是一世人,所想的,有時後十年、十個月,但是,壞事情,所想的一切好像做壞事情是一世。所以,我們一個人心、頭殼所想的壞事情,最久就對了、最嚴重。所以,我們的心-

「惡心徧佈。晝夜相續。無有間斷。」你們大家拿捏看看,我們若想一件事情、不順利的,眠床上翻來翻去,翻得睡不著,再爬起來,又是還沒天亮,那是什麼?我們壞的心、我們顛倒夢想的心,我們已經被我們的一塊布把我們蓋住了,你需要讓它重新再現光時,你要再有很大的耐心,而且白天、晚上我們有空閒的時候,就要反省、懺悔,反省、懺悔,反省、懺悔。

佛跟我們講:「懺悔是我們的專利、懺悔是我們的專利,懺悔是我們的權利,懺悔是我們的義務。」所以,一個事業家要成就,一定要有個懺悔心,若無懺悔心,你所做的事業,都馬上像花,開一下又立即失去了。

「晝夜相續。」,我們白天、晚上,我們要時時、時時懷念這些佛、懷念佛,「念佛」就是懷念佛,懷念有智慧的覺者,懷念、懷念。

「無有間斷。」都無停過就對了,沒有停過。

那麼,各位,我要各位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不要讓它停掉,嘴沒講,心「阿彌陀佛」照常要轉,我平常時在跟你們講,我內心阿彌陀佛,我不曾停過,「阿彌陀佛」的聲音自己不曾停,我們不是說我一定要蹲在廟裡才是修行。或是,「喔!我去拜才是修行。」不是。

我們時時心中有佛,什麼佛?有阿彌陀佛、有智慧,有這智慧者、智慧的覺者在我們的心內。所以,我們心內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念,嘴不一定要講,你做工作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我相信,各位,我們能夠得到無上的法益。「無有間斷」

「覆諱過失。」假使我們若真正有過失,假使我們沒有做善事的心,一直在想做壞事情,要給人家偷拿東西、偷什麼的做壞事情的心時,一定日時(河洛話,白天)、暗時(河洛話,晚上)都不會停,非常的痛苦。

前幾天,我們一位信徒要告人家,因為朋友給他欠錢,他就開始要告他朋友,我跟他說:「你跟原來朋友的感情如何?」「不壞啊!就是不壞,錢才要借他啊!」「為什麼這些錢借他,現在經濟不剛好,你就想要告他?」「對啊!錢歸錢,朋友歸朋友啊!官符歸官符啊!」就真的要告。

我說:「不要告啦!在法官那裡不會勝訴、不會成立啦!」那麼,這位信徒,開始他也要告,要告,就花錢了,花到後來,前幾天,「老師啊!有什麼辦法免花的?」我說:「無辦法,還要再花錢,你的厝還沒賣完,『厝賣還未完』還要再花。」

「覆諱過失。不欲人知。」我們有很多人,若有過失,我們就不要讓人知道,自己知道,而且無法騙自己的心,除非,我們腦震盪,開始醒起來,原來思想斷掉了,換別人進來,過去的事情不知道,但是,過去的事情所造的這業,你照常要承受、要還。假使我們有過去,我們不要讓人知道。

「不畏惡道。」,不怕惡道。

「無慙無愧。撥無因果。」說、假使我們若有一些過失不要被人家知道,或是說,「管他的,隨隨便便放他去。」不怕因果之報,「不畏惡道」就是不怕因果之報。「無慙無愧」,無一個懺悔心。

前幾天,高雄,交通上的事故,一位十九歲的孩子給人家偷牽車去飆車,剛好相撞那裡,暗時、日時那裡都飆車族,兩位飆車族撞得死翹翹、兩位都死,那麼,把人撞的、開車的這位,他就是黄線超車、超過雙黄線,不能超,他就超過去,喝酒,結果把人撞死了,撞死了。「是大人」(河洛話,父母)問說:「你是怎麼撞死的?」沒有一個懺悔心、無一個懺悔心,實在真可憐。所以,這個惡緣啊!一直、一直接下去。

所以,我們在世間,我們要有一個慚愧之心,才有一個慚愧祖師、慚愧祖師。我們若是沒有這因果觀念,一定有苦頭。所以慚愧祖師祂才用祂的名來叫「慚愧祖師」,來示現、來教導眾生。

「無慙無愧。撥無因果。如斯罪障。」我們若因為沒有這個懺悔心、無慚愧的心,我們所有的因果,你想盡辦法,拿多少錢去給人家花、拿多少錢去請人家誦經超渡,不可能解決、不可能解決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這世間,要有個慚愧心,要瞭解這個因果,要瞭解因果的罪業、罪業多重。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平常時要有個慚愧、慚愧,有的時候我也感到很慚愧,「啊喲!老師喲!你廟蓋的這些、講的這些…。」我也很慚愧,所學的也還有限,也很認真的還在學,也要再精進,也很慚愧,人家若給我讚嘆說:「老師,你…。」

我實在很慚愧、很慚愧的,因為我所懂的有多少,你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瞭解我自己所懂的,眾生有什麼問題來要我幫忙排解、要我幫忙解決的問題,有的我還不懂的,我要請示佛祖、請示王禪老祖,並不是說這樣我就什麼都懂,所以,我也是要有個懺悔心,我們不可以有個貢高的心、貢高的想法,若這樣的時候,我們的罪障、我們的罪業,一定越重,各位可以試看看、試看看。

「如斯罪障。未經懺悔。」所有很多、很多的罪,很多、很多的罪過是為什麼會造成呢?就是我們人沒有一個懺悔的心、慚愧、反悔,我們很多人無法這麼做。

所以,人在世間都不是聖賢、不是多行,我們都有過錯,那麼,一旦有過錯,我們要慚愧,自己感到慚愧,若這樣來,相信各位這一段的人生,你會走得非常的祥和、走得非常的心安。

這一段的課程,到這裡一個段落,請大家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

網路無國界,千里在眼前,若能善巧用,何處不成賢。
行動版 | 電腦版 版權聲明 2004.01 開台

【混元禪師法語】 今天誦經沒 小陽宅(多國語言版) 唯心念佛機 唯心聖歌 世界和平推手(多國語言版) 世界和平促進會(多國語言版) 妙法普傳補遺 唯心電視網路直播 道場資訊 易經開課資訊 視頻@YouTubeKu 複習網 Brush Up !
唯心經藏 大藏經 妙法普傳 易經自修資料 董公選擇日要覽 易經心法入門 混元妙法恭錄
工廠風水經 陰宅風水經 三世因果經
唯心天下事(影片) 唯心天下事(文字) 安心真經 第二期世界華人養賢班 陽宅風水學傳法講座 易經風水面面觀 我家的風水 大地風水
加入桌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