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91)
慈悲藥師寶懺 第九十一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請大家、我們共同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這節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上一節講到我們的心,確實我們的心無形無相,捉,捉不到。摸,摸不到。但是,煩惱到來的時候,會讓我們抓狂,當我們欲望、妄想到了的時候,你無法去拆這個夢想,所以,我們一個人的妄想跟我們的心,完全是兩回事,各位不可將這妄想跟心結成一團。
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開示,我們的心本來就清淨,本來就如如不動,本來就無染各種的塵埃。那麼,為何我們的心會煩惱呢?本來我們的心袂煩惱,我們的妄想會煩惱,因為我們的思想、妄想引起我們的煩惱。那麼,我們在世間短短幾十年中間,都是從妄想所引起的煩惱。
人在世間會搶人、打人、殺人、劫人的財產、奪人的妻兒,或是奪人的「尪婿」(河洛話,丈夫),這都是我們的妄想引起。所以,妄想的恐怖,我們佛教給我們的開示、佛的教義給我們開示,我們的妄想比行為較厲害,我們若時時妄想者,我們的行為,壞事情就會做了。我們妄想若多,我們的貪念就跑出來了。妄想若太多的時候,動不動就很會生氣。妄想若太多之時,我們愚痴的心就跑出來了。
所以,經書跟我們講,「言語道斷,不可宣說。」用話無法來宣說、無法來講的,無法來講心是如何。所以,妄想你想得到,心,你摸不到,也不住寂然、不住寂然,言語道斷,你若用話要講給它清清楚楚、講給它很詳細,實在是不可能的事,「不可宣說」,無法用嘴來講的、無法用嘴來講的,叫做「不可宣說」。
我們今天繼續來看經典、經義。
觀心無心。則罪福無主。罪福性空。則一切法皆空。心無所心。法不住法。作是懺悔。名大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以是因緣,心心寂滅。念念無住。如太虛空。虛空亦不可得。究竟不可得。亦不可得。自然超諸三昧。光明照耀。萬法顯現。通達無礙。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惟願得如所願。滿菩提願。眾等各各運心。歸命頂禮。
「觀心無心。」,我們要看我們的心,無心可看。「啊呀!我給你關心、關心啊!」關是什麼關?關是關懷的關,我們一般所講的「喔!我很關心、關心。」關心跟觀心,一般這個「關心」,有私心。那麼,現在的官場,很多為了什麼袂通過、袂允准?法令袂合啦!上面的長官來給你「關心一下」,「關心這個案子怎麼樣。」
「關心高爾夫球場的事情怎麼樣。」主辦單位就抓狂了,上司的、民意代表或是長官、大官來「關心」了。意思就是說要讓他過關就對了、違法也要讓他過,差不多都這樣,差不多都這樣比較多,明知不可為而為,違背良心、違背天理,違背兩千一百萬人所託付給他的官位,違背兩千一百萬人的辛辛苦苦的希望、寄託的希望的身上,都成泡沫,違背了他祖先、生生世世的祖先,「儉腸捏肚」(河洛話,省吃儉用)這樣行功立德,積到他這一生,他為了一些私利人情,「啊!我來關心某某人。」了然,確實很了然,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是某某人,忘記自己祖先作了多少德,「我」今天才有官好做,可憐又悲哀。
所以,一般,有的:「啊!我來關心這件事情。」我們若真真正正「正版的」(河洛話,正確的)依法在走的時候,「關心」,是讚嘆這個人,百姓他依法、尊重這個法律,依法來成就這件事情,我們是關心他。「喔!這個人確實有正,符合法令,符合大眾的利益。」所以,我們關心他,給他「鬥」(河洛話,幫忙)讚嘆、鬥護持。但是,有的就不是了,有的為了自己的私利,中間抽多少,所以「我來關心」,這樣就違背掉了,這樣不是關心。所以,有這個,就是世間法、世間法,這有私心的較多。
那麼,這「觀心」呢?大悲心。觀心│大悲心。所以,「觀心」,看到人的心,把他的煩惱、看到他的煩惱、他的因緣果報,你看到人的煩惱就是果和報,那麼,你告訴他如何、教他如何脫離這個苦海,以後不要再犯到。這是「觀心」,這是對外來講。但是,對自己呢?「觀心無心」,自己本來就無心可看,心哪裡摸得到?
各位,請問,你們的心在哪裡?摸得到否?摸也摸不到,扇子也搧不到,木材也打不到…,那「觀心」在哪裡?喜、怒、哀、樂,歡喜,心在喜、怒、哀、樂中間,你自己很歡喜的時候,你就「喔!我很歡喜心。」啊喲!我很生氣的時候,跑到這邊來,我就怒心。我若很悲哀的時候,叫做哀心。快樂的時候,樂心。所以,心,平時都是偎這邊時,你就會感覺,我們的心若偎這邊(註,喜、樂邊)時,「喔!我很歡喜的。」「很不歡喜的。」(怒)「感到很悲哀的。(哀)」,這個中間,你若在那裡,你就會找到這個心。
但是,這個心,你一旦找到以後,你又如何呢?當你非常快樂的時候,你接下來會煩惱「啊喲!再下去不知道有永遠快樂否?」或是,我很富裕、很富有,「喔!我很快樂,我的簿子裡現在有五億了。」你現在一定不可能歡喜,不可能歡喜,你有這五億,不可能歡喜,這一百億,不可能歡喜,那麼,是為什麼不歡喜呢?你有一百億,「再下去不曉得會減少否?明天領一千元,這一百億又減少了。」
這數字的滿足你又不夠了,所以你不歡喜會來。那麼,你,「我有一百億,我希望明天又有一百零一億。」或是「我一百億一個月的利息就有幾百萬了。」或是,「幾年後又有一百億了。」或是「幾個月後又一億了。」你一直希望在那裡,所以你還有煩惱。非常的歡喜之間,你的心也袂安祥。
你非常悲哀,「啊喲!我今天很悲哀喲!不知道病有繼續下去否?會再繼續拖下去否?」悲哀、哀心,「哀心是否會再繼續下去?繼續再下去否?」或是就這樣開始STOP(英語,停止)了?這悲哀、哀心。
我們各位啊!我們往往都寄託在那裡。
前幾天,一位弟子的媽媽就生病,生病完就昏昏沉沉一直睡去,我就到醫院去看她,收一收驚,叫她的元神、靈魂好回來了、遊玩的好回來了,就回來了。第二天早上就會找人、找那看護的人,教她唱日本歌、講日本話,有說有笑,家裡的人是歡喜說「阮媽媽清醒了、好了。很歡喜,不知道還會再發生否?」不知道會再墮入、再發生否?
過兩天又再睡得不省人事了,又再去叫,把她叫回來了,而叫回來以後,開始不一樣了,開始交待事情了,事情一直交待、一直交待,「疑!頭腦怎麼那麼清醒?」跟那些看護的交待,事情一直交待,在交待事情就是要回去了,要走了,世間的事情結束了,要回去了,又怎麼講?那就是什麼?在交待、在煩惱,一面歡喜,也一面悲哀、煩惱。
所以,我們都是在非常煩惱,才找到我的心在那裡,平常時我們就無感覺,也無煩惱、也無歡喜、也無快樂、也無什麼,你就平常人這樣過。但是,修行者、覺者,他無歡喜、無悲哀、無快樂、無生氣,什麼原理呢?這喜、怒、哀、樂都是幻化,暫時幻化而已,暫時、都暫時的而已,你快樂,無永遠快樂,歡喜,無永遠歡喜,生氣,無永遠生氣,悲哀,無永遠悲哀,這都是一種幻化。
所以,我們修行者,我們今天修道的人,身為修道人我們不可隨隨便便被歡喜、不歡喜,把自己的心綁住了,這樣的時候,你只是跑前跑後、跑上跑下,哈、哈!鷄犬不寧,心就袂靜,智慧就袂出來了。所以,真真正正有修行的人,你看這歡喜,這是他應該的。悲哀,是應該的。快樂,是應該的。容易生氣,也是應該的。也是他自己無開悟所帶的嘛!
這個原理,各位,「觀心無心」,你若要看心,無處看,要怎麼瞭解呢?從喜、怒、哀、樂去體驗,你才有辦法看到心,體會到心,只有體會到而已,你也無法看到,體會到而已,也無法跟人講,所以,「不可宣說」,所以無法講「喔!」大聲喊、小聲講,「宣說」,無法大聲喊、小聲講。所以,我們「觀心無心」啊!
「則罪福無主。罪福性空。則一切法皆空。」我們若因為「觀心無心」,我們看這個心,本來就無心可看。「則罪福無主」,所以,是罪、是福,無一個主、無主,你看不到嘛!摸不到嘛!所以,你當然無一個主張、無一個主宰。「罪福性空」,本來這個罪和福就是空的,性本來就空的,本來就虛的,本來就幻化的。人會犯罪,也是因為幻化所引起的,貪念,幻化所引起的,所以,「罪福性空」,所以才有這個罪。
福份也是幻化而起的,因為那都是有為法。「罪福」是世間法,但是這個性是空的。我們的佛性是空,心即是性,性空者是心、性空就是心,所以,性本來是空的,你無形無相,性你抓不到,只有體驗。「啊喲!這個人性情怎麼這麼壞?這個人性情怎麼這麼好?」
「這個人性怎麼這麼糕糕纏、這麼愚痴?纏袂煞(河洛話,纏不完)?」這都是空的。
「則一切法皆空」,則所有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空性、都是空的,都不是永遠的。什麼「一切法」呢?我們所有世間一切的法,三藏十二部經所有一切的法。所以,一切法皆空。
「心無所心」,我們的心無什麼法,所以一切的法都在我們心裡面,所有一切的法都在我們的心裡面,本來就無增無減,無骯髒、無清潔,無來無去,無往無來,無上無下,無前無後,我們的心本來就如如不動,所以,心都是空,「心無所心」啊!「心無所心」。
在六祖惠能大師的時拵,他的弟子有一天去參訪,有一些同樣同修的弟子,一般的弟子都是讚嘆「我的師父最行。」所以,有一位其他的山頭弟子、修行者、出家眾這些,或是其他的修行者,都來說:「我們那師父會神通,能夠做什麼、做什麼、做什麼…。」那麼,弟子回來問說:「師父啊!人家某某人大師,他說會做什麼…,會神通、能夠做什麼的,你有辦法否?」他說:「我沒辦法│惠能無能所,惠能無法做這些工作。」
這些弟子感到奇怪,突然才覺悟,「啊!對啊!惠能,惠能是名嘛!身體而已嘛!身體是死的嘛!我們若靈魂身體沒在體內、沒在體內的時候,你這個,你就空的嘛!這就空的嘛!」他說:「惠能無能所。」惠能(註,師父拍著身體)無法做什麼,真的,惠能無法做什麼,我張添旺也無法做什麼,張老師也無法做什麼,有辦法做什麼?無法做什麼。
因為「張老師」是大家給我取的名,當時我在學校教測量的時候,這個學校給我的名而已。所以,「張老師」能夠做什麼?無法做什麼。「張老師」這個人有辦法做什麼?無法做什麼。這個人,人是假殼,我老爸給我的假殼而已,你有辦法做什麼?你想想看,一個人睡著了,一軀像死人,也是張老師?張添旺,有辦法做什麼?不可能、不可能做什麼。
那麼,「心無所心」,「心無所心」,我們的心無法做什麼。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世尊給我們開示,「心無能所。」心無法做什麼。
沒有錯,我們的心無法做什麼,心,你都捉不到了,無法無相了,你有辦法做什麼?是不是?心就無形無相了,你有辦法做什麼呢?我請問各位。「心無所心」,心無法做什麼,你其他要做什麼?心也是一個空的而已嘛!性空而已。那麼,能夠做什麼的是什麼東西呢?今天我能夠在這裡講解這「藥師寶懺」,心和身、心和身合一,身心合一,身心合一才有辦法做什麼。
各位會在這裡誦經、誦這寶懺的經,你們也是要身心合一才有辦法誦,否則是不可能。各位去種田,你也身心合一才有辦法種田。各位去駛犁、駛牛車,你們也要能身心合一,才有辦法。做各種的工作,都要身心合一啊!心和身合一,才有辦法做什麼工作。
所以,有的人憨憨神神(河洛話,精神恍惚狀)、顛顛倒倒,稍微感情的失戀,他就無法做什麼了,心、身無法合一啊!而心跑到哪裡?妄想拖出去了,妄想拖著跑、妄想拖著跑,所以,妄想拖著跑時,你就無法心身合一了嘛!所以才「這個人怎麼心不在焉啊!怎麼…。」妄想太多、妄想太多的時候,你就無法心身合一,憨憨神神,這就是說「心無所心」啊!
「法不住法。作是懺悔。名大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以是因緣。心心寂滅。如太虛空。虛空亦不可得。究竟不可得。亦不可得。自然超諸三昧。」就跟我們講,「心無所心,法不住法。」我們一個法,不住法,不要去縛著這個法,我們若每件事情去縛著一個法,你包死的,叫做「法縛」。
我們人在世間最怕法縛,法縛,我們就是執著,叫做法縛,執,執著在法縛。「啊喲!執在這裡,這樣才可以。」譬如,我做這「河圖」、「河圖」│大宇宙形成的東西,「河圖」│大宇宙形成的、本來俱足的東西,是怎麼來的?「喔!我要怎麼做、怎麼做…。」你一直執下去。又執著「喔!太極,太極到底是往那一邊轉?」
我們很多人、學道教的人、學道的人、學易經的人,都被它執著去了,執著說:「喔!太極,這才對、這才對、這才對(註,指畫不同的太極圖)。」法縛、法縛,沒開悟才會執著說「陽在上面」、「陰在上面」,這就法縛、無開悟。而太極的東西,我們很多在爭執,「喔!陽在上面、陰在下面,陰在上面、陽在下面才會動。」│法縛。我這裡一個東西,我在這裡看、這角度,我在這裡看這角度才看得到,各人看的角度不相同,你為什麼說一定要這樣?法縛、法縛。所以,「法不住法」。
有的人說:「喔!你就要怎麼修行、那一門的,你才會成道。」騙肖的,哪一門才會成道?你若說那一門才會成道,譬如,「啊!我是某某道的,你們就要來信我這道的,才會解脫。」騙憨的,你這「法縛」嘛!「法縛」嘛!法有住法嘛!我們人在世間八萬四千種的法門,八萬四千種能夠回去自己的厝,有的往正確、「我正業,我正正確確去做我的事業。」你會成就。若說「我認真做事業,就袂成道。」
你騙肖的,這是宗教騙子,以前沒有宗教之前,人也活到現在來,是不是這樣?所以,有的人無開悟,弄到社會上人心惶惶、驚驚惶惶,不對了、不對了。所以,「法不住法」。
你說:「我淨土的。」有一陣子,台灣一些宗教家吃飽太閒,就說:「喔!我淨土的才會成就。」「喔!我禪宗才會成就。」「我彌勒才會成就。」騙肖的。若這樣,較早都無宗教,人不就死光光了,現在就無人了?大家都在地獄了,無人可出世了?是不是這樣?
所以啊!人啊!愚痴,都是私心跑出來,法縛,我拿我的東西把你縛住,你以後要跟我。或是我是什麼教的,我把你縛住,你要跟我,我要生活才有,我要供養才好,我要什麼才有。用法去縛人,天下最大的罪過。
若是一個人,他起妄念心很重,法師、大師他就跟他說:「你要修持什麼經。」這正確喲!這個人平常很會生氣、很會顛顛倒倒,所以法師跟他講:「你要修持某某經,你才會解脫煩惱。」這正確喲!你一種讓他修,他照樣這樣做,他的煩惱會減少、妄念會少下去,這就非常的正確。
若是說:「啊喲!你修那些不對,來修我的。」一下子又「不對、不對。」然後在那裡攻擊,名稱修道人,結果修道人在那裡相互攻擊,這種的…。天下有夠亂,你知道否?若是我們有大師:「啊!過去你的境界修到這裡,你不可再倒退回去修什麼法,你已經修過了,你這個法免修,你要修某某法、再上去,你第二步的法是什麼,要再上去,這才是你的。」大師,這真真正正的大師,因為他跟你說你過去的法修到什麼程度了。
所以,你現在這個境界,你要再換一個境界,你的境界要再上去了,你不要修以前那些,那些你已經修過了,你不要再去體驗這些了,你免再去讀這些書了。譬如,你就已經讀到高中了,你怎麼再去讀國小?你叫一些從國小再去讀、讀國小的書,怎麼對呢?不對了。你要從大學再上去,否則,你再補習一年,明年大學考了就上了,不必從國小開始讀。
現在一些自稱修行、修道人,都是這樣,都是明明他現在讀到高中了,你叫他要從國小讀,你根本要指導人,你讀幼稚園而已嘛!是不是這樣?所以,你讀幼稚園,你要叫人從幼稚園讀?人家已經讀到大學去了啦!已經修到博士了,你還叫他從國小讀?精神跛去!
所以一些修道人…,各位,你們要拜師、你們若要拜師,你們要拜那一種的:第一、教育水準有高。第二、他的師父管教有嚴。第三、這個人他的行、住、坐、臥感覺非常優雅、文雅,講出來的話,一定有個道理。這種才是你的老師,才是你的師父,否則都不是你的師父,你多拜多死的,都比你還糟了,你還拜他做什麼?
所以,各位,你們拜師的時候,你們要注意。所以,「法不住法」,你們結果會被法住了。若是各位,你們「啊!我要拜師不要緊,雖然這位讀書沒有很高,但是他的行為、他的行、住、坐、臥有讓我學習的機會、讓我學習的,那麼,我就上來拜這師,因為還是國小畢業的、還有讓我學習的。」
但是他的行、住、坐、臥是非常的端正,我們才去學,若無端正,你學到後來,你拜師,到後來他的「出頭仔」(河洛話,狀況、壞習慣)出來的時候,你就起煩惱,煩惱一世人,無效!所以,各位,叫我們「法無住法」。
「作是懺悔」,我們要懺悔,做以上所講的這些懺悔。
「名大懺悔」,叫做大懺悔。什麼叫做大懺悔呢?就是「觀心無心,則罪福無主,罪福性空,則一切法空,心無所心,法不住法,作是懺悔,名大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
「以是因緣。心心寂滅。」以是因跟緣,什麼叫做「因」呢?什麼叫做「緣」?什麼叫做「因」?什麼叫做「緣」呢?
「因」,我們所有的念頭的開始,叫做「因」,念頭的開始叫做「因」。什麼叫做「緣」?就是經過。念頭的開始,或是發露的慈悲心開始,發我們的願力開始,或是我們想要做什麼開始,或是我們已經工作做下去了,或是我們的壞事情做下去了,或是好事做下去了。
「因緣」,「緣」就是經過,「緣」者,是經過,從頭到尾就是緣。我們今天透早(河洛話,大清早)從厝裡上來到寺裡,來做這「藥師寶懺」、這個法會,大家在這裡努力,這早上就是「因」,現在就是「緣」,現在就經過了,現在在這裡誦經,跟各位十方法界結這個善緣,都是「緣」。
「心心寂滅」,以上所講的這些,我們的心,本來我們放給它清淨,過就過了,去就去了,他有他的因因果果,他有他的因緣,我們讓他過去,我們有辦法滅掉了,滅掉這些煩惱,很簡單,滅掉煩惱。
我們只有滅掉煩惱,才是真真正正我們所要追求的,我們的人生就是滅除煩惱,一旦我們的心內滅除煩惱後,我們自然,我們的生命永恆、生命就永恆。
「念念無住」,我們每一個念頭不要把它丟進去,各位要記得,千萬要能記得,看到任何事情,都一種讚嘆及祝福,我們不可把它丟進去、丟進頭殼內,你若丟進頭殼內,換我們會「起肖」(河洛話,發瘋)。
以前我還未學道的時候,看到每一件事情,就煩惱好幾天,煩惱不完,等到走到這條路以後、行菩薩道以後,這菩薩才指示說:「所有的你要去給他祝福,所有的萬生萬物你要給他讚嘆,祝福與讚嘆,讚嘆他的成就、讚嘆他的成就。」什麼成就呢?假使這個人非常的痛苦時,你讚嘆、跟他祝福就對了。
第一,讚嘆他有這個勇氣再來世間走這一趟,面對這麼多苦惱、這麼多苦楚,面對社會、世間這麼多五濁惡世的人,有這的大的勇氣來世間。我們讚嘆他,總是遇上了,他也還站起來,我們讚嘆他,遇到艱苦還站起來,讚嘆他。而祝福,我們祝福他經過這次打擊後,他能夠提升心靈的境界、光輝能夠再提升,我們祝福他。
我被觀世音菩薩開示這兩句以後,我才對所有的事情,自己能夠看破,才知道叫做看破。過去我自己對這看破,都叫做「啊喲!消極啦!看破,不要啦!算了啦!看破。」這不對了,那種的看破是消極,「啊!錢了、(河洛話,音ㄌ一ㄠˇ,虧錢之意)了就了了,算了啦!討不回來就算了啦!」那就叫做看破?那不是看破哪!你們要弄清楚,那種是消極、逃避,那不是看破。
而真正看破是什麼?「啊!這有因緣果報。」「啊!養到這個孩子糊裡糊塗、不聽話。」你「啊呀!」責備這個孩子,又讚嘆他:「你喲!你下來,為什麼會下來我這個家庭跟我做父子、做母子?你為什麼下來又這麼糊塗?自己不去覺悟到,不去覺悟什麼事情是讓我們的心是快樂、什麼是安祥,結果,『武一些出頭』(河洛話,做出一些事情、惹事生非之意),心都袂安,那麼,你還有辦法繼續武出頭下去?
唉呀!讚嘆、讚嘆呀!你真正不怕地獄哪!」讚嘆,讚嘆「你真的不怕入地獄哪!」讚嘆。等到這孩子變乖回來,「媽媽、爸爸,我不對了。」讚嘆他:「你有勇氣,你有勇氣,你總是有找到自己的心了,總是找到自己的心,所以,你這是勇氣。」讚嘆。
那麼,祝福,無論他是再怎麼壞,祝福他早一點有一天會覺醒,祝福他有一天會回心轉意,祝福他有一天會有智慧,然後祝福他有一天會離苦得樂、離苦得樂。這是祝福。
所以,我們在世間來,都是一種祝福。那麼,一個人要往生去了。過去,我若有往生的人,我很「嘸甘」(河洛話,捨不得),到後來,不知道是無情或是有情,我若看到往生的人,我心一個默念,「恭禧,世間的業已經了了。」讚嘆他,「你這幾十年來,面對現實、面對現實,這麼多人世間的鹹、酸、苦、淡,你總是走過去了、總是走過,而你沒有墜下去、沒墜下去,有墜下去的也墜下去了,沒墜下去的也沒墜下去。」
讚嘆他總是走到幾十年來了、你走透了。讚嘆他「你整個人生」、讚嘆他。然後,「祝福你,趕快,速速回去自己的淨土,回去自己的天國,回去自己的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我們家,祝福你,阿彌陀佛!」我都用這樣而已。
你若「啊喲!你為什麼要死喲!你就不要死不是很好嗎?你…。」我告訴你,這不是智慧,不要死也要死,那有可能不要死。以後換我們先「翹掉」(死亡)的時候,「啊喲!我怎麼要死喲!你不要哭,哭我要死喲!」所以,要有智慧、要有智慧。
所以,這給我們開示,「心心寂滅」、「念念無住」,每一個念頭,我們不要去縛住了。
好像前天,我一個弟子,空軍少將,飛行教官、飛行軍官、少將,他帶他的女兒來,他女兒在航空公司、航空飛行的服務員、空姐啦!那麼,她最近的運較不好些,所以這些同事就說:「啊喲!妳旁邊跟著幾個人,妳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都會被妳連累遭殃。」
「我們會受災殃,妳若怎樣,我們厝裡的人也會被拖累。」煩惱了好幾天都不能睡,不能睡就自己消極,想要去死了、想要自己跳樓了,想得要自殺了、想要怎樣了。所以,這就是怎樣?心被縛去了,住,住了,安住、被人住著了、縛住了,法縛。
我跟她看,「也沒有鬼跟妳啊!」帶來,「也沒有鬼跟妳,誰有鬼跟,假使真的讓我看到有鬼跟妳,那也很大仙的,那不是鬼,讓我看到的,說是鬼跟妳,那都是菩薩要給妳護持了,妳怎麼說是鬼在跟妳?妳就是念念所住、念念有住著了啊!每一個念頭妳自己縛住了。」
所以,我們萬般事情,我們的生命不可交在別人手頭上,我們的生命不可交在別人的嘴,我們的生命不可交在別人隨隨便便講一句話、兩句話,你就沒辦法活、沒辦法過日子,你就要跟他拼生死,你就開始要拿刀跟人家鏹,或是跟人家告,這是最笨的人。因為我們來世間要生存,都有很多魔障、魔障,有的人對我們胡作非為、很兇惡,我們忍起來,不要緊,惡馬惡人騎,惡虎還有比牠更惡的來咬牠,還有人教訓他,不要緊。
所以,惡人有惡人教,萬般事情我們稍微忍一下,我們忍一次,他惡人被惡人教,他更加上一百零八倍的報應。你要知道,我們若作惡人,欺負一個善人,惡人欺負一個善人,你所得到的…,這天理就是這樣,你會多一百零八倍的惡報在你的身軀上,要注意!這天理呢!
所以,各位不知道,龍天護法、眾聖神,叫我把這大家不知道的因果利害關係講給各位知道,要記得,我們欺負人家一次、欺負一個善人的時候,你要得到一百零八倍的代價付出,才消得完。而你欺負一個善人,他本來就是過去生的一個業,你欺負一個好人的時候,這欺負一次好人時,你要給他揹一百零八倍所有過去生生世世的一百零八倍的劫的罪,你要給他揹,會合(河洛話,划算)否?袂合、袂合啦!
有的機關欺負這善良老百姓,欺負善良老百姓的時候,我告訴你,你要去為他負一百零八倍,你看有多少被你欺負?啊喲!不知因果的利害啊!但是,我們人要做善事、做善,做善是我們的本份,做善事是我們的責任,做善事是我們應該做的,那麼,人家欺負我們、惡人把你欺負,我們忍一下,還有天,還有天龍護法會來為你討回這個公道、討回這個公道,這就是天理。
我們在世間,我們不可去做惡事、要欺負人,所以,惡人欺負善人,惡人還要被惡人欺負的時候,一百零八倍。所以,各位,若是有偏去的人,速速回頭、速速回頭是岸。人的身難得、身軀難得,妙法難聞啊!妙法很難去得到,各位要注意。
「如太虛空。虛空亦不可得。」我們若世間一切的事,我們每一個念頭,我們若無去執著住,我們的念頭若無執著,我們的心若無執著,心若安祥者,好像太虛那麼寬,好像太虛空中那麼寬,好像很寬的,我們人的心本來就比虛空還大嘛!我們人的心比虛空還大,你若把它縮到小、小、小,比一粒沙還小,這是可憐。所以,「虛空亦不可得」,虛空也無法得到,虛空亦不可得啊!
「究竟不可得。亦不可得。自然超諸三昧。」這裡非常的奧妙,若要講這裡,講三暝三日還講袂完,再講三年也講袂完。「究竟不可得」,什麼叫做「究竟不可得」呢?你再怎麼計較,也無法得到就對了。我們一個人的心,較寬些、心量寬些,我們心量寬的時候,什麼都得不到,你根本就袂煩惱就對了。我們人、心量最寬的人,你無法得到他這位心量最寬的人的心,一些都在體驗、我們實在去做的中間。所以,「不可得,究竟不可得」啊!
「亦不可得」,我們一個人心境若寬的時候,所有一切的安祥、所有一切的光明、一切的幸福,無法用什麼來換的,無法用任何東西來換的,再怎麼樣你都無法得到、無法拿到什麼,都無,只有心寬的人得去而已。
「不可得,亦不可得,自然超諸三昧。」我們認為說,所有的世間的事情,你就不可能得去。各位,你們什麼時候有得到什麼東西?我有得到什麼東西?我們庄裡的人非常「古意」(河洛話,老實),我們國姓這裡的百姓是非常的「古意」,又非常純樸,人家都說:「啊喲!老師啊!你來這裡得到很多喲!你賺很多的錢哪!」
我說:「歐吉桑、歐巴桑,失禮了,我已經拿好幾億來這裡了吔!我拿來這裡開發、花什麼、零零碎碎的這些,我要得到什麼?我利息都不夠啊!『利子』(河洛話,利息)都不夠,我還要銀行借錢來蓋這廟、蓋這道場、印書,像現在講這個經,這些要給人家播、給第四台播放,這也都是錢呀!我也是借錢來花的,我要得什麼呢?我所得的是什麼?我得一個心安,得一個我原來所許的一個願力,我的願,能夠實踐我的願,完成我的願。我所得一個心安而已。」這才有辦法得的啦!其他都不可得,所以,能夠所得,得個心安。
那麼,得到心安,這也是自然的,你做多少,你自然會形成起來,所以,我們功德做多少,你自然、你就得到多少福報。我們好事做多少,我們自然得到心安;你若「啊!我就為非亂來,橫材夯入灶。」我告訴你,你所得到的都是煩惱,一世人煩惱、生生世世的煩惱,那才「有所可得」啊!
「自然超諸三昧」,那麼,我們若心能放開去,我們認為說,世間的事情我都帶不走。好像早上,我去○藏寺,跟三○實業公司田立○先生,我去那裡喫一杯茶,一些事情請他「鬥三工」(河洛話,幫忙)在做,才在講他們一位上師,朋友的太太她就往生去了,她是住在七樓,往生死去的時候,就請殯儀館的人來,糟了,棺材無法扛進去,就用擔架伸進去,拖著、綁著、用繩子捆一捆,頭若晃,頭就用繩子再綁著,用抬的。人生的價值?多會計較?
人在公寓上面死掉的時候,要用擔架這樣伸進去,翻著、反過去、扒著(註,指翻動屍體的動作)、倒扒,再包一包,繩子捆兩、三圈,用抬的,還不是用扛的喲!抬著就下樓梯了,頭晃呀晃的,再綁住、拿繩子再綁著,遮著,有什麼價值?哈!有得到什麼?
所以,人,好事多做些,等到一旦翹掉的時候,你要做什麼都不可能,都無機會,真的!不可遊手好閒,一些朋友弟兄,你遊手好閒,認為「我」最好命,我說你最歹命。人來世間要會做,才是福,袂做,你心永遠不安。不安,死了以後,後世人出世再做畜生,袂合,要再來還人家。
因為我們每一天所吃的,吃世間、社會上的人有夠多,因為你吃人家給我們的,錢給我們的,吃下去,養這個殼、養這個身體這個殼而已,不要讓它死掉、不要讓它爛掉、不要讓它臭掉而已,你所得到的得什麼?得到一個心不安,得一個欠人的罪、欠天地的罪,死了以後,後世人要作畜生、一些輪迴,會合否?(河洛話,划算嗎?)袂合啊!袂合。
所以,佛給我們講,要「正業」、正確的事業。從正確的事業來做,我們才不會欠人,我們才會心安理得,我們要死,才會死得心安。
我們一旦心安,「超諸三昧」,戒、定、慧,戒、定、慧,我們若超出這三昧的時候,我們自然也免戒、也免定、也免慧,自然都有了。「心無所住,念念無住。」我們每一個念頭都無縛住,每一個念頭就很開朗,每一個念頭一個慈悲的心,那麼,「心心寂滅」,所有一切的事情,你都非常清淨,好像一湖水那樣,那麼「寂滅」,自然這些煩惱就會滅掉了嘛!那麼,自然會「超諸三昧」,「光明照耀。萬法顯現。」我們若這樣的時候,光明就會照出來。
我們這一節講到「自然超諸三昧」,我們到這裡一個段落,下一節我們再繼續再來講。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