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78)
慈悲藥師寶懺 第七十八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來恭念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這一節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上一節講解到「禪定」,上一節所講的「禪定」都講在世間法平常時生活的禪定,就是說,每一天我們所遇到的,我們都有在禪定,但是呢?我們自己沒有知覺到,我們自己沒有知覺到自己有在禪定。
譬如說,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工作、做什麼工作,我今天要上班,就開始「透早」起床,臉洗一洗,開始要上班,上班到結束了,就叫做「禪定」。我們有形、身體上、外殼的禪定。譬如說,我現在、早上,我要到台北某一個地方,那麼,我起床以後,車子坐著到目的地、做什麼工作,那也就是禪定,生活上的禪定。或者說,「我這一餐要吃什麼飯。」你就從頭到尾照自己的願望,去某處吃某種飯,那都是禪定。
所以,我們在世間上的禪定也是都有,可惜,我們沒有去知覺到,我們自己沒有去注意到,我們若是有注意到者,我們每天就是在修行、都在修禪定。譬如說,我明天要到台北、要去上課,而上課,我的課程都無法改變。那麼,明早起來,照常往台北去,明天下午課上到結束就回來了,那也是禪定。所以,我們每一天都有在禪定,時間都有在過。
那麼,在宇宙間、在我們世間,宇宙間的世間,在時時在禪定、不變的是什麼東西?太陽在禪定,因為它發出的光茫、它發出的太陽的光,它從來就沒有減少,它的愛心從來就沒減,那就是禪定。再來,時間在禪定,時間的禪定,一天二十四小時,從來就沒有減少一分一秒,那就禪定。所以,在宇宙間有在禪定的,這禪定,太陽在禪定,月亮有在禪定,星球有在禪定,因為它們都在過著互相相調和,從來它們就無怨嘆,無怨無悔,所以,這也都是在禪定。
我們人在世間短短幾十年中間,我們所要學的法、的道是什麼?太陽、月娘(河洛話,月亮)讓我們學的,那都是叫做禪定。再來,我們這一些做田的農夫,他們也是在禪定,怎麼禪定呢?他希望說生產的水果、希望所生產的稻子,讓大家能夠吃的飽,那麼,自開始播下,開始除草、拔草、施肥、收成,這個成果很好的,要來給人家吃,這都是在禪定。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我們若是說,我今天刻意要到那裡坐禪,才叫坐禪定。那是錯誤了,那不是真真正正的禪定。所以,我們的禪定,在日常生活中間,日常生活中間都有在禪定,只是我們沒注意,我們自己一直在用追求、追求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才叫做禪定。譬如,我們這裡要舉辦一百三十四天的法會,一百三十四天的法會,這時間講起來是有夠久的、講起來有夠久,那麼,這個「禪定」,我們的法師跟工作者、義工,晚上顧暝(河洛話,守夜),大家要一定從頭到尾將它完成、要完成這個任務,這也都叫做禪定。
所以,各位啊!我們世間法的禪定很重要,世間法的禪定,是要訓練我們,訓練我們有一天出世間法、脫離世間法,要往生淨土,這也都是「禪定」。
所以,我們在世間短短幾十年,我們若瞭解到這些法以後,我們的心一定開朗。我們若瞭解到這些法以後,我相信,我們過著真正快樂、無罣礙、無顛倒夢想。
譬如,剛才我們嘉義、竹崎兩位老菩薩,跑來、要來請示王禪老祖跟請示佛菩薩,說他們的身軀邊有過去、小孩時、過去的好朋友、同學,往生以後,不管時(河洛話,隨時)好像在作夢,都在夢中…。這就是我們人的緣分,我們人跟這位朋友│這往生的朋友的緣分,感到這個緣份很深,關心他、在關心他,那麼,自然會在腦海內,那也是禪定的一部份、那禪定。
那麼,他的朋友、同學,今天追到寺裡來,祂只是一項,要求渡、要求渡,求諸佛菩薩能夠牽引往西方淨土去,不要再在這六道輪迴、六道輪迴。那麼,祂一心一意所追求的要往生淨土,這也是禪定,這是在靈魂世界修行的禪定。那麼,我們若是有一天遇到這個因緣,像朋友弟兄他往生去,就一直跟在身軀邊,這都是要求渡。
昨天,有兩夫妻從台北下來。在三年前她的很好的朋友車禍往生去了。那麼,這位「歐桑」(日本語,太太),四十一歲了,來時,她說:「老師啊!我這位同學往生去了,可以說幾乎都感覺到在我身軀邊,都沒離開,不知道要怎麼辦?去改、祭、超渡,已經花掉很多錢了,都沒辦法,不知道要怎麼辦?」我說:「這很簡單的嘛!既然就跟在身軀邊來了,就是要拔渡,希望同學、朋友弟兄、親朋好友能夠給祂們機會,設一個位子給祂們坐,暫時能夠在這裡聽經聞法,或許聽聞法以後,祂們就這樣覺悟到,向妳叩三個頭,祂們往西方回去了,或許往天上祂們自己的淨土、或是天國,祂們回去了,給妳感謝。」這中間,祂為什麼這樣?祂要求個心的安祥,不會在世間顛倒夢想、在這裡輪迴、生生死死,生、老、病、死這四種的苦,在那裡輪迴不止,所以,祂也是一心一意,能夠說找有機會,要往淨土回去,這也是祂的禪定、祂的禪定。
所以,各位啊!我們在禪定,在心安、無罣礙的情形之下,才有辦法真真正正達到禪定。但是,我們的禪定,每一天在身軀邊的,也都是在讓我們禪定,只是我們沒注意而已。禪定在那裡?在我們的心、無煩惱的心、無顛倒夢想的心、無罣礙的心,才有辦法有禪定。
若是有一個人,他說:「啊!老師,我在禪定,我在坐禪坐得很好勢(河洛話,坐得很順、姿勢很好),在禪定。」我告訴你,這不是禪定,這是一種休息、一種暝想而已,暝想而已。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今天舉辦這個「藥師寶懺」,大家有心來聽我講解這佛經的妙法,那麼,大家有頭有尾,聽到圓滿的時候,也是叫做「禪定」。
所以,在「禪定」的範圍內,非常的寬,八萬四千種的禪定,不是一樣而已。所以各位啊!我們要瞭解、要瞭解,若瞭解以後,我相信,我們人生會很好過的,我們會過的非常的快樂,這是世間法的禪定。
我們這一節要繼續再來講禪定,出世法的禪定,出世間法的禪定最重要,出世間法的禪定是永久的,永永遠遠的未來;我們在世間法的禪定是在眼下、當這個時候、當下的禪定。但是,當下的禪定,我們可以養成一個意志力、一個自我的約束,這樣這個意志力,中庸、剛毅的這個精神,我們才有可能修這個出世法的禪定。
那麼,出世法的禪定,要怎樣才能修出世法的禪定呢?要有正法、要正法,什麼正法?世間的很多法是邪法,都違背了我們的心了,若是說,今天有個人說:「我有辦法替你做什麼,有辦法讓你能夠禪定。」或是「我有辦法讓你到西方去,我有辦法牽你到西方去。」這是妄語、妄語,是妄語。但是,我們若是正法的大師,他提供法給我們,像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講「禪」,說:「你如果在講禪者,你就非禪,就非禪。」你若「喔!我現在在禪定」者,非禪定、不是禪定,那打妄語。你說「啊!我的心很清淨的。」我跟你講,不可能清淨,我們若清淨的心,本來就沒有辦法用話來表達、沒辦法用話來表達。所以,我們在禪定,根本就無語言,禪者,無語言跟無字。
所以,有的人將「禪」解釋錯誤│禪就是免讀書。錯誤掉了。禪│免講話。錯誤掉了。禪,不是免讀書,禪就是說,我們所悟到以後,你沒辦法用嘴來講,你只有各人心內去體驗。像前幾天,我的腳去刺到釘子,這些弟子大家很熱心,喔!一下子要做什麼、一下子又要做什麼,希望師父不會破傷風,我想破傷風就算了,工作不必做了就算了,想說這沒什麼。這,禪定的基礎、禪定的基礎。你說:「啊!我不會痛。」騙人的,這不是真正的禪。真正的禪是,痛了,照樣哼,這就是禪,痛在照樣哼,我「啊!會痛。」沒打妄語。所以,你「啊!我不會痛。」明明割了一個洞,「啊!不會痛,不會啦!那不會痛啦!那有什麼?那是……而已。」那裡有在禪定?
所以,我們禪的境界,若是說我在講禪者、我在靜坐者,或是「我在坐禪者」,這都是一種妄語。但是,有一個要領、一個程序,漸進、漸進的程序、漸進的程序啊!這就是正法。我們的正法、禪的正法,上一節跟剛才所講過的,都是為正法。
我們真真正正的什麼正法呢?「欲無所執,執無所執」,我們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因緣和合,合、生者就起,滅者、緣盡者滅,我們若最簡單講一句話,叫做「歡喜受」、「歡喜受」,你若有這「歡喜受」,那就禪的基礎了,「歡喜受」就是禪的基礎。正法,就是佛經、佛給我們講的、開示。正法是什麼?八正道、八正道,我一再強調八正道的重要,我寫給各位參考:
第一、 正見。
第二、 正思維。
第三、 正語,正確的講話。
第四、 正業,正確的工作。
第五、 正命,瞭解自己有那個福否。知足常樂。
第六、 正念,要慈悲,我們人要慈悲。
第七、 正精進,孝道。
第八、 正定,這正定就是禪定。
那麼,這八正道就是這八種,這是正法,我們要禪定,要依照這八正道│八條正確的路,用於日常生活之中,然後,我們才能夠心會安,心會安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真真正正去入定,八正道。這第一,要正法。
第二,禪定的要領、法則,第一就是正法。正法是什麼?就是八正道。修持一法,修持一法就是八正道,我們依照這個法、八正道的任何一個法,都能夠踏進去。
譬如,我這「正業」、正確的工作,我們正正確確的工作,作人就是要做、就要做工作,我們要做工作,這些業才會消。所以,我們正確的工作,我們做每一件事情,要正確的看法,對萬般事情都要有正確的看法,這為正見,我們要做工作,要看每一件工作是不是有辦法、會合否?或者,時機到了沒有?
再來,正思維。我們看到以後、正確看到以後,要正確去想,我們不可矇矇瞳瞳,還沒有想到就一直「武」、「武一輪趟」(河洛話,盲目的一直衝著去做,做了一大圈),這也是要「正思維」。
然後就「正語」,將我們所想的、所體驗出來的,我們要提出來跟大家檢討、跟有緣的人檢討,我們的正語。
然後,「正業」,我們才正確的去做。正業以後,要「正命」,瞭解「我」有這個福否?有這能力否?「我有這個能力可做否?」「我有這個命否?」或者「時機到否?」尤其「我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命否?」再來│
「正念」,我們的念頭,「我現在要做這個事業的念頭、宗旨是什麼?是不是要有那慈悲心否?我這樣做是不是大家能夠共同有辦法接受否?」正念。
然後,「正精進」,我們一旦決定感到以上六個條件都不壞的時候,我們正確的精進,我們要努力去做。「精進」就是「修持一法」,「正精進」就是「修持一法」、修持一個法,八正道的法。或是你修持其他諸佛菩薩、聖賢所留下來的一個法,「修持一法」。我們不可一下子要修這個、一會兒修這個法、我要修密的、修禪的,一下子又要修顯教的,又要修什麼龍華的,又要修沙間的,要修耶穌的,也要修道教的,也要修什麼…,你修到後來,開一間雜貨店,開到後來,你沒有一項可以吃的、沒有一個結論。我們若修經懺的,「我一心一意來修經懺,修這經懺。」從經懺,你每天修經懺,你就讀這些經,你一種經驗,你讀一遍、兩遍、三遍…,讀到一百遍以後,我相信,各位,你們的心態絕對不一樣,各位,你們的心境絕對不一樣,那麼,我們「藥師寶懺」差不多已經一百多天來了,我相信大家誦這「藥師寶懺」,你們心內所體驗的、所體會的境界、這個法滋味啊!我相信你們沒辦法講,只有一個歡喜的體驗,這是只有你們享受而已,你們享受,別人無法分担你們的歡喜,但是,旁邊的人、同修道友、蓮友、朋友弟兄,能夠給你讚嘆,你很有福報,你們很有福報,連續在佛前誦一百三十四天,都藥師寶懺,每一天在誦。你們大家在這裡做法會的,你們都有體會到。
或者說「我每天、每一天在添油、點灯。」你們就是太陽、你們的心就是太陽,像太陽,所有需要的眾生這些油灯,他們有需要這個光,那麼,你們在加這個油、換油蕊、點灯點給它光(亮),「唵!啞哞! 啞 !」那麼,一直用這在給它加持,大日如來,「唵!啞哞! 啞 !」就是大日如來的妙法,那麼,你們就是太陽,你們在這一剎那,你們就是大日如來,修持一法。
各位啊!我們修持出世法,出世跟入世完全不一樣,入世法呢?我錢一直賺、賺、賺,賺得越多越好,我叫做禪定,我不變的原則,要賺錢而已。若是說,我修行,我一心一意,我的心像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的心、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遍照虛空一切光明、遍照虛空一切光明,無論那一種的眾生,無論那一種的人,無論動物、萬物、樹、花、草、木等等,都是需要光。我修這大日如來的心,「唵!啞哞! 啞 !」大日如來的心,所以,遍照一切的光明,那麼,你們這修持一法,這就是禪定,這是禪定。
那麼,在這法會中間,沒有讓大家「喔!我坐在那裡,憨憨的坐。」我這一回辦這法會,不是大家靜靜的在那裡坐,他身體動,心不動,身動、心不動。心是為什麼不動呢?「唉喲!我會想東西。」這是你「想」的。我們要分三節的,第一節,我們的身體、身。心,不動的。身、心、意,頭殼我在想的、想念,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動,我們想「啊喲!好恨你喲!」或是「好愛你喲!」「我好喜歡你喲!我一定會把它做好,我一定會…。」那是你所「想」的、你所想的而已。
那麼,各位,現在我們修這個妙法,這中間所做的,誦經、換敬果、換水果、加油、添油燈、點電燈、晚上在守夜,都是心在守的、心在做,不是我們的妄想、頭殼所想的,所以,這就是大日如來啊!大日如來啊!
各位十方善知識,若是我們有用這個法在做的時候,以這心境、心態在做的時候,那是什麼?也是「唵!啞哞! 啞 !唵!啞哞! 啞 !」「唵!啞哞!」是什麼?「唵!」還未有世間、還未有世界,還未有眾生、還未有佛以前,我是何人?「唵!啞哞!」「 啞 !」「 啞 」是什麼意思呢?「 啞 」就是具足、具足,我們本來就具足大宇宙虛空所有的一切的法,大宇宙虛空所有一切的法,「 啞 !」那麼,你加油,你為這一「口灶」(河洛話,這一戶人家)的油燈你加進去,「唵!啞哞! 啞 !」說:「喔!」替祂們講呢!替大家講,「喔!原來我的心這盞灯、這個生命,原來我的生命在還未有地球、還未有太陽、還未有星球、還未有月亮、還未有什麼七星、還未有所有的宇宙的星球、還未有世界、還沒佛、還沒眾生以前,我的生命就有了啦!」「 啞 」│原來這些我本來就具足了嘛!原來我就具足了。這就是大日如來啊!大日如來。
所以,我們若瞭解這樣的時候,你要到那裡去追求呢?所以,我希望各位修持一法,照你們每一樣法去修持、照這樣去修持。「 啞 」│遍法界一切的知、知道,遍法界一切的知。一切的知、知道。等於一切的智慧、大智慧啊!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修持一法」的重要性,假使你今天,「我來修持老師的法。」修幾天,「啊!這沒有那麼快讓我看到神啦!沒辦法看到明牌啦!看…,沒效啦!我去換別人。」你就再去找法師,四處找,找、找、找,跑遍天下,若是有遇到師父說,他有辦法替你改、替你祭,這位法師是夢想、妄語,這不是「正法」、不是正正確確的法師,也不是有修行的法師,也不是有覺悟、開悟的法師,所以,各位要知道。
那麼,我們若是有什麼煩惱,法師給我們開示「那一條路,你去做,自己去做。」相信各位,你們自己本來、你們的大智慧,一切具足的生命的光輝,生命的光,好像太陽那麼大的光,你們遍照一切,清清楚楚,就是知道、遍知一切,遍、整遍,所有知道一切。所以,我們要修持一法,不可「叩叩樅」。(河洛話,盲目的奔波。)
很多拜神的專家、拜神的師傅,一些求道的師傅,很多、很多,求道的師傅。所以,各位啊!我們要學道、學法,我們不可以叩叩樅,不要叩叩樅,我們自己瞭解,我們自己瞭解「我那一項會合(河洛話,那一項適合我),我一心一意去修持。」譬如,我要修持淨土宗,我就從淨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或是要修密宗,「唵嘛呢叭 哞」,你就一心念「唵嘛呢叭 哞」。這就是說,我們「修持一法」。
再來,「往生淨土。」禪定,「往生淨土」,什麼叫「往生淨土」呢?我們要往的淨土,是清淨無污染的心靈世界,「淨土」就是清淨無污染的原來的世界。那麼,或者是要往西方淨土。「往生淨土」,不是只有西方而已,也有東方。我們現在開這個道場,今天藥師道場,是往東方淨琉璃的世界、淨琉璃的世界,那麼,要往淨琉璃的世界去,要怎麼修呢?我們也是要修持、依照藥師如來開示的妙法,就是十二大願、就是十二大願去修持,用在生活之中,用在生活之中啊!那就是淨土。
南方淨土、北方淨土、上方淨土,下方也是有淨土,所以,我們下個決定:「我要往生淨土。」我就往生淨土一直去。我們一位信徒,他要回去了,他很認真在念佛,他在念佛的時候,但是,他人病得很難過了,受不了了、自己這個體挺不住了,沒辦法顧,要放掉去了(河洛話,要捨棄掉)。那麼,有一天聽我講經,我說:「你若是聽到打鑼鼓聲,你絕對不可跟他們去,氣不可以斷、不可以跟他們去,你不可以聽到叮叮噹噹、吹鼓吹、八音、咪咪嚒嚒,你就氣斷了、就跟他去了。我告訴你,要再來輪迴。」那不是真正淨土,那到的最高是二層天、三層天而已,三十多層的天。「你不要跟他去,你就要看到蓮花,一朵蓮花、蓮枱現前來的時候,你才可以跟他去。」
開始,我在講這些話的時候,他不大相信,不大相信說有一朵蓮花,我說:「你不要起懷疑,我現在講,因為你還沒有死的經驗,你還沒有坐蓮枱的經驗,所以,你無法相信老師所講的話,但是,你信著試看看,若是信了以後說老師的話不對了,下地獄沒有關係,我才到地獄、我跟你一起去。」那麼,他就照我講的這樣,一直念他的佛。肝癌、肝昏迷時,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沒停,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佛,念到又一個禮拜以後,不知道第幾天,對著兒子、女兒、媳婦:「某某人啊!蓮花到了,我看到蓮花了,我要去了,蓮台來了。」三尊佛祖、西方三聖都坐蓮台,前面一個蓮台要來給他接引了,「我要來去了,再見啦!阿彌陀佛喲!」頭勾下去、走了。我就無法去跟他問:「你有相信我跟你講的話沒有?」就無法去跟他問,拼著跑了,要去嘛!西方現在我又沒辦法去,但是,看著他往西方去,蓮台、禪定。
所以,我們一個人要死的時候,禪定很重要,不可驚驚惶惶,你驚驚惶惶沒有用,反正都要死,那麼,那時,不如我念佛,我念東方藥師佛,或是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或念消災延壽藥師佛,你一心一意,你念這佛的名號、念佛的名號,你不要變你的意志。即使我一直念佛,念的時候,假使說「我下地獄。」也甘願,這就是禪定。那出世、往生淨土。
你若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不管,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皈依大慈大悲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教導、教誨去做吧!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嘴在唸,在叫誰?提醒你的覺性、提醒你的心,要往西方極樂世界一直去。
所以,當我們一個人,你一心要回去的時候,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東方藥師佛」、「東方藥師佛」,我們要一心不亂,「我要往生往那裡去。」你依照所開示的法去做,那即是真正我們的禪定。
再來,我們禪定,往生淨土,我們一心念佛,西方淨土是念「阿彌陀佛」,我們有的人,想說:「啊!我死了以後,什麼都沒看見了。」不是沒看見,死了以後煩惱才是多,因為死了以後,沒有人可牽引,各位要知道,我們、本來我們的心、我們的佛性叫做「阿彌陀」,要記得,我們要記得「我就是阿彌陀」,自己的心、本性、本來的生命就是「阿彌陀」。
那麼,為何今天要講「藥師寶懺」這個道場這個妙法呢?你念東方藥師佛,你先到東方世界、淨琉璃的世界,你才說:「啊!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是可以,你有辦法到東方淨土去的時候,你就有辦法到西方去,這是我們佛的慈悲、佛的慈悲。我們有的時候一心一意要往西方極樂世界去,會較難修持,但是,我們一心一意、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要去也是有辦法。
這就是說,念佛,一心一意我們要往生淨土的禪定。
第五的禪定,一心不亂。不容易啊!一心不亂,不容易啊!是為什麼一心不亂呢?你靜靜坐著,妄想一直來。我也一樣,我坐著,妄想也一直來,「啊喲!這草還未拔。」「啊喲!後面又開那條路,到現在還沒開。」「啊喲!那垃圾還沒有倒。」「啊!這裡樹還沒種。」「那如來園還沒整理好。」每一樣一心不亂,不可能的時候,那不是心亂啊!思想亂啦!各位要知道,「一心」跟「思想」完全兩回事。「一心」,這第八意識。「思想」,這是我們的識田。思想就是我們每一天…。「一心」,就是我們原來的真面目。「思想」,就是每一天、時時刻刻的想念,叫做「思想」。那麼,「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法師在跟我們開示說:「啊!一心不亂喲!要一心不亂。」告訴誰?講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生命、本來的面目、原來的自己,原來的自己叫一心、叫做「一心」。所以,「一心不亂」,給我們提醒說:「你的心原本就袂亂,是為什麼會亂?」所以,師父在跟我們講「一心不亂。」要弄清楚呢!不是叫你說一心不可以亂,你心本來就袂亂,你是為什麼要亂?亂是什麼?思想、頭殼而已,想念!每一天時時刻刻的想念,所想的代誌(河洛話,事情)、所煩惱的代誌、所操的代誌,生、老、病、死,生起這個煩惱,「煩惱不知會解決否?煩惱不知要怎麼辦?」每一樣一直煩惱,想念。
所以,我們人的一生,跟思想是完全不同系統,一心、出世法,想念、入世,想念就是入世。一心,就是出世。
我們在這裡,「啊!一心不亂的念頭。」「一心不亂的念佛。」什麼意思呢?給我們說,你的心本來就袂亂,你會亂,就是你的世間目睭、耳朵、鼻子、嘴舌所感覺出來的,才會亂,那就是思想;而我們的這個思想,是暫時這一生而已,這一生所有的、所帶的,但是,生生世世、生生世世原來所有的,就是一心、一個心,我們的中道、叫做中道、中道,叫做中道。十字架就是一心、一心,一個中道,世間的路都只有一個中道而已,萬般事情都只有一個中道而已,所求的一個中道,當你中道者,會融入,整個人都不見了,一切的煩惱,你自然會消失。所以,一心不亂啊!一心不亂,那就是出世的禪定,你需要瞭解,就是我們的心無污染、心無污染,這一心不亂啊!一心不亂,就跟六祖壇經所開示的、所開示的,完全相同。
神秀大師他跟惠能大師,惠能大師所開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一心不亂,我們原來的心就是這樣。那麼,這位神秀大師,他就是「身是菩提樹。」身體就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心就是明鏡的台。「時時勤拂拭。」時時較勤快的擦拭。「勿使惹塵埃。」不要使它惹塵埃。這就是說,神秀大師他就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神秀大師所開示的;而惠能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兩句詩,神秀大師是「身是菩提樹」,我們的身是菩提樹。心就是我們明鏡的台。時時要勤拂拭,要掃乾淨,不要被「垃圾」(河洛話,骯髒)惹到我們心肝內│「勿使惹塵埃」,不要被惹到「垃圾仔」;那麼,惠能大師看了看,他就「菩提本無樹」,菩提是什麼?道。「明鏡亦非台」,也是道。「本來無一物」,就心。「何處惹塵埃」,也是心。道心、道心、道心啊!所以,這兩個相對,你說誰對?都對、都對。一個惠能大師給我們開示的是出世法,神秀大師是入世法。所以,思想,即是時時我們所想的。那麼,這(註,惠能大師所開示的)就是「一心不亂」、就是出世,「一心不亂」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本性本來就無「垃圾」(河洛話,骯髒),一心念佛。
再來就是「老實念佛」、老老實實的念佛,老實的念佛是何人?是「心」,我們的心在念佛。那麼,是「心」。「啊喲!我用想的。」想的念佛跟心的念佛是不一樣的。在告訴各位,跟我們開示的,說我們的自性、本性就是佛,所以,我們在「一心不亂」,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要正確的認識,我們的心本來就無「垃圾」的,本來就清淨的,本來無所執的,世間所遇到的事情,這些本來就無的,才「老實念佛」啊!各位,我們若是要往生那一個淨土回去,我希望各位,我們沒必要想太多,要記得,我們的本性、我們的心、本性,都是「阿彌陀」,「阿彌陀佛」,我們就是「阿彌陀」,我們的生命「阿彌陀」,我們的自性│「阿彌陀」,我們若覺悟到以後,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佛給我們開示很多妙法,那麼,我們要正確認識這「禪定」,要「禪定」,重點,第一、要正法。第二、修持一法。第三、我們要下個決定,說要往生那裡,要往生淨土,你就一心修西方淨土阿彌陀佛的法門。我們若要往生東方淨琉璃的世界,你就依照藥師琉璃光如來祂的妙法去修。這就是念佛、修持一法。再來,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我們要記得,我們的心本來就無亂、心本來就無亂,我們的心,生命本來就永永遠遠的。要正確的認識,我們也不必說被隨便一個人稍微把我們唬一下,我們就怕,就想盡辦法拿錢要來改、要來制。要記住,我們一個心念、心念的正確,萬般的病會跑開,萬般的煩惱自然會離去,再來,老實念佛。希望各位,實實在在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實實在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老實念佛」。或者,你老實念佛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可以。「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佛」也可以。你要一心不亂,而且老實念佛、老實來實實在在懷念、憶念我們本來在佛的世界,我們老老實實懷念、憶念我們心就是清淨、無污染、無世間這些煩惱的,這是所謂講的出世的禪定。我們若有瞭解這些,我們就無顛倒夢想,我們就依照這樣一心不亂的去念我們的佛就好了、念我們的佛就好了,其他的法門、有的其他的法門,說「我替你制,我修的,你會飛天藏地。」騙人的、騙人的。「喔!你照我的法修,你就賺多少錢。」騙人的。或者,「喔!你照我的法去修,你會娶一個很好的太太、很漂亮的太太。」騙人的。你這是讓你結個善因緣,使你一生很好走,一生大家會娶到有緣的來當「尪」(河洛話,丈夫)、當「某」(河洛話,太太),這就是念佛修持的功德在此,所以,大家要有主見,不可無主見,確實,我們若這樣無主見,我們煩惱會很多、煩惱會很多,那麼,我們人生就白走了。
今天跟各位講這「禪定」的要領,希望各位能夠依照這些法,努力去實踐、去做,我們下一節就要來講「智慧」,智慧是非常的重要,智慧是我們的生命。
這一節到此一個段落,請大家合掌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祝福各位!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