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46)
慈悲藥師寶懺 第四十六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各位參加聽經聞法蓮座上各姓宗親,各位家中地基主,各位家中無緣住世嬰靈,及十方法界有緣無緣、有情無情眾生,今天我們在七月十六,我們自這藥師寶懺道場開始講經到現在,整整已經兩個多月了,距離圓滿還有兩個月,我們在九月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五天,我們舉行這「梁皇寶懺」來施放焰口,施放焰口來普渡十方,我們也希望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下能夠太平。
我們自開始一直對這「藥師寶懺」的重要性,因為佛來跟我們開示、老祖的開示、觀世音菩薩慈悲的開示,我們每一個人在世間有各種的病,病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從愚痴引起的病、貪引起的病、痴引起的病,所以這些貪、嗔、痴三業之病來造成我們人生很多的無奈之代誌,相信各位都有體驗過、都有體驗過。今天的愚痴,得到未來生的病,而且煩惱會跑出來;今天的貪念,我們接下去或許肚子瀉得「歪糕淒跩」(河洛話,一踏糊塗),這都是業、都是病,所以,我們都是要懺、懺悔。
昨天,我一位徒弟,叫兆○、王兆○,他就上一節聽到說我們一個人來到世間,為什麼有各種的失敗率、失敗的程序那麼多?很多不調和的問題是從那裡來呢?最要緊的就是沒有認識自己、沒有認識自己的福報;我們很多成功的人,他有過去生、生生世世、他有結到很多很深的善緣,很有福報、施捨,所以他這一生,他當然會得到很多人給他護持。
那麼,這一生的護持,不是過去世的一世而已,這是過去無量劫、阿僧祇劫所結的善緣,阿僧祇劫、阿僧祇劫︱無數限的時間、無數限、無數量的時間這個年限所結下來的善緣,這一生他才有很大的福報。
那麼,這個人他今天會當董事長,員工好幾十萬人,他是過去生、生生世世所結的善緣、無量劫以來所結的善緣,這一生大家在世間的約束再相碰(河洛話,相約再相遇),若是每個人瞭解這個原則,我相信,我們大家在世間,對自己驚惶、顛倒夢想的代誌會減少掉,這是聖賢給我們開示、佛菩薩給我們開示的。
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不是說這一生只有打拼就有辦法了,這一生的打拼應該要,而且是必須要的,這是奠定未來的基礎,這一生的打拼才會結到其他的善緣,因為我們的打拼、我們的心量打開、我們的雅量、心量打開,接下去,我們這一生無論做什麼,自然會有很多護法神將來護持、很多來護持,我們這一生,我們自然每一樣都會順利。這一生的身體歹,我們過去生、生生世世的業力。有的譬如說,過去生的殺業太多,他這一生一定會身體很歹,很歹的歹、歹的很多。
在四年前,我們的一位信徒,在埔里,埔里的信徒、「歐桑」(日本語,太太),她身體非常歹,我看了她,我跟她講:「妳的殺業很重,妳過去生的殺業不夠?妳這一生的殺業還這麼重,所以,妳的身體每一樣都一直壞下去、每一樣都壞。」她說:「老師,我就無法渡(河洛話,沒有辦法),我為了三餐要生活,所以我在埔里都在殺活魚,專門殺活魚在賣。」所以,她也明明知道不好,但是就無法度。
我說:「妳的身體若要好者,你最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就不要再殺了。」她很無奈,回去又殺了幾天,越剁自己越怕,看成魚要殺時,嘴開開的在跟她講:「妳不要殺我,拜託啦!妳不要殺我,拜託啦!」嘴巴一哈、一哈的,刀子就丟下,就不敢殺了,就這樣結束了。這樣看著魚嘴一哈、一哈的,像似跟她說:「妳不要殺我,拜託啦!請妳原諒我、饒赦我。」她現在呢?上個月又跑來寺裡拜拜,我跟她說:「啊喲!竟然不認得啦!」面色都好起來了。
還有一位,在嘉義,在菜市場專門殺雞,那麼,她身體很壞,上來寺裡,大約有五年了,他上來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坐,我們的大雄寶殿那裡,他要坐、根本無法坐,一直喘,心頭一直心肝火熱、一直抖,椅子一坐就溜到地上,再從地上爬起來,非常痛苦的,她的尪婿說:「老師啊!阮某先看好嗎?」嘿!時間還未到、還未到,還要再磨兩個多鐘頭,有的人看到了,「啊喲!老師,你怎麼這麼無慈悲,讓她那麼痛苦。」嘿!不是這樣,因為她的有冤有債的,從後面陸陸續續在進來,進來到結束(河洛話,全部都進來了)。
我說:「妳來,這邊請坐。」我看她,我說:「妳的殺業怎麼這麼重呢?妳的殺業太重,有冤有債了。」身軀一直啄、一直啄、一直啄,好像那雞嘴那麼啄,身軀一直啄、肉一直啄,好像老鷹啄肉,一直啄、一直啄,她說:「我就全身痛得很…,連頭殼痛、目睭也痛、全身軀都痛,好像針在刺、針在刺我一樣。」是啊!我說:「妳做什麼工作?」「我殺雞,菜市場在殺雞。」
我說:「好了,不要殺了、不要殺了。」她也沒辦法,她說她的尪婿愛賭博、簽大家樂,整身的債,她想殺雞較好賺,生意又特別好。我跟尪婿說:「你是要某(河洛話,太太)還是去那個…?」「當然愛某啦!」「你若真的愛某,你嘉義不要住,你北上,這些你要殺的,欠你的已經殺完了,那麼,這樣你才有辦法脫開這些煩惱。」
回去又過了兩個禮拜,在這兩個禮拜之內,可以說三天就上來一次、三天就上來一次,三天上來一次、就一直「修」(河洛話,收驚,將身上的雞靈請走),叫她要懺悔,才這樣一直好起來,就搬到台北去了,他的孩子在台北「吃頭路」(河洛話,工作),跟他的孩子住在台北,自己唸佛、自己懺悔,才一直好起來,現在面色也很好看,我跟她說:「啊喲!妳這女孩子很美,現在也很美,妳那一陣子怎麼那麼歹?」人若「破病」(河洛話,生病)下去就歹啦!那是殺業重。
所以,我們這一生的身體,目前的身體歹,這一生就會帶下來,不必再帶到過去世。
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劫、一劫所造的惡業,這一生一定會相碰,這點,我們大家要注意。所以,佛給我們開示,叫我們不要繼續再造惡業的原因就是從這裡而來。
那麼,阿僧祇劫,我們結的惡緣,不是只有這一生會示現。我們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祂住世時,有一天,祂跟祂的徒弟說,祂那一天會頭痛三天,會很痛,祂說:「這沒要緊,這是業報要來。」而且跟這些徒弟說某一天頭殼會痛,徒弟問祂:「師父啊!你就有神通了,你為什麼要讓它痛呢?」
祂說在過去生在那一劫、那一劫的時候,「我就是將一尾大尾的魚、很大尾的,我把牠抓起來,頭殼敲三下,把牠打三下頭殼而已,所以,牠已經找到了、已經找到這裏了,頭殼要痛三天。」打三下頭殼,沒把牠打死喲!這樣恨就來了,以後要痛三天,所以,這業報確實不可思議。
那麼,我們上一節就是講解到「三祇果滿不思議」,三個阿僧祇劫、無所限的年限、年數、時間。佛大慈大悲,會給我們無數劫、無數劫以來,我們的修行都能夠達成我們的願望。「果滿」有兩種,善的果,我們「不思議」,好的果讓我們無法用嘴去講、無法去想的,譬如說,這個人是為什麼富裕得這個樣子?這個人就嘻嘻哼哼的這樣,怎麼會富裕得…;而這個人散散的,富有的這樣;這個人懶散、懶散,富有得這樣,身體又這麼好,那麼有福報。這是什麼原理呢?他過去生修來的。
我們台灣有一間電氣、很有名的電氣、有牌子的電氣,全省他有經銷商、在高雄的那一間,那間經銷商他生意最好,但是這位經銷商的頭家,根本就很少在講話,人客來,說:「這樣多少?」譬如,一台冰箱六千,「六千啦!」「可以較便宜否?」「無法度。」就轉進去了,不再講了,人客就苦苦的六千就六千,就拿錢買回去,反正,每一樣他都這樣就對了。
若再講一句,「我不會講了,我就『割回來』(河洛話,批發進貨)多少,五千五,我賺五百,你要讓我賺、我就賺,若不要讓我賺就不要買。」他又逕自進去,還有這種的人?結果,生意很好。什麼原理呢?那位頭家耳朵︱喔!很大對呢!耳朵垂︱垂、垂,下巴圓︱圓、圓,眼色很純,目眉毛不會黑漆漆那樣糊拉薩(河洛話,又黑又粗,很起來很亂之意),很純啦!
在走路時很純的(河洛話,走路的動作很斯文之意),我說:「這個人很有福報的、很有福報。」手像孩子手細細的,但是,很做的(河洛話,認真工作的樣子)。我問他說:「頭家啊!你的某(河洛話,太太),你是怎樣『趴』(河洛話,追求)到的?」那個時候都是朋友嘛!「我那有?我的丈人就是選上我不會講話,所以我的丈人就將他女兒嫁給我。」而他丈人就是那間電氣公司工廠的頭家,在北屯那裡而已,這就是他的福報,福,過去生所積下來的。
我們有的人奸奸巧巧、斤斤計較、奸奸巧巧,就會奪這個福、奪這個福。
所以,我們「三祇果滿」,果的滿有兩種,善的果、好的果。「不思議」,惡的果,不思議,惡果。這「惡果」實在是很頭痛,惡果不思議,善果也不思議,所以,我們所積下來的,來到這一生有兩種,一邊善果,一邊是惡果,那麼,惡果示現出來以後,當然我們讓它示現,我們善的因要繼續再種,繼續再種善因,這才是我們做人來到世間最大的宗旨。我們再繼續-
「十號名稱無等倫」、「十號名稱無等倫」,「二六願門因地發。百千相好果中圓。」
「十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個人他成就、他的名,譬如這個人他的某某公司、電氣公司的董事長,一個號。什麼電氣公會的理事長、省的理事長,一個名號。縣的理事長,一個名號。另外,再來,他是這間印刷公司的總經理,一個名號。
這個……,等於他的成就有各種的部門給他取的這個名號,或者,現在你出去看到一些人,名片印出來的十餘條的名︱獅子會、同濟會、什麼會、什麼會、微笑協會、…,十個名就對了,「十號」。本來我們在世間的名號,成就以後,名號有好幾百種、幾萬種、好幾萬種就對了,好幾萬種我們記不下,那麼,因為我們眾生較遲鈍嘛!短時間無法記那麼多,那麼,才只有十個名號、佛的名號。
那麼,人家問說:「老師,你幾個名號?」「家長、戶長一個名號。」我是這一戶的戶長,一個名號。「寺裡的住持。」一個名號。「我的法號。」一個名號。「功德會」,一個名號。什麼一個名號,什麼…一個名號,名號一大堆就對了啦!
我們現在的人,你若沒有印很多,感到派頭不夠,所以到後來,我印了仙佛寺住持、三寶寺我不是住持,大凡寺我不是住持而已,所以我印一個名號,其它不是名號,創辦人、創辦人,同樣如此而已。
所以,「十號」,十種的名號,把它束過來(河洛話,彙整),成就覺者、佛所成就有覺者的、有開悟的人,把它一直束、束到後來,減為十個名號,原來有一萬個名號,眾生較遲鈍,那麼,佛慈悲,就減到一千個,一千個又記不起來,又再減、減到剩一百個,一百個又記不起來,乾脆剩十個、若十個還記不起來,免修行了、免作人了,但是十個我還記不起來。所以,這個,我們眾生越遲鈍、頭腦起鈍,會越來越鈍,到後來,或許連自己的名也不記得了、自己的名也不記得。
好像我們現在的電話號碼,幾十個電話號碼,到最後可能連家裡的電話…,「糟了,阮家的電話不知道幾號?」再打另外一支問說:「阮家的電話不知道幾號?」常常會樣。所以,「名號」,我們的記憶力一直遲鈍去了,到後來,減到今天的十個名、十個名,覺者,成就的覺者。
第一個名號,叫做「如來」,第一個名號叫做「如來」。第二個名號,「應供」、「應供」。第三、「正徧知」。第四、「名行足」。第五、「善逝」。我們講「明行足、善逝」。第六就是「世間解」。第七、「無上士」。第八、「調御丈夫」。第九、「天人師」。第十、「佛世尊」。
我們有十種,第一,就是「如來」。我們講「如來、如來」,就是尊稱這「三祇果滿…」無所限的時間以來,這菩薩無所限的時間所修行的正果、所結的果位,無限的時間來就對了,無限的時間以來所修的果位,那麼,有十個名詞、十個名詞,第一就是「如來」。
有的人說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這種的話,一般所講的,有的也搞不清楚,講成「無所從來、無所從去。」也無來、無去,結果,想不出來,每一樣都做不好,每一樣都是事情,哪有可能做好?所以,我們的「如來」就是名。如董事長、負責人、社長、總裁…,這「名」就是這樣,我們說「某某銀行的總裁」,就等於我們的董事長。日本叫做「社長」、「社長」,也是一個名詞、名稱。「如來」。
「應供」、「應供」,因為我們很多修行,因為得道以後,諸佛因為修成正果、覺悟到以後,大家都要來供養,「應供」、「應供」,人家來給祂供養,「應供」,接受人家來供養。
「正徧知」,佛、修成正果的人,每一樣祂都知道,你平常時若無事,你跟祂講,祂不知,若有要緊的事情,祂每一樣都知道。我相信我們各位十方善知識、跟我們的弟子,你們也是一樣,很多你們都不知道,到時你們就知道,這是「正徧知」,我們知道的是寬廣的知,不是小小的知,我們所知道的是寬闊面、平面的,所有面面顧得到的、面面俱到的,「正徧知」。
「明行足」,就是說,我們每一件事情,我們若了解以後,我們知道以後,因為知道以後,我們會去「行」、實實在在去做。我們有的人,知道以後,他不會去做,只會講、講一大遍,經冊那麼多,他不會去行。
那麼,我們菩薩修成「正徧知」以後,祂有辦法去利益眾生、利益別人,實實在在去做、去做,「明行足」。而且去做,非常圓滿、非常圓滿,不會說「啊!我做一半的、做三分之一的。」不會這樣,祂實實在在做到圓滿的,這是「明行足」。好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若是唸佛的人,祂一定把你牽引到西方極樂世界、牽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明行足」。
那麼,我們在世間也是這樣,我若這件事情我知道,我一定要從頭至尾把它做好。我們不要像有的做官的、做官的時候,他故意留半手,有的修行人也是這樣,留一手,以後你再來找我、你要再來找我。我們這樣就不對了、這樣不對了。所以,我們所有的,我們「知」,我們就一定實實在在去做、幫助人,叫做「明行足」,菩薩就有法度這樣、菩薩;若凡夫就無法度,我知道多少,我就藏多少。
因為我們所知的代誌(河洛話,事情)不是你的,大宇宙虛空大家的,我們為什麼有私心去將它藏起來呢?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那麼慈悲?祂跟我們說,我們在世間是一個人生的一部分而已,我們原來在那裡,我們若結束(註,人生旅途結束),我們要往那裡回去,那麼好的所在。有的都不跟人家講,「啊喲!我要往那裡去,我自己去就好了,你們都不要來。」我們世間人會這樣。菩薩不會這樣,若知道者,我們就要很歡喜心,我們要給人講,「明行足」。
「善逝」,我們若要回去(河洛話,往生),好死就對了、好死,好去、好去。人在世間每一樣都要學的,死也要學的,實在說死也要學呢!要死才是真正功夫,有的人死就大條管、小條管裝得像機器人才死,那是真真正正也很悲哀的,我有一天死了,要怎麼死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裝大條管或是粉身碎骨也不一定啊!是不是?那麼,要「善逝」,喊走就走「溜了!再見!要來回去了。」
教我風水地理的邱老先生,在苗栗,邱○堂老先生,他的人是非常的正,客家人,苗栗、大坑,他在爲人看地理、迁地理,從來、第一,不曾給人家開價錢。不像現在的少年仔或是地理先生,「喔!你來,安個土地公要六萬,看個門要六萬,安個桌位要三萬,做…要○○萬。」
錢?呢名片給你,先看後面,「啊!失禮!失禮!看不對了。」很多的,我遇到的信徒,也有那種的信徒,很趣味(河洛話,很有趣),他把名片遞給我,先讓你看後面的價錢,「失禮!失禮!不對了。」才再翻過來,看正面他的名,事實上,我看它:「喔!安土地公要十萬,安桌位三萬,安灶位萬二,看門向要十萬,…。」都這樣寫著,我說:「啊!夭壽仔,你們這一群啊!這個貪、貪念,你們要受因果。」
我就不客氣的跟他講,我說:「這種的做法啊!你,實在說,你會開價錢的人不是真正的修行,無慈悲心、無慈悲心,若艱苦的人不就該死?不就無法度去看了?無法度去解決?聖賢就從頭到尾不曾這樣講過,是為什麼我們這一生的人這麼現實?聖神、佛菩薩、我們的祖師爺頭殼抱著燒(河洛話,傷腦筋之意),說以後這些人,抱著聖賢、我們祖師的法,拿著來胡亂拐,真正有困難的,無法度解決、無法度幫助他。」
那麼,邱老先生給我講一句話,他說:「我憑良心做,我會較好死些,若無憑良心,會歹死。」這句話我印象很深,我第二次學地理,跟邱老先生就學到這樣,他就跟我講這句話了。那麼,他給人家看地理,他也是實實在在爲人看,「你請我看,我一定實實在在看,若無時間就無法度,若有時間看,我一定從頭看到尾講清楚,不會留一步。」
那麼,邱老先生吃到九十四歲,有一年,我們在吃除夕夜,除夕夜圍爐,平時圍爐時,普通的衣服穿著,臉洗一洗、身軀洗一洗就圍爐,但是,那一年他圍爐時,西裝穿著,老人家了、他都穿西裝、西裝穿著,手洗一洗,圍爐時跟那些孩子話講一講「你們慢慢吃,我要去了、我要來回去了。」奇怪?厝就在這裡,怎麼要來回去?他就椅子拿著,門口坐著,他拿一張藤椅坐著,坐著就走了、就回去了(往生),孩子要找老爸,坐著就走了,真正的「善逝」、好死啊!
所以,我們在世間做惡、做毒會歹死,有的人說:「啊!死就一下子而已,那有什麼。」我告訴你,大工夫的,死了以後,生生世世在地獄的惡報、種種的代誌是有夠多的,不是沒有。我們很多信徒,「是大人」(河洛話,父母)為非亂來,死了以後「哀哀什什」(河洛話,哀聲嘆氣之意),有的叫他進來佛堂裡面不敢進來,死了以後這樣。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要學菩薩,我們要修,修到「善逝」、「善逝」,這是講我們身體的「善逝」;但是,我們的智慧,人跟人中間,我們聽話、講話,我們也要「善逝」,不可說人家講我們,我們就「熒、熒、熒」(河洛話,恨、怨藏於心中,自己生悶氣之意),用「熒」的,若偏去、歪去來解釋,人家事實上來講就無歹意,你把他想做歹意,想成歹意你就自己「熒、熒、熒」,「熒」到自己忘記了,有一天你又再想起來,再想起來就又「熒、熒、熒」,熒到又忘記了,所以,人最無價值就是這樣而已。
我們要「善逝」、「善解」,「善解」、要善解。要依照八正道、我們要依照八正道的妙法,我們要善解、善解,不可惡解就對了。每一件事情發生在我們眼前,都是有它的一面、都有它的一面,有的是諸佛菩薩祂們化一些讓我們體驗我們的人生、化來體驗人生,所以,我們要「善逝」。再來-
「世間解」,我們世間的代誌,有的是「有情」,有的是「無情」,「有情」、「無情」的代誌是有夠多,「有情」者,我們也是要瞭解人和人在世間為什麼有情?有的「無情」,不是真真正正跟我們結冤的無情,因為就是過去生還未結過緣,過去生、過去是因緣無結到,那麼,這一生重新結一個緣,我們要以善緣來解,以這善緣來珍惜、以善緣珍惜,我們不可以惡解。
很多人,現在很亂,動不動人家眼睛看他一下,不中意,現在十幾、二十歲左右的這群少年仔,人家眼睛稍微看他一下,喔!就找著要打架。各位少年兄、少年姊,你們要注意,你們的心被魔附上去了,你們知道否?你們去打架,人家看你們一下…,少年的小朋友、少年的女孩子,你們要注意,你們不要逞著「我很勇、我很行,我一個拳頭母(河洛話,拳頭),我就要打,若不中意就打。」
你們會種到惡因,惡果在未來生你們就知道。我們人在世間有個緣份,無論是好看、歹看,都是一個很深的緣份,這是人跟人中間的緣份,這要珍惜;不可以說在吃飯的時候,或是吃酒的,看了不中意,就抓了要打,我告訴你,你所打到的,有的是你的「是大人」、有的是你們的孩子、有的是你的「某」(河洛話,太太),有的是你們的恩人,我們不要動不動就要以拳頭母來打,而你用拳頭母打,那是什麼?妖魔鬼怪藉你的身軀打,打完了,所有一切的因果,你要自己負責、要自己負責。
所以,我們世間萬般代誌,我們要去瞭解,世間事要瞭解什麼是有情、什麼是無情?有情的,繼續;無情的要珍惜,珍惜繼續再結這個緣、再繼續這個緣。所以,人與人中間的「逗陣」都是有個很深的因因果果、因因果果,我們大家要瞭解,要瞭解這個法則,若是這樣來,我相信我們每個人人生在過,會更較圓滿及心安。
「無上士」,「無上士」,就是一切眾生,跟佛也一樣,都「無上」,就是「涅槃」、「涅槃」、無煩惱,涅槃就是「無上士」、「無上士」,佛,也稱為「無上士」,一切眾生也是一樣、也是一樣有法度達到一個「無上士」。那麼,「無上士」那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涅槃」,我們的佛性。
若有辦法看到煩惱,或是一些貪、瞋、痴的,我們看到,我們有法度隨時、有法度時時斷掉的時候,我想我們也是無上士。所以,斷掉煩惱的人,叫做「無上士」啊!斷除煩惱的人、斷掉煩惱的人,叫做「無上士」,我們眾生也有法度斷掉煩惱,佛也有法度斷掉煩惱,涅槃。
早上,我在車上,有一位徒弟,在某一個機關擔任公務人員,打電話給我:「老師啊!」以前他有時候很會生氣,我跟他說:「你不要生氣,生氣會奪福、奪福,奪走這個福氣,會將福氣奪掉去,不要很會生氣。」不相信,想說是真的嗎?
這兩天,週六或週日的樣子,剛好他們一個機關要開會、研究會,請一些教授、專家,教授、專家來了有旅費,一次出來一萬二千元,我說:「喔!那麼好賺,你怎麼不叫我去啊?」一次一萬二千元的車馬費。
那麼,他有通知了,通知是由他的機要人員或是秘書、助教接的,沒通知到,自己沒處理好,就「秀氣拉跩」(河洛話,非常生氣的樣子),氣蹼蹼的(河洛話,也是非常生氣的樣子,氣呼呼的)。這樣一來,很不高興,糟了,他就不理他了,想說以後絕對不要請他(註,指學者、專家)來了,時常一個月一次、二次、三次的在開會,「以後不要請他來了,不通知他來了,一次一萬二千元領,還要惹我生氣。」才體會到「啊呀!這福會奪掉了,現在不請他了、不要請他來了,以後不要叫他來了。」不要請他來,福奪掉了。
所以,有一些人,學,學到一點點而已,派頭都跑出來了,學一點點、一角頭,派頭、架勢都出來了,「喔!我是教授、學者…。」沒有用,教授是教授、學者是學者,人格最重要,一個人若無那雅量、無那涵養,教授也無效就對了,因為這一個術而已、變作術,無一個雅量、無一個包涵。
譬如,我當了博士、教授,我已經知道眾生的病,我要更有內涵,要有內涵、越有雅量,有法度降服自己的貢高、降服自己的個性、降服自己的不知足、降服自己跟人家的顛顛倒倒、橫材夯入灶的這些思想,我們有辦法降服,才是真真正正的叫做教授、學者,我們若無法降服自己,哪有可能降服別人呢?這樣變妄語而已嘛!變妄語、妄語、綺語、欺騙眾生而已。所以,我們如果這樣,叫做「調御夫」、「調御夫」。
我們有辦法調整自己,駕馭自己不可隨便,自己歹的習慣、自己歹的個性、貪的個性、花剎剎的個性,我們有辦法降服自己,才有資格叫做「無上士」及「調御夫」。
那麼,菩薩,無數劫以來、無數阿僧祇劫來,有辦法一直修行、一直磨練,一直修行、修行、修行、修行、修行…,修行到現在來,第一、有涵養。第二、雅量。第三、瞭解世間事。第四、再來能夠關心眾生。第五、施捨給眾生、給百姓。這樣才是真真正正修行的人,才是真真正正「喔!我是博士、碩士。」或者「我是教授、學士,或是什麼。」不管什麼士,院士也好、研究士也好,我們一定自己要裡面先檢討,才是真真正正有這個格,十號其中的一個名號、一個名號。再來-
「調御夫」,就是說,我們有法度以各種的語言,能夠隨時以各種的話,來讓眾生走入善道、使眾生走入善路,「調御夫」。好像我們現在心理學家,輔導學家,那都是「調御夫」。每一個機關有那心理輔導室,無論那一個機關,尤其軍中,有輔導官,我們警察也有輔導官,都有個輔導、輔導,那就是「調御夫」。以各種的語言、以各種的方式來破除眾生的煩惱,跟他們的愚痴、跟他們的顛顛倒倒夢想,使他們走入正途、走入善的路,那就是「調御夫」。
好像監獄裡面,很多教官、教導人,教導這些偏去的人,這些偏離正道的人,使他們能夠重新回心轉意,開始走好路、做好事,這是為「調御夫」。再來-
「天人師」,第九是「天人師」,就是佛為人與天之間的導師,天和人的導師,「天人師」。天的神和人的導師,將天的天律、天條、天的種種現象給我們人講,然後將我們人世間的歹代誌、世間的習慣種種,或是世間所體驗的,講給天上眾神聖、靈界、空界,讓祂們瞭解世間到底是怎麼樣,這就是「天人師」,只有佛才有法度做到「天人師」,菩薩還不到「天人師」。
自幾千年來,「天人師」只有一位而已,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天人師而已,「天人師」。因為釋迦牟尼佛祂通到三十三天外,所有遍虛空、遍法界所有的這些聖神、佛菩薩等等,都有法度瞭解祂們的代誌、瞭解祂們的淨土如何、祂們的心如何,然後講給世間這些人知道。
那麼,藥師如來是空界修成正果、空界修成正果,不是我們世間修成佛的,不是世間修成佛的。
所以,各位要知道,藥師如來祂沒來世間住過,他不是在世間修成佛的,只是說,祂在空界淨琉璃的世界修成佛的,那麼,祂的大慈大悲、祂的光來到我們娑婆的世界,修成正果以後,再來娑婆世界,在空的世界、靈魂世界,在我們的娑婆世界、我們地球上引渡我們、救渡我們,這也是「天人師」、「天人師」。所以,淨琉璃世界的「天人師」是誰呢?藥師琉璃光如來、大日如來,這都是「天人師」、「天人師」。不是「人天師」喲!不是「人天師」,是「天人師」。再來-
「佛世尊」,佛-覺者為佛,我們佛、佛陀,佛陀就是修成正果、覺悟的人,覺悟的人叫做佛陀、叫做佛。
有的人:「啊!我要作佛,佛最高。」沒有錯,佛最大,覺悟者、有智慧的人最大,而有智慧、有覺悟,他還有以上這些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夫、天人師,有這些基本條件,才能夠成佛。
但是,現在很多人講:「我要作佛,我看你們這些眾生都沒有什麼,我能夠成佛。」怎麼成佛?我告訴你,成佛不是嘴講的,要弄清楚,若嘴講的人,全虛言、全虛偽的,我遇到很多,「喔!人家我這法門,我能夠修成佛,我能夠修成佛。」結果,前面講了,後面亂七八糟。所以,真真正正會修成佛的,他只有施捨、只有做、施捨,幫助他人、發他的慈悲心幫助他人,這才會成佛。若掛在嘴講的,都說他要修成佛、他會成佛、這樣才成佛。我告訴你,這都不會成佛。
也有的說:「喔!我要怎樣,我修這,我會成佛。」胡說八道,善事沒做,要修哪裡成佛?世尊釋迦牟尼佛給我們開示:「諸惡莫作」,各種的壞代誌不要做。「是諸佛所教」,所有的佛教我們不可以做壞代誌,告訴我們世間有很多陷阱、很多陷阱,我們不要做壞代誌、不要做惡事。
所以,「佛教」是什麼?佛的教義,佛的教義是什麼呢?叫我們不要做壞代誌。但是,有的人:「啊!那沒什麼啦!再講也是不要作歹代誌而已,我也不會做歹代誌啊!」那麼,要怎樣才不會作歹代誌?我們每一個念頭會偏,歹代誌就到了哪!我們每一個思想也會偏,歹代誌到來哪!業就到了。
所以,我們佛就是覺者、有覺悟的人,覺悟世間都是有情、世間都是有情,覺悟世間都是調和的,人與人都是調和的,覺悟人來世間都是知恩、知道恩、感恩、報恩而來,覺悟到人都是知恩、感恩、報恩而來,覺悟到人來到世間都是繼續著一個緣份,覺悟到人來到這世界都是要惜這個緣,覺悟到世界人與人中間,要結未來生、生生世世很好的緣份,不可結惡緣,這為「佛」,若這樣者為「世尊」、「世尊」,世間最尊貴的覺者為「世尊」,世間最尊貴的覺者為「世尊」。
所以,各位,你們若「啊!世尊!世尊」,有的人:「有的人為什麼把他尊稱到那樣?把釋迦牟尼佛尊稱得那樣?巴結得像什麼的,叫做世尊?」沒有錯!這不是巴結,這給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去做。
這就是我們「十號名稱無等倫」,我們經懺、經,到這裡「十號名稱無等倫」,以上所講的十種覺者、菩薩所修成正果的十種名號,「無等倫」,這是最至高無上尊貴的稱讚、稱呼。
所以,各位,我們今天瞭解後,菩薩阿僧祇劫、三個阿僧祇劫以來、無限時間所修的以來,祂的善的果、善的果,確實不可思議,才有這十種的名號,我們來尊稱、我們來給他恭敬、讚嘆,也希望各位能夠修成正果,也有這十個名稱來到各位身上,給各位讚嘆。
這一節到這一個段落,請大家來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