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84)
慈悲藥師寶懺 第八十四集 混元禪師 講述
請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今天繼續再來講解「藥師寶懺」。今天是九月初一、丁酉年九月初一,我們距離這法會圓滿的日,已經陸陸續續要到了,九月十九就已經是個大圓滿。
這中間,諸佛菩薩聖眾、諸神聖、諸佛菩薩也非常慈悲,庇祐加持我們所有參加,及有參加、無參加、有緣、無緣、有情眾生、及所有有緣的家庭,家內都非常平安,我們在這裡以虔誠的心,我們來感恩佛菩薩。
但是,我們也要懺悔世間的無常,懺悔世間一切的貪、瞋、痴讓我們造成各種的苦惱及苦報,各位相信也有很大的體驗、很大的體會,本人在這裡,時時由心來祈求佛菩薩、藥師如來、大日如來等給我們加持,希望我們天下會太平,社會能夠祥和,我們有一天世間不要住了,能夠都證得自己希望去的淨土。
昨天那一節,都在給我們開示懺悔眾生各種的苦惱及各種的報、各種的橫厄、各種的瘟疫、死難、各種的苦惱的報。我們再來繼續-
眾等今日至誠。向藥師佛。海會聖眾。求哀懺悔。願皆消滅。前已究竟。是病是藥。同歸一幻。惡業所致。一切報障今當次第。發願回向。
我們在佛前,我們來求懺悔,這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今日至誠。向藥師佛。海會聖眾。求哀懺悔。」我們自五月初五端午節開始到現在九月初一了,我們大家都是「至誠」,非常虔誠的心、不變的心。「向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海會聖眾,求哀懺悔」,向所有的十方大如來、佛、菩薩、眾神聖等。「求哀懺悔」,誠心、誠懇的求佛菩薩、諸大聖賢、聖眾等饒赦。
「願皆消滅。前已究竟。是病是藥。」我們也希望過去所有一切的病、所有一切的苦惱、所有一切的報,希望能夠消滅。現在大家都是已經有究竟、覺悟到,究竟我們的病是怎麼來、藥是什麼。
「同歸一幻。」藥、病,都是一個希望的幻境而已啊!都是一個幻境。
「惡業所致。一切報障。」所有一切的惡業、我們的惡業,都是一樣,我們的惡業都是一樣就對了。若有什麼惡業,就有什麼惡報、有什麼惡病。有什麼惡病,必定要有什麼藥來滅除。所以,「是病是藥,同歸一幻」啊!就是我們藥師經裡面,「大陀羅尼咒」所講的、所開示的「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就是藥、病,病、藥,都是一種幻境而已、一個幻境,我們的病、我們的藥,好像我們眠夢的時候,眠夢說「喔!我很艱苦,病得很那個,吃藥吃好了。」
結果,清醒過來,我沒病,也沒那裡痛苦、病苦。眠夢說:「喔!腳、斷一隻腳。」清醒過來,腳又沒壞掉。或者,眠夢說:「喔!我的尪婿病得很艱苦,藥吃得都袂講話,還有一口氣。」結果,清醒過來,「疑?就好好的啊!尪婿還在上班,尪婿還在做頭路(河洛話,事業)。」都是一個幻境,世間一切的病都是幻境。
有的時候,我們時常眠夢說我們親人回去(河洛話,往生),結果呢?一世人到現在三十年了也沒回去,是什麼原因呢?都一個幻境、一個幻境。「同歸一幻」,你說「我什麼藥。」也都是虛偽的而已、都是虛偽的。
總而言之,所有一切的病,都是我們的心而已,一切的藥,是由心來醫治、來醫治,「同歸一幻。」「惡業所致」,過去一切所造的、過去生生世世所造的報業,一切的惡業所報的、一切的業報所現出來的。
譬如,我們今天,這棵樹頭這裡,要給他種一棵會爬藤的樹,而且藤蔓延後,樹會死掉的。我們就自作孽,我們就種一棵樹、種一棵藤子的種子在樹底下,你就又澆水、施肥,就是我們做壞事情,又想盡辦法做壞事情,結果,真的芽長出來了,長出來就開始纏這棵樹,纏、纏、纏,纏到最後,這棵樹就死翹翹了。
那麼,相對,我們可以看,我們有的時候出去看,我們寺裡這麼寬廣,這些樹木、這些草、花,你看,假使一棵藤子種起來,它就纏、纏,纏到後來就「束」起來,「攝」起來,纏、纏、纏,纏到後來這藤子的葉竟然比樹的葉還要旺,這棵樹竟死翹翹。
那麼,我們人也一樣,我們若壞事情做下去,不知道要覺醒,繼續再做、再做、再做,想盡辦法再做,旁邊的惡魔、冤親債主、妖魔鬼怪就給我們「駛弄」(河洛話,搧動),就給你加油添醋,你就越做越多惡業、越做越多、越纏,到最後自己身軀越纏,纏到不會喘氣、喘不過氣來,結果,這藤子纏到脖子去,就袂喘氣了,再纏到頭殼去時,整個這些惡業、這些藤子將我們蓋得密密、密 (河洛話,形容非常緊密),換我們死翹翹,藤子活起來了、藤子旺起來了,換我們死去。就等於說,罪惡深重、罪惡多,換我們竟陷入黑暗的地獄。
好像有的人很愛喝酒、酒就很愛喝,拼命的喝、拼命的「栽」(河洛話,以酒瓶直接對口喝,豪飲狀),沒想到酒喝一喝,傷肝、傷到肝、傷到理智,而肝傷到的時候,那麼,開始由肝硬化、肝癌,到後來死翹翹,我們怎麼醫治都來不及,一旦藤子讓它長到一半以上的時候,我們這棵樹就死掉了,一旦讓這些毒素在我們體內擴散在身軀時,你根本就沒辦法它了,各位,要冷靜,冷冷靜靜,我們來看、檢討自己,錯誤的,該改,懺悔,我們要做,就是一切的惡業、一切的報障。
有的時候,我們田裡播種子,就調皮「苤子」、「苤子穗」(河洛話,苤子穗,像稻的一種草。實際上是稻子的剋星。)「苤子穗」搓下來,就灑出去看看。結果,喔!這「苤子」在長,竟然比稻子在長還漂亮,剛開始看了很高興、看它長得很高興,你就開始再施肥看看,糟了!灑下去時,很快的「苤子」頭就拓展了,「苤子」長大,稻子就敗下去了。
我們人在世間就是這樣,我們的心、我們的良心、我們的靈魂、我們的佛性、我們那一顆不能欺騙自己的心、不能欺騙自己的那顆心,不能欺騙自己的那顆心的、不能欺騙自己那顆心的,就是我們的良心,我們的良心
一旦有動搖,良心一旦有開始蓋掉的時候,我們就想:「我要來害某某人、陷害某某人」的時候,你就開始愈想愈多、愈想愈多,想到後來,你將你的佛性蓋掉了,你的良知、你的良心蓋掉了,沒有了自己的良心和良知,最後是苦惱,到最後造惡,到後來造了一些惡業,所以,造了惡業以後,一定有果報,我們就每一天昏昏沉沉,自己不知道要怎麼辦了,業造了,不知道要怎麼辦?
所以,佛給我們開示:「惡業所致。一切報障。」所報的障碍,「報障」就是這業報的障碍、業報的障碍。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大家要用很冷靜、有智慧,依照佛給我們開示去做,我們要懺悔,懺悔世間的無常、懺悔世間所有所造的都是在給我們一個苦報。
「今天次第。發願回向。」今天要一樣、一樣照順序來回向、來懺悔、來回向。尤其這個願,願力最重要。我們若有願力,一切障碍…;若無願力者,一切罪障越嚴重,這罪障。和願力的偉大,願力無私、無隱瞞、不會偏一邊的│願力。希望,「啊!我希望怎樣…。」希望的時候,就會偏,希望的時候,自然我們貪、瞋、痴會跑出來,這點,各位要有個認識。
我們繼續再開始看這個經-
「發願回向」,希望現在各位,現在開始,我們要用發願、一個心,現在開始我們要用發願。
「某等」,在座各位聽經聞法的各位十方善知識,「某等」,我們大家等。
願以此懺悔三障。所生功德。悉皆回向。施與一切眾生。俱同懺悔。願與一切眾生。從今以去。乃至菩提。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改惡修善。返邪歸正。身安心樂。妙算無窮。衣食豐饒。家屬資具。倉庫盈溢。形相端正。聰明智慧。勇健威猛。諸將擁護。佛聖匡扶。凡所施為。悉希慈蔭。弟子某等。
佛再跟我們開示,我們要開始發願,說:
「某等願以此懺悔三障。所生功德。」我們大家以現在所懺悔的,「懺悔三障。所生功德。」什麼「三障」呢?身、口、意。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嘴、我們的意念所造個一切的障碍。「所生功德」,所生出來的功德。
「悉皆回向。」都要來回向就對了,都要來回向。
「以此懺悔」,以什麼懺悔呢?上一節我們所講的、上一節所講的,就懺悔說,「懺悔人間惡夢惡相。諸不吉祥之報。懺悔人間惡病連年。累月不瘥。枕臥床第。不能起居之報。」我們要懺悔。「懺悔人間冬瘟夏疫。毒癘傷寒之報。」要「懺悔人間水火盜賊。刀兵危險之報。」
我們要「懺悔人間為被獅子虎狼。毒蛇惡蝎。蜈蚣蚰蜒害人之報。」我們要「懺悔人間。生老病死。憂愁苦惱之報。」我們要「懺悔眾生。身語意業。造作增長。種種惡業之報。」我們要「懺悔眾生。當隨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之報。」我們這些都要懺悔。我們要「懺悔眾生。應以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之報。」
我們要「懺悔眾生。不復更生。諸餘惡趣之報。」我們要「懺悔眾生。為人奴婢。受他驅役之報。」我們也要「懺悔眾生。或做牛馬駝驢。橫被鞭撻之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饑渴逼惱之報。懺悔人間。厭魅蠱毒。飛屍邪鬼。偽作妖異之報。」「如是」,那麼多的懺悔。我們要懺悔,在佛的面前,我們要求懺悔。
那麼,再進一步,什麼叫「懺悔」?覺悟,我覺悟到,覺悟到我以前都不對了,覺悟較早以前所看的都不對了,覺悟以前所看到的,都是在貪、瞋、痴、無智慧的,都覺悟到。
那麼,這「懺悔」是誰在懺悔?我們的良心、我們的佛性,這是開悟的人。以上所講的這些懺悔,我們若是開悟到,所想的、所講的話是這些。那麼,佛,藥師琉璃光如來佛、藥師佛給我們開示,這個懺悔,祂替我們的心講出來的話,替我們的心講出我們應該覺悟的這些報,所以,佛,多有智慧呢?
所以,我常常給各位弟子開示,你若遇到真正有大智慧的名師、法師、高僧大德或是道長也好,或是名人、名師、通靈者,若是真真正正大師、有開悟的人,他所講出來的,不是說你身軀邊有幾個陰的,你的身軀你祖先在給你作怪,你的身軀邊有幾個鬼在追,「查甫的」(河洛話,男人)就說有幾位「查某鬼」(河洛話,女鬼)在追,「查某的」(女人)就說「查甫鬼」(男鬼),那都不是真正開悟的。
我跟各位講,你們要記得,你今天去請教高僧大德、大師、真正有修行的、有開悟的人,他是要替你講出心裡的話,替你講出心內會想而講不出來,但是,我們心內的病,我不知道要往何處去找,我心內的病,無頭緒、無一條線路可解,亂絲無頭、亂絲無頭。
那麼,大師、開悟的大師,他會將你心內的話,替你說出,那麼,同時,你現在去請示這位法師、大師,或是什麼通靈、無通靈都好,他給你講的話,講你現在心頭「艱苦」(河洛話,難過)的話,心頭結住了的話,你心頭障礙你的生命的話,你心頭讓你顛倒夢想的話。這才是真真正正開悟的大師。
若是你去遇到的,說:「喔!你是陰的在把你纏…。」這都不是,不是真真正正覺悟的大師,各位不知道聽有否?你們四處問神、問什麼,「喔!你身軀邊有某某人在纏,你們的祖先在身軀在纏。」不是,這都是「夢幻虛偽」啊!
所以,你必須要去請教大師,很虔誠、很虔心,那麼,大師他會替你說出你心內的話、心內的煩惱,將你心內的苦惱,替你講出來以後,這一剎那、這個時候,你心頭所煩惱的業,一切消滅,叫做「懺悔」,各位知道這個意思否?大家要弄清楚了,大家要有智慧,不可說,「啊喲!我要去問通靈的、問什麼的…。」
啊喲!你…,實在說,社會就是這樣才會亂,一個願挨、一個願打,一個願被打,一個請你打我看看,「你把我搧(河洛話,打耳光)看看,我的嘴皮(河洛話,臉頰)感到癢癢的,你把我搧一搧,很歡喜的,謝謝你。」就是這樣來。
所以,佛給我們:「懺悔三障。所生功德。悉皆回向。」就是我們,我現在所講的這個,我們所有一切以上所懺悔人生、懺悔人間怎樣、一切的苦報、一切的苦報,我們覺悟到以後,我們所生的功德,我們這樣以後,我們有功德,你知道嗎?這樣我們就有功德,這最大的功德哪!比你拿一千萬去廟寺裡蓋一間還要有功德的。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懺悔完了,我們心無罣礙、無驚慌、無顛倒夢想,各位要弄清楚了。我們拿錢給寺裡幫忙建寺、幫忙做什麼,這是結一個來生的善因緣,種一個福田,種一棵很好的果樹,後世人以後,你就有得收成,不會種一棵公的木瓜袂生,你種一棵母的木瓜,你以後收得歡喜得很,好吃、大粒又甜,又合時機在生,不會種到一棵公的木瓜袂生,根本生都不會生,只是看的過癮,那麼大棵,很歡喜,結果一粒都不生,那是公的木瓜。所以,我們現在布施的功德就是這樣。
那麼,真真正正的功德,就是我們懺悔,我們內心的懺悔,其中一件很寶貴,我們若懺悔著世間這些苦時,我們的祖先、九玄七祖,祂們同時同樣也會得到這個心靈的解脫,因為所有的祖先,祂們會不安,祂們從那裡給我們開示呢?所有的護法神將、所有的守護神,祂是從那裡給我們開示呢?
從我們的心頭、從我們的心頭這裡、從我們的腦意識裡面,所有的祖先將祂所有的煩惱,都丟掉我們的心肝內、丟在頭殼內、丟在心肝內,我們所講的「啊喲!很煩!」「啊喲!煩得很,怎麼會這樣?煩得這樣?」你不知道煩什麼,那是誰?我們的守護神、護法神、九玄七祖給我們的、給我們的感應啊!祂們給我們的感應、電波感應。
那麼,當你這個時候,正在苦惱的時候,最好是什麼?我教各位參考,第一,你就趕緊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觀世音菩薩」,或是「藥師佛」,你這是第一點。念佛的時候,你靜不下來,開始念「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若是你還靜不下來,你拿經書來念,尤其以上這些懺悔,你拿藥師琉璃光如來、拿起這本經、藥師經來唸,我相信,你心頭煩、心頭結、亂,就會跑出來,往往你在懺悔的時候,從懺悔裡面、念到懺悔,你就是、譬如說,「懺悔眾生。應以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之報。」
懺悔,你念一念,突然覺悟到,哈!心開開了,這一剎那,你的祖先的煩惱開開了,你的心的煩惱開開了。或者,當時心在亂的時候,趕快,冷冷靜靜靜坐,不可以發脾氣,我們一般人都對家裡的人發脾氣,對自己的妻、兒發脾氣,對自己的尪婿發脾氣,這樣一來,你就越來越亂,結果,你所發的脾氣,這個因種在那裡?種在你的識田,種在你的祖先、九玄七祖祂們的識田、祂們的心理面,所以,都亂,一口灶(河洛話,一家人)整個都亂,亂到後抓狂嘛!很簡單。
「為什麼這個人回來,進門就艱苦債掛(河洛話,發脾氣的樣子)?」因為,我們平常時無那懺悔心,平常時稍微怎樣就很會生氣,「秀氣拉跩」(河洛話,很生氣的樣子),一旦,積多了以後,連祖先、我們靈魂世界的九玄七祖、祖先,祂們的靈識,祂們也在亂啊!
我們沒有在吸收智慧,我們也在亂,所以,入屋子裡,整個都亂,那是很簡單的道理,要到那裡去找原因?是為什麼?平常時我們無懺悔。所以,各位,我們平常時,我們要念以上那些懺悔,懺悔那些報,我們要時時念,念,就是覺悟啊!我們就是覺悟到。
「施與一切眾生。俱同懺悔。」我們所有這些要回向,回向給誰?一切眾生,俱同懺悔,懺悔給我們的祖先、九玄七祖,或是這些靈魂世界有情無情,祂們聽到,一同會懺悔,懺悔世間這些一切無常。所以,一個人若回去、死去以後,我們可以在他的面前唸懺悔文,就是這些懺悔,懺悔,然後說「願以這些所有懺悔三障,所生功德,悉皆回向,施與某某人俱同懺悔。」這很重要的,祂們就會放下、祂們就會放下,放下這世間。
我們人往生以後,我們還不甘願過去的,不甘願以前誰在佔我便宜,不甘願誰在跟我講話不中意聽,不甘願誰在講話就較粗魯,不甘願誰過去佔了我多少,罵我…,都不會這樣,時時念這些懺悔給這些往生者。
然後,「願與一切眾生。從今以去。乃至菩提。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改惡修善。返邪歸正。身心安樂。」所以,我們懺悔,要發一個願,願將我所懺悔的,願與一切眾生,從今天以後,「以去」就是「前」、「後」,跟包括現在退後一秒鐘,「以去」就是這樣,不是只有過去而已,不只現在而已,不是後面而已,「當下」。喔!這點就非常的奧妙。
「從今以去」,不是過去、不是現下、不是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無從拿捏起、無從覺悟起,我話講出後,你第二聲再聽,那麼,前一秒你說聽到以後,後一秒聽,這就是過去、未來了嘛!現在你就沒有抓到了啊!現在你抓沒到。所以,「從今以去」,就是馬上頓悟、馬上頓悟,不要等到以後。
我們,譬如,有時候工作,我這些弟子在做工作,東西拿到那裡放到那裡,他說:「明天再收。」「馬上收。」明天再收,還未到,會再過去。「現在馬上收,做完馬上收去放好。」所以,有一次,不知道是那一位羅漢化一個人,他說:「啊!張先生,張老師、張老師,你廟裡、道場這樣一直武、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做了要幹什麼呢?休息了啦!休息啦!免那麼艱苦,你做完,也沒有人把你、承認你打拼(河洛話,很認真),也無人承認你怎樣,都無,你何必那麼辛苦呢?」
那麼,你要怎麼回應他?是啊!從銀行借錢來給道場用,沒有化緣,個人你若有剩的,花沒掉、有剩的,又不要花的,你就拿來幫忙相添,這樣而已,各人隨緣去。但是說,「你為什麼一直做?」我有什麼一直做?這句話就是「從今以去」,過去我不管、未來我不管,明天我不管,現在一分鐘以後我不管,現在我馬上就做。
這個經驗我從那裡來?民國七十五年,我有一天傍晚的時候,差不多三、四點、差不多這個時間了,身軀洗好、臉洗好、頭髮洗好,嘴漱一漱,茶喝一下,坐在自己的禪房、自己小間的佛廳,在那裡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合掌一直念,念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開始心內聽到山崩地裂的聲,聽到山崩地裂的聲,結果,發覺到自己「喔!我對著五支山(註,師父手勢說明,指五支手指),五支山在面前。」
五支山的時候,那麼,山隆隆響,我已經升到五支山的山頂上,而隆隆叫,這支爆炸、一直爆炸、一直爆炸(註,一隻、一隻手指尖上爆炸),爆炸到剩最後一隻(註,指中指)尚未爆炸的時候,那當時我悟到,我不可以停,我若停,去想過去這些爆炸掉了的,「這隻尚未爆炸、這尚未爆炸,或是這還未爆炸,這爆炸、這尚未爆炸,這又爆炸、這還未爆炸、這又爆炸(註,師父輪流比著各手指,代表五指中間的各手指輪流爆炸或未爆炸)的時候」,你若去想它這樣的時候,你這一剎那,我一定馬上走火入魔、馬上入魔,入魔的時候,外靈進來,我自己神識、思識開始我的魂就脫到旁邊,我這身體的殼就換人進來了,走火入魔。
那個時候,我不管怎樣,前面崩、後面崩、前面爆、後面爆,不管它,一心一直「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什麼事都不管它,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一直念,念到後來,這支山“碰!”,就好像飛機,跳很高起來。我這樣、這樣坐著,心內念「南無阿彌陀佛」,在高處才看出這個五指山裡面,剛好一尊很亮、像電燈這麼亮,光熠熠,在五指、五指的中間,坐在那裡,坐在那裡,看他也在念佛,再看,就是自己,原來的自己坐在那裡念「南無阿彌陀佛」、坐在這裡。
但是,我已經離開這個肉體了,才看到一個坐著,光熠熠,在旁邊看自己一個金熠熠,喔!很亮啦!金光閃閃,那個時候,我照樣不理他,只是,「啊!這是我嗎?我的色體?是我嗎?」
才一直消失去、一直不見了,我一直高上去、一直飛上去,飛上去,一層、一層、一天、一天一直上去,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那時候,我們只是一個魂體而已,「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停,我們心內、腦海內、心內,一定「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停就對了。
自這樣再回來以後,我才頓悟說,「嗨!有一天開闢道場,我一定一直做,淨土的開闢。」所以我們才淨土之美。「淨土的開闢,我一直去做,一切過去的我不管,未來我不管,我只管當下、當下。」
我們修行也是這樣而已,修行也是當下,我們要懺悔也當下,免說以後再懺悔,你若等以後才懺悔,來不及。你想要懺悔的時候,是什麼原因呢?你有你的祖先、護法神將、守護神、指導的菩薩,已經開始叫你要當下懺悔,我們要即時懺悔,不要等到「啊!等我有空時才來懺悔。」或是「吃飽了才來懺悔。」不可以,若這樣在修行,你的人生,以後修行要修成正果很困難。
所以,我們來仙佛寺,有緣的人,若有悟到,人家說:「老師,你的法是什麼?」那有什麼法?就這樣而已,我從建寺到現在,就這樣而已。你若悟到,「啊!精進。」
那麼,這個羅漢、化身羅漢,講、講、講,自己行個禮,都沒講什麼,這樣合掌,就遶從這裡(註,指彌陀講堂)過來、就遶從這邊來了。遶從這裡來,一下子的時間,我想說要來看這個人到底是什麼人,我暗算(河洛話,暗中打算,心想)他會遶從這裡過來,我就遶從那邊去等(註,反方向遶道,最後會交會),看會相遇否?結果,無,而無後,我找從這邊來,找不到這個人,我想說可能跑去廁所,還是沒有,「到底是小偷?還是什麼人?」
我就禪房很少去看,我就跑到禪房,一間、一間慢慢看,看會跑到禪房否?看有什麼否?無。我就坐在門口、坐在遶道處的門口(註,指臥佛大石轉角處),注意看會由這裡下去否?也無。遶道後山去,門關著,也沒有。我那時候很感謝。這在我們法會之前,民國八十三年、民國八十三年的時候。
那麼,我在那裡坐一會兒,才領悟到「啊!不知道那一位菩薩或是羅漢的化身,要讓我們退道、要讓我退轉,講一些話要使我退轉。」想說「對啊!我拼得要死要做什麼呢?有什麼目的?所吃的一餐也是這樣,就要怎樣、怎樣、怎樣…,還要借錢來蓋這個道場、還要做什麼…,四處『樅』得要死、四處有房子、幫人家看房子,加減分擔,人家供養包的,就建設這裡而已。」
所以,我們要記得,我們在修行,從今以去、從今以去、從今以去-當下,要當下,不要猶豫,我們不要猶豫,我們修行不可猶豫,要懺悔不可猶豫,不可延誤。
「乃至菩提,念生死苦。」乃至我們覺悟到菩提、乃至達到開悟境界。「乃至菩提」,達到開悟的境界。「念生死苦」,我們就時時瞭解、回想、懷念、回向一切的生、死之苦。
「發菩提心」,我們要懷念、憶念過去在世間所有的生生死死的苦惱。什麼是生死苦呢?就是生生死死的苦。什麼生死苦?就是「啊喲!我現在要買這個東西買沒有。」「啊!我一定要買這個牌子的。」買無。生死苦,生、生起這個煩惱的苦。
像早上我的弟子曾○豐,送我一支什麼「可樂士」的原子筆,一支千餘元,我那時很難裝口袋,一裝就一直溜掉,早上就糟了、丟掉了,啊喲!丟掉了,我就在那裡找,找得焦頭爛額。那就是千餘元,就捨不得。生,生起這個煩惱。我說:「你就不要買那個給我,買給我,我還要起煩惱要死喲!我買這一支二十元的,我帶著,遺失了,我不會煩惱啊!我不必滅這個煩惱啊!」生死苦。
早上,阿發仔好意,將他家裡「福○康」的茶、很好喝的茶拿來給我,我很歡喜拿著,吃兩、三口,又拿著,要丟在旁邊,又可惜了,就拿著,一直遶、遶一大圈,這一張紙拿著,茶罐又拿著,要拿錢,東西又挾著…,「我怎麼挾著這個?」被這罐茶挾著,工作要做,這罐茶要放著,放著又可惜,要一次喝下去,肚子又嚕嚕響、起難過,這是什麼?生死苦。
所以,我們要注意,「念生死苦」,念起每一樣讓我們生起來的煩惱,生起來原來無感覺煩惱,結果,接下來,「疑!怎麼有這些煩惱?」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現象,不是沒有。有的時候,以前我愛吃爌肉,彰化有一間爌肉有夠好吃,那麼,在台中就想啊想的,自己開車去,去吃一碗二十五元,再點一個湯,加起來就四十元、不止五十元。
又一個時間,遶了一大圈,啊呀!想到、念頭生起來就口水一直流,沒去吃,那一晚就睡不著,好像少了好幾歲的樣子就跑出來。「念生死苦」,所以,我們大家都會發生到。所以,我們把佛經拿來用在生活中,很有趣,我們要會、要會用在生活中,「念生死苦」。
「發菩提心」,我們因為開悟,開悟以後,是要怎麼開悟?「乃至菩提」,就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到這菩提樹下要修行,不開悟甘願死在樹下。「乃至菩提。」「念生死苦」,因為就是念到生生死死、過去那麼多煩惱,過去就是煩惱完又煩惱,煩惱完又煩惱、煩惱完、煩惱,一直煩惱,生死,生跟死、生跟死的苦啊!就是世間所有一切煩惱的生起,世間所有一切煩惱的滅掉,生死苦。
「發菩提心」,我們要發出、發這菩提心,發願要修行。「發菩提心」就是要修行,「我沒辦法修成正果、沒證到大道,我絕對不爬起來。」所以,我們要有這覺心、覺悟。所以,四處訪道、四處拜佛、四處參禪、四處求名師的人,我們、他一定袂開悟、一生袂開悟。而他執一個師父,他執著,一直修、一直修師父的行、住、坐、臥、他一切行為,你把他看清楚時,你就開悟了。
往往你所跟隨的、過去所跟隨的大師、法師、和尚,你注意看他,你不可以說:「啊!這位師父沒有什麼。」你要看他的行、住、坐、臥,他有的、他覺悟者,他不會講話給你聽,他只是做,半路上遇到垃圾,他就撿,遇到草,他就拔,遇到藤子就拉,垃圾就撿,若是我們的貪念、我們的妄念、我們的煩惱、我們的垃圾的,趕快將它即時反省。
草拔掉了,讓我們煩惱的,即時滅掉,我們不要被這煩惱繼續累積。藤子要拔掉,藤子就是會纏到我們的、會纏我們身軀的、會把我們圈在身軀、會讓我們不能呼吸的這個煩惱、這些業障,我們要即時把它拉掉,不可讓它纏身,這就「發菩提心」啊!我們要發出「我若無成就、無開悟,我絕對誓不為人」的大願力,我們要發這個願,我們不必怕被人笑。
我們在世間,修行是各位的,各人修、各人得,各人吃、各人飽,並不是說我現在吃什麼,人家笑你,你就耿耿於懷,你就袂開悟,這我們就不對了。所以,各人修、各人得,善事各人做、各人得,惡事各人做、各人報,這是天理、這是天理。
「改惡修善,返邪歸正。」要改這個惡,要修正、修這個善的,將這邪放掉、把它趕回去,邪,邪魔鬼怪、貪、瞋、痴、妖魔鬼怪這些,我們把它趕回去,趕到那裡呢?趕到牛棚,你不要被它執去了。要怎麼趕?我們不要貪,不要動不動很會生氣,不要無智慧、愚痴。「返邪歸正」啊!我們要回歸清淨的心啊!
「身心安樂」,若這樣,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安,很安祥、快樂,身心安樂,身、心安祥、快樂,就光明,就幸福。身、身體健康,心,健康,安祥、快樂、幸福。
什麼叫做「快樂」?很快就會歡喜。什麼叫做「快樂」?不是「喔!我今天喝酒會快樂。」不是那種的快樂,真真正正的快樂就是說,「我去做善事,這個善事做了,我會感到心情滿足,善事、好事去做到,我馬上得到心很安。」
或是一顆石頭在路中,我撿到旁邊,心會很安,「喔!我做一件善事,我馬上、很快就得到快樂了,很快就得到快樂了。」不是我酒「乾啦!爽啦!飲給它乾啦!」那不是快樂,那接下來是苦惱、是煩惱。
「杯底不要養金魚」(乾杯之意),你感到是有氣魄,嘿!那是苦惱,那是愚痴、無智慧,忘記父母將這身體給我們,勇勇健健,父母歡歡喜喜、勇勇健健送個身體給我們,我們拿一杯酒灌下去,使身體起故障,「那就快樂了?」大不孝、大不孝。
過去我做工事的時候,也是人家不喝不行,也很勤快的喝,喝到後來,之後、我學佛修行以後,啊喲!自己想到,很不孝的、非常不孝,老爸給我一個好好的身體,被我「武」得這樣,醉生夢死,弄得這樣「艱苦債掛」(河洛話,萬分痛苦之意),實在很不孝,那不是快樂、不是快樂。
有的人:「啊!我來趴(河洛話,風流)。」嘿!快樂?我告訴你,你現在得到幾分鐘、多久的快樂啊?接下來,你就悲哀,你就慘了,很多了。有的人想說「我來交個新的女朋友,跟人家臭痒一下,跟人家比一下,我出去身邊也結一個、結兩個。」結兩個,兩個陰夾一陽,是坎、是陷,兩陰、兩個「查某」(河洛話,女人),兩個「查某囝」夾在旁邊、跟在旁邊,中間一個陽,八卦就是陷,兩陰夾一陽是陷,陷者,沉下去了,水、陷下去。
或是,「喔!我就兩陽夾一陰。」
一個女孩子,我們兩個護花使者啊!護法大使啊!護花大使!護花大使,兩個「查甫」(河洛話,男人)、有錢人的「查甫」,跟在身軀邊護花,「我很臭痒。」我告訴妳,那是「離」啊!離卦的離啊!離開幸福、離開光明、離開健康、離開錢財、離開我們一個良心啊!到那個時候,離為火,兩個刀光劍影,或許為了妳來刀光劍影,連你都被殺的死翹翹,哈、哈!那是「離」啊!離開世間,那不是快樂啊!
所以,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要正確認識世間、認識世間,世間到底為什麼要懺悔?
「妙算無窮。衣食豐饒。家屬資具。」希望我們厝裡面所有的人,吃、穿、住都無缺、都無缺,都有夠用。
「倉庫盈溢。形相端正。」我們的米甕有,我們的簿子內有錢,我們不必要有多少,有得花,會平安,要用就不欠,最富有。我們的面相、我們的形相,我們非常端正。有的青面獠牙、三角六耳。我們形相端正。
「聰明智慧」我們很聰明,有智慧,是、非、善、惡有辦法判斷、有辦法判斷。
「勇健威猛。」身體非常健康,做事情有魄力。做事情身體健康,會挑、會做、會提、會拖、會犁,都會就對了。
「諸將擁護。」所有的十方天龍護法,都會擁護我們。
「佛聖匡扶。凡所施為。悉希慈蔭。」希望所有一切我們所施的,所做的,我們希望佛菩薩能夠慈悲,來給我們加持。「慈蔭」就是慈悲加持啊!這才是真真正正我們所得的。
我們這一節到此一個段落,請大家合掌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祝福各位!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