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藥師寶懺(56)
慈悲藥師寶懺 第五十六集 混元禪師 講述
各位十方善知識,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為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懺法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各位十方善知識,今天是丁丑年八月初一日,我們這中間前幾節都因為我的身體肉體上,累劫所有的病、業力,一個階段它又現前,所以停了將近一個禮拜,這中間,雖然是生病,但是也享受人生的專利及權利,這中間,發覺在世間把我們拿不走的東西是什麼呢?
我們的煩惱,人家無法替我們担,我們的病,人家無法替我們担,但是,快樂,人家有辦法分担到我們的快樂,我們的病、煩惱,人家會分担到我們的煩惱,但是無法替我們担。我們的身體因為都是肉體的,大家都要吃五榖。
那麼,我一位小菩薩,小弟子○蓮,我前幾天正在發燒時,想說「管它的,燒就讓它去燒」的時候,那麼,就注射、吊點滴,我這小孫子:「啊!阿公好可憐喲!阿公怎麼會生病呢?」她認為阿公都不會生病就對了,叫我阿公,她認為我不會生病。媽媽:「阿公也是人啊!你不要認為阿公都不會生病,照樣也會生病的。」「好可憐喲!」眼淚就掉下來了。
還有一位徒弟,當老師的,打電話來,「老師啊!」有事情要跟我講,這裡的弟子才跟他講老師在生病,「啊!老師也在生病喲!我想說從頭到尾、想說不會生病,想說跟我結緣將近十年了,我想說他就不曾生病。」我說:「我生病就不曾跟你講,你跟我結緣近十年,你也不曾剛好遇到我生病。」我說:「人就是人,修行歸修行,心靈歸心靈,那麼,我們的病,業力的現前都會。」
我也跟各位講過,以前,我因為過去生的糊塗,貪心、貪心,砍柴,担人家的柴,要走,把人家大担的担了走,小担的放著還人家,我想這樣就算了,差沒幾枝啊!結果,人家恨,恨了千餘年,跟了千餘年不放過我就是不放過我,到三、四年前被他找到了,找到了,兩隻手一直落肩、無力,到後來自己靜坐去看、去查。
遇到一位跟我講:「你,當時我們去到某某處、某某處,綏遠的山上砍柴的時候,大担的是我的,你把它担跑了,連個招呼都不打。」(那時我愚痴啊!)所以,他恨、恨了千餘年無出世(河洛話,投胎出生為人之意),他就追、追到這個時候來,還不甘願放我們走。
所以,可見我們每一樣病、每一樣病的發生,不是短短、暫時短時間的業力現前,都是過去生、無量劫、無始以來所現前,在這一生會繼續、陸陸續續現前出來。
所以,我們這麼奧妙,得到佛給我們開示,有這「藥師寶懺」,我們要懺悔各種的病,病是從那裡來?病不是「空口薄舌」來的,病是一定有累劫所帶的業力,現在在現前來。而現在所造的惡業,所發生的在未來、在後生,後生(河洛話,下一世之意)是明天否?不是,也不一定,除非吃毒藥,現在吃,後一分鐘就死翹翹,若是其他惡業,不是明天,很可能都是累積在後生、後世下來,有的人:「啊!後世都看無啦!管他的。」
喂!大家不要開玩笑,這中間我發生很多業力的事情,一件、一件都一直證明、一直證明出來,發覺我們過去生所種的惡業,這一生都在發芽,一旦發芽出來,你要把它壓,壓不住了;而要讓這所造的惡業不會發芽出來,我們只有種一些善因,好的種子一直種,到後來壞的種子發芽出來,很小棵它就謝掉了。
你若是惡因、壞事情拼命的做,愈做愈多,結果,所種下去的,滿盤…,譬如,我們一個豆芽,你滿盤都是公的、不會結果的;你若是種到好的,雖然是一顆、兩顆,以前種不對了,這些好的總是會蓋過這些壞的。壞的也會發芽,但是,它自然會一直消逝去、一直消失去,佛跟我們開示這樣。
那麼,我們現在講「藥師寶懺」,上一節我們感謝佛給我們開示,剛好一個段落,我們進入懺悔這病的方法。我們有多少種的病?簡單是這幾種病,事實是八萬四千種的病、八萬四千種的病。
現在請大家,我們來看這個經文: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弟子某等。自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所有貪嗔嫉妒之病。(這是第一種病。)憍慢自傲之病。(就是貢高。)不識善惡之病。不信罪福之病。不孝五逆之病。破辱三寶之病。不修齋戒之病。破犯尸羅之病。自讚毀他之病。貪得無厭之病。迷聲逐色之病。貪香愛觸之病。信邪倒見之病。躭媱嗜酒放逸無度之病。設復遇醫。授與非藥之病。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之病。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爾時藥師琉璃光如來。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
我們上一節有跟各位講,我們若要禮佛、拜佛,要怎麼樣懺悔,我們都講過了。
「禮諸佛已。」我們每一個人、每一次我們若去禮佛,禮佛結束,我們還要懺悔。譬如,我今天來拜佛祖,我們若有三尊佛或是這裡有兩尊佛,或是一尊菩薩、或是神,我們開始要將我們的過錯、有什麼罪過,跟神、跟佛菩薩講,「弟子某某處錯、某某處不對…。」一定要將你現在所想到不對的,你向佛稟,然後你若要求,才會順利,這天理就是這樣。你一定要先稟說:「我那裡不對、不對、不對、不對…。」
我們就禮佛,我們拜一個佛、我們就要念一句,譬如,我們觀世音菩薩,我們「南無觀世音菩薩」(註,同時拜下去),再起來,再拜一下,再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是我們「王爺公」、「池府王爺」,「大慈大悲池府王爺」、「大慈大悲池府千歲」,或是什麼千歲、媽祖婆、帝爺公,我們若要拜什麼神,一定要將神的名唸出口。
我們不可「去拜拜就好了,祂知道就好了。」很拼的,我告訴你,祂說你沒那誠心,祂才不會理你。我們要誠心跟祂講、呼請神聖的名,再接下去,唸一個名、拜一下,然後,「禮諸佛已」,所有的佛名你都向祂敬禮,都結束時。
「次復懺悔。」我們還要再一件、一件懺悔出來,我們不對的,「我什麼不對了。」或是「什麼不對。」或是「早上我去做什麼不對了。」或是那裡我有失約了,或是…,你要將所有不對的,跟佛講不要緊、跟佛菩薩講都不要緊,菩薩是慈悲的,祂絕對不會再搬話給別人,你放心,一定不會的。這就是說「次復懺悔」,我們還要再懺悔。
「弟子某等。」譬如,我弟子張某某、張○旺(或是王某某、陸某某),「弟子某」我某某人。
「自從無始以來。」「無始」,也無頭,無頭帳就對了。無始的時間,你無法計算、無法計算,我們的過錯,所犯的罪業,實在說,這時間是無限、無量的時間,我單是挑一担柴,一千一百多年,假使人家不要跑來跟我講,他跟我算得清清楚楚,我說:「你怎麼不去投胎?」他說他沒找到,他不甘願,他不去投胎,一定要找到,找到,債還到完、懺悔完、道失禮。
所以,「無始以來」,我們這句話很重要,「無始」,我們所犯的罪不是這一生而已,也不是前生、也不是過去生,很多生就對了,所犯的罪是很多年的,好幾千年、好幾萬年所犯的罪都累積下來、累積下來,「無始以來」啊!
「至於今日。」到今天為止、我們今天為止。我們昨天也是會再造業,一樣,早上也會造業,隨時都會造業,那麼,我們的業障、業,什麼才是真正的「業障」呢?
我曾經遇到一位善知識,也是大官,他說:「老師、老師,我是對神很尊敬,但是對你們在講經,我稍微有較感冒(河洛話,不予以茍同之意)。」我問:「是為什麼感冒?」「我就這一生,我不曾罵人、也不曾貪人家、也不曾搶人、騙人、拐人,都沒有,是為什麼有那些業呢?很多人做很多好事情,是為什麼有業呢?」
我問這位先生說:「你曾想過你的部下這樣對你很壞、很不服從,你一直要想盡辦法要把他調走否?捏掉否?」「有過啊!那有罪嗎?想而已喔!」「那就業,那就業了。」他問我說:「這樣那裡算業?」「業,使我們會煩惱的叫做業,會使我們煩惱的,你就會這樣,你心裡想說,要想盡辦法、要把他換個地方、要把他捏掉(河洛話,剔除掉)、要做什麼的,這中間你會不會很難睡的,悶悶不樂?」
「會啊!想到時,心內很艱苦(河洛話,痛苦),這些實在無『斬折』(河洛話,無分寸)。」所以,他想把他捏掉,或是移去處分、把他撤職。我說:「那就是業了。」「啊!那就業喲?哇!這樣算,算不完了。」所以,我們的業算不完,我們一個念頭偏去就是業了、業障,叫做業。業,不是你實實在在去做了才是業,我們念頭偏去,使我們的心會起煩惱心、起煩惱, 安,那就是業了。
所以,人家說:「啊!業在那裡呢?」讓我們心 安,就是業;心若會安者,就無業,心若安,就是涅槃,就能夠涅槃了。這一點,我們各位要瞭解。
我們還有一位出家修行的,他也說:「老師,我都無煩惱。」我說:「你不要騙我了,沒煩惱?若沒煩惱你今天來找我要做什麼?」「沒有啦!我就順便彎到這裡來,我有一些事情要問題、要請教你,問一問。」
「你不是說你沒煩惱?大家都有煩惱,除非我們有開悟,每一件大大小小都有辦法自己去解決,否則,大家都還有煩惱,連我也還有煩惱,我煩惱也很多,等到『啊!看這弟子要到了,他不知道有那裡袜剛好否?』煩惱他身體不知道有健康否?這不知道會怎樣否?煩惱也是會。」
但是,我們兩樣要,「化煩惱為關心」,化為關心,你就沒煩惱了、你就沒煩惱。假使,我們看他有煩惱,你也跟著煩惱,「啊喲!我很煩惱你的孩子、煩惱你女兒、煩惱你老爸、你老母、你太太、你尪,或是你的親戚、你的什麼人,我很煩惱的。」啊!你就真的煩惱了,那就真真正正煩惱了,這一點觀念,我們要弄清楚。
所以,到今天為止,以前,我們都有業、都有罪、都有病,而病是什麼?就是業,病就是業,病就是我們的想法有偏去,那麼,病有幾種呢?大約-
「至於今日。所有貪嗔嫉妒之病。」所有的過去、今日以前,所有的貪念,我們所起的貪、的怨妒及很會生氣。那麼,這貪,實在說,讓我們真的痛苦。
上個禮拜三,就有一個因緣,我們寺裡要整理辦公廳,去台南麻豆一間木材廠,都是檜木的、台灣檜木,都專門賣這材的,我去看、看、看,看到那裡那些材每枝都很美,那檜木那麼長、那麼寬,是這麼漂亮,那麼,我的徒弟○原客運董事長張○明及田○維先生,首長,張○明、張董他說:「那一塊我買來給你寫大字好嗎?」看到那麼大塊,一高興,貪心就跑出來了,開始就貪心,「好喔!」
一喊好,糟了,下不了樓梯了,為什麼?我:「好!」貪念跑出來了,那欠四枝腳,不知道要怎麼裝上去,我樓上辦公室那麼高,不知道怎麼載到上面,「橫材夯入灶」夯不上去,窗戶不知道怎麼推才推得進去?那麼大塊。到後來,想一想,還是不要,突然想到這,煩惱就到了,這「貪」。
我就跟他辭掉,不要了,喊說:「辭掉,不要了。」心就輕鬆,輕鬆得很輕鬆的,該買的材才載回來,要出來、到了門口,王禪老祖又開示說:「最裡面你再進去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你再進去走一走,你就知道。」
進去,看到一枝台灣最大枝的檜木,寬面五尺三,五尺三的寬,厚、四寸厚,都切好了,十五尺長,這一棵很漂亮,突然讓我看到,第一個煩惱剛剛才放掉,第二個煩惱又到了,越看越漂亮,沒有紋也沒有「目」,這位老闆講給我聽,他說:「這一棵,最起碼要四千多年。」他買回來已經十四、五年了,放在那裡,就問他多少?那麼,兩位弟子就說:「老師,這個這麼好,我來保存這個材,去買回來寺裡。」
我說:「好喲!」我很歡喜的,就決定了,那一枝要上百萬的,這麼好的材,我突然想到:「糟了,這麼高,我那才四米多,不知道要放在那裡?」回來一直想,整個禮拜一直想,只想那一枝,我算盤再怎麼打,不對耶!這枝,頭家到後來半相送、半寄付(河洛話,捐獻),譬如,開價四十萬,四十萬可以算是很便宜了,可以買。回來呢?我可能不只四十萬,或許要四百萬到一千萬去顧那枝材,這樣合算否?我 合(河洛話,不合算)。
就好像我山腳下一位徒弟阿宗,一輛車,那輛車五千元,他說:「老師,我的厝旁邊要蓋一間車庫,車庫差不多要花十五萬。」那台車五千元,花十五萬要來顧五千元的「銅筒仔車」(河洛話,破銅爛鐵之意),這也是煩惱。所以,我們人一個貪念,一個貪念跑出來。
那麼,在講了,好吧!既然有這個材了,四、五千年,照年輪算它,要四、五千年,很難得的材。那麼,就把它留下來了,到禮拜天,前天、前天晚上,家裡的香炉發炉了,「啊喲!什麼事情?很久沒有發炉了,怎麼會發炉?」
冷冷靜靜的看,剛好有一位鬍鬚白白、白,很長的,白得非常漂亮,老人,孩子臉,很高,鬍子白│白、白,我說:「你何方神聖?」他說他是木公、木公,東方木公了嘛!東方木公,我問祂:「你貴事啊?歡迎!什麼貴事啊?」我問:「你從那裡來?」「我在前日、前日、前日、前幾天,我從麻豆來。」
「啊喲!越講怎麼越像?」結果就是那一棵樹神就對了,那一棵樹神、四、五千年的樹神,祂為木公,祂交待說:「你明天即時,拜託你明早「透早」(河洛話,一大早),你要下去那木器廠。」
我問:「什麼事情要那麼急?」「你明天要下去就對了。」好吧!我就「透早」下去,又交待「你要帶紅布,那塊材要給它結紅彩,要讓它站起來,要用紅硃砂將骯髒的撥開(因為有的砍材的小便、吐口水或會是什麼的),勒一勒,把它勒開,紅布綁著、站起來。」又交待說要包紅包?我說:「是對還是不對?你還叫我包紅包給木器廠?我用錢給他買的喲!怎麼還要包紅包?」祂說:「那你不知道啦!你照這樣做就對了。」就回去了、就走了。
昨天早上「透早」去,在半路,這木器廠的頭家已經將這塊材載上車,要載到台中讓人整理,剛好打電話,我說:「停著、停著,我就要去你那裡了。」去到那裡,結果那枝材疊在最底下,人都爬到上面胡亂踏,弄得整枝烏嘛嘛(河洛話,黑漆漆,很髒的樣子)。那麼,木公就指示說:「要擦一擦,要站起來,這一枝以後有用。」
因為就是貪到這枝材,若不要去看都沒有煩惱,就是去看了這枝材以後,就起貪心,就沒完沒了,這枝要退還他,又怕被人笑,要退還,又可惜,那枝材五尺三的,台灣目前沒有這麼大枝的檜木,花紋都是很漂亮的花紋,無材目的,又可惜、捨不得,就又貪。
就在那邊,站好以後,就一直瞧著,「到底這一枝是要怎麼做才好?」一直在那裡瞧,瞧說這一枝到底要怎麼做,才會符合這枝材的精神?就慢慢想,「啊!有一處地方,寺裡這裡還欠一個地方沒有蓋的。」
結果,那如果用材整個蓋起來,蓋到那麼高起來,那間花了將近兩千萬,那我是不是貪了又戴了雞簍,「貪就戴雞籠」。那麼,我們寺裡、仙佛寺,我也是先從貪、貪到今天。所以,我們人的貪的病很嚴重,自貪了以後,煩惱越多。
那麼,我們現在的人,越生活越複雜,我們大家生活越簡單越好,那麼,我家裡一支電話機壞掉了,電話公司的人來,說:「這是最現代化的,能夠設定程式,你要如何、如何設定,你如果不要聽,你要如何、如何,要聽,要如何、如何設計…。」
我說:「拜託一下,我只要聽得進來,打得出去就好了,你不要給我武那麼出頭(河洛話,不要弄那麼出狀況,意指單純就好。),我已經生活得太複雜了。」我這樣又拿事情來忙?某一部份發明的那一位,讓人吃飽太閒的來把弄,不然就沒生意,弄那些,你整個精神就被那些控制、亂掉了。我們的生活越簡單,身體越健康、越有智慧,你若越複雜時,去把弄那些出頭時,越難過日子。-「貪」。
那麼,這電話公司的人:「啊喲!老師啊!若是像這樣,我們的生意就免做了。」「喲!夭壽啊!你們就是為了做生意,才武出這些出頭仔,有用跟沒用的,你們就是這樣武了一大堆,桌上的數字…。」我說:「我寺裡的電話那麼多按鍵,我有用的是什麼?1、2、3、4、5、6、7、8、9及開關,以及按下去(註,按鍵)這樣而已,其他的我就沒用了,你給我設計什麼程式、什麼程式,我這些都沒用。」所以,我們人就會貪到「現在怎麼會這樣?這麼進步。」
那這樣,我們整個生命會被這些綁住了、生命就被捉去了,往往很多人事業會失敗就是這樣,就是認為「我現在不像別人一樣,所以沒有面子,所以我就要拼。」要拼就一個貪,這一樣投資十萬元也好,那一邊五萬也好、那一邊三萬,名片印出來,喔!一條、兩條、參條,某某公司、某某公司都是他的股東,結果,一間公司有的兩萬、有的三萬、有的五萬,名片印得密密的,就感到很那個。
人家再找、又再插(股)一下,越來越大條,插到後來,每個月所賺的沒辦法繳那些利息,現在很多人做事業就是這樣,才弄得倒翹翹,這又產生一個病。所以,我們人都有個「貪」的病,貪的病讓我們最痛苦、貪的病最痛苦。
我有一次接見我們一位信徒,我是知道他因為事業開始稍微在叮叮噹噹、開始在搖擺不穩了,在搖擺,假使他用他的精神,將原來的事業重新整合,整合後他的事業會順利,會再爬起來,他就問我說:「老師啊!你看我來做什麼好?能夠趕快賺的。」
我說:「這樣吧!不然你在一個月後再來,我幫你查看看,但是,你要一個月以後才來,提早你不要來,事業照常做。」我跟他這麼講。回去就很歡喜了,回去這一個月他都沒有想說要整合他的工作,只是想說:「啊呀!老師你要給我說什麼?我很好,一個月後再來,要給我說什麼?」一直等,這中間自己的事業一直放掉,認為老師會報什麼好的路給他。
又一個月後,來,這次來很歡喜的,想說有什麼消息否?我說:「你現在的公司幾乎要開花掉了?(河洛話,解散掉)」他說:「是,老師是新的嗎?」我說:「我並不是跟你講新的,我說一個月後來,看你的,真真正正給你講要整合,結果看你有做否?結果沒有,貪。」我說:「你這個月難道不會很難過?」他說:「是,很難過。」這就是什麼?我們人一個「貪」字,貪。
我們種蘭花的人也是這樣,一芽望一芽,這芽「望」(河洛話,期盼)那芽,這一芽長出來,貪念較重,希望說發芽出來會變兩色,在那裡望、望、望、望…,望到後來,望呀望呀!望到「目睭變脫窗」,也是一樣塗-塗、塗。
所以,我們人「貪」的病最嚴重,而且貪的病最難治、貪的病最難治。
最近醣分又升高,我的弟子,今年的水蜜桃最好吃,拼命的買、拼命的吃,大家看老師愛吃水蜜桃,買越甜越好,若不甜的,「眉幽眉結」(河洛話,吃酸的就皺眉頭),一吃下去,糟了,我吃醣尿的葯吃了,怎麼降不下去?一直漲、漲停板,到那一天,才有一位醫生跟我講:「你水果、尤其水蜜桃你不可以吃,水蜜桃的糖分太高,吃下去,你的醣尿會一直上升,升的很快的。」結果,多升了一倍,我才發覺「明年大家水蜜桃的錢可以省下來了,我不能吃了,我不敢吃了。」這貪。
所以,我們要記得,要注意,我們的貪從那裡來的?從目睭、從耳朵,我們的目睭跟耳朵來,我們的耳朵很容易聽到好聽的話,都希望能多聽到一些好聽的。而目睭看到就要、看到就要愛,這些,我也照樣有很多這些毛病要改也難改,但是,我們就儘量改,我們要體驗我貪的時候,看到了,我的煩惱會越來越多。
譬如說,有的男人,「目睭神」(河洛話,眼神)較活,四處看,若看到小姐就多看些,第一眼看沒什麼,第二眼看沒什麼,第三眼一看,糟了,「COPY」(英語,影印)機了,COPY了(註,影像印在腦海中之意),你這貪到後來就擦不掉了,我們女孩子也一樣,「啊喲!帥哥。」
我注意看,到底他帥在那裡?注意看他幾次,「啊喲!原來他帥哥這麼帥喲!以前我沒發覺,現在發覺了。」COPY機COPY進去了,COPY入腦海內、COPY進去了。所以,我們的目睭就是魔,我們目睭的魔就是COPY機(影印機),這目睭的COPY是很厲害的、很厲害的。
而且耳朵錄音也是有夠厲害的,所以,我們影音,影跟音,影音都是我們在接頭,這都是「貪」的根源。
那麼,王禪老祖有一次給我開示說:「你看到任何一件事情,你要給它讚歎,要讚歎它。」為什麼用讚歎呢?我們貪的病就會減少掉,讚歎它,煩惱的病會較少去,用讚歎它的。而讚歎的,喔!這棵樹長得這麼美,我們讚歎它:「你這麼有福,你有辦法活得這麼美。」這棵樹,讚歎它。
或是說,我們一個人,他事業做很順利的,讚歎他:「喔!你很有道徳,一定有道德,認真打拼,祖徳也有,或是上一世造很多福,所以這一生才有這些福報。」我們讚歎他、恭禧他,向他敬禮,恭禧他。要讚歎他,你絕對不會煩惱;你若「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富有,有什麼辦法我才能跟他這樣?」你一定煩惱的、一定煩惱。
台灣目前在蓋廟比賽,一間比一間還要大間,那都起煩惱的,一間比一間大間,「喔!你的廟較大間,我的蓋比你更大間,拼過你。」我想,在蓋的中間,你一定起煩惱,看到就開始起煩惱了。這就是「貪」引起的。
所以,我們每一樣都用讚嘆的,無論他是美、是醜、英俊、古錐(河洛話,可愛)、跛腳的、破嘴…,都讚歎他,跛腳的人、他跛腳,我們讚歎他也很有福因緣,能夠得到人的身體,他有辦法表達他的能力,我們也讚歎他,「這樣可能會更壞,有這樣算不壞了。」讚歎他,讚歎他,大家有因緣,大家來鬥陣、來世間鬥陣,用讚嘆的。所以,我們要破除「貪」的病,用讚嘆的。
我們台中市百貨公司多開了好幾家,我都還沒有進去過,有一天進去一家,叫做中○百貨,進去看整排這樣,很美的,很美的東西,都讚嘆說「啊!這些人怎麼那麼會做啊?」都讚歎他,轉到結束出來,手空空的,太太跟我說:「大家若像你這樣,百貨公司都關起來了,那些發明者,發明後自己看。」
我說:「我買回來,我就沒地方擺啊!」我們讚歎他就好,讚歎他的成績,他這個人下來在世間,他的發明,來世間發明他的寶貝,我們用讚歎他,讚嘆完,你會更加快樂;你若不是用讚嘆的,過後,你的心只會一直罣碍著、會罣碍住。所以,這貪的病。
「瞋」、很會生氣,要注意,佛給我們開示,我們在世間最怕很會生氣、瞋怒、瞋恨,很會恨別人,很會恨、很會生氣。因為,我們的心保持一個水平,好像日月潭一湖的水,我們不要隨便將湖移給它動,或是丟一個碗公,水這樣平平的沒有事,可以當鏡子照,我們也不可以隨隨便便搧動看看,搧動、水影就變形,你看它,你的臉就變形了,你試看看,你去悟看看。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祂在打坐中間,端一盤很大桶的水,可以看,非常清,好像鏡子,清│清、清,搧一下、稍微動一下,心就起亂了,結果,水湧,面就變形了,「裡面怎麼不是我?裡面好像不是我。」
水鏡裡面怎麼不是自己,面都變形、起縐,怎麼這麼難看?我在打坐,馬上站起來,立即跪下感謝老祖、感謝釋迦牟尼佛,原來一個人很會生氣的臉就是那麼難看,你們可以試看看,你們用碗公也好或臉盆也好,水靜-靜、靜時,你看多美,你動它一下,震動到、動一下,你的面一定變形掉、我們一定變形掉,試看看,若普通的鏡子不會,鏡子,你的頭點到要斷掉,也是不會變形。
但是,水鏡裡面、水,就是這樣,我們的一湖水,所以,我們的心本來就好像日月潭的一湖水,這湖水平平靜靜,我們若很會生氣,震動下去,所有的水影、就跑出水波出來了,浪花、浪花就是凡夫了,我們就變凡夫,所以,我們不可以稍微怎麼樣就會生氣,這一點,要注意。
因為我們若很會生氣,有一天,我們若要死,我們要斷氣的一個禮拜,所有的我們的過去生、或是這一生過去的,所有有這些讓我們很會起煩惱的、會讓我們心頭起不安的,或是使我們到後來很恨、恨的要死那些,都一定會出來,越出來,越出來,你就越恨、越恨,恨到後來死了之後,下地獄,被那些拖去。
所以,佛給我們開示,說「世間最可憐的人,就是很會生氣的。」佛祖、尤其惠能大師跟我們說,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不要互相相影響。但是,每個人、每個人的個性,他有生生世世所帶下來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看不慣,我們用同情、可憐的心態,同情他、可憐的心態來看待他。
我們不可以心稍微怎樣,我們就「秀氣拉跩」(河洛話,非常生氣的樣子),「秀氣拉跩」到最後,武死的是自己,人家在那裡睡午覺,睡得呼呼叫,我們就沒辦法,氣得蹼蹼跳,是不是?有的人就那個性、那個性。所以,我們這很會生氣的,要注意、要注意,我們可以試試看。
佛祖給我們開示,我們的目蓮,目蓮救母,他的老母為什麼會下地獄?就是很會生氣、在生很會生氣,「寒山」(河洛話,吝嗇)、很會生氣,那麼,死了以後,一定落入煉火的地獄,這一點,千真萬確,我們可以試看看,當我們一個生氣完以後,你的心內一定不舒服,你若會舒服,我們再認真再來生氣沒要緊,因為生氣是每個人大家的專利及大家的權利,那麼,相對,以後這個生病就是各人的義務及責任,義務、責任。
而在世間,我們會時時遇到魔境,遇到魔,因為很多魔祂會藉各種的現象來讓我們生氣、氣得要死,結果,人家拍手、在那裡拍手,我們又何苦呢?有的人生來、出世來他就那個調調,這調調你要把他調過來那有可能,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只是把他訓練成不要「叩叩樅」、「胡亂武」,這樣而已,這一點,佛跟我們開示,貪念、很會生氣、嫉妒的病,嫉妒、怨妒的病。
貪,利害沒有錯,再來,很會生氣。嫉妒是連貪、很會生氣,貪心、很會生氣的心結成一個,到後來變成嫉妒。我們現在很多人他的事業成功,旁邊別人都會嫉妒,例如,我們寺裡,這麼多弟子大家共同打拼起來的,人家也是嫉妒,正常的啊!譬如,庄裡的這些不知道,還以為說「喔!老師,你很好喲!你來這裡賺一塊回去喲!」我說:「阿彌陀佛喔!我拿好幾億來這裡花啊!我還在納利息喲!我那有辦法在這裡賺錢回去。」要有理智就對了,有的人會嫉妒。
我們不可以去嫉妒一個人,嫉妒一個人是我們的罪過。有一次,在打坐的時候,我們太上老祖,祂在開示,開示說:「人在世間,他有各人、各人的天命,都在順天而來、都在順天而來,那麼,他既然順天而來,他所有的願力,他就要趕快去完成。有的人,他認真打拼,他有成就了,那成就,他沒有帶回去,他是在完成一個願力而已,完成一個願力,所以,我們要給他讚嘆,我們不可以去嫉妒他。」
就這樣,我才忽然間,自己才覺到、自己才覺悟到「唉!沒有錯,每個人來世間,他的事業的發展、他的成就,都有他生生世世的願力、生生世世的福報,我們要讚嘆他,因為他也在服務大眾,所以,我們要給他讚嘆,要恭敬他,要給他拍拍手,我們不是用後面在給他誹謗、或是在講他怎麼樣,這一點,佛給我們開示,嫉妒的事情很要緊。
有的人修得比較好,修得較好的,我們也給他讚嘆、要給他讚嘆。有的人作人很成功,所以他十方很有人緣,做生意很順利的,我們要讚嘆他、要學習他,不要說:「我就感覺看他很不起,他就是從哪裡貪的…。」這不對、這不對,我們要了解一個人成功的時候,他有辛苦的背面,沒那麼簡單。我們這嫉妒的心,我們絕對不可存在。
我們有的人做了較大的官,「啊!那隻大官虎,搞不好就是用貪的、用巴結的、用什麼的…。」啊喲!我說:「你怎麼這麼說,不然你去做給我看、去巴結給我看。」「我就不會巴結。」「你若會巴結呢?」「我資格也不夠。」「資格不夠,對啊!你資格不夠,你嫉妒別人要做什麼?」所以,現在世間人,很多都是生存在嫉妒裡面啊!怨妒別人,都沒有去檢討自己到底為社會付出多少。
譬如,我們內閣最近又換人,有的人就說:「那個就都要聽某某人的話。」本來就要聽某某人的話,不然要做什麼?提名他出來做內閣,就要做工作、要聽他的話,不然要聽誰的話?若叫一個人上來,不聽他的話,那有什麼用?人家當頭家,提名一位自己的徒弟或自己的師傅,聽你的話,來做這些工作的時候,講起來拿桿文那有用,是不是這樣?
所以,這一些人啊!吃飽都無智慧,名聲台灣教育水準那麼高,比「較早」大都沒讀書的還糟,真的,「比無讀書的較死」(河洛話,比沒讀書的更糟),你有讀書的,大家有讀書的,要用理智、有智慧,互相相恭敬、來讚嘆,將理找出來;用嘴的、用批評的,而自己就無半襒,要批評別人?所以,比較早的農業社會更糟糕,這就是我們眾生的病、我們的病,怨妒人家的病,人家若稍微有成就的,就去怨妒他。
所以,我們若看到人家成就,要去讚嘆他,因為你不可以去怨妒他,怨妒這個人沒有用,這個殼他在睡,你罵他也沒有,對否?這個人他的心、他的心願、他的願力,他是裡面過去所有很多有菩薩再來化身、再來出世的,來出世世間為了利益大眾,他所發明的東西、所做的事業這麼多成就的產品出來,他也是要利益大眾,他也沒帶回去,死也沒帶回去,三餐才吃多少?好像這些醫生跟我規定說:「你一碗可以減兩口,不可以再多吃。」這下糟了,累的要死,吃一頓飯還要控制,這樣要幹什麼?有什麼好計較呢?沒有啊!
但是,做的事情,就是舖人跟人的結善緣,我們人跟人是在結善緣而已,這一點,希望大家,各位要正確的認識,要記得,我們絕對不要去怨妒人家,怨妒人家是讓自己的心踏入黑暗的地獄,怨妒人家,我們會每一天生活在地獄裡面,我們很會怨妒人家、嫉妒人家的人,我們的生活好像在魔界、在地獄道裡面一樣,我們很會怨妒的人,我們自己的生活無主宰,我們的生命交在別人的手頭,我們怨妒別人的人、很會嫉妒人家的人,我們的生命是黑暗的、無光,最多像「火金姑」(河洛話,螢火蟲)這樣而已。
佛給我們開示,我們來世間,所修的是要修什麼?修我們的靈光、我們的靈光、靈性,修我們的靈性要較光輝,世間的東西,太複雜的生活、複雜的東西太多的時候,我們會將我們光輝的生命,會給我們蓋住了,這要很注意的、這要很注意的,這佛給我們開示的。
所以說,今天我們所有的貪、瞋、痴、嫉妒這些病,我們要在佛前懺悔、佛前懺悔,我們也不一定「啊!佛祖,我前天什麼事不對了、我做不對了,我請祢原諒我,我不對的,我一定會改過。」我們可以突然想到什麼,你向佛祖稟;我們若在祖先面前,「啊!歷代祖先啊!我前天向人買東西,我勉強給人家多拿一粒水果(意思叫人家相送的)…。」事實,犯到貪念,我們要向佛祖、要給祖先講,講說:「我就不對了。」要懺悔,你若想到一樣、懺悔一樣,想到一樣、懺悔一樣,很有功德的,很有功德。這就是障礙我們生命的病。
所以,有的人問我說:「老師啊!我在佛祖面前要如何懺悔起呢?」我說:「很簡單啊!你早上有做什麼否?」「有啊!我早上起來,我打我的孫子,不聽話。」「你要懺悔,向佛祖懺悔說你早上打孫子不錯了,我沒先查清楚,我是為什麼會打他?」那就是懺悔,那就是懺悔了。
所以,我們在佛前,各位若要拜佛、拜神,一定要先有個懺悔,要懺悔一項、兩項,你們拜神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感應,這佛、這經給我們開示的。過去我也很多不懂,在拜神時,香拿著搖一搖,不知道我要拜什麼,一開始就先求,求說:「佛祖啊!我今天欠幾萬元,給我幫忙追啊!」
「佛祖啊!我明天有生意不順利的,祢幫忙我,祢讓那個人價錢好一點給我。」都是手底跟手肉,要怎麼講?我們如果用懺悔心、我們在佛前用懺悔心,懺悔完,我們才來求,要先將這病醫好,將這貪、瞋、痴的病,我們把它醫好,佛自然就會給我們智慧、自然會給我們加持,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下一節再繼續下去,因為我們這病是有夠多、有夠多,藥師佛給我們開示,這些病確實很嚇人的,難怪我們要懺悔,百餘天不知道懺悔得完否?希望各位,我們有生之年,我們人生短短的,我們若可以,我們儘量好好的求懺悔,我們懺悔給佛祖知道,沒必要給別人知。
譬如,我一位徒弟,他就跑去「扒」(河洛話,濫交異性,風流),較早少年時很「扒」的,「扒了扒」,現在才在懺悔,我說:「現在知道懺悔,那還有得救,若不知道懺悔,根本就沒救。」表示還是人才會懺悔,豬仔、畜牲就不會懺悔,這我們要讚嘆、讚嘆,我們有這好因緣,佛給我們開示,我們就要依照佛所開示的去做,相信我們的社會會祥和,各位事業會很順利的,家內更加祥和。
那麼,我們這一節到此一個段落,祝福各位。
請大家合掌回向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凡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