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心法入門-易之道(六)智愚
授業主題 : 0290集_易經心法入門-易之道(六)智愚
播出日期 : 1999/9/10... 星期 5
授業內容 :
易經風水面面觀(290)
易經心法入門-易之道(六)智愚
各位十方善知識,大家早安!古時候有一句話:精的和憨的都走一樣長。我們在道場寺廟裡面,一個鐘一個鼓,一個精一個憨,叩叩叩叩鏘,精的和憨的都在佛祖的面前,精的和憨的走一樣長,那麼精的他一生,所走的所做的,和憨的一生所走的所做的,也是一樣長,但是功德不一樣,但是功德不一樣,但是功德,他的內容不一樣而已,不過他的工作都是世間,在盡一個調和,共同的調和。
曾經我問過我們一個信徒,我問他說請問,我們總統比較大,還是鄰長比較大,當然總統比較大,全民的,我們這個總統當然比較大,我說鄰長比較大,那有可能鄰長而已最小,卒子,總統他也是要住在世間的,一個里一個鄰裡面,總是不能說總統兼鄰長,所以鄰長在某一個狀況之下,鄰長比較大,一個個人的職務之下,總統比較大,各盡本職,這即是在調和,這也是精的和憨的,誰走得比較長的道理,都是在盡調和的義務和責任。
我們很多道場的修行人,看不起乞丐,看不起這些,穿得邋里邋遢的人,看不起來沒跪下去叩一下,紅包給師父的,看不起這些,錯了,我常常在觀察,那麼我們人在世間,無論你多行,或是多憨,都是同是天涯淪落人,都是來世間各盡本份,來調和。那麼什麼是富有什麼是貧,什麼是聰明什麼巧的,這在在都是易經的真理裡面,一陰一陽裡面,一個調和,一個調和而已。
所以我們易經的內涵,包羅萬象無所不包,所以現在請大家,再來看這一段,易者智和愚,有智慧和愚笨的人,聖和凡,聖人和凡夫,主和僕,賓和主,升和降,安和暴躁,暴躁,以上這些原則,有智慧的人和愚笨的人。
我們過去我們一個信徒,有一個例,就是說我們這個信徒,我們就一起去草屯,去草屯一間啟智教養院,南投啟智教養院院長,有一次很誠心,邀請我們去,那麼我們就很多人去了,去那裡參觀學校,走到了,剛好一個小朋友,智障有問題,他說請問你們從那裡來,其中我們一個一起去的弟子,我從台中來,不對不對,哈哈大笑他就轉到旁邊去了,這些老師奇怪,啟智教養院這個老師陳老師,這個一輩子不講話,怎麼今天問說你從那裡來,他說我從台中來,他說不對不對,就跑一邊哈哈大笑了,你說聰明還是憨。這個時候所問的,契機,契機,要契機,契了什麼機,你從那裡來,你說我從台中來,不對,可能這個時候,他的佛性剛好開發出來,問說你從那裡來的,你跟他說我從那裡來,他不對。
那麼我說某某人啊,你也很聰明,那麼這個孩子,現在這個時候比我們聰明,要走的時候,看要走很遠,一直跑一直跑,胖胖的肥肥的,請問你要從那裡回去,沒人敢應,沒人敢應,你說要從台中回去,他說不是,南投回去不是,沒人敢應,他哈哈大笑他又走了。
請問各位你是聖人或是凡夫,這個時候你如果認為我是聖人者,我要回去台中,我家地址幾號,他一定跟你說錯,這個時候問你要從那裡回去,從心安的世界回去,心安的世界在那裡,你如何有辦法達到,心安的世界回去,人生很長的,時時有陷阱,明天後天後天又後天一直去,每天有陷阱,每天會不如意的事情會發生,所以你要從那裡回去,要怎麼回去呢?心如果沒有安者,要回去那裡,心不安者墜入地獄,心如果安者我們回去天堂,一定的道理。那麼天堂地府,你是要怎麼走呢?天堂要怎麼到時候,有辦法回到你的天上呢?
所以這一個人生的大問題,這就易經心法,能夠讓我們到達心安的境界,心安的境界,我們自然有辦法回歸,到極樂的淨土回去。
各位十方善知識,我們一個聖賢,他就有辦法時時以中道,不偏不倚的心,善待十方,善待所有一切的眾生,善待大眾,他的心非常的偉大,心包容眾生,像阿彌陀佛當法藏比丘,的時候,他跟世自在王如來發願,說他一定要成佛,若是所有的蚊蟲,沒在他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成佛的時候,他絕對不要成佛。
我看到這一句,我心裡眼淚一直要流出來,說我怎麼這麼憨,我沒辦法像法藏比丘,這麼大的願力,我只計較別人,計較周圍的,我怎麼沒辦法像,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當時做法藏比丘的時候,發的那麼大的願呢?沒辦法那麼包天包大的心呢,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從來就把我們分為外道,他只是把我們分為有心沒心,你來我的西方極樂世界,你如果有心要來我的,西方極樂世界,我一定可以承受,包括蚊蟲,在爬的東西,他都可以包容起來,在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天他也會成佛,等他成佛,教化他成佛。
那麼我們世間人自稱,常常吃不到三把空心菜,就要爬上天就說我最大,瞧不起所有這些沒智慧的人,這些頭腦不好的人,瞧不起這些沒和我一樣的,我是一等國民,你們都是三等國民,為什麼大家沒辦法像,阿彌陀佛法藏比丘,這麼大這麼慈悲的心,錯了,我們錯得有夠功夫,我們若是說我自稱,我是修道人,我是神的主人,我代替神在做事的人,我們要有那個心,包容萬生萬物,無論是聖人凡夫,或是一般的士農工商,拿扁擔擔著在街道,橫著在掃,樵夫拿鋤頭在田裡在做的,我們都一個尊敬,要有這個心,我們不要說我修行人,我就一等國民,你們都是三等國民,錯了,如果這一種的頭腦有問題,這不是修道人,這種在享受的,你護持沒什麼用。
所以我們如果真真正正,要成為行道者,我們要本著一些聖賢,他們的慈悲心,將他們的慈悲心,弘揚給大眾能夠了解,能夠將個人每個人,心量都打開的時候,好像每個人都一盞燈,你一盞我一盞,結果所有的十盞一百盞,靠過來這間房子光明四射,整個大宇宙虛空是光明的。
所以聖和凡夫要怎麼分呢?一個念頭覺了,眾生都是皆有佛性,眾生該有明燈,什麼叫做佛性,眾生皆有良心,就是叫做皆有佛性,那麼譬如你說虎最惡,虎沒有比我們人惡,虎牠是餓才會咬人,我們人很飽,還想盡辦法要搶人,騙人劫人貪污拐人,我們人比虎更可惡。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法則,我們要將心比心,我們人有一個良心,有一個覺性,有一個佛性有一個自性,叫做良心,沒壞掉的那顆心,慈悲心,所以這才是我們人,真真正正的本質,我們如果悟到這些,即是聖,才是智慧,我們如果沒有悟到這些,即使我們身穿道袍,修道的衣服,或是穿得叮叮噹噹的時候,我們如果沒那個念頭,和布袋戲偶一樣而已,那有什麼好稀罕呢?自我得意洋洋呢?
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這叫做易,易經的易,那麼我們原來若是說,過去有那個心態,認為我就很行,別人我都瞧不起,我是一等國民,你們是三等國民,那麼如何做到,我也是三等國民,大家也是一等國民,這是易交換立場,這個中間的過程,有的我一天變不過去,可能我一輩子變不過去,這叫做經,易經,我沒修成正果。
所以我們人在世間,短短幾十年,我們有時候認為我是很富有,你怎麼這麼窮,我們有信徒他看人家窮的,那很窮這個人很窮,我說你錯了,你比他更窮,我說你比他更窮,那有我很多錢,我說比他更窮,你比他更窮,真的,他這個人他還有慈悲心,認為我就很窮,你就貢高高高在上,你比他更窮,因為你的心是非常的窮,沒有慈悲心,沒有包容的心,你沒有自己尊重自己的良心,所以你沒有見性,當然你比他更窮。
我說一說眼淚流下來,老師失禮我不敢,我無意的,我說你這個無意就是有意,無意就是有意,你無意就是從有意來,你平常時看人你就這個心態,你最可憐你最窮。
那麼我們這位信徒,以後自己心裡如果來看,老師謝謝,你開示我你救了我,我每天一出去很怕看到貧窮人,看到沒錢的人,我很怕看到,我現在很愛看沒錢的人,很愛看貧窮人,過去我怕貧窮人來找我,過去我怕沒錢的人來找我,過去我都怕怎樣怎樣,所以過去驚驚惶惶,那麼現在他很富裕,我們有一個覺性,這易經的道理。從不安進到能安,原來不安又一直又不安下去,墜入黑暗的地獄。
所以我們這位信徒,現在做人非常的好,而且時時去參加慈濟功德會,去救渡很多貧苦的人,我鼓勵他參加慈濟功德會,慈濟功德會他一個大慈大悲,一個慈濟菩薩,你們就要去參加,做一個慈濟菩薩,那麼我們這個信徒以後,他做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這也易經的法則。從一毛不拔做到能夠布施,這就易經的法則了,哪有什麼很簡單,只要要去做。
所以聰明嘛有智慧嘛,和憨的,往往憨的人,不會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會珍惜自己的東西,他會去布施,都給你,乞丐當廟公,的道理就是這樣來,人家在化緣,口袋三塊錢就放下去,有一天乞丐,神叫那個乞丐來當廟公,所以人在世間,有時起有時落,我們不要太驕傲。
今天課程到這裡一個段落,祝福各位闔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