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茶道(二)
授業主題 : 3037集_唯心茶道(二)
播出日期 : 2007/4/4... 星期 3
授業內容 :
易經風水面面觀(3037)
唯心茶道(二)
我剛才跟各位報告,天時、地利和人和以外,我們的人和之中,就是我們大家的努力,對茶業茶道的研究,其中一件最重要,我們土話說是,再厲害的媳婦,若沒有好米的時候,你根本就煮不出一頓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這點,我們就既然有這麼好的茶葉,當然我們的茶師,這麼多都在研究,才能夠表現著我們台灣的茶道,在世界上一級的。
所以,這幾年來,這三年來,我們從一斤六十萬的,喊、喊到一百一十萬,到一百三十萬,這個不是在炒市場,這實實在在,在讚揚我們台灣所有茶農,對台灣這個農業的努力和精心,而且和用心。
所以我們今天很幸運,請到兩位老師,來跟我們開示,跟我們解釋,若是等一下,若還有什麼疑問,我還會再隨時,來請兩位老師,跟我們來指導。
現在呢,我們有好茶也要會泡,不然呢,我,像我若整把,抓了把它放下去,熱水把它泡下去,結果冒起來,裡面撐不開,撐不開呢,沒辦法發揮它的力量,和我們人一樣,要有人發揮的空間,一個人他在做這個事業,尤其我們今天新的開始了,年頭就開始,要讓我們的員工也好,兒子也好,父母親也好,要讓他能夠發揮他的空間,發揮他的力量,發揮他的智慧,這就是泡茶的大道。
那麼現在我們請洪老師,給各位泡茶的程序,怎麼泡才會好喝,好、來,請。我們老師在泡茶,就很斯文的,那茶它就高興了,若像我們割稻茶,大力倒下去,那些茶它就說,哇!我這樣喔,這麼辛辛苦苦,成長起來,你這樣用把我倒下去,我們這個茶壺,是茶的整個的精神,茶神啦、茶神,茶神在這支茶壺,茶神能夠發揮,沒辦法發揮,在於我們泡茶的大師,你跟我們慢慢解釋好嗎?跟大家解釋,我現在溫壺、溫盅、溫杯,溫壺、溫盅、溫杯,這是一種禮儀上,衛生的講究,這有研究的,溫杯的方式,那邊就閃過這個我們的茶壺,那有茶神,茶神嘛!
那麼我們不可以跨過茶神過去,除非我們要修行超佛越祖,你就可以過去,所以泡茶也是一種修禪修行,好,來,請老師再繼續跟我們開示。
現在我要試茶,我將我的壺承往前挪,然後我就將我的茶倉,遞過來,打開我的茶倉,來試茶,那我這一泡,大禹嶺的高山茶,我以壺的五分之一來試茶,我們大部分在泡茶,都一半多,過去我不會,都壺泡一半多,結果茶泡下去都塞住,沒辦法發揮,結果就是要五分之一,然後我將我的茶,放在我的茶荷上面,首先我就將它來聞香,我往右邊吐氣,因為我們不要將我們的氣,吐在茶葉的上面,然後我們送我的茶友,也是我的貴賓來賞茶,好茶,然後我又將我的壺承,拉回我的原位,將我的壺蓋打開,然後我開始試茶,我現在拿起我的茶撥,來將我的茶撥進我的壺裡面,現在我要溫潤泡。
我們一般很多人說,茶泡,要用熱水把它洗一洗,然後才會把農藥洗掉,這個錯誤了,這個應該是錯誤的說法,我們首先是要將我們的茶葉,它揉捻得很密集,然後我以五至十秒鐘,將它的茶葉打開,把它刺激讓它開就對啦,說若洗農藥,農藥洗得到,這個茶葉,你洗十遍也還洗不到,這都是錯誤的說法啦!對茶葉也很不太讚歎它,等於熱身運動啦,在運動的時候會先熱身,現在我要泡第一泡茶,嗯!很香耶!你們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聞到,他的海拔非常高的茶葉,我們在沖泡五十秒,完成它第一泡茶,那在這五十秒裡面,我會將我茶盅的茶,就是我們溫潤泡的茶倒掉,然後再把我們杯上,溫杯的水,一一地倒掉,由內而外,我們一般若不懂,說是要泡一分三十秒,結果我一分三十秒,把它泡起來都苦澀澀,苦又澀,這杯子就手換過,尊敬那個茶盤、茶壺,祂是一個茶神,我們不可以把它繞過頭上,所以泡茶就是禪,茶禪的境界。
那我們五十秒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將我們的茶,倒在我們茶盅裡面,我們用的茶壺高那麼多,和一般短短的和扁的,有什麼關係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它是屬於一把很高挑的茶壺,那我們的茶是高海拔,不可以讓它澀還是悶。所以我必須選擇,高挑的壺來沖泡,我們不要將我們的茶湯,留在茶葉裡面,這樣會悶住它,那第二泡茶出來,它就會有澀的感覺,一定要倒得裡面,第一泡完全乾淨,然後我們是高山茶,海拔非常地高,我們將它的壺蓋打開,不要悶住它,現在我們要倒茶湯,因為是美的韻律,我們就由內而外倒茶,由內而外那也是禪,那也是禪也是修行,內是我們的心,內是我們的性,內是我們的智慧,我們做事業也一樣,要會先從內在的,把它開發出來,內在若開發出來的時候,我們做事業,就有那個智慧,成功的機會就非常地多,失敗的機會就會比較少。這禪,就是我們的,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也是我們所說的,易經的易,易,易者一,一者心也。
那麼要請問老師,茶泡好了,送給茶友要喝這個茶,品嘗這個茶,要怎麼樣才是,第一是尊重茶,第二尊重茶師,第三表示著說我們喝茶,也是有在學,現在我要奉茶給我的,我的貴賓,我必須由我的杯,由外而內奉茶,那現在我們的大師,他是為最尊長的大師,如果按照,因為我們今天是錄影的關係,要不然我們大師,可能要坐在我的正前方,那因為錄影上的關係,我們讓各位觀眾能夠知道,茶道茶藝的呈現,這樣讓大家看得很清楚,大家看得比較清楚。
那我的大師,在我現在坐的我的左邊,我會先奉給我的貴賓,然後一般我們的茶席,上面有五個貴賓,就是前面有三位,雙邊有兩位,就有五個貴賓,那一般的茶會,我們都是以六杯,六個茶杯為主,然後,現在我們,沒有其他的那個貴賓在前面,但是我還是要用,一一奉茶的方式,呈現在這邊,讓各位觀眾,來看我們茶道的呈現。
我們來端茶都要很注意,茶壺不可以把它跨過,把它跨過,就是算很沒有禮貌,對茶沒有尊敬,剛才我有請教老師說,我們在泡茶在喝茶,要怎麼喝茶呢?
我曾經十多年前,讓一個老菩薩,歐吉桑八十多歲,我去讓他請喝茶,我請問他說:「歐吉桑、歐吉桑,老阿公啊!喝茶要怎麼喝?」他說:「鼻孔和嘴一起吃。」我那個時候驚一下,心裡面,鼻孔和嘴一起吃,就豬八戒了,因為嘴管和鼻一樣長嘛!那就是只有豬八戒而已。那老阿公他聽出,他會看出我的疑惑,他說你要這樣,這樣,你若這樣聞,說是對我們的茶師,泡茶的沒有禮貌。再來,對茶葉也沒有禮貌。再來,表示說,我們在喝茶沒有受過教育。再來,表示說,我們還是完全外行的,你只有嘴喝,你只有嘴喝下去,割稻茶咕嚕一聲就下去了,這樣也是沒有尊重,也是不對。所以我想,啊!這樣我知道了,這樣嘴靠過來,到嘴的時候,鼻子就先進去了,聞下去,嘴和鼻一起,到最後我悟到,這個老阿公這樣跟我說,我說謝謝、謝謝!
我相信我們在座,我們很多十方善信大德,你們也是一樣,喝茶用這樣一起喝,應該要嗯!讚喔,先聞,這樣聞一聞,就對這個泡茶師,就有一點不好意思了。所以,我從十多年來,悟到這樣。
那麼,我們今天要請洪老師指導我們,品嘗、品嘗這個茶,怎麼樣品嘗,怎麼樣才對,以我們茶藝,茶道的教學裡頭,應該是,我們要目視我們的茶色,我們先用眼睛,來看我們的茶色,先來看我們的茶色,這泡茶有漂亮嗎?這泡茶泡出來,色澤有清澈嗎?茶湯有清澈嗎?再來,用我們的鼻子,去聞看看,這泡茶有香嗎?再來,用我們的嘴,來喝它茶的味,它的茶湯好喝嗎?有甘甜,那個質有夠嗎?那我們以一小杯的茶湯,三小口,最少三口才把它品完,不要一口就把它喝完。第一泡,第一口茶,就是說把它喝下去的時候,我們將我們的舌尖,將我們的茶湯裡面,打轉一下,不要一下子,就把它吞下去了,不然你現在不能喝出它茶,你若用你的舌尾下去品茶,你會覺得說這個茶好喝嗎?泡得有成功嗎?有苦又澀嗎?喝茶就是要去知覺這項,這就是品茶。
所以,我們要三小口,才品完這一小杯,然後呢,五境之美,泡茶的五個境界的美,美在哪裡?第一,眼睛看我的茶湯,有漂亮嗎?第二,要用鼻子,來聞我這個茶,有香嗎?第三,我用我的嘴來喝,這個茶湯有甜嗎?第四,我能夠用我的耳朵,去聽到我泡茶的聲音,非常非常地好。所以說這個,再來,我們的手在泡茶的時候,看的人能夠看到,我們在泡茶那個手勢,那個雅,文雅在哪裡?它的質在哪裡?泡茶的人,他也會泡得很輕鬆,我泡茶,我剛才我有講過,輕鬆,我又靜下來,這就是在心一樣。再來就是說那個鬆、靜。再來泡茶那個圓,那個圓度,那個柔,我們柔,你泡茶的時候,那個柔就是像那個,山這樣一波一波,這樣一直去。
再來就是喝出它的韻,它的韻,就是泡茶的人的韻,也是要跑出來,就是說,你泡茶泡到,有沒有修到那種程度,你若覺得有那種程度的時候,你泡茶給人家的感覺,真正就是鬆、勁、圓、柔,韻綿全出來了,非常地綿,很綿的感覺。
所以說,我很希望我們台灣省的人,我們台灣省的人,我們有這麼好的茶,我們大家都來學泡茶,將我們的茶,把它發揮到各個世界,會知道台灣那麼好的氣候,那麼好的茶質,天時地利人和,能夠有那麼好的茶,我們自己來發揚出去,這是我的期待,這是我的期待,也感謝我們今天大師,能夠讓我們在茶藝的呈現,來和我們全體的觀眾,讓我們全台灣省的,來大家結緣,喝茶來結緣。
若有這個機會,我們都用茶藝,不管對外國,或者是我們本土本地,都一直把它發揚出去,這是我們一群茶道老師最終的目標。那我們今天最終的目標,就是如何泡一杯好的茶湯,與大家來分享,這是我的想法,和最終的目的,謝謝,謝謝我們洪老師,跟我們解釋得這樣。
剛才我所悟到,鼻孔和嘴一起吃的,這個原來差還有一截,這麼大截,我們也希望我們的洪老師,他把這些這麼好的茶道,我們,傳給我們台灣的同胞鄉親,由泡茶喝茶,我們就能夠了解到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子孫孫,在台灣,我們出去能夠看到,很多人在泡茶,但是各個各個,各地方泡茶的氣氛不一樣,所領悟的不一樣。
事實上,我們泡茶,喝茶飲茶也好,聞茶也好,都是一種在修行,剛才我們洪老師,跟各位講解說,用這個這麼好的茶,和各位能夠分享,這也是以茶供佛,茶香供佛,茶香供佛,因為我們人有一個識神,聞香的識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來跟我們開示,乾闥婆,乾闥婆就是聞香的識神,假使我們有一泡很好的茶,或是中等的茶,我們聞下去,在我們心裡面,腦海裡,我們能夠啟發著,我們時時心靈的安靜。
所以,我們很多大師,無論泡茶的大師,或者修行的大師,很喜歡喝這個台灣茶,道理就是這樣,在日本,我們很多大師也聽到說,台灣人去到那個日本,送台灣的茶,去日本的時候,喔!也很高興的,說喔!台灣的最上乘的國寶農產品就是茶葉,再加上茶道,日本的茶道,那麼好好地能夠將台灣的茶,把它尊敬,看成神來侍奉。
我相信,這就是我們和大自然合而為一,叫做天人合一,天與人,天與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們了,我們和大自然合而為一,這是茶道最上乘的。
我們這節到這裡一個段落,下一節我們繼續,我們來請洪老師,再跟各位,介紹另一種泡茶的境界,謝謝各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