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年度易經大學結業典禮(六)
授業主題 : 2531集_94年度易經大學結業典禮(六)
播出日期 : 2005/11/15... 星期 2
授業內容 :
易經風水面面觀(2531)
九十四年度易經大學結業典禮(六)
稟報玉帝,說若是輸的人,要被砍頭當椅子坐,好不好?老祖說好。因為東海龍王,祂說水我都在管的嘛!我一倒,你要怎麼辦?祂沒有想到,鬼谷子祂掌天地盤呢!天地之間,水也在祂掌中呢!結果時間到了,沒有下雨,也沒有了。東海龍王祂就…、滿臉全豆花了。然後去求玉帝,饒了祂一命,饒了祂一命。那麼老祖,好啦、好啦!說你不知道,我是掌天地盤,天地之間,都在我的掌中呢!我怎麼不知道。
因為各位,無字天書,我們教各位的易經,卦中裡面有沒有書、有沒有文字,沒有。所以老祖啊!鬼谷子祂是掌無字天書嘛!所以天地之間,都在祂的掌中啊!這樣稀不稀奇?所以,東海龍王祂也不了解啊!後來祂龍王,祂自認還要再修行。那麼我們今天,在東海龍王,祂所開的大殿堂。現在東海龍王,祂已經有大神通力,每次我們需要水的時候,祂慈悲。我說:「東海龍王幫幫忙嘛!我們哪裡要水啦!」「好啦!我雨神與水神,跟你作伴好了。」所以我們走到哪裡,要祈雨。
到澳洲,一百年來沒有雨,我一個去答應,好啦!要雨就給你。沒有想到雨做了很大、下雨下那麼大,旱象解除。結果換我們台灣,一個偉大的團體,「慈濟功德會」去救濟他們。你看澳洲的時候,買衣服去給他們穿,那可見多麼妙。到絲路,絲路也沒有雨;好了老祖開示:那裡要下雨了,給他們改變氣候。結果下雨下了四百多,三、四百公釐,本來一年十七公釐,結果換成下了一百、不是,三、四百公釐。你看,這個也是東海龍王,祂的慈悲。
法,海裡面就有水,上面就慧海,智慧之海,所以「慧海」,就是我們中華文化。那麼叫東海,「日出東邊一點紅」。日是為、為東,東為日,水就是水,就是「水火既濟」、「水火既濟」。那麼今天,我們成立「南天文化院」,南天文化也是智慧,也是「水火既濟」啊!那我們就、就請楊極東校長,倒駕慈航,因為祂學校有好幾個院。那麼現在這個院,是南天玉皇大帝直轄的,此院非彼世間之院啊!我們就請楊校長來擔任,共轉法輪。
東海大學--楊極東院長致詞:
師父,各位同修,阿彌陀佛!
我一生中有很多的感動,我七歲我父親過世,在台南的鄉下,我母親把我們拉拔長大。我在開始念書,一直到在大學教書,我得過好幾位,真正的教育家、老師們,給我的教導,給我的提攜。在他們身上,不但是所謂的知識的獲得,更是在行事工作上,我也很感動。當我成家,我也很感動,我有一個很好的家。當我在工作告一個段落,我六十歲在國立的大專院校退休,六十五歲,在私立的大專院校退休。師父經常,尤其是最近,常常給我很多的提示。各位今天在場,我在座,我也非常地感動。
我曾經在工作當中,大概在學術界、在行政界,各位可以想得到的榮譽,我都得過。我很努力地工作,讓我能夠真正打從心裡上,尊敬佩服。我去年也在這個場合講過,真正能夠把中華文化,把中華民族,把我們整個這個大的環境,不只是放在口中,講得出來。而且是一直是在、帶領著我們大家,能夠做得出來;而且是做得那麼具體,讓我能夠佩服的人。
坦白說,我對政治環境上的一些人物,我並沒有太看上眼。我甚至於還常常請師父,說他們這些政治人物,如果是感念你的理念,尊敬你的理念來親近你,你可不可以告訴他們,你就學我的一點點就好了,學我去「民胞物與」,學我去照顧這些老百姓,學我就好好地為大家,真正地謀福利。那我想今天藉這個場合,我要特別再度的,表示對師父的尊敬。
我很喜歡旅遊,我跟黃教授,我們到過世界很多地方,去走過。到加拿大,各位看的是卑斯省,看的是落磯山,到北海道,可能各位看的薰衣草。另外還有一個,所謂的鮭魚的,整個鮭魚館,生態館。我每次常常會特別體會,鮭魚牠們在每年的秋天,從小小的、孵出來的小魚。事實上牠們大概,魚卵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能夠孵得出來,大概百分之七十五,能夠存活。
然後在河、在湖,大概留了半年的時間,然後隨著到第二年,隨著這個雪融掉以後,沖到外海裡頭去。牠們的時間,大概是要二年到五年,那麼再變成為所謂成魚,就像我們成人一樣,成魚。成魚以後牠們就回流,回流呢?牠們每天大概要游,大概三十公里,牠們到了這個、回到哪裡去?就回到牠們的原點,回到牠們原來出生,而隨著雪水沖出去的,那個地方。
到現在,生物學家一直不可解,牠們怎麼會找回來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牠們嗅覺特別敏感。第二種說法,牠們看星象,從這個所謂星象,牠們知道說,牠們家原來在哪裡。結果牠們游、很奮力地游,在牠們的身體上也變顏色,成魚是銀白色,開始變紅色。一直游,游到快到家,開始配對,配對。然後一路上,就開始用牠兩個小翅膀,就撥那個沙,撥成一個小坑一個小坑。母的呢?就產卵;公的呢?就射精。
然後是,又趕快給它遮蓋起來,要保護著,都不准別人、不准別的魚侵近牠的,所謂的牠的、生立的這個小巢。牠們在這個附近,一直這樣子,一對一對的,都這樣做著同樣工作。游游、一直就到,牠們家的這個附近,原來所謂家,就是原來的地方。最後,公的跟母的,都這樣子筋疲力盡,然後結束生命。
我看了這些場景,看了這些背景資料,特別感動的是,「生的奧秘」。事實上,這種生的奧秘,就讓我們更覺得,「命」的修為,是多麼地重要。所以我覺得跟師父在一起,常常會在有形無形當中,就會體會到,每一個人多麼重要的。不管是內修、是外行,通常我們對一個人,或者對一個團體、一個機關,我們都有一個,所謂一個形象的,塑造的概念。形象的塑造,涉及到三個系統。一個系統,就看他的「理念」;一個是看我們的「視覺」,我們怎麼看。第三個看他怎麼「表現」。
後面兩者,視覺跟行為,這可以偽裝,尤其這很多地方,可以短時間更可以偽裝,做假,不誠實。但是那個理念,通常來說,它是相當一致性的。所以事實上,我們並不是對於很多,社會的事件我們都了解。根據研究是所有的,對社會事件,能夠提出是預判、提出洞察,領悟的人;通常來說,我們都稱之為,所謂一個「先知者」。換句話說,對於整個社會,我們都有憂心;所以我們會覺得,應該怎麼樣來做。
所以事實上我想我們,師父所帶領我們大家的,尤其是所謂的長長久久,不管是五百年、是多少年。我早上也跟師父報告,田力維上次說有一點,監工有一點小受傷,跟他慰問。我說看台中道場的那個建築,剛師父也提到了,那麼樣的堅固。過去因為行政上的關係,我也常常在蓋房子,常常在看房子,蓋得這麼樣的堅固、蓋得這麼樣雄偉,蓋得這麼…、有那個感覺,是非常非常的難得。而且它是寄望於整個,未來很長遠。
所以我想,師父已經跟各位都提到,將來我們希望,在南天文化院,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得到各位的,支持協助一起來做。師父所一再交代的,就是「養賢蓄才」。我想賢不賢、才不才,都是相對的。很抱歉,我對於、剛剛姚院長所談的東西,有些地方,我有不太一樣的見解。我是一個相對論者,我不是一個絕對論者。各位都是相對的賢、相對的才,我們也相對的不賢不才。所以我想說,假如我們都從優點來看,每個人都是能者。
所以我覺得,我們將來這個地方,師父在交代的,哪怕是所謂一個,士農工商、販夫走卒,他如果有智慧的東西;這個智慧,不同於所謂一個知識。知識可以累積,我們智慧可以,一定要相當的,所謂一個程度,如果說有。剛剛一再所提到社會學,社會學裡頭特別強調,文化,就是人類,以我們的空間做基礎。我們在這裡互動,所創造發明累積與,傳授出來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的文化內容。所以文化通常,有它的累積性,就是它傳下來的。我們現在還在傳五千年、幾千年的東西,都沒有斷掉,還是傳下來的。
我們到伏羲廟,伏羲廟上面掛的,「文明啟肇」四個字,我最欣賞。它不是在講文化而已,一、二、三、四這些數字。但是數字怎麼能夠、把它成為學問,數字怎麼能夠把它成為,不管說你怎麼樣子去,算它變成為,救國救民的一個東西。那就是,所謂一個智慧,那所以文化隨時隨地都有。
剛我們六屆廖師兄,特別提到,說上次在外頭,有一點小瑕疵。我想這也是個很大的幽默,也是一個很大的自我解嘲,也是個很好的、自我教育的方式,讓師父是滿臉全豆花。那代表說我們的,大家取用一個東西,我們那個方式,被人家認為說不太妥當。比方我們到哪去吃飯,像是我們到古坑吃飯,也一樣的,有一種不太好的。就是有人一開始拿太多,後面人就沒東西拿,大家有時候開始抱怨。
我前兩年同樣來這裡,一進來的時候我照規矩,照規矩,走在左線上要等著左轉。可是旁邊的車子,都給我刷了刷了,都給我超車,超到變成我不能過。我在這裡要停一個位置,我讓一個師姐,我覺得她的動作,比較慢一點,那我就、刻意是讓她好好地停。
結果沒想到,我原來要停的一個位置,被一對師兄師姐,他們開的車,也沒有比我更好,差不多而已;結果呢?他呢!覺得他很偉大,他就把那個位置,就都不管我。我跟黃師兄兩個在、他站在旁邊,我在這等他,等位置。他就刷了就進去,連一個招呼都沒有,車門一開、人走了,就走進來這裡。我就會覺得,這個就是開車文化,開車文化。我們可以更高級一點,那就文明。所以是所謂一個「文明啟肇」,啟、啟迪,肇就是,應該我們要肇,讓它發生。
所以將來這個文化院,應該是說,把我們的文明的東西,應該是我們要,稍微過濾一下。一般性的,坦白說我們再十個、十個道場也裝不了,因為人家的圖書館是多大。所以我們也是要稍微是、稍微區隔一下,那這樣的區隔是有。一個,就是師父的法寶。一個是我們學術界有關於,易經風水的研究著作。另外就是我們很多,所謂的「遺賢」,包括各位在內的著作,我們可以把它收錄在這。
第二件事情,我們希望能夠很快來做的,就是把師父的這個法寶,能夠很快的來發行到,尤其是我們華人世界,大陸,讓大家能夠更多接觸,更多接觸。一則會減少這個誤判、誤差,那甚至於說不會造成,不同的。師父剛講的是很客氣,大家給鼓勵;但事實上是說,有的時候是一種誤會。那我們如何能夠,讓更多人,能夠接受到這個東西,而減少這個誤會。
同時我們也很希望,將來能夠,各位都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希望將來能夠把,我們的法寶能夠傳到,我們的法能夠傳到,不要斷層到稍微下一代。所以大專院校青年,將來是不是有機會,能夠藉著各位大家的,協助合作,也都能夠共同來推動。
一個組織一個團體,衡量它的有幾個重要的指標,通常我們把它叫做,PPCC。第一個P,就是personality。就是它的這個所謂一個,品質很好、人格特質很好。所以我想這個也是,師父一直要我們,我們大家要修得更好。
我記得在台大醫院,有一次我看到有一個人,很高明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在他的、他是掛號結帳那個門口,他的向來是,人多得不得了,經常是擁來擁塞。結果他上頭掛了一個,「有理不一定大聲」。所以他每次是在,有人在跟他抱怨,他就手指頭,就指給他看一看。那對方就、就客氣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代表什麼?我們一個,我們這個宗門,有我們核心的特質。剛剛師父講的,「誠信」。大家積極努力,有一個所謂一個,奮鬥的人生觀,為民為世的一個人生觀。未來這個是我們可能,將來在我們,這個宗門裡頭,我們希望是能夠來,更大力的弘揚。第二個P是代表,「參與」,participation。我們每個人要參與,所以不能做所謂一個,旁觀者。
另外一個,C是所謂一個,caring,就是「關心」。我想師父一直在告訴我們,事實上,師父已經關心我們更多了,已經夠多了。所以我們大家彼此,要更加地體諒,更加地關心。第四個C,就所謂一個culture,就是說「文化」。所以我們一個團體,就一定有我們的文化的核心,我們的文化核心,是「知行合一」。不只是說我們知,而且我們要行。這個行,就所謂善行。我們不但有正見,有所謂一個善念,我們更有所謂一個善行,善德。
我們很希望,將來這個文化院,能夠秉遵著,剛剛師父所跟各位提示的,我們來做一些努力。我本來以為,我也為國家社會,做了一些事情,可以是告老還鄉,可以休息,那一直是希望,過得一個很悠哉的,很沒有負擔的這個生活。那師父一直說緣分到了,緣分到了。那我想我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接受,師父給我這個任務,也請各位大家多多指教。
阿彌陀佛!